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刊"古代文学研究"栏目,承袭了《厦门教育学院学报》同名专栏。近十年来,该栏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各期全文转载8篇,论点摘编一篇,如下:郭延礼《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2004年第3期)、王飚《独立风雪中的清教徒——黄遵宪诗学观的发展及其在诗歌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2006年第1期)、黄语《钱澄之前期交游考》(2006年第4期)、高莲莲《论宋琬诗歌的渊源流变》(2006年第4期)、王承丹《遥看瀑布挂前川之“川”应为“山”》(2006年第4期、论点摘编)、叶君远《从古体诗看陈廷敬诗歌的宗宋倾向》(2007年第1期)、郑幸《南屏诗社考》(200r7年第2期)、程日同《“实”与“超”——论钱载的诗学观》(2008年第4期)、曹虹《清初遗民散文的文体创造》(2010年第1期)。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概览”栏目摘录了诸葛忆兵《白石词“清空骚雅”辨说》(2009年第3期)。

  • 标签: 古代文学研究 栏目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
  • 简介:长期以来,研究者对"另类"的东晋文学关注较少,但随着文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东晋文学研究状况发生很大改观.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分三个时期,对百年来东晋文学研究材料做一综合评述,以期凸现各时期研究的嬗变轨迹,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 标签: 东晋文学 玄言诗 研究
  • 简介:"苏格兰文学研究"是《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新开辟的特色学术栏目,现拟每年定期推出,每期3—5篇论文。主要刊发苏格兰文学(包括苏格兰方言写作和苏格兰英语文学)与文化研究方面的论文,尤其欢迎被英国文学史主流叙事忽略的作家及流派的研究成果。

  • 标签: 文学研究 苏格兰 征稿启事 专栏 外国语学院 英国文学史
  • 简介:一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建安文学,千载而下,令文人骚客欣羡不已。他们或考订、或整理、或写序题辞、或阐释微言大义,为后人的研究留下了珍贵遗产。1949年后,学者们沿着刘师培、鲁迅等先生所开创的新路对建安文学进行了深入探索。近年来,随着观念的更新、方法的优化,建安文学研究呈现出新气

  • 标签: 建安文学 文学研究 建安时代 建安七子 曹操 曹植
  • 简介:朱耀燮不仅是海外朝鲜人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韩国(朝鲜)JL童文学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作为教育学硕士出身的朱耀燮对儿童文学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整理,并以儿童文学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儿童文学研究大纲》集中反映了朱耀燮的儿童文学理论。这篇论文不是对西方儿童文学理论的简单翻译或介绍,而是把西方儿童文学理论与朝鲜实际情况结合并进行了发展。朱耀燮儿童作品以童话为主,发表了童谣、评论等多种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他创作的童话形式上分为短篇和长篇,内容上大致可分为有现实批判倾向的作品,和启蒙教育倾向的作品。《雄哲的冒险》是朱耀燮的代表作,是最能体现他儿童文学理论的作品,也是他儿童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

  • 标签: 朱耀燮 儿童文学 童话 儿童文学理论
  • 简介:作为以网络文学研究对象的新型文学批评类型——网络文学研究,因网络文学的兴盛而成果频出。但学术界关于网络文学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却颇有微词,创建科学规范的网络文学研究范式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本文就当前网络文学研究成果予以回顾,从本体定位、批评方式、研究心态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网络文学研究范式的创建提供更为清晰的思路。

  • 标签: 网络文学研究 本体定位 批评方式 研究心态
  • 简介:本刊“古代文学研究”栏目,承袭了〈厦门教育学院学报》同名专栏。近十年来,该栏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各期全文转载8篇,论点摘编一篇,如下:郭延礼《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2004年第3期)、王飚〈独立风雪中的清教徒——黄遵宪诗学观的发展及其在诗歌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2006年第1期)、黄语《钱澄之前期交游考》(2006年第4期)、高莲莲《论宋琬诗歌的渊源流变》(2006年第4期)、王承丹《遥看瀑布挂前川之“川”应为“山”》(2006年第4期、论点摘编)、叶君远《从古体诗看陈廷敬诗歌的宗宋倾向〉(2007年第1期)、郑幸《南屏诗社考》(2007年第2期)、程日同《“实”与“超”——论钱载的诗学观》(2008年第4期)、曹虹《清初遗民散文的文体创造》(2010年第1期)。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概览”栏目摘录了诸葛忆兵《白石词“清空骚雅”辨说》(2009年第3期)。

  • 标签: 古代文学研究 栏目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 简介:一郭沫若是一位富有独创性的诗人、戏剧家。他和鲁迅一样,从"五四"新文学运动开始就站在时代的前列,是一个在现代文学史上有重要贡献并且可以代表发展方向的文学家。他以他的新诗集《女神》以及以他为代表的创造社,形成了现代中国的浪漫主义的文学倾向与文学流派;他的《屈原》等剧作,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为创立中国新型历史话剧这一艺术

  • 标签: 郭沫若诗歌 郭沫若研究 新文学运动 《女神》 新诗集 《屈原》
  • 简介:所谓土族文学是指士族文人所创作的,以反映士族意识为主的,体现士族阶层审美情趣的文学作品。虽然目前还没有直接以“士族文学”命名的研究专著,但是在本时期学术研究中有很多涉及到与“士族文学”相关的内容。本文尝试综述如下:

  • 标签: 士族文人 文学研究 综述 两晋 文学作品 审美情趣
  • 简介:文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在一个民族文学的兴起、繁荣和发展中,创造与研究,作品与评论就如同一对孪生子,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与评论对于创作的影响还会更大一些。回族民间文学研究领域,在解放前几近空白。虽然也曾出现过若干屈指可数的回族民间文学作品,但人们当时不论从歌谣学的角度去考察它,还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去运用它,都还没有从回族民间文学特定的含义、功能、作用等等方面去研究,更不消说旗帜鲜明地提倡和介绍了。可以说,对回族民间文学的真正研究始于开国以后,勃兴于三中全会以来。

  • 标签: 民间文学研究 民族文学 民间文学作品 尕豆妹 民间叙事长诗 宴席曲
  • 简介:周作人是我国日本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奠基人.他在近代日本文学史的史期划分上重史实、重文学本体;在日本文学的总体特点上强调现世思想和“美之爱好”;在研究方法上强调文化角度和“同中求异”,这些都对后来者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 标签: 周作人 日本文学研究
  • 简介:文章认为近十年来抗战文学研究中“有个别看法也不无偏颇”,如认为“抗战打乱了新文学朝着大众化方向前进的轨程”的看法,文章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认为“在抗战时期围绕着大众化、民族形式的讨论,出现了否定‘五四’以来革命文学传统、将大众化仅仅看作通俗化、看作小型文艺的创作或大众文艺的改造等错误观点”,“但是从

  • 标签: 抗战文学 文艺大众化 大众文艺 大众化方向 工农大众 十年
  • 简介:由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共同举办的“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文学研究与机制创新”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5月20至21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学者有陶文鹏、蒋寅、李春青、陶东风、赵敏俐、傅刚、陶礼天、韩经太、黄卓越、方铭、郭鹏、张德建、段江丽、钱婉约、李玲等。会议就当前文学研究中的重大和敏感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希望在古典学科和现代生活之间搭起桥梁,为传统话语和时尚话语的会通进行有效沟通。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学术研讨会 机制创新 研讨会综述 北京语言大学 丛林
  • 简介:本文拟就对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师生进行的"《红楼梦》女性"问卷调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统计,发现当下非文学专业大学生及教师对古典名著的诵读渐趋淡化,高等院校的经典教与学工作亟待加强。

  • 标签: 《红楼梦》女性 问卷调查 分析报告
  • 简介:叶燮的《原诗》写于布瓦洛《诗的艺术》创作的前后10年内。两位文学理论家以同样批判性的眼光观照了作家所处的文学环境,并且有共性地认为真正的成熟,不是否定他物存在,而是鼓励和包容不同的声音。古为今用的标准就在于,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找到有利于当下文学发展的部分,使得文学自身强大起来。

  • 标签: 《原诗》 古典文学 叶燮 艺术 正视 文学理论家
  • 简介:摘要: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文学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许多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对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探讨中国古典文学对医药院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文化传承的影响,为培养具有中医药文化素养的高质量中医药人才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医药文化 中国古典文学 人才培养 文化传承
  • 简介:孙秋克教授的《明代云南文学研究》以正统文学(诗文)为主体,以新体例对明代云南文学的崛起、发展和重要文学现象、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和理论概括,梳理了明代滇云文脉,明确了明代云南文学在全国大格局中的基本地位。云南传统文学崛起于明代,一代文学家以地域色彩浓郁、人文底蕴深厚的创作成就,成为我国明代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孙秋克 明代文学 云南文学 滇云文脉 传统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