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7 个结果
  • 简介:民国年间是中国从封建传统旧教育向现代新教育过渡的时代。在教育界,新旧并存。其中一些遗老守旧,全然不知世界大势与世界知识;少数新进崇洋,竟然忘却中华古典文化。二者相互矛盾与攻击,曾闹出许多笑话。今试举考试趣闻数则,可见一斑。一次,某政府机关出题考试全部公职人员。出的作文考题是《项羽拿破仑论》,目的是要考生们将中外这两位军事家进行比较论述。但参加考试的职员中一些冬烘头脑的守旧学究们,一辈子只是埋头读“四书”“五经”、子曰诗云,再加上《史记》、《汉书》等。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化熟透,却对中国以外的知识一无所知。这次他们见了考题,只知道项羽是中国古代一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人物,却不知道拿破仑是一个人

  • 标签: 对对子 中国古典文化 考试 拿破仑 蒋介石 公职人员
  • 简介: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考试院曾大张旗鼓地举行过多次高等考试,其中正规的就有1931年的第一届、1933年的第二届、1935年的第三届、1936年的第四届及1939年的第五届。前四届地点都在南京,第五届在重庆。

  • 标签: 高等考试 民国时期 国民政府 考试院
  • 简介:<正>陈垣老师的一生,主要是读书、教书、著书。他生于清末,卒于新中国建立后第二十三年。经历过封建王朝、军阀混战、帝国主义侵略、国民党统治。他的一生,正处在中国动荡不安、急剧变革的时代。自幼幻想过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学过西医,参加过旧民主主义革命,追求祖国独立富强,而自己却总是在君主专政、国土沦丧、战争频仍、国弱民贫之中。但是,他终于有幸,在年近七十岁的时候,迎来了旧中国的解放,见到了新中国的诞生,这是他晚年的极大快慰。他是靠自学成材、靠勤奋读书的,他热爱祖国,重视人才,珍惜典籍,宣传祖国文化,平生不附依权贵,不靠人际关系,不慕虚荣,不求名利,耿介无私,正直做人。

  • 标签: 陈垣 科举考试 新中国 旧民主主义革命 祖国文化 八股文
  • 简介:1930年1月5日,国民政府考试院正式成立。考试院为国民政府最高考试机关,职掌国家机关人员之考试、任用、铨叙、考绩、级奉、升迁、保障、褒奖、抚恤、退休、养老等事宜。其具体事宜由分设的考选委员会和铨叙部办理。考试院设院长、副院长各一人,1943年以前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从

  • 标签: 国民政府 考试院 砖混结构 戴季陶 武庙 琉璃瓦
  • 简介:历史悠久的法国法律教育在不断的实践中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学术规范体系。为了让学生早日掌握这种学术规范,法国大学设立了多元的、灵活的、开放的考试方式,例如法律论文、评论文、案例、案例分析、口语考试等。通过这些不同的考试方式,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术研究能力,训练他们今后作为司法官(magistrat)的思考方式,锻炼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钻研能力,逐步树立起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创新思维。下文将详细介绍几种考试方法的具体情况

  • 标签: 考试方法 研究能力 实践能力 学术规范 法国 法律专业
  • 简介: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国民政府考试院,环境幽静、布局严谨,具有政权机关的气势和威严。该建筑群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南京 考试院
  • 简介:元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元代政权,在科举取士制度方面有其相异于前朝的显著特点。然就总体而言,科举制度在元代是一个中落期。受其影响,广西区域科举考试发展缓慢,取额甚为有限,及第人物极少,士子仕途亦不彰显,此与当朝的民族统治政策和广西区域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不无关系。

  • 标签: 科举考试 广西区 元代 社会原因 科举取士制度 社会发展史
  • 简介:民国二十年(1931年)7月15日的《中央日报》上,刊登了一则“高等考试今晨开始举行”的新闻。这是南京国民政府举办的第一届高等考试,曾经轰动一时。从这条旧闻中,我们得以一窥当年的考试盛事。

  • 标签: 高等考试 民国 《中央日报》 南京国民政府 1931年
  • 简介:康熙年间清廷统一台湾后即在台开科取士,其中童试在台湾举行,乡会试在内地举行.地方官为台地民众呼吁实施科举考试,为台湾士人申请保障名额,为台湾考生设立考棚试馆,为台湾士子编选考试范文,还亲自主持科举考试,并严厉打击考试舞弊等.这表明地方官在清代台湾科举考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标签: 台湾 科举考试 地方官
  • 简介:为了确保招生考试的公平公开性,务必健全完善招生考试管理机制,这项措施能够大力推动招生考试管理工作的发展,提高招生考试管理工作效率.笔者对目前招生考试的管理工作机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做出相关的措施.

  • 标签: 招生考试 体制改革 管理工作机制
  • 简介:从懂事起,父亲和我说话就不多。父亲是一个孤儿,五岁丧母,九岁丧父,十来岁他就开始独居。那个时候,村里和他一般大的小孩都在念书,父亲每天跟着他们去上学,一直跟到教室门口,就止步了。父亲知道,教室与他无缘,贫困使他过早地属于另一个世界。

  • 标签: 父亲 大学 另一个世界 教室
  • 简介: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往湖南长沙,1938年4月又迁往昆明办学,称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正式开学。由原三校校长组成常务委员会领导,梅贻琦任常务委员会主席。设文、理、工、法商、师范等5个学院26个系,3000余名学生。拥有教授190余名,不少均是国内第一流的专家学者。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教职员工以孔子“饱受波折,东奔西跑,栖栖惶惶,被困于蔡,绝粮于陈,但对教育事业始终如一”的事迹自勉和共勉,为抗战教育尽心出力。从1938年至1946年间西南联大共毕业学生2522人,吴健雄、杨振宁等均出自于该校。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于1946年解散,三校复员回原址。西南联大在抗战的

  • 标签: 西南联大 西南联合大学 教职员工 中国教育史 抗战教育 梅贻琦
  • 简介:《太平广记》对于崔圆在福唐观进行科举考试的记载,为闻一多援引入杜诗研究中。但也有学者对在宗教场所进行科举考试提出怀疑。本文对崔圆故事做了重新的解读,并结合“册府元龟》的记载、唐代科举考试制度和道教在唐代的发展等因素,认为唐代科举考试的确曾在寺观举行。但是,《太平广记》记载崔圆在福唐观的考试,并非如闻一多等先生所分析的,是与杜甫同场参加的进士省试,而是以招收“非常人才”为目的的制举考试

  • 标签: 唐代科举 道教 福唐观
  • 简介:中国考试制度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房列曙我国考试制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现今世界通行的考试制度是中国发明的。《大英百科全书》在介绍考试制度时道:“我们所知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公元前115年),及定期举行的考试(公元202年)。”尽...

  • 标签: 考试制度 世界文明 文官制度 文官考试制度 公务员考试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简介:在此借用高尔基的一个题目,将自己的留学心得、见闻整理出来,与诸君共享。本文亦系《史林》2006年增刊所发拙文《初到日本的日子——“就学生”生活琐忆》之续篇。

  • 标签: 大学 学院 回忆 高尔基
  • 简介: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以后,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蔡元培等,试图改革中国的教育管理制度,他们提出并试验了“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改革方案,其原意是欲改官僚化的教育部、教育厅为学术化的大学院、大学区。但是,在官僚制度下,“学术化”的大学院和大学区,也不免陷于“官僚化”的泥淖,结果导致一片混乱,以失败而告终。所谓大学院,是将全国依省份划为若干大学区,按北伐进军的次序,命名为第一中山大学(广东),第二中山大学(湖北),第三中山大学(浙江),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在中央则不设教育部而成立“中华民国大学院”,统管全国的学术和教育行政,在省则撤销省政府教育厅,而由各中山大学院统管全省的学术和教

  • 标签: 大学区制 大学院 民国时期 国民政府教育 教育行政 蔡元培
  • 简介:尽管一般认为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被理学笼罩而呈现僵化状态,但也时常与不同时期的文化和学术相关联。康熙帝虽热衷于以天文学和数学为大宗的西学,却明确表示科举考试不能以天文、算法命题,以免阻碍天算“实学”的发展。然而,乾嘉考据学派兴起,把明末以降的西学纳入儒学知识考据的范畴,形成具有汉学范式的天算专门之学,进而渗透到科举考试当中。天算专门之学不但出现在乾嘉之际的会试、乡试和学政举行的“观风试”试题中,还出现在考生的八股文和策论答卷中,并成为对考生学问进行评判的重要标准之一。

  • 标签: 乾嘉学术 天算专门之学 科举 西学
  • 简介:采访时间:2010年12月7日采访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科技楼被采访人:王振义[采访整理者按]我们在阅读震旦大学档案资料的同时,也在开展口述资料的整理工作,主要想通过对震旦校友的采访,从“记忆”角度了解他们当年在震旦学习、生活情况。王振义先生是震旦大学的老校友,先后就读于上海萨坡赛小学、震旦大学附中,1942年人震旦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王先生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血液学家、国内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2010年12月7日,我们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科技楼采访了王振义院士,请他谈谈当年在震旦大学读书、工作的一些情况。以下是采访的主要内容。

  • 标签: 上海交通大学 震旦 中国工程院院士 采访时间 2010年 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