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4 个结果
  • 简介:为研究不同品种蓝莓花色的组成特点,以40个品种蓝莓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蓝莓果实中花色种类的数量及其相对含量。试验中共检测到14种花色,平均含量为841.40μg/g,但不同品种蓝莓花色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蔓蓝莓果实花色种类丰富,含量高,果实品质优良;矮丛蓝莓较为普通;高丛蓝莓花色种类少且花色含量低,果实品质较差。"M7-1"品种蓝莓花色含量最高,花色种类最丰富,表明可以通过育种和筛选技术获得花色含量高且种类丰富的优质蓝莓品系。

  • 标签: 蓝莓 花色苷 高效液相色谱 检测 分类
  • 简介:针对果实成熟时表现不同颜色的甜樱桃品种(黄色品种‘佐藤锦’,红色品种‘拉宾斯’),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分析其果实生长中花色主要成分及含量,采用RT-PCR克隆‘佐藤锦’的一个MYB基因,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PacMYBA基因在两个品种甜樱桃果实生长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拉宾斯’果实转色后花色的积累上升趋势明显,成熟后花色含量高且组分由单一的一种逐渐丰富为3种;‘佐藤锦’果实转色后花色含量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且花色组分单一;二者在转色后PacMYBA的相对表达上升趋势明显,成熟时‘拉宾斯’PacMYBA的相对表达远高于‘佐藤锦’。本研究对解释甜樱桃果实生长过程中色泽变化及推测PacMYBA对甜樱桃果实花色起正调控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甜樱桃 MYB 花色苷积累 基因表达
  • 简介:我今年14岁,用前人的话来说,我现在应该正处于春心萌动的时节。是啊,谁不是呢!我的好闺密优优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班里长相白净的副班长,整日在他身边蹦来蹦去,整日在我耳边喃喃地说她对副班长有多么好,她多么喜欢他。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随着环境污染加剧和人们对自身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功能性食品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彩色稻米作为稻米家族中的一员,由于富含微量元素、花色、生物碱等功能性成分,已成为当前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本研究利用粳稻品种龙锦1号/香软米1578杂交组合214个F_5家系,对水稻糙米总花色含量、粒色等级和千粒重的变异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糙米粒色等级变异范围为1~9,平均值为4.98,变异系数为57.87%;糙米总花色含量变异范围为0~5459.34mg/kg,平均值为834.47mg/kg,变异系数为191.96%;糙米千粒重变异范围为11.96~26.24g,平均值为17.75g,变异系数为12.89%。糙米总花色含量、粒色等级和千粒重在F5家系中不符合正态分布,表现为右偏态,其中糙米总花色含量的偏斜程度最大。糙米总花色含量和千粒重的峰度系数为正值,表明为尖顶峰;而糙米粒色等级的峰度系数为负值,表明为平顶峰。糙米总花色含量与粒色等级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糙米总花色含量、粒色等级均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0和-0.34。与高亲龙锦1号相比,27个家系的糙米总花色含量极显著提高,占214个F_5家系的12.62%,为高花色水稻种质创新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糙米总花色苷含量 糙米粒色等级 糙米千粒重 高花色苷水稻 种质创新
  • 简介:目的探讨黄芪甲(AST—IV)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配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0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AST—IV组、HSYA组、AST-IV和HSYA配伍组等5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再灌注72h评分后处死;脑组织制片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CD31)表达;氧化炎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有疗效,AST.IV组、HSYA组、AST.IV和HSYA配伍组均能改善大鼠神经损伤并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CD31表达,改善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TNF-α和IL-β水平,其中配伍组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结论AST-IV和HSYA配伍可以显著发挥协同抗脑损伤作用,其抗炎、抗氧化和促血管新生作用是潜在作用机制。

  • 标签: 脑缺血再灌注 黄芪甲苷 羟基红花黄色素A
  • 简介:报告色素性痒疹1例。患者女,27岁,腰背部红斑、丘疹、网状色素沉着伴剧烈瘙痒2月余。皮肤科检查:腰背部可见大片褐色网状色素沉着斑,左侧腰部可见色素沉着区域周围散在新发米粒至黄豆大小红色丘疹、斑片,局部表面覆以少许血痂。病理检查:表皮网篮状角化,表皮下水疱形成,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可见棘层细胞内水肿,表皮真皮交界处及表皮局灶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诊断:色素性痒疹。治疗上予以米诺环素100mg/d,每日两次口服,治疗2周后好转停药,随访两月,皮疹未见复发。

  • 标签: 色素性痒疹 米诺环素
  • 简介:以红椒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红椒红色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红椒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2(g/mL),超声功率300W,超声时间30min,超声温度30℃。此条件下红椒红色素的平均提取率达19.22%,所得红椒红色素呈鲜红色,无异味,可用于多种食品的着色。

  • 标签: 红椒 红色素 超声 提取 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雷公藤多联合白芍总与单用雷公藤多治疗干燥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干燥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雷公藤多联合白芍总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雷公藤多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ESR、CRP分别是(35.05±1.02)mm/h、(9.21±1.14)mg/L,治疗后分别是(26.42±0.57)mm/h、(4.75±0.42)mg/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ESR、CRP分别是(34.98±1.08)mm/h、(9.32±1.18)mg/L,治疗后分别是(29.78±0.62)mm/h、(6.15±0.59)mg/L,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SR和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SR、CRP都出现下降,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干燥综合征患者使用雷公藤多进行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如果联合使用雷公藤多和白芍总则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雷公藤多苷 白芍总苷 干燥综合征 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煎煮时间对柴胡水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探讨柴胡的最佳煎煮时间,为中药特殊煎煮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InertsilODS-3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0-50min,乙腈浓度由25%升至90%,50-55min,乙腈浓度为90%),流速为0.4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30℃。结果柴胡皂A和柴胡皂D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A=0.998、RD=0.998)。柴胡煎煮20min柴胡皂A和柴胡皂D总含量为36.058mg/g,煎煮25min为43.842mg/g,煎煮30min为52.102mg/g,煎煮35min为56.514mg/g,煎煮40min为52.987mg/g,煎煮45min为47.599mg/g,煎煮50min为45.081mg/g,煎煮55min为43.798mg/g,煎煮60min为39.156mg/g。结论柴胡在煎煮35min时,柴胡皂的含量最高,煎煮时间过短,柴胡皂不能充分溶出;煎煮时间过长,柴胡皂含量下降;临床应用柴胡以先煎15min为宜。

  • 标签: 柴胡 煎煮时间 有效成分 含量测定 HPLC
  • 简介:目的:探讨色素性痒疹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方法:对18例色素性痒疹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患者,其中男5例,女13例,平均年龄24岁,平均病程9.6个月,皮疹为网状分布的红色斑片、斑丘疹、丘疹或色素沉着。皮疹主要累及躯干部,特别是项背部。所有患者经过病理确诊,其中13例患者为活动期(包括早期和充分发展期),5例为晚期。18例患者使用过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口服米诺环素或多西环素、氨苯砜等,外用维A酸乳膏、曲安奈德乳膏等,其中口服米诺环素疗效显著。7例患者曾被误诊。临床随访1个月到4年,其中7例复发。结论:色素性痒疹临床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临床及病理,口服米诺环素有效,但不能阻止其复发。

  • 标签: 色素性痒疹 临床 组织病理 米诺环素
  • 简介:通过超声波技术从玫瑰茄中提取天然玫瑰茄色素,研究光照、温度、木糖醇、柠檬酸、食盐及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玫瑰茄色素的耐光性及热稳定性较差,木糖醇,柠檬酸,Fe~(2+),Al~(3+),Cu~(2+)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而食盐,K~+,Ca~(2+),Zn~(2+)影响不大。

  • 标签: 玫瑰茄 天然色素 稳定性
  • 简介:摘要黄芩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年来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根据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主要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阻滞肿瘤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引发肿瘤细胞自噬、抗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及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等方面,对黄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 标签: 黄芩苷 抗肿瘤 研究进展
  • 简介:《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节实验内容是学生对初中光合作用学习的进一步深入。这个阶段的学生本身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通过开设多节实验课,高中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而且高中学生自学、观察能力较强,教师要做的就是适当地调动和鼓励,创造各种条件,为他们的创意思维搭建平台,最终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节课原本为验证性实验,而我们将教材中渗透的问题进行对比和拓展,在课堂中生成并改进为探究性实验,将学生思维激活放大,从而促进学生对光合

  • 标签: 中色素 分离实验 实验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塞病色素膜炎并发白内障及玻璃体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总结从2012年1月—2015年12月间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来进行分析,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治疗,玻璃体切除采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方法。随访时间为6月~2年,平均20.8月,随访患者的视力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最多可提高至0.6(logMAR0.22),术后眼压仅一例明显升高,术后一周为33.8毫米汞柱,给予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后降为正常,其余患者术后均眼压稳定。术后炎症反应仅为轻度前房细胞,角膜内皮皱褶,仅有一例出现明显瞳孔后粘连。术后一月大部分患者均可观察到黄斑水肿,术后半年,基本都消退。结论手术对于白塞病色素膜炎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好,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手术难度较大,注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更有利于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脑肌肽联合用药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为其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脑苷肌肽 联合用药
  • 简介:目的研究菟丝子水提物对黑色素合成的影响。方法以斑马鱼胚胎为模型,检测不同浓度的菟丝子水提物对斑马鱼胚胎黑色素细胞形一态、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含量的作用,及酪氨酸酶表达的情况。

  • 标签: 菟丝子 斑马鱼 黑色素合成 酪氨酸酶
  • 简介:患者,女,68岁,因"双侧间断性鼻塞4个月,加重伴间断性鼻出血2个月"于2016年1月1日入院。查体:双侧鼻腔鼻咽部可见表面光滑的暗紫色肿物,肿物较为固定。鼻窦CT:后鼻孔区可见分叶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界较清,阻塞后鼻孔,并向咽腔内突入,约2.5cm×2.0cm,见图1。鼻窦MRI:后鼻孔区可见分叶状团块影,T2WI成等信号,T1WI略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2.5cm×2.0cm,界清,

  • 标签: 后鼻孔 恶性黑色素瘤 分叶状 软组织密度影 双侧鼻腔 鼻咽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色素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为面部色素性皮肤病,以入院时间先后为依据,54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液氮冷冻技、光子嫩肤技术治疗,对比治疗结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9%(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色素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不会留疤,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光子嫩肤技术 面部色素性皮肤病 治疗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