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晚期卵巢上皮性癌(advancedepithelialovariancancer,AEOC)患者实施间歇性肿瘤细胞(intervaldebulkingsurgery,IDS)中与初次肿瘤细胞残余病灶变化对初次术后化疗疗效判断及评价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8月高州市中医院妇科收治的52例AEOC患者,均行IDS。按与初次手术后残余病灶变化程度分为Ⅰ组(24例)、Ⅱ组(20例)及Ⅲ组(8例)。随访14~106个月,比较3组患者辅助化疗疗效、总生存时间(overallsurvival,OS)及疾病未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结果3组残余病灶评价化疗有效率、术后病理检查评价有效率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的PFS、OS均优于Ⅱ、Ⅲ合并组。Ⅰ组与Ⅱ、Ⅲ合并组化疗中位总疗程数≥8次者的PFS及OS优于〈8次者。结论AEOC患者在IDS中与初次手术残余病灶的变化能对辅助化疗的疗效进行初步判断并评价预后,可指导下一步的治疗策略。

  • 标签: 卵巢上皮性癌 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 残余病灶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BEP方案治疗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及化疗副反应。方法1997年1月~2005年8月,采用BEP方案治疗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38例,其中初治患者20例,耐药患者15例,复发患者3例。结果该方案治疗38例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36例完全缓解,总完全缓解率为89.47%。其中初治侵蚀性葡萄胎的治愈率为100%,耐药绒癌的完全缓解率为92.31%,复发性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完全缓解率为100%。化疗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结论采用BEP方案治疗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疗效可,对其他药物耐药或复发病例也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化疗副反应轻,患者易接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绒毛膜癌 侵蚀性葡萄胎 化疗
  • 简介:目的:对临床上血液肿瘤患者进行红细胞输注治疗观察,分析红细胞输注对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血液科120例血液肿瘤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进行红细胞输注治疗组患者60例,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60例。并在治疗后的4周、8周、16周分别观察患者的血液学反应情况,记录检测结果。结果:进行红细胞输注治疗患者血液学变化显著,其变化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讨论:在血液科,对血液肿瘤患者进行红细胞输注,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肿瘤 红细胞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多胎妊娠早期选择性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对妊娠的影响。方法2002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的16例多胎妊娠(A组)孕早期在阴道B超引导下穿刺,采用氯化钾心腔内注射或单纯胚芽穿刺抽吸法行,并与同期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的64例双胎妊娠(B组)相比较。结果16例均一次成功。其中3例流产,13例患者已分娩(其中早产5例),24个新生儿平均孕周(37.2±1.4)周,出生体重(2660.0±417.5)g,均健康无畸形。B组64例患者中4例孕早期流产,3例孕晚期流产,57例(其中早产24例)分娩109个新生儿,其中2个重度窒息死亡,2个先天畸形,平均孕周(37.0±2.0)周,出生体重(2603.3±459.7)g。两组的流产率、活产率、早产率、平均孕周、平均出生体重等均无明显差别。结论在B超引导下,多胎妊娠早期是安全、有效治疗多胎妊娠的方法。

  • 标签: 减胎术 多胎妊娠 超声检查 临床分析
  • 简介: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多胎妊娠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妊娠中期的胎的目的除了减少胎儿的数目之外,更多的是旨在异常胎儿、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以及改善多胎妊娠结局。在该视频中,王谢桐教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妊娠中期的方法、指证、胎时机、目标胎儿的选择等广大医生感兴趣的内容,值得大家学习探讨。

  • 标签: 减胎术 妊娠中期 王谢桐 妊娠期并发症 辅助生殖技术 多胎妊娠
  • 简介:在过去的25年用来降低过度应用不孕症治疗技术所致的高数量的多胎妊娠的风险。近几十年多胎妊娠的人口统计学数据已经发生了如下变化:由于反对诱导排卵,导致IVF的比例增加;患者年龄偏大;使用捐赠卵子的比例增加。在行之前进行基因诊断越来越普遍,由有经验的医师来做又非常安全。对包括双胎妊娠在内的所有多胎妊娠的患者来说,减少胎儿数可以降低流产率、早产率、及胎儿死亡率和发病率。

  • 标签: 多胎妊娠 双胎 减胎术 伦理问题
  • 简介:乳腺癌已被证实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其发展早期即可出现远处播散和转移,血液中检测出肿瘤细胞即是重要证据.而肿瘤细胞进入外周血即是肿瘤远处转移的前提,是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外周血中检测到肿瘤细胞提示存在肿瘤微转移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远处转移.随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s)检测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断提高,其在外周血中的含量与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已被大多数研究者所证实.本文简要综述了目前对乳腺癌患者的CTCs检测方法以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并对其临床运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乳腺肿瘤 肿瘤细胞 循环
  • 简介:一、病例摘要例1:患者女,38岁,因“右下腹隐痛3年”于2006年8月入院。患者右下腹阵发性隐痛3年,无异常阴道出血,月经规律,孕1产1,既往体健。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B超提示子宫壁外不均囊实性肿物4.2cm。CT显示子宫右侧实性结节4cm,形态规则,增强可见明显强化,与子宫及右侧附件均无明显分界。术前诊断:子宫肌瘤变性?

  • 标签: 子宫壁 血管周上皮样 文献复习 细胞肿瘤 异常阴道出血 子宫肌瘤变性
  • 简介:研究表明肿瘤细胞(CSCs)促使肿瘤的生长和复发。CSCs对目前多种化疗和放射治疗耐受,这表明虽然许多抗肿瘤治疗能够杀死大量肿瘤细胞,但最终仍会失败,原因在于这些治疗不能根除引起肿瘤再生的CSCs。原则上,使用自动筛选技术能够鉴定出杀伤CSCs的因子。但由于CSCs在肿瘤细胞群中仅占少数,使用标准高通量细胞存活分析法无法检测出CSCs特异毒性的因子。所以,筛选专杀CSCs的因子需要在体外能稳定繁殖、富集CSCs的细胞群。然而,目前对于实体瘤中CSCs而言是不可能的。有研究表明,诱导正常或成瘤乳腺上皮细胞群发生上皮间质化(EMT)会导致具有干细胞样特性的细胞富集。

  • 标签: 高通量筛选法 肿瘤干细胞 干细胞选择 抑制因子 鉴定 CSCs
  • 简介:20世纪90年代,在手术室对不可触及乳腺肿瘤进行超声引导定位的工作已经开展。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提高不可触及乳腺肿瘤切除的手术质量、提高手术标本切缘阴性率、减少副损伤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否准确定位和定性~直是不可触及乳腺肿瘤手术的难点。中超声为乳腺外科医师提供了简单有效的中定位和导向技术,具有简便、无创、无并发症和价廉等优点,避免了传统手术肿瘤表面皮肤定位不准确、以肿块为中心区段切除手术创伤大等缺点。现将本院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可触及乳腺肿瘤切除的临床经验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 简介:目的总结双胎妊娠中有产前诊断指征的病例92例,介入性产前诊断后发现双胎之一异常行的分析,进一步规范术前准备与中操作,分析术后并发症,研究双胎产前诊断后再行的安全性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医学遗传中心行产前诊断后双胎之一异常后再行的双胎病例60例,同期双胎妊娠行产前诊断而无需行的病例32例,比较两组穿刺术后流产、早产发生率。结果胎组与非减胎组两组平均产前诊断时间为孕18~(+5)周(11~(+5)~32~(+2)周)与孕21~(+3)周(12~(+2)~29周),胎的平均孕周中,自然受孕组为孕20~(+3)周(13~(+2)~28周),辅助生育技术组为孕24~(+5)周(13~(+4)~35~(+6)周),术后1个月内流产率分别5.0%(3/60)与6.25%(2/32),无统计学差异;双胎之一异常胎行心腔内注射10%氯化钾溶液胎术后存活胎早产率是6.67%(4/60),非减胎组的双胎早产率28.1%(9/32),有统计学差异;所有一次完成,成功率100%。结论双胎妊娠对母体与胎儿都有较高的并发症,对产前诊断后双胎之一异常胎儿行是安全的操作。二次介入性产前诊断操作不增加流产的风险,同时有效降低双胎早产的风险。

  • 标签: 多胎妊娠 产前诊断 选择性减胎术
  • 简介: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循环中的肿瘤细胞,来源于原发肿瘤或从转移性病灶脱落入血。外周血CTCs检测已成为一种高度可行且可重复的非侵入性新型诊断方法。CTCs的血源性传播在乳腺癌转移、进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CTCs检测既能评估临床干预措施的疗效及患者的预后,又可作为分析患者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实时样本,及时发现肿瘤的生物学变化。临床医师可根据CTCs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从而实现个体化治疗。目前,在基因和分子生物学水平对CTCs的研究已广泛开展,有望为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主要介绍CTCs检测在转移性乳腺癌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 标签: 肿瘤循环细胞 乳腺肿瘤 继发性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间隔(neoadjuvantchemotherapyfollowedbyintervaldebulkingsurgery,NACT/IDS)在晚期卵巢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2000年6月至2013年1月109例IIIc和IV期晚期卵巢癌患者资料,将53例直接行肿瘤(primarydebulkingsurgery,PDS)患者纳入PDS组,将56例行NACT/IDS患者纳入NACT/IDS组,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及围手术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总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和无病进展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T/IDS组手术切除率(53.6%)明显高于PDS组(43.4%)(P〈0.05);NACT/IDS组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优于PDS组(P〈0.05)。结论NACT/IDS增加了手术切除率,减少了手术创伤,术后生存率与PDS无明显差异。在Ⅲc期和Ⅳ期卵巢癌患者,并非强调直接行PDS,NACT/IDS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 间隔减瘤术 新辅助化疗 直接肿瘤减灭术
  • 简介:乳腺癌最易发生骨转移(75%),患者生存时间短,仅为2年。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是骨并发症和骨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乳腺癌骨转移中存在着“邪恶循环”:肿瘤细胞释放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等促进破骨细胞活性,从而造成骨质破坏;而骨质吸收破坏后可释放出生长因子,又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因此,只有同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以及破骨细胞活性才能有效抑制骨转移发生。紫杉醇类是目前治疗乳腺癌转移最常用的药物,但存在耐药性高、有效率低(0%~30%)等诸多不足。

  • 标签: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乳腺癌骨转移 骨质破坏 骨质吸收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 破骨细胞活性
  • 简介: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远处转移是导致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外周血是肿瘤发生远处转移的必经途径。细胞角蛋白19(CK19)存在于上皮细胞中,间叶组织(如血液、骨髓、淋巴结等)不表达,因此CK19可作为乳腺癌患者癌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标志。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检测外周血CK19阳性表达细胞,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分期、远处转移的相关性,并观察其临床意义。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乳腺癌 CK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