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1985年Cetus公司的Mullis发明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可在短时间内在试管中获得数百万特异DNA序列的拷贝,从而很容易地对目的基因进行分析、鉴定以及其它操作。这一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的各研究领域。PCR的定量实质是核酸的体外扩增,当人们利用技术扩增出大量的特异DNA序列后,还必须对这些PCR产物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特别是临床检验中,定量分析PCR产物可以为临床诊断、疗效观察等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另外,在研究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中,经常利用RT-PCR定量检测某一特定的转录mRNA,因此,建立灵敏、准确、重复性好的PCR产物定量检测法是目前PCR及其相关技术研究的特点,电是定量PCR技术的基础。本文将对这一技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状况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RT-PCR定量检测 PCR产物 技术进展 分子生物学研究 定量PCR技术 DNA序列
  • 简介:比较两种国产不同核酸提取方法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试剂的检测效能。方法选择经抗病毒治疗且HBVDNA载量在﹤1×10^4IU/ml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36份,采用两种国产HBV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平行检测HBVDNA,对阳性血清进行梯度稀释后再检测,从定量线性范围、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等方面比较两种试剂的差异。结果在36例临床血清中,14份经科华试剂检测的结果为﹤500IU/ml,而圣湘试剂检测的结果仍﹥1.00×10^3IU/ml;对其中获得检测数据的31份标本进行两种试剂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一致性较好(r=0.817,P﹤0.05);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55.6%和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07,P=0.000);对强阳性血清进行梯度稀释后定量检测显示,两种试剂检测水平的平均值与理论水平的线性相关性较好(湖南圣湘r=0.999,上海科华r=0.992),但圣湘所有检测的相对偏差均在±0.3logIU/ml之内,而科华有两次检测的相对偏差超出了±0.3logIU/ml范围,提示圣湘试剂检测结果更稳定,使用纳米磁珠核酸提取法的检测结果较煮沸法更加准确。结论以纳米磁珠为提取核酸方法不仅具有更广的线性范围,同时可显著提高国产HBVDNA检测试剂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 国产检测试剂盒 效能
  • 简介: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无创伤、无X线辐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高,可作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如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T1WI、T2WI、脂肪抑制等。近年来,随着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MR)检查扫描和重建速度的加快和图像质量的日益提高,其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日趋增多。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胰腺肿瘤 检测 X线辐射 分辨率高 参数成像
  • 简介:丙型肝炎多因输血或反复使用血制品而引起,虽然临床表现轻微,但预后较差,因此加强对HCV检测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临床诊断和献血员筛选主要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CV-IgG,本文以PCR检测HCVRNA结果为参照,探讨抗-HCV-IgM/IgG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及意义。

  • 标签: 抗-HCV-IgM 联合检测 急性肝炎 慢性肝炎患者 抗一HCV 慢性丙型肝炎
  • 简介:本文对1996年10月至2001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67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腹水的患者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与腹水AFP量的比较,发现腹水AFP的平均数值及阳性率均较血AFP的平均数值及阳性率高(P<0.01),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检测原发性 肝癌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载量与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荧光定量(FQ-PCR)法检测208例疑诊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CVRN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HCV.结果208例血清样本中HCVRNA阳性率为81.3%.HCVRNA平均载量为4.63×105Copies/ml.结论FQ-PCR法检测HCVRNA是判定HCV感染的直接证据,是反映病毒复制与传染性的直接指标,有确诊价值与抗病毒治疗疗效评估价值.HCVRNA与抗-HCV具有高度正相关.HCVRNA较抗-HCV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

  • 标签: 抗-HCV RNA 血清 核酸定量 丙型肝炎病毒 患者
  • 简介: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l25的变化与腹水的关系,以探讨其升高在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40例健康对照组及82例住院的肝硬化病人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全部血清及部分腹水(10例)CAl25水平。结果肝硬化组血清CAl2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肝硬化组男女无性别差异,腹水组血清CAl25显著高于无腹水组,大量腹水者显著高于中少量腹水者,腹水中CAl25浓度高于血清浓度,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Al25与Child分级、总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与白蛋白、白/球比值呈负相关。结论血清CAl25在肝硬化时可明显升高,在腹水患者更显著,是诊断有无腹水的一个敏感指标。

  • 标签: 肝硬化 血清肿瘤标志物 CAL25 腹水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c—erbB—2和c—myc癌基因在胃癌组织中扩增的意义。方法应用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检测81例胃癌标本中c—erbB—2和c—myc的扩增情况。结果C—erbB—2和c—myc在胃癌中的扩增率分别为50.6%和67.9%。c—erbB—2基因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分化程度越差、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有转移,c—erbB—2基因表达率越高,而C—myc癌基因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两基因的扩增具有显著的相关性(x^2=7.26,P〈0.01)。结论c—erbB—2和c—myc扩增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因素,且两者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 标签: 胃癌 C—erbB—2基因 C—myc基因 原位杂交
  • 简介:目的研究肝炎肝硬变患者肝细胞的死亡方式及其相关调控因素。方法选20例肝炎肝硬变患者手术所取肝组织,以光镜、电镜、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的相关调控基因Bcl-2,C-myc,C-fos和细胞因子,TGFβ,TNFα、iNOS。结果肝炎肝硬变患者肝细胞有凋亡和坏死两种死亡模式,与对照组相比凋亡数量显著增加,凋亡指数分别为3.06+/-0.79%,0.56+/-0.2%(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C-myc,C-fos,TGFβ、TNFα、iNOS的蛋白质表达,肝炎肝硬变者均为阳性或强阳性;正常肝为阴性。结论凋亡是肝炎肝硬变肝细胞死亡模式之一,而且其凋亡数量增加与Bcl-2,C-myc,C-fos,TGFβ、TNFα、iNOS的高量表达有关。

  • 标签: 肝炎肝硬变 凋亡 细胞癌基因
  • 简介:本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4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作定量检测,分析血清HBVDNA水平与疾病程度和HBV血清标志物(HBVM)的关系,探讨血清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一、检测对象参照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慢性乙型肝炎49例,均存在肝功能异常,其中轻度19例、中度13例、重度17例。男42例,女7例。年龄18~78岁,平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DNA定量检测 血清HBV 临床意义 DNA水平 慢性肝炎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癌对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应用改良MTT法进行了化疗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不同病例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有其各自的耐药谱。结论根据体外药敏试验实行个体化用药方案,可提高临床化疗疗效。

  • 标签: 胃肠癌 MTT法 体外化疗 体外药敏试验 药物敏感性 化疗药物
  • 简介:1995~1997年间,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36例“健康”成人的血清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与HBsAg白蛋白受体(HBsAg·Re)。现结合本组检测情况,就此二项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一探讨。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系按照1995年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

  • 标签: 重度慢性乙型肝炎 白蛋白 HBSAG 血清HBCAG 患者血清 肝炎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Pre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4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reS1抗原和HBV标记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在4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阳性者367例,其中PreS1Ag阳性者188例(51.2%),HBeAg阳性者119例(32.4%),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高HBVDNA载量(105~107copies/ml和〉107copies/ml)组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60.2%,60.0%)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33.3%)和低载量(103~105copies/ml)组(41.9%,P〈0.01);但在421例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48.9%)低于HBVDNA(87.2%,P〈0.01)。结论PreS1Ag能够较HBeAg更好地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状态,但尚不能代替HBVDNA的检测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前S1抗原 血清
  • 简介: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检测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CV-cag,采用FQ-PCR法检测HCVRNA。结果在142例CHC患者血清中,HCV-cag和HCVRNA阳性率分别为45.1%和43.0%(P〉0.05);两种标志物均为阳性者58例(95.1%),均为阴性者75例(92.6%);81例HCVRNA阴性血清HCV-cag阳性6例(7.4%),而HCVRNA阳性血清HCV-cag阳性率大于85%,不同HCVRNA载量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CV-cag与HCVRNA检测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在CHC诊疗中,HCV-cag检测可作为判断HCV感染和病毒复制的指标,但不能替代HCVRNA检测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丙型肝炎病毒RNA
  • 简介:近年来,有关肝脏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指标不断增多,其中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肽(PⅢP)、层粘连蛋白(LN)等颇受重视。我们检测293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A、C-Ⅳ、PⅢP含量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 标签: 慢性肝炎 血清HA 血清白蛋白 PⅢP 肝炎患者 急性肝炎
  • 简介:目的探讨HBsAg和HBeAg定量在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3例急性乙型肝炎和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sAg和HBeAg定量检测。结果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经内科治疗病情痊愈后,HBsAg和HBeAg转阴;在36例接受阿德福韦酯和19例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水平下降不明显,而HBeAg则明显下降;治疗48周,阿德福韦酯治疗患者HBVDNA不可测率为47.2%,而恩替卡韦治疗患者为78.9%(P〈0.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19.4%和26.3%,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16.7%和21.1%(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定量检测HBsAg和HBeAg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 HBSAG HBEAG 定量
  • 简介:背景:CIM0是免疫应答中的共刺激分子,通过与其配体CIMOL结合,参与介导免疫调节信号。研究显示在多种疾病状态下,外周血和体液可溶性CIM0(sCIM0)水平异常增高。目的:检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人院早期血清sCIM0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72例住院AP患者(MAP44例,SAP28例),以ELISA法检测入院24h内血清sCIM0水平,2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以ROC曲线评价早期血清sCIM0对AP以及AP相关急性肺损伤(ALI)的诊断效能。结果:AP组入院24h内血清sCD4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SAP组又高于MAP组,并与入院24h内血清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13,P=0.000)。血清sCD40诊断A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6,最佳诊断界值为I〉29.45pg/mL;预测AP相关ALI的AUC为0.808,诊断效能明显高于APACHEII评分(AUC=0.733)、Ranson评分(AUC=0.648)和血清CRP(AUC=0.625),最佳诊断界值为≥47.96pg/mL。结论:早期检测血清sCIM0有助于早期识别AP、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测AP相关ALI的发生。

  • 标签: 抗原 CD40 胰腺炎 多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肺损伤
  • 简介:背景:幽门螺杆菌(Hp)耐药情况日趋严重,选择快速、敏感、价廉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Hp耐药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评价检测粪便Hp基因突变对诊断克拉霉素耐药的有效性,并探讨cagA基因与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纳入74例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患者,采集其新鲜粪便标本,提取粪便DNA,采用巢式PCR法扩增Hp23SrRNA,采用PCR—RFLP法检测限制性内切酶BbsI、BceAI、BsaI对23SrRNA扩增产物的酶切情况,采用PCR法扩增cagA基因。结果:74例患者的粪便标本中,60例扩增出Hp23SrRNA367bp片段,其中17例可被BsaI酶切,60例均未被BbsI、BceAI酶切。cagA阳性、阴性表达者的23SrRNA突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粪便基因型检测Hp对克拉霉素耐药是快速、简便的方法。江苏地区Hp对克拉霉素的耐药机制主要为23SrRNAA2143G突变。cagA基因与Hp对克拉霉素耐药不相关。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克拉霉素 耐药性 粪便 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