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膀胱全切腹壁造瘘术后的应用。方法分析12例膀胱全切腹壁造瘘术后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和灵性等方面都得到舒适护理,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实施舒适护理能满足病人的需求,有力于病人的恢复、且实施护理时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值得我们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全切 腹壁造瘘 舒适护理
  • 简介:腹壁切口疝属医源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分类繁杂,循证医学研究表明,切口疝的长期随访疗效远差于腹股沟疝。特别是巨大切口疝,仍是目前外科临床所面临的棘手课题。为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以《腹壁切口疝诊疗指南(2012年版)》为基础,经反复讨论,最终完成了《腹壁切口疝诊疗指南(201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的修订。制订本“指南”的目的在于为从事本专业的临床医师提供诊疗纲领,指导各级医师正确认识和处理此类疾病。

  • 标签: 腹壁 切口疝 指南
  • 简介:如何有效进行复杂腹壁缺损的修复与重建一直是困扰腹壁外科医师的一个难题,传统的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虽然能够通过自体组织推进实现腹壁缺损的功能性修复,但其广泛皮瓣分离所导致的切口并发症是其重要不足。而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由于可保护腹壁穿支血管,因此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作为一种自体组织修复的重要手段,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必将在腹壁缺损修复重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内窥镜 腹壁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丙烯网片在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应用强生聚丙烯网片行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术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均无心肺功能异常,随访10-34个月均无复发。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及腹壁血肿形成,12例有不同程度皮下积液,多次穿刺抽吸以后痊愈。结论应用聚丙烯网片行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术效果良好,易于操作,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 标签: 腹壁切口疝 疝修补术
  • 简介: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ChineseCollegeofSurgeons,CCS)主办,《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协办的“第七届中国外科医师年会、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年会暨北京疝和腹壁外科手术演示会”将于2014年5月15~18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 标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腹壁外科 手术演示会 电子版 年会 杂志
  • 简介:AVO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石油勘探中的一种重要技术,针对非均质性油气藏的储层预测,AV0方法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用波动方程差分数值解方法.研究了横向变速小尺度体的AVO特征,讨论了横向小尺度体的宽度和速度变化对反射系数的影响,然后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拟合出了反射系数变化量与小尺度体宽度和速度的数学表达式,并结合测试数据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拟合公式与测试数据之间的误差小于0.5%,较好地反映了小尺度体宽度及岩石弹性参数对反射系数的影响。该公式可为利用AVO异常来预测小尺度体的宽度和岩石弹性参数奠定基础,同时也为下一步横向小尺度变速情况下反射系数精确表达式的验证提供保障。

  • 标签: AVO 横向变速 小尺度体 反射系数 超定方程
  • 简介:针对表面高度均方根(RMS)难以描述大尺度波动以及刚体位移鲁棒性差的缺点,提出了使用功率谱(PSD)对大口径望远镜系统中主反射镜面形进行评价;结合Zernike多项式,对PSD的分解运算进行了分析,讨论了Zernike多项式的频谱能量分布;将该方法用于Φ500mm反射镜面形检测数据的处理,得出实际反射镜表面面形频域能量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对于大口径反射镜,使用PSD的评价方式对于指导加工检测以及望远镜系统误差的分配具有更实用的意义。最后,基于PSD提出了一种评价反射镜面形的子孔径非相关拼接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大口径望远镜中大口径光学元件的面形精度评价。

  • 标签: 表面面形评价 反射镜 大口径 功率谱 ZERNIKE多项式 子孔径拼接
  • 简介: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手术修补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唯一方法,从修补方式分其治疗包括自体组织修补,应用人工补片修补;随着微创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应用腹腔镜技术修补切口疝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对于特别巨大的腹壁切口疝一直以来对于疝修补是个巨大挑战,目前组织结构分离技术的应用可以治疗大部分患者。人工修补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是另一巨大挑战,应用人工修补材料治愈了切口疝患者,而与应用人工材料相关的并发症也时有报道,如何选择和恰当的应用人工修补材料,也是疝外科关注的热点问题。

  • 标签: 腹部 外科伤口裂开 腹腔镜检查 外科手术
  • 简介:《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疝和腹壁外科专业学术电子版期刊,以疝和腹壁外科专业医师、研究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表现形式,以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报道疝和腹壁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并报道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中医与西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疝和腹壁外科领域科研和临床工作的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 腹壁外科 电子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杂志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合成网片在污染腹壁疝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术中有污染的切口疝、造口旁疝患者17例,分析其手术中的污染情况,所用Proceed合成网片的特点、术中处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7例患者术中出现肠破裂、肠切除等而造成污染,经处理后我们应用人工合成网片全部完成Ⅰ期修补。术后1、3、6、12个月门诊随诊,随访时间最长达60个月以上。17例患者未发现复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6%(3/17),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2年半后发生网片感染,经清创换药后痊愈;1例患者发生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后恢复。结论在污染腹壁疝手术中只要术中恰当处理污染、选择合适的合成网片,是可以应用人工合成网片完成Ⅰ期修补。

  • 标签: 腹部 合成网片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采取两种不同腹壁切口剖宫产术疗效。方法根据切口的选择方式,将4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分为两组,即横切口组与对照组(纵切口组)各20例比较采取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剖宫产术的手术疗效,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和愈合率。结果横切口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横切口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小时切口疼痛显著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横切口术式符合解剖生理,与纵切口术式相比较,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对于产妇具有美观等优点,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腹壁横切口 纵切口 剖宫产
  • 简介:柔性索网是星载环形天线反射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环形桁架支撑下通过纵向索阵张紧作用形成具有特定精度要求的反射面.环形桁架、前/后索网与纵向索阵处于预应力平衡状态,索段张力的配置直接影响天线反射器的刚度和精度.本文针对反射面索网张力合理配置问题,提出基于ADAMS/MATLAB模拟分析新方法,以张力均匀性和形面均方误差为评价标准,将柔性索网和纵向索阵进行离散化建模,有效控制纵向索阵的张力值,实现前索网反射面的成形计算与分析.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快速实现指定反射面精度的索网张力调整,对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环形天线 柔性索网 形面精度
  • 简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光》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两方面知识:一是光的反射和折射;一是佐证光的波动性的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光的现象.在光的反射和折射中有一个重要的光的现象——光的全反射

  • 标签: 全反射 解答策略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光的反射 高中物理 《光》
  • 简介:本文主要致力于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研究。给出了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具体的设计方案,即根据光纤反射调制原理进行了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检测系统的设计,采用计数器外径干分尺的测头镜面作为反射体和位移测量工具,分析了位移测量装置和传感器检测电路。实验表明,在0~2mm范围内检测系统的输出与位移成线性关系,灵敏度为196μV/μm,线性度为26%。适于微位移的测量。

  • 标签: 光纤位移传感器 检测系统 反射式 微位移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胃穿孔术后腹壁切口愈合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104例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术后腹壁切口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外科营养支持相同情况下,胃癌穿孔手术比胃溃疡穿孔手术更容易发生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问题。结论一旦出现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避免切口的进一步恶化。

  • 标签: 胃穿孔 腹壁切口 愈合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腹壁疝诊治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河北省玉田县医院收集的经手术证实的腹壁疝患者25例。术前均进行螺旋CT检查。观察腹壁疝的部位、疝囊大小、疝内容物。结果本组25例腹壁疝患者中,切口疝例3,腹股沟斜疝14例,腹股沟直疝6例,造口疝2例。疝囊直径-5cm11例,-10cm9例,>10cm5例。疝内容物多为大网膜、肠管与邻近组织器官。结论多层螺旋CT可清楚显示腹壁疝的部位、大小与疝内容物,是诊断腹壁疝的有效检测方法,为开展手术治疗提供准确依据,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剖宫产后子宫与前腹壁粘连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处理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一年左右因小腹部不适、隐痛、腹部牵拉痛的32例患者行经腹超声检查,根据声像图表现,并与病理及临床对照。结果32例患者,3例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前超声诊断相符。结论超声是诊断剖宫产后子宫与前腹壁粘连的首选检查。

  • 标签: 子宫与前腹膜粘连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对桩基检测中低应变反射波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简要阐述,并进一步讨论了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为今后桩基检测中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提供一个借鉴,以便于建筑领域可以通过低应变反射波法来提高桩基检测质量。

  • 标签: 桩基检测 低应变反射波法 桩身完整性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维超声在胎儿前腹壁缺陷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行超声检查的1200例怀孕18~39周的孕妇,分别采用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对孕妇实施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在诊断胎儿前腹壁缺陷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二维超声对胎儿前腹壁检查的总显示率为98.3%,三维超声对胎儿前腹壁检查的总显示率为88.3%。两种检查方式对比,三维超声显示率明显低于二维超声显示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检查出胎儿前腹壁缺陷的例数占据胎儿前腹壁缺陷总数的95.0%,确诊率为90.0%。三维超声检查出胎儿前腹壁缺陷的例数占据胎儿前腹壁缺陷总数的100%,确诊率为95.0%。两种检测方式诊出率与确诊率对比,三维超声检查更具优越性,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在胎儿前腹壁缺陷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与二维超声联合应用效果更佳,可有效提高胎儿前腹壁缺陷诊断准确率。

  • 标签: 二维超声 三维超声 胎儿 前腹壁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