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探讨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职业适应性关系,采用择业效能感量表、职业适应性问卷对42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职业适应性相关程度在总体和男生、女生、文科生、理工科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男生择业效能感与职业适应性相关程度显著高于女生(P〈0.01),文科学生在择业效能感中自我评价方面与职业适应性相关程度显著高于理工科学生(P〈0.05);②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对职业适应性回归显著。由此可见:①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职业适应性在总体和不同性别、学科上均呈正相关;②择业效能感对职业适应性回归显著,学生职业适应性正向预测因子。

  • 标签: 学生 适应 心理学 择业效能感
  • 简介:随着专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受到重视增长,专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规范和系统。心理教育本质在于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对已经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给予干预。新生心理普查这两项工作高效率保证,只有基于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了解,工作才会有的放矢。泰州学院(原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般在新生报到后第2周内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查,组织相关教师尽快完成统计分析,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专科学生 大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大一 学生心理问题
  • 简介: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尤其网络技术和个人电脑快速普及,21世纪的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浩瀚信息海洋在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和广阔社会交往空间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尚不成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主体性往往不强。信息社会主体性需要与现实大学生主体性缺乏之间存在着客观矛盾,

  • 标签: 信息技术 大学生 教育策略 心理健康 异化 网络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重点探讨坚韧性人格在大学生学习中影响作用,通过对大学生坚韧性人格与学习成绩对比来了解两者之间影响。在实际教育过程里,教育者能够依据本研究来对大学生坚韧性人格进行培养以提高学习成绩效率。方法利用大学生坚韧性人格评定量表,运用心理学统计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坚韧性人格与学习成绩多元回归分析显著。

  • 标签: [] 坚韧性人格 大学生 学习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关系,为提高在校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对某市3所高职院校1039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总体幸福感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结果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为(75.21±10.38)分。主观幸福感与内外向呈正相关,与神经质、精神质呈负相关;结论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基本上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格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最大,其次内外向和精神质。

  • 标签: 高职学生 主观幸福感 人格特征
  • 简介:摘要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稳定、民族兴旺和国家前途。本文针对中学生在成长时期安全教育和管理意义、现代中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滞后原因以及安全教育和管理对策等,进行全面阐述和分析。

  • 标签: 中学生 安全教育和管理 对策
  • 简介:对于地方大学生报考军校研究生动机研究,目前大多是在价值取向层面上所做量化研究。然而,量化研究方法只是停留在对诸多研究对象主诉报考动机统计学分析上,属于浅层分析,缺乏对真正动机深入探究。另一方面,经历了地方大学自由、松散生活地方大学生,选择有严格纪律要求军校生活原因,也值得探究。基于此,本研究采取质化研究方法,选取了1名从地方大学毕业后考入军校研究生作为访谈对象,深入地了解地方大学生报考军校研究生动机。

  • 标签: 地方大学生 报考军校 研究生 军校生活 统计学分析 毕业后
  • 简介:目的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大学生人格心理健康调查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并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心理健康程度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有非常显着差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与他们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极其显着相关。结论心理健康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因素之一,应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幸福感。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 相关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以S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与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考察了大学生心理资本与专业承诺现状特点,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专业承诺关系。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资本 专业承诺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背景学生应对方式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以及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一般背景调查问卷封2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性别、专业、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各不同背景学生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幻想、自责、解决问题三应对方式因子对心理健康有显着影响。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强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培养.应特别注重幻想、自责、解决问题三个因子。

  • 标签: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 简介:网络快速发展推动了相关网络产业发展,网络小说就在便捷网络新媒体背景应运而生。由于网络小说获取方便、快捷,使得网络阅读小说受到学生热捧。当代大学生由于网络使用普遍性和快捷性,大部分学生热衷于看网络小说。针对大学生追捧网络小说这一现象,为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网络小说看法及网络小说对大学生利与弊等问题而进行了相关调查。

  • 标签: 网络小说 大学生 影响 建议
  • 简介:采用《感戴问卷》和《心理幸福感问卷》对27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研究大学生感戴状况及感戴与心理幸福感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感戴水平在年级、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等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感戴与心理幸福感呈正相关;大学生感戴与心理幸福感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感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心理幸福感做出预测。

  • 标签: 感戴 心理幸福感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患冲突性事件对医学生心理压力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浙江省范围内7所学校547名医学类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暴力伤医等医患冲突性事件影响,浙江省医学类专业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占93.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就读专业、关注程度、学医信心、学习兴趣、医疗行业风险认识、教学改革对医学生心理压力有显著影响。结论医患冲突性事件使在校医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受较多因素影响。

  • 标签: 医患冲突性事件 暴力伤医 医学生 心理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不同依恋类型与人际关系间相关性。方法选取了400名高等院校大一到大三学生,采用人际关系诊断表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调查了大学生不同依恋类型与人际关系间相关性。结果大学生依恋焦虑维度平均值为3.8316,回避维度平均值为3.9251。安全型、迷恋型、恐惧型和冷漠型所占总人数比例分别为27.18%、25.64%、29.74%和和17.44%。大学生焦虑维度和回避维度在性别上P值分别为0.265和0.010。结论安全型、迷恋型、恐惧型和冷漠型在不同年级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依恋当中回避子维度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冷漠型的人在亲密关系中很难维持长期亲密关系,恐惧型依恋类型不容易相信和依赖别人,安全性依恋类型亲密关系中容易维持长久同伴关系。

  • 标签: 大学生依恋 类型 人际关系 相关性
  • 简介:本研究旨在揭示中等职业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关系。采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问卷》对上海某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共27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中等职业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自我概念存在相关,其中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与学业自我概念4个维度均呈正相关;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呈负相关。②学业自我概念对积极学业情绪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学业情绪存在一定负向预测作用。其中学业成就价值对积极学业情绪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学业行为自控对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有正向预测作用。

  • 标签: 学生 学业情绪 学业自我概念
  • 简介:考试会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过度考试焦虑不仅会影响中学生考试成绩,而且还会影响中学生身心健康,甚至阻碍他们成长成才。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构建有效学生考试焦虑干预模式,很有价值。

  • 标签: 心理学 应用 焦虑症 行为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同感力对提高中学生学习成绩影响。方法采用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对干预组开展班会,以同感共情为切入点,通过班会活动筛选出需要单独干预学生进行个案心理辅导。选取两所高校高中生共200名,依照学生意愿分配入干预组(n=105)和对照组(n=95)。干预组除进行每周一次常规班会外,接受为期12周每2周1次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模式班会,而对照组仅进行每周一次常规班会。从学生管理情绪行为、改善人际关系、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4个维度比较两组差异。结果进行12周末测评时,干预组管理情绪行为、改善人际关系、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有效性均有所提升;而对照组4个维度改变不明显。结论以同感共情为切入点,以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模式班会为载体,可以提升中学生管理情绪行为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同感力技术可以在中学生群体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同感力 提高 中学生成绩 影响
  • 简介:摘要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影响多领域、多方面的,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双重影响,当代大学生抑郁症形成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本文主要从大学生自身、家庭和学校方面进行分析。只有着力发挥互联网时代积极心理效应,控制和减少其消极作用,通过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协作联动,才能有效预防当代大学生抑郁症出现。

  • 标签: 大学生 抑郁症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对某高校316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以及和社会支持水平之间关系。研究发现:(1)大学生从总体上说更倾向于采取解决问题、求助应对方式,男生比女生更多采取解决问题应对方式,而女生比男生更多采取求助应对方式。(2)从总体上说,社会支持水平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无明显相关.(3)大学生更重视来自主观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对解决问题应对方式贡献率较大,社会支持利用度明显影音求助应对方式采用。(4)男生和女生应对方式存在一定差别。对于男生,客观支持和退避呈负相关,社会支持水平对解决问题贡献率较大;对于女生,客观支持和退避成正相关,社会支持对于求助应对贡献率较大。(5)在幻想应对方式上,性别和社会支持存在交互作用。

  • 标签: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大学生 应对方式特点 社会支持水平 社会支持利用度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方法采用人胆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289名大学生进行测验。结果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呈右偏态分布趋势,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有显著性相关。结论心理健康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因素之一,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感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症状自评量表 心理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