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病人肝功能损害的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肝胆外科病人肝功能损害的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李英莲

李英莲(包头市第八医院014040)

【摘要】探讨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肝功能损害患者,术后患者康复效果与体会。笔者查阅大量关于肝功能损害的围手术期护理相关文献和实际研究分析,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279-02

1.围术期护理目的

肝脏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器官,是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和储存的场所[1]。不同程度的肠源性和肝营养不良常见于各种类型肝病患者的晚期,进一步影响疾病的预后效果和加重了肝功能损害[2]。临床上实施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对肝功能损害患者的机体内环境稳定的维持和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有重要作用,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2.术前护理

2.1术前常规护理:普外科术前进行常规护理,做好术前的准备。将禁食物与水的时间、留置尿管、胃管及备皮的意义向患者进行解释,并把床上排便的方法及必要性告知患者。并指导患者在术后如何保护切口、咳嗽的方法及术后的注意事项。

2.2心理护理:将医疗环境向患者做介绍,通过交流对患者以及家属关于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治疗措施以及护理等方面了解的程度进行掌握,将相关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讲解,告知患者在手术前准备过程中以及术中积极配合、术后相关治疗与护理的准确信息。部分老年者对于自身所得疾病会产生恐惧和焦虑的情绪,担心手术后无法进行正常生活,甚至会有即将离开人世的恐惧心理[2]。因此护士要对老年患者进行更加细心的照顾,耐心向其做出病情的解释,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赖。

3.术后护理

3.1术后一般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体温、黄疸、腹部体征的变化,观察胃肠减压及腹腔引流液的性质和量、浓度等进行密切的观察。对引流管进行妥善固定以防止导管发生折叠、扭曲、受压、脱落,对此可于腹部盖一层较薄被褥,将双手置于被褥上方,再覆盖保暖被褥,这样可避免双手直接接触引流管。移动患者时动作要轻柔,并指导家属进行积极配合,加强监护管理。适当约束麻醉未醒患者的肢体,防止患者在躁动时拉出引流管。清醒患者要对其进行反复告诫,翻身或下床进行活动时要保护好T型管。

3.2腹水的护理:需每日测量患者的体重、腹围,准确记录24h尿量,观察腹水消退与进展情况。遵医嘱正确给予利尿剂,并注意观察有无水电解质紊乱现象。伴有低蛋白血症者,遵医嘱静脉输注白蛋白。腹水严重者可影响呼吸,出现胸闷气短,可给予氧气吸入,多采取半坐卧位,减少活动。行腹腔穿刺放腹水时,严格无菌操作,一次放液不宜过多过快,以防引起肝性脑病与电解质紊乱;同时,做好病情观察。

3.3皮肤护理

大部分患者有黄疸症状,黄疸严重者表现为皮肤瘙痒,告知患者切忌刺激性皂类用于皮肤清洁,避免抓挠或损伤皮肤,经常使用润肤剂润肤,剪短指甲,以免抓破皮肤造成感染。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应促使其经常更换体位,对于年老消瘦的体弱者,用软靠垫保护受压部位,每2h协助患者翻身采取舒适卧位,严重者加用气垫床或垫海绵垫,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并经常按摩易发生压疮的部位。若已经发生局部皮肤破溃者,可首选康惠尔溃疡贴,此溃疡贴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还能阻止水分和微生物侵入[3,4],使用时注意疮面保持无菌。VOD晚期患者凝血功能下降、血小板减少,患者可出现全身或局部皮肤散在的瘀点淤斑,因此,应避免可能造成身体皮肤损伤的一切因素,禁用牙签剔牙或用硬毛牙刷刷牙,清洁皮肤时动作轻柔,各项穿刺后要延长压迫时间,按压不宜过度用力。

3.4保持引流通畅:术后前检查引流管的通畅情况,随时对其捏挤。并对衔接处有无松脱进行检查。若发现引流出的胆汁内含有泥沙样结石,可用生理盐水进行适当冲洗避免引起T型管的阻塞[5,6]。

3.4观察并记录24h引流液的量,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以及性质,并保持稳定持续引流,对引流液进行床旁交接班[7]。24h内正常可引出300~800ml深褐色或橙黄色澄清亮胆汁。避免速度过快、过多,当发生胆汁分泌多、引流量过大的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救治,防止电解质紊乱的发生[8]。若胆汁引流量明显减少,应对引流管进行挤压,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腹膜炎等症状的出现,以及时发现有无胆道梗塞。目前T管引流一般可放置6周,若有胆管损伤,置管时间可延长6—12个月。由于置管时间较长、T管刺激皮肤可使某些病人的结扎固定线脱落,一旦出现脱落情况,应立即来医院进行重新缝合固定;胆汁渗漏,须及时更换辅料;皮肤瘙痒者,对切口用温和的肥皂水进行清洁,再涂以氧化锌软膏使皮肤湿润,达到减轻瘙痒症状的目的[9]。

3.5引流袋护理:需每天更换引流袋,在更换引流袋时须注意保持T管的弯曲,避免牵拉;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接头消毒,预防逆行感染的发生[10]。

3.6饮食护理:早期胆道疾病患者在术后的补给方式以胃肠外营养为主。通过静脉输入水电解质、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物质,以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积极鼓励患者早活动,防止肠粘连的发生,促进胃肠的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功能。指导患者以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餐,并以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低脂饮食为主。

3.7饮食护理肠蠕动恢复后,尽早进食增加胆汁的分泌,利于肝功能的恢复。术后选择合适药物促进肠功能恢复。部分患者可选择进食低脂肪流质1d或低脂肪稀饭。

3.8心理护理患者情绪稳定能促进肝移植术后恢复[11]。术后单调的生活,缺乏活动,加上各种药物的副反应等,患者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变化,严重影响康复与治疗。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耐心的服务与患者交流,主动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总结

肝功能的损害较严重,患者的恢复情况也较差,对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注意心理方面的护理,耐心热情的态度回答患者的各种疑问。增强机体代谢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和肝功能及早恢复,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小燕.浅谈胆道手术后T形管引流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18(4):43367.

[2]卢欣.胆道术后T型管的观察与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5(30):12240

[3].许培钦,党晓卫.肝小静脉闭塞病的诊断与治疗(附8例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25(7):409~410.

[4]桑玉玲,刘阳.肝活体组织穿刺术的护理[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0,9(1):45~46.

[5]刘景容,郭丽霞.肝移植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28(16):2026~2028.

[6]陈卫星,杨铭,等.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2例[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3(5):394~395.

[7]付丽萍.胆道手术后"T"型管引流护理[J].航空航天医药,2011,25(23):1414.

[8]王兰芳.多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围手术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3(6)57

[9]张莉季红原位肝移植术后T管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8(21):8266.

[10]陆松春T管胆汁异常12例报告[J].浙江临床医学,2012,25(24):1036.

[11]蔡冬姣.胆道手术后T型引流管并发症的护理[J].华夏医学,2013,29(15)801.

[12]雷慧菁胆道术后胆漏常见原因及治疗[J].临床医学,2011,2(14):12215.

[13]李东.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治疗体会[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2,2(18):44

[14]刘俊.常规拔除T管后胆漏lO例报到并综合文献116例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2,13(31):7245.

[15]何晓军拔除T管所致胆漏的治疗和预纺[J].肝胆外科杂志,2012,18(12):31.

[16]SavageLS,GrapMJ.Telephonemonitoringafterearlydischargefor

cardiacsurgerypa6cnts[J].AmJCare,2010,S(3):14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