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方言与俗字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方言本字当中既有通用字,也有方言;方俗字既有方言特征,也有俗字特征。方言是个历史范畴,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属性。

  • 标签: 方言字 俗字 本字 方俗字
  • 简介:本研究提出同音率和同音度的概念,作为同音特性的量的指标,并计算出汉字同音率为80.49%,汉字同音度的均值为7.85,且为偏态分布.通过对汉字同音度的研究,揭示出汉字同音音节个数随同音度增加而递减的规律.对此规律的讨论引申到可能的语言发展的"清晰原则".

  • 标签: 同音字 同音率 同音度 平均同音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广昌县位于江西省东部,与福建省建宁县交界。除南端的驿前乡接近石城县口音外,全县方言基本一致。本文讨论的是老派县城话。发音合作人吴潜同志,退休教师,世居县城。调查时间一九八二年秋。一声韵调

  • 标签: 方言 退休教师 广昌县 异同 声韵调 江西省
  • 简介:摘要声调是所有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重要方面。普通话的韵味,主要由声调体现出来。可以说,是否使用普通话声调是判断说的是不是普通话的关键,而声调的准确与否,又直接显示了一个人普通话水平的高低。山东威海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的辨正有一定基本规律。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山东威海方言也有四个声调,所不同的是它们的调值不同。有人概括为“上声不变阳平变,阴平去声两相颠”。就是说在威海方言里读上声的普通话里也读上声,都是读降升的调型;阳平读的要有变化,普通话调型为升,而威海方言读成了高平;普通话阴平、去声的调型分别为高平和全降,而威海方言正好相反,读成了降调和平调,只不过调值稍有差别。本文将对这个现象做出分析,以便为山东威海方言研究增砖添瓦。

  • 标签: 山东威海方言 声调易错字 古入声字
  • 简介:秦晋之交南部方言分别属于中原官话区的关中片和汾河片,但从宕摄舒声白读音特点来看,二者却比较一致,鼻韵尾脱落,与相应的入声韵和果摄合流。本文把分属两个方言片的秦晋之交南部方言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分析宕摄文白读差异和白读音产生的时代层次,并试图从音理上解释白读音产生和演变的语音机制。

  • 标签: 白读音 宕摄 时代层次 语音机制
  • 简介:论文摘要

  • 标签:
  • 简介:全元曲中有841不见于《中原音韵》,而《中原音韵》有2029不见于元曲押韵。比较二者相重韵,我们发现“琼贞他氛”等37《中原音韵》漏收(指理应两或三部兼收,但《中原音韵》只收入其中一或两部),“底媸蚩徙塞”5《中原音韵》错收。

  • 标签: 元曲 中原音韵 韵字 比较
  • 简介:<正>确立多义词并将其与同音区别,在词汇学属词的同一性问题,即“决定某些语言形式是语言的同一个词还是不同的词。”(张永言《词汇学简论》36页)严格地说,共时性语文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在确立词目、划分义项时,也应该遵循这个词的同一性原则,为读者提供准确、规范的语言词汇知

  • 标签: 多义词 同音词 现代汉语词典 共时性 语文词典 意义联系
  • 简介:本文分析了结构关系不同的、分别表示结构被动义和标记被动义的两种由被动句,认定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一对互补句式;两种句式之间既交叉又相通,既可以转换,又互有分工;选择不同的句式,常同复句关联和篇章衔接有关.本文还辨析了由字句和被字句的差别,发现在结构上这两种被动句的谓语动词、核心论元、附加成分、变化形式等存在着程度不等的差异,在表达上这两种句式的句式语义、表义重心、信息焦点、语用倾向、时体特征等都具有重要而细微的不同.

  • 标签: 由字句 被字句 现代汉语 语法 标记被动句
  • 简介:先秦汉语“NP之VP”结构是一种“参照体一目标”结构,本质上和“NP之NP”结构没有多大区别,其中“之”在很大程度上还具有指示词的性质,其功能是提高指称目标的可及度。本文廓清“指别度”、“可及度”、“提高指别度”这些概念,并通过文本的细致分析和对照来说明“之”的性质和功能。

  • 标签: 先秦汉语 NP之VP 指别度 可及度
  • 简介:提要文章主要探讨中古影疑两母开口呼在十九世纪三官话方言中的声母读音及其在现代方言的演变。开口呼的影疑两母在西方人编撰罗马官话著作有三种不同的声母拼写方式:拼作η-母,拼作η-母,变作零声母。文章研究发现,不同音系性质的官话,对开口呼的声母有不同的拼写。从现今官话地区的方言来看,开口呼的声母演变基本上还是延续十九世纪各地域性官话方言对这个声母拼读的差异,开口呼的声母在现代北京和南京方言还是零声母,而在现代成都方言则以读η-母为常。

  • 标签: 官话方言 现代方言 影母 疑母零声母 舌根鼻音声母
  • 简介:本文调查了初级阶段欧美留学生识字量并对识字量跟在已学教材生词表的构词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1)零起点的欧美学生在经过两个半月的学习以后,平均对394个做到知音,对360个做到知义;(2)知音和知义之间显著相关;(3)在已学教材生词表的构词数和识字量显著相关.

  • 标签: 构词数 识字量 初级阶段 欧美学生 留学生 汉语
  • 简介:<正>0吴方言的一特点是整齐地保留了与清声母相对应的浊声母。它们与切韵音系的清浊系统有着继承和对应关系。但是,在吴方言的浊声母系统又有一些例外现象。一些按历史对应关系应该读浊音的,读成了清音。其中最突出的是奉母微母的。本文打算采用由点及面、逐层扩大、选点描写、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三个方言区域各有侧重的描写来反映音变扩展的不平衡性。并探讨清化的一些原因。这三个方言区域是逐步扩大的,呈扇状展开。它们是:(1)江苏常州城内;(2)常州周围及临近村镇;(3)江苏南部和浙江大部。本文的重点是描写常州城内方言(以下称常州方言)。

  • 标签: 节拍群 吴方言 不平衡性 方言影响 声母系统 清化
  • 简介:本文从汉语史的角度对古今做一番梳理和思考,提出了自己粗浅的看法。

  • 标签: 古今字 含义
  • 简介:<正>的通假义通假是古汉语书面语言中音同音近意义无关的的通用。它是汉字特有的一种现象。字典编纂工作中常会遇到这个问题,也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不同辞典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分歧比较大。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不一致。一、古代文献里经常发现通假现象。越古的文献这种现象越多。从近些年出土的竹简帛书和同书的传世刻本相比较可以证明这点。比方把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帛书抄本和今本《老子》比较,帛书使用的通假比传世刻本多出了10倍①。

  • 标签: 通假字 通假现象 通假义 古今字 字典编纂 书面语言
  • 简介:许慎《说文解字》:“皇,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许君没有看到皇的甲金文字形,根据小篆字形,误把“日”当作“自”。吴■《古籀补》:“皇,也,日出土则光大,日为君象,故三皇称皇。”吴■看到了皇的金文、古籀字形,把皇的上部正确地释为日,可是却对较早的《作册大鼎》上的皇视而不见,根据符号化了的字形,把它的下部误释为土。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皇即煌之本字”有一定道理。可是,皇虽是煌的本字,皇的本义却并不是光明盛大的意思,光明盛大只是它的引申义。那么,皇的本义是什么呢?让我们结合字形及古代文化的背景知识作一番探讨。甲骨文“皇”象一轮光芒灿烂的太阳。从金文来看,皇从日从王王亦声,日上的部分为缀,表示太阳放出的光芒,其下部则分明是个“王”,这一点,从(作册大鼎)上看得很清楚。泣口文化山东宫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器上有一个白字,其上为日,中间是在空中飞翔的鸟的形状,其下为火。在先民的意识里,太阳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烙,由一种神鸟载着在空中飞行。这种鸟,有的部族认为是燕子,有的部族认为是凤凰,有的部族认为是三足乌。总之,日、鸟、火是三位一体的。这个刻在陶器上的,应是该部族的族徽。我国...

  • 标签: 字本义 本义考 皇字
  • 简介:“物”在汉语里是个常用词,也是个多义词。《辞海·语词分册》“物”共列了7个义项,新版《辞源》列了8个义项,《汉语大词典》增加到14个义项,《王力古汉语字典》也收了7个义项,但都无法用来解释以下例句中“物”的具体所指。请看在唐人吴兢编著的《贞观政要》一书中出现的这个用法颇有点奇怪的“物”:①疏奏,太宗甚佳之,赐物百段。(卷四)②思廉时在洛阳,因寄物三百段,并遗其书曰:”思卿忠节之风,故有斯赠。”(卷五)③太宗曰“《易》云:‘劳谦,君子有终,吉。’诚如卿言。”诏赐物二百段。(卷六)④每见一人初降,赐物五匹,袍一领。酋长悉授大官。(卷九)而且,“物”的这种用法也不独见于此书,在其他中古文献也曾有出现,如:①杨帝即位……资物五干段,以赐赤土王。(唐·魏激等撰(隋书·南蛮·赤土》)②帝悦,赐骏等物二百段。(同上)③沙体略……卒,上为废朝三日,遣太常吊祭焉。赠物五千段。《隋书·北狄·突厥》以上各例均谈到唐太宗或中土王朝对大臣或“四夷”的赏赐,其中的“物”在这里具体是指的什么东西?方一新先生著有(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但未收“物”;江蓝生、曹广顺先生编有专门辞书...

  • 标签: 字补 物字 补义
  • 简介:<正>洪迈《夷坚志》支戊卷五《任道元》条:"淳熙十三年上元之夕,北城居民相率建黄籙醮于张君者庵内,请任为高功。"黄丕烈校:"者"疑误,吕本作"张道者庵"。这一例的"者"确实有些眼生,故黄氏疑误而吕本径改。这是由于这种用法的"者"在先秦两汉以及后来的八家派古文中确属罕见。但是,即在秦汉典籍,这种用法的"者"也不是绝无仅有的。吕叔湘先生说:"在历史上,‘者’很早就有兼并‘之’的趋势。"举例有《战国策》的"闻弦者音烈而高飞"、《汉书艺文志》的"农家者流"等。同时指出,唐宋口语中出现的"底",实际上兼有"之"、"者"二的作用,只是文人为避俗就雅,笔下仍往往作"者"。举有寒山诗"麦地占他家,竹园皆我者"等例(《汉语语法论文集》新版

  • 标签: 十三年 疑误 汉书艺文志 先秦两汉 汉语语法 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