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脑血管疾病,特别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与治疗依然面临巨大挑战。证据与实践、指南与应用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尽管患者可能有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但其结果并未达到指南的目标要求。脑卒中的高额治疗费用也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加强公众健康教育,优化当前医疗模式,全面认识并早期治疗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持续改善医疗质量和效果,增加预防、早期监护和康复治疗的投入,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才会在远期看到治疗费用的节省。

  • 标签: 循证医学证据 脑血管疾病 临床实践 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关危险因素 患者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消化道功能外科是外科手术治疗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的统称。随着微创外科的不断发展,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的外科手术大部分实现了微创化。笔者基于团队多年的临床实践,重点对贲门失弛缓症、胃食管反流病、胃扭转、胃下垂、结肠冗长症、顽固性便秘、直肠前突与直肠脱垂等一系列消化道功能性疾病施行微创外科治疗,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应用现状和进展作深入阐述。

  • 标签: 消化道疾病 贲门失弛缓症 胃食管反流病 直肠前突 微创外科
  • 简介:摘要长Q-T间期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以QT间期延长、T波异常、尖端扭转型室速(torsade de pointes,TdP)为心电图表现,反复发作晕厥、抽搐、甚至猝死为临床特征。尽管LQTS的总体患病率不高,但由于高发心源性猝死,已引起心血管医师的密切关注。目前国内缺少针对性的LQTS临床实践指南。本指南的编写参考了国内外本领域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其他国家的相关指南共识,对LQTS的临床表现、遗传学机制、诊断标准、治疗与预后、遗传咨询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促进和规范其临床诊疗实践

  • 标签: 长Q-T间期综合征 实践指南 遗传咨询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正逐步被“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模式所取代。如何做好人性化护理服务是护理人员必须解答的问题。护理是共性的,然而落实到每一个病人时,又具有个性。要做好人性化护理,要求在护理每一个病人时,都要做到主动服务、换位思考尊重第一,强化职业形象,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加强沟通,融洽护患关系了解其需求,尊重其意愿,有针对性地解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使他们能在心理上、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并主动配合护理工作。

  • 标签: 妇产科 临床实践 人性化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治疗中健康教育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护理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并加强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以及健康知识普及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86.00%显著高于对照组54.00%,P<0.05。结论健康教育使用到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可以增加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摘要当前,大量的高新技术被应用到了口腔医学领域。但是口腔医生护士团队的工作压力与之前相比并无改善。为了提高操作的安全性,方便流畅的实施口腔操作,需要改进四手操作的概念并且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应用。需要更新年轻牙科医生对四手操作概念的认知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医生和助理护士之间良好的协作关系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和节约手术时间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牙科医生和椅旁护士两人四手联合共同治疗患者的模式-即四手操作系统(four-handedtechniquesystem)逐渐兴起,成为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被认为是现代口腔护理模式的重大变革。本文的目的在于使年轻的牙科医生及助理护士掌握四手操作的概念,帮助他们应用最新的技术在现代牙科诊所中更好的开展工作。促进临床上对四手联合操作的认识和实践,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口腔 护理 四手操作
  • 简介:摘要: 循证护理是目前护理领域上的新理念,是将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科学的、可有效提高护理水平的护理方法。在近些年来循证护理实践已经有所发展,然而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挑战不可忽视,旨在为促进循证护理理念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为尝试进行循证护理的护理人员提供思路,并推动我国循证护理的开展,现对循证护理实践的概念、循证护理实践上的障碍与原因和应对策略三方面的内容综述如下。

  • 标签: 循证护理 临床实践障碍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提高实际能力的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策略效果。方法选取2016级与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各110名,比较两组学生基于提高实际能力的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前后的教学情况。结果2017级学生对于新型教学方式更为感兴趣,并且对2017级学生的实际能力更有帮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提高实际能力的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策略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 标签: 提高实际能力 临床实践教学 改革策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科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中心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全科护理。观察两组在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对医院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和医院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患者疾病的治愈,并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全科护理模式 满意度 管理
  • 简介:摘要临床实践教学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通过不断地总结和剖析,并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进行阐述。

  • 标签: 医学生 临床实践教学 教学质量
  • 简介:患者价值观与意愿是循证临床实践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临床实践指南制订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本文基于多个指南制订手册及相关文献对患者价值观和意愿在指南中的应用现状及方法进行介绍,以呼吁指南制订者重视指南制定过程中患者价值观与意愿的作用,并为指南制订者提供相关方法学参考。

  • 标签: 患者价值观 患者意愿 临床实践指南 制订方法
  • 简介:目的研究流程优化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单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进行研究,将流程优化模式应用于我院神经外科护理单元中,选取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优化组与常规组,优化组采用流程优化模式,常规组采用普通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优化组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分值均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患者满意度为93.10%,比常规组患者高13个百分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优化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单元中可持续性提高护理质量,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流程优化模式 神经外科护理单元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最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肉变性疾病,在男性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3500。DMD是由于Xp21.2区的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trophin,DMD)突变所致,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由于呼吸肌和心肌受累,通常在30岁前死亡。通过基因检测,可以为93.1%的患者找到遗传学病因,为早期治疗和指导家庭成员的生育奠定基础,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预防这些家庭再次生育DMD患儿。本指南结合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指南共识,总结了DMD相关的医学遗传学知识和临床处置要点,期望能给予临床工作者帮助,为DMD患者及其家庭提供规范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 标签: 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DMD基因 基因检测 实践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72例NICU患儿随机分组,研究组(n=36)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照组(n=36)则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结局。结果①研究组护理后的体质量增长速度高于对照组(P<0.01);②研究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是94.44%,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的77.78%(P<0.05);③研究组早产儿返院率是2.78%,低于对照组的16.67%;④护理前,研究组、对照组家长的育儿知识掌握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家长育儿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NICU中应用效果肯定,可有效增加患儿体质量水平,并提升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NICU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体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准化病人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70位医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人。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的临床带教及课堂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观察组学生采取标准化病人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临床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学生,同时,标准化病人教学的学员对课堂的满意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病人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具有较大潜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能力,值得在教学中广泛推广。

  • 标签: 标准化病人 临床实践教学 应用
  • 作者: 徐湘民 龚瑶琴 杨正林 李岭 张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3
  • 出处:《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广州 510515,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遗传学系,济南 250012,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人类疾病基因研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72,四川大学《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编辑部、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哈尔滨医科大学 15008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遗传学系,北京 100005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一线护理专业人才.帮助研究生掌握和提升临床实践能力。该文以教育部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要求及社会人才需求为依据,以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现状为切入点,对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任务和要求,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实践能力培养实施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综合阐述,旨在启发各级护理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思路.为我国有效培养更多一线应用型高级专业护理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提供参考。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临床工作能力
  • 简介:2015年,美国医生FrancisS.Collins在著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撰文介绍了精准医学的概念。精准医学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医学概念。它是以分子基因为基础实现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精准医学的时代。我们也经历了经验医学,循证医学,现在又进入了精准医学的时代。今天,在结直肠癌领域,我们已经看到:精准医学已经在结直肠癌的姑息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常用的爱必妥,安维汀和帕尼单抗等。因此,结直肠外科医生应该认真地学习精准医学的概念,了解精准医学在结直肠领域的独特作用。同时,我们也要应用精准医学的概念去认识和解决结直肠癌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而且,我们也要看到精准医学的局限性,客观公正地评价精准医学。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外科手术 精准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