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对东南亚发起进攻,并于1942年初入侵缅甸,对中国西南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形成威胁。中国方面根据《中荚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编组远征军,于1942年3月缅对日作战,失利后大部分退回云南。同年9月,参谋部汇集各方资料,撰写了《缅甸战斗作战经过及失败原因与各部优劣评判报告书》,提交蒋介石,对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作了系统地回顾与分析。该篇史料选自该报告书第五章,详述了中国远征军第一次缅作战经过及失败原因与各部优劣,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标签: 抗日战争 远征军 入缅作战 同古会战
  • 简介:本文勾画张履祥由布衣寒士到地方偶像直至成为孔门圣贤的过程,并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解读,透视其背后所蕴藏的宏富的社会内容.张履祥从祀的过程展现了国家和地方士绅按照自己的意志对其进行重新塑造的努力,他们既合作又冲突的过程折射出各自的价值取向,并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机制与时代需要.

  • 标签: 张履祥 孔门圣贤 从祀 塑造
  • 简介:今年是鸡年,101岁的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宋宝罗先生又挥毫画了一幅《公鸡报春》的国画,祝福中国戏剧界的艺术家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欢唱。说起宋老演戏与画鸡,有许多感人的故事。

  • 标签: 表演艺术家 寿星 丹青 中国戏剧
  • 简介:1933年12月,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1938年,在摄政热振活佛主持下,西藏派人在青海寻访到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拉木登珠,依例呈报国民政府。1938年12月28日国民政府决定派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同热振共同主持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典礼。1940年初,吴到达拉萨后,将查看灵童灵异情况报告中央。国民政府于1940年2月5日颁布命令,批准拉木登珠免去金瓶掣签手续。同年2月22日,坐床典礼在布达拉宫大殿举行,拉木登珠续任为十四世达赖喇嘛。

  • 标签: 国民政府 十四世达赖喇嘛 西藏政局 吴忠信 十三世达赖 蒙藏
  • 简介:人们来到圆明园遗址公园,驻足于远瀛观断石残柱面前,都会有发自心底的感慨和赞叹。其实这只是长春园西洋楼景区十几组建筑中的一个。圆明三园包括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习惯上统称圆明园。全园周围约三十里,共占地五千二百亩,有三分之一是水面。园中汇集全国名胜,纳中西风格,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誉。圆明三园中,珍藏大批文物、典籍,汇集封建文化艺术之精华,可谓物宝天华,应有尽有。它不仅是一座园囿,一座帝王起居、从事政治活动的离宫,还是一座巨大的博物馆。

  • 标签: 圆明园 长春园 乾隆帝 政治活动 建筑 遗址公园
  • 简介:方志之于地方民俗的记载,就其体例及其书写内容而言,古今皆未成大体的范式,笔人人殊,一部志书一个样,之间差异较大。多年来,方志学界关于民俗编纂的研究鲜见,只在第二轮修志提出方志创新后,才多少露出一些端倪。一部完善和成功的志书,应是一方地域包括民俗民风在内的史料之全书。试想,作为“一方之全史”的地方志,倘缺少民俗部分,尤满汉全席之缺了一道大菜,那么一部方志应是不完整的方志;而如果对于民俗的记载或失体、失史、失实,也将是不成功的方志。因此,探究、规范方志对民俗的编纂,应是当下和今后方志学界首当其冲的一个重要命题。

  • 标签: 新方志 民俗 编纂 思考
  • 简介:地方志具有“存史、资治、教化”三大功能。存史,就是要保存真实的历史,如果史实不准,不仅存史没有意义,而且以讹传讹,贻害无穷。可以说,志资料的准确性是志书存史的根本所在。资料不准,就没有存史的价值,因此,在地方志编纂实践中,核准资料和史实极为重要。

  • 标签: 地方志 史料 编纂工作 中国 资料搜集 素质建设
  • 简介:弘法大师空海回国后创立了日本真言宗,从9世纪中叶起,真言宗僧人陆续唐,他们在华巡礼求法的经历以及归国后的成就,反映了9世纪中叶以后唐日佛教交流呈现出一些新的常态。其一,日本僧侣华或归国时,主要选择搭乘大唐商人的商船,大唐商人成为了交通往来的新助力。其二,那些以个人身份唐的僧侣,在华逗留的时间更长、巡礼的佛教寺院或圣迹更多。密教寺院、天台道场和五台山成为了日僧在华巡礼时频繁造访的地点。其三,“镇护国家”的秘法以及修行仪轨、法门等密教的新事相成为了日僧唐求法的主要内容。

  • 标签: 真言宗僧人 大唐商人 巡礼 镇护国家 密教
  • 简介:刘知白先生是现代山水画系中的一位隐士型画家,其泼墨山水取得的杰出成就,不仅在于笔墨语言和审美观念方面的突破,还在于图式构成中亦自成面目,深受美术界关注。刘知白具有极深的传统功力,他的艺术路子广阔,山水、花鸟俱佳,而且在诗与书法方面皆有造诣。值得一提的是,刘知白先生的指画在方法上延续了传统模式,但是却能融入画家个人情怀和时代精神,他擅长以极为简淡物象,抒写心志,表达如诗的山水意境,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

  • 标签: 刘知白 泼墨山水 指画 黔地山水 艺术特色
  • 简介:在戈尔斯坦、查隆和比尔最近发表的论文——《高海拔缺氧、文化和人类生育力或生殖能力的比较研究》(载《美国人类学家》85:28—49,1983)中,作者试图把文化当作解释喜马拉雅山区居民人口差异问题的惟一因素,完全排除了缺氧的影响,同时他们还对别人过去发表的用缺氧进行解释的相关材料(魏兹以及其他人1978;本格汉和塞奇勒1980;古朴塔1980)提出批评。

  • 标签: 生殖能力 高海拔 缺氧 文化 生育 评论
  • 简介:关于1950年10月中国出兵朝鲜问题,中国学界和社会上长期以来流传着一个说法,即毛泽东本来想请林彪挂帅出征,但林彪反对出兵,故称病不出,后中央决定改派彭德怀带兵赴朝作战。关于林彪"称病不出"的说法,就目前笔者所见,没有任何文献证据,只是出自一些当事人的回忆。有资料表明,决定成立东北边防军时,毛泽东首先想到的是交给粟裕指挥,而粟裕托病请辞。毛泽东可能想到过要派林彪去朝鲜,但因林彪病情严重,要去苏联治病,只能改派他人。但林彪此时已做了带兵出征的准备和安排。中国出兵朝鲜的最初决策过程很复杂,哪里是林彪"称病不出",彭德怀"挺身而出"那么简单?

  • 标签: 朝鲜战争 入朝作战军事统帅 毛泽东 林彪 粟裕 彭德怀
  • 简介:自唐后期以降,苏州因其富庶成为国家财赋中心,同时也是赋役繁重之所.明中后期,苏州成为赋役改革的肇始之地,一条鞭法也在苏州得到推行和深入.明一条鞭法处在试行阶段,名为一条鞭,实为多条鞭,未能克服长期以来回赋、差役和丁银三项分征的现象.清代一条鞭法,田赋、差役和丁银逐步合一,一切归于回赋.从明至清,一条鞭法的展开在苏州府有明晰的轨迹.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梳理、考察一条鞭法在苏州府的演进脉络,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税制从实物税到货币税、力役之征归于土地税的发展历程.

  • 标签: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实物税 货币税 苏州府
  • 简介: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时间最长、地区最广的一次农民革命战争。这次战争虽然遭到镇压,但影响后来历史发展极大,如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太平天国发源于两广,初期势如破竹,顺流而下,沿江两岸,从者甚众,直取京陵。而福建前期史料殊少,太平军曾三度闽,是在

  • 标签: 朱用孚 《摩盾余谭》 太平天国革命 中国 杨辅清 福建
  • 简介:广西地处岭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边疆省份之一。历代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对广西民族地区的设治与经营,各兄弟民族对广西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与社会发展均作出过重要的贡献,元代亦然。对元代人仕广西的女真人与回回人及其代表人物进行分析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广西地方民族史的了解,同时在深化我们对元代的职官制度及民族政策的认识方面也不无稗益。

  • 标签: 女真人 元代 回回人 民族史 聚居 封建统治者
  • 简介:正当举国上下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由修文县人民政府主持编纂,北京方志出版社出版的新编《修文县志》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了。这是我县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在此,我谨代表中共修文县委、县人大、县人民政府、县政协向省、市(地)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兄弟县(市、区)的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对多年来大力支持我县修志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以及资助县志出版印刷的单位、企业和个人表示衷心感谢!对投身于《修文县志》编纂,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编辑和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 标签: 《修文县志》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贵州 文明建设
  • 简介:黄汉清老师,1936年出生于广东电白,语文教学论硕士导师,主要研究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心理。黄老师1958年毕业于广西师大,分配到师大附中当老师。高考恢复后,要求师范院校都要有教学法的课程,黄汉清老师于1980年调回广西师大中文系,建设语文教学法学科,并独自承担77级的语文教学法的课程,稍后黄麟生老师、韦永麟老师也调进语文教学法学科。1982年,成立语文教学法教研组,黄汉清老师任教研组长,后课程改称为“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教研组也改成为“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教研组”。期间编撰教材,如《中学语文教学法》《语文教育学》,黄汉清老师或任副主编,或任主编。

  • 标签: 语文教学论 教材教法 《中学语文教学法》 广西 学科 教研组长
  • 简介:第二轮修志,要设置专门的篇目记述党委决策和政府施政,应选择不同时期、影响全局的重大事项志,选择最佳的记述角度和记述模式,用真实、客观的资料说明,使当代人和后世人感知党委、政府的功绩与过失,从中汲取执行的经验与教训;使志书的"存史、资政、教化"功用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 标签: 志书 党委 政府 决策 施政
  • 简介:辛勤耕耘六个春秋,汗水和心血给他的是丰厚的回报——1993年,他编写的赫章第一部校志——《赫章县城关第一小学校志》终于出版问世了!当他捧着这本沉甸甸的还散发着墨香的志书时,一个大男人家不可轻弹的泪水便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这泪水里有喜悦,有幸福,有内疚,有苦涩……其间的滋味,只有他——赫章县城关一小校长陈正福才深深懂得!

  • 标签: 《赫章县城关第一小学校志》 中国 贵州 地方志 编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