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对于脑肿瘤的病人进行叙事护理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3月-2022年3月之间所接收和治疗的脑肿瘤病人共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之后将其按照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主要对病人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叙事护理,之后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可知,在经过护理之后实验组的不良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叙事护理 脑肿瘤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的审美性和功能性的需要不断提升,继而对博物馆的观赏需求逐渐的增加。在博物馆室内设计方案规划时,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设计要求,还需要加强对叙事空间视角的科学利用,使博物馆室内空间能够变得更加饱满。为了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本文论述了叙事空间视角下博物馆室内设计的方法,旨在为实际工作提供重要的帮助。

  • 标签: 叙事空间 博物馆 室内设计
  • 简介:摘要:社会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一次》聚焦人生主题,选取不同人群在人生重要节点的“第一次”。全片放弃宏大叙事,契合以人为本的创作导向,于细微之处呈现中国人真实的人生图景,以过渡节点式的“人生第一次”串联起了社会记忆,呈现出普通人平凡又特别的一生。并通过微观叙事的方式完成差异化的表达,实现人生影像的“微距”建构,最终传递出纪录片的社会价值以及人文关怀。

  • 标签: 人生 微观叙事 微观视角 人文关怀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医护人员为更好的护理治疗患者,缓解患者护理治疗期间出现的疼痛感、不适感、疲倦感,通过参考西方国家、地区“叙事医学”相关理论内容,从而有效改善我国医疗事业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对我国医疗机构参考借鉴“叙事医学”相关内容,构建全新的医学教育体系,从而有效的培养医护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提升护理水平和质量,便于更好的增强医护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护理治疗期间,将人文关怀能力淋漓尽致的应用到患者护理过程中,提高医疗机构治疗口碑。

  • 标签: 叙事医学 医学教育体系 本土文化
  • 简介:摘要:中国各少数民族因语言体系、生活习惯、居住空间和生存状态等因素的不同与主流文化存在差异与错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少数民族在时代的变迁与转型中寻求与主流文化的契合点,力图在作品中表现本民族的独特风情与精神内核。作家们在民族叙事中展现民族风情与民族特征、关注异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探索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与重构,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格局。

  • 标签: 民族叙事 民族精神 文化认同
  • 简介:摘要:当前很多小学生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小学生们健康成长成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目标。下文主要就叙事疗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的应用展开探究,仅供参考。

  • 标签: 叙事疗法 小学心理健康 应用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运用叙事护理激发护理人员共情,提升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完善对养老患者的整体护理,丰富临床心理护理内涵和形式,从而提高养老患者的幸福感、归属感及家属满意度。  方法  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112例医养结合养老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前后比较两组养老患者的幸福感、归属感及家属满意度。  结果 干预组养老患者的幸福感、归属感及家属满意度均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干预组的提升率达到31.0%,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可以提高养老患者的幸福感、归属感及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叙事护理   探索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叙事心理护理对护士心理赋权及工作投入的影响。方法 于2021年1~12月随机选取80名护理人员为探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叙事心理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心理赋权及工作投入。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工作意义、自我效能、自主性、工作影响等心理赋权及活力、奉献、专注等工作投入分值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叙事心理护理 心理赋权 工作投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养老护理人员实习中开设叙述教育课程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研究对象为泰康之家楚园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110例,对比组养老护理员实施传统常规带教方法,探究组养老护理员实施叙事教育课程,对比不同课程的教学效果。结果:教育前,两组养老护理员共情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教育后,探究组养老护理员共情评分均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将叙事教育课程应用在养老护理员实习中,能够提高其人文素养及整体教育指导,指导推广应用。

  • 标签: 养老护理员 实习升 叙事教育
  • 简介:摘要:颈脊髓损伤多伴发于颈椎损伤,多由车祸、运动等突发意外所致,病情严重,患者神经冲动不能下传,肢体失去控制,易发生肢体瘫痪,致残率高,而对于高位截瘫患者而言,肢体残缺,需长期卧床使患者往往难以接受,受到巨大心理打击,不愿配合治疗,影响康复进程。叙事护理源自叙事医学,护理人员与患者有更多的接触时间,将其应用在护理中,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故事认知、吸收、回应,提供尊重、共情等照护,可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内心与精神需求。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叙事护理在颈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叙事护理 颈脊髓损伤 高位截瘫
  • 简介:摘要:在新兴信息技术的纵深融合不断推进媒介形态演进、全球信息传播迈入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面临着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国际传播形势复杂等客观因素的挑战,同时,中国故事讲述方式单一、国际传播的影响力较弱等主观不足也不断凸显。故事作为讲述行为的产品,其内容与组织结构受到外部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的形塑。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创新和转变对外传播过程中的故事内容、故事形态、叙事主体和传播格局,为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提升国际话语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助力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 标签: 新媒体 中国故事 对外传播 叙事策略
  • 简介:【摘要】:理解马克思的研究方法需要抓住马克思的理论本质,掌握这一理论本质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思想的总体性把握的基础上。研究方法和叙事方法是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两种重要方法,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而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认为研究方法所把握的逻辑化思维不能很好的把握现实历史,叙事方法则可以互为补充,进行确证,在叙事中充分肯定思维具体形式,用“从后思索”的方法,以人体的解剖反观猴体解剖,进而全面把握事物发展的各环节,回归历史的辩证。

  • 标签: 总体性  研究方法  叙事方法  辩证统一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高职院校宿舍中的各种问题也不断凸显,在高职新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势在必行。叙事疗法是当前较为先进的心理辅导手段,在缓解学生心理焦虑等工作中有着显著的作用。本文从高职新生宿舍存在的问题入手,全面分析了高职新生宿舍人际关系构建的意义,并提出了叙事疗法在高职新生宿舍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路径。

  • 标签: 叙事疗法 高职新生宿舍 团队心理辅导
  • 简介:摘要:《黑暗之心》以小说人物马洛讲故事形式的框架叙事叙事特色。在小说中,他向受述者讲述了他与一个中央车站经理、一个俄罗斯人和库尔茨的私人联系。在呈现这些人物的言语时,他混合使用了直接引语和自由间接引语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的融合,不仅体现出了他对这些人的嘲讽和疏离,也流露出了他与这些人的合作和共谋。他与这些人物互动的呈现方式的变化,显示了他与他们之间权力关系的动态流变。   

  • 标签: 直接引语 自由间接引语 讽刺的 权力关系
  • 简介: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强大动力和源泉。如果一个国家文化繁荣,这个国家肯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因此,中华民族要长期发展,就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内涵和自信心。近年来,中华民族经济继续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红色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 标签: 叙事性设计 红色文化主题展馆空间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人文思想和生命教育的日益普及,教师开始注重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和可行方法。因此,许多教师开始将叙事心理治疗应用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借助友好、自然、真实、有效的故事素材,为青少年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方法,保护他们的幸福生活和健康成长。

  • 标签: 叙事心理疗法 青少年心理健康 教育启示
  • 简介:摘要:目的:在实际针对骨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探讨叙事性心理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接诊的78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接受叙事性心理护理。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有更高的满意度。结论:老年骨科护理中,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之上应用叙事性心理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切实保证护理质量。

  • 标签: 叙事性心理护理 老年 骨科护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施行叙事护理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双号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施行叙事护理,对比两组依从性、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后依从性评分高于参照组,且低血压、心律失常、失衡综合征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施行叙事护理可疏导负性情绪,提高满意度,具有推广与施行实效性。

  • 标签: 叙事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负性情绪 满意度
  • 简介:摘要:人类的生产活动使话语得以产生,同时,话语也推动了生产交流活动。话语是一种沟通工具,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要素。话语是能够传播思想的载体,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关于人的思想的教育,话语的内容和思想的内容具有一致性,二者的价值观同一,话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指向的都是目的实现。随着现实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话语产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话语在保证一定政党和阶级在意识形态层面的领导权和把正确的思想观念装入人们头脑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主导性 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