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陈胜飞1张绍莉2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4-10-20
  • 出处:《医药界》 2014年第10期
  • 机构:陈胜飞1张绍莉2(1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萨力巴中心卫生院内蒙古赤峰024300)(2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医院内蒙古赤峰0243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护理方法,提高泌尿外科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需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3例,对其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探讨高质量的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配合术后护理,均顺利痊愈出院,治愈率达100%。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创伤小,术后感染率低,配合精心护理,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腹腔镜 泌尿外科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普外科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救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有效率为95.65%,其中治愈26例(56.52%);显效11例(23.91%);有效7例(15.22%);无效2例(4.35%)。患者经过治疗后,所有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均得到改善。结论重症胰腺炎为紊乱性疾病,通常会出现各类并发症,手术治疗为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并在手术治疗后,应给予患者密切的观察,防止腹腔感染,若是术后患者存在胆道梗阻的情况,需及时给予对应的手术治疗。

  • 标签: 普外科 重症胰腺炎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普外科老年高危病患者的手术护理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高危病患者9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49例,接受优质围手术期护理。比较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感染发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老年高危病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优质护理的干预措施,可以让患者的伤口感染几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得到很好的控制,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普外科 老年高危病 手术护理 护理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为临床科学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2年至2013年我院共选取6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其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时间太长会引起患者的抗药性。结论临床中使用抗生素治疗,需要科学合理,在普外科手术期中应该谨慎的使用。

  • 标签: 普外科 围手术期 抗生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8例腹部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9±1.4)d,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和伤口感染情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手术室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轻患者术后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手术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胃肠外科治疗过程中,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同时探究其耐药性问题。方法选择我院肠胃外科收治的166名感染患者,对所选患者感染病原菌加以分离培养,选择K-B琼脂法加以药敏试验,对于药敏试验结果的判断遵循NCCLS标准。结果胃肠外科感染人数占所有患者的5.86%;感染发生部位以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消化系统感染为主;标本来源中粪便42份、尿液34份、创口27份;共分离出病原菌174株,其中检出革兰阳性菌76株、革兰阴性菌98株,前者对利奈哩胺、替考拉宁和妥布霉素都有比较低的耐药性,都小于7.00%,后者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交沙霉素有较低的耐药性,都小于12.00%。结论在胃肠外科手术后住院的患者中极易发生医院感染问题,因此必须要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予以控制,如果发生感染,要首先分离培养病原菌,针对其耐药性加以探究,谭厚选择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加以及时的治疗。

  • 标签: 胃肠外科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51-011
  • 简介: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评价其用药合理性,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甲医院2012年1月~12月神经外科126例Ⅰ类切口手术有关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126例神经外科清洁手术患者中,117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92.86%,除有10例为两联用药外,均为单一用药。在初次给药时机方面,术前0.5~2h、2~24h和大于24h用药者分别为40例、8例、13例,术后用药者56例。在术后持续给药方面,用药时间小于1d者为0,用药1~3d、4~7d、大于7d者分别为10例、42例和65例。平均抗菌药物费用为1176.29元。综合评价用药合理性,不合理用药率为100%。结论该院神经外科I类切口手术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抗菌药物选择不当、用药时机不当及用药疗程过长等不合理应用问题,需加强管理及行政干预。

  • 标签: 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调查分析 神经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脓胸的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经确诊患有脓胸的患者40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采用胸膜剥脱术28例,胸廓改型术6例,胸膜肺切除术3例,胸腔病灶清除术3例。术后无死亡病例,空洞消除,脓腔全部清除,肺内结核病灶稳定,瘘口闭合,肺功能呈现明显改善状态。结论采用胸外科手术治疗脓胸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脓胸 外科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探讨导致外科伤口感染的各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病患124人,对这些病患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结果124例病患中有15例病患出现伤口感染,占总数的12.1%,导致伤口感染的原因主要有引流管放置、恶性肿瘤、年龄偏高、耐药菌株感染、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时间、伤口深浅及大小等。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导致外科伤口感染的各种因素,提高伤口感染的临床护理,这样能有效减少感染发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病患痛苦。

  • 标签: 外科手术 伤口感染 诱发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外科急腹症发生误诊的原因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发生误诊的42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生物指标检测、各类辅助检查、腹腔镜或胃镜检查等进行确诊。结果42例患者全部进行急救处理或抢救治疗,8例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8例转消化内科进行对症,4例行坏死回肠切除术加疝囊高位结扎术,5例转肾内科进行对症治疗,3例病理活检确诊后进行对症治疗,14例转妇产科进行治疗;42例患者中死亡1例,余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未详细询问病史、体检不全面、盲从辅助检查结果等是导致外科急腹症误诊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外科急腹症患者要完善病史采集,做好详细体检及必要的辅助检查,以降低误诊率。

  • 标签: 外科急腹症 误诊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肠梗阻(intestinalobstruction)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是外科常见的病症,可因多种因素引起,如由粘连、肿瘤、麻痹、血运等因素引起。起病初,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则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当然,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以至治愈。因此,对于肠梗阻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

  • 标签: 肠梗阻 护理
  • 简介: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成都现代医院及成都新现代手外科研究所与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定于2014年10月15—1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联合举办“2014年全国手外科与显微外科培训班”[项目编号:2014-04-06—021(国)]及成都市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成都市第二届手外科与显微外科培训班”[项目编号:20140406001]。培训班内容包括:①四肢、头颈及躯干尸体解剖;

  • 标签: 显微外科 培训班 手外科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南方医科大学 成都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手术期低体温的危害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的则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归纳围手术期各环节保温护理措施,总结相关护理对策。结果实验组低温发生率(43.34%)明显低于对照组低温发生率(16.67%),且实验组无体温所导致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对患者采取保温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使患者顺利康复。

  • 标签: 泌尿外科 围手术期 低体温 危害及相关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整形外科患者手术前后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41例整形外科手术病原菌感染者进行创伤分泌物组织培养,检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情况,运用抗菌药物治疗。结果241例患者中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49例,感染率为20.33%,经过临床对症治疗及全方位护理,治愈25例(51.02%),显效21例(42.86%),无效3例(6.12%)。综合有效率(治愈+显效)为93.88%。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整形外科手术感染中的常见病症,及时确定感染病原类型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是降低感染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整形外科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
  • 简介:摘要探讨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肝功能损害患者,术后患者康复效果与体会。笔者查阅大量关于肝功能损害的围手术期护理相关文献和实际研究分析,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 简介:分水岭梗死(watershedinfarction,WI)是指相邻两条动脉供血的边缘带局限性缺血损害造成的梗死,在心、脑、肾等器官均可发生,其中以脑最为常见.脑分水岭梗死(cerebralwatershedinfarction,CWI),又称边缘带脑梗死、终端带脑梗死、低血流梗死等.多发生在脑内大血管供血区边缘带或基底节区深穿小动脉供血区边缘带,偶见于小脑的两条动脉供血交界区的脑组织.神经外科患者开颅术后多伴随脑水肿,需要应用大剂量脱水剂对抗水肿,限制24h液体入量,故体循环低血压、脑灌注压低,易发生脑分水岭梗死.现将我院神经外科2006年至2010年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发生24例CWI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进行分析.

  • 标签: 分水岭梗死 开颅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普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护理心得体会。方法收集我院医治的普外科患者88例分成两组,并分析讨论,对照组病人给予普通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给予有效的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护理干预。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本组对照组的病人肺感染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长短明显高于实验组,对比发现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普外科病人围手术期有效的整体呼吸道护理方法对临床效果的提高有明显效果,使肺部感染机率和住院的时间降低。

  • 标签: 呼吸道管理 普外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及术后感染引流物的病原菌耐药性和干预措施。方法对58例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术后感染引流物的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进行分析,并制定干预措施。结果58例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术后引流物中共发现161株病原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明显高于其它病原菌(P<0.05)。需氧菌中最常见的依次为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厌氧菌中最常见的依次为脆弱类杆菌和变形梭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需氧菌对亚胺培南和三代头孢菌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阿莫西林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厌氧菌对甲硝唑较敏感,细菌则对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术后引流物病原菌感染模式复杂、种类不断增多,且耐药性不断增长,临床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 标签: 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 术后感染引流物 病原菌 耐药性 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