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和女性儿童过敏紫癜(HSP)的不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无锡市儿童医院住院收治的HSP患儿共863例,进行性别分组,比较临床特点。结果⑴不同性别HSP患儿感染中均以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率最高。⑵男性HSP患儿肾脏病变发生率、血尿合并蛋白尿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患儿(χ2=3.967,4.115,P<0.05)。男性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链球菌感染、D-二聚体升高和补体C3下降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女性患儿(χ2=15.881、14.415、20.236、10.752,P<0.05)。结论男性HSP患儿肺炎支原体和链球菌感染发生率高,这可能是男性患儿发病率高于女性患儿的因素之一。男性患儿较女性患儿易出现肾脏病变,这与男性患儿D-二聚体升高发生率远高于女性患儿有一定的关系。男性患儿免疫指标的监测应得到重视。

  • 标签: 紫癜,过敏性 临床表现 性别因素 儿童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当事人为保障民间借贷合同债权的实现而订立买卖合同,以请求买卖合同的履行来保障借款债权清偿的方式增多本文将之称之为担保型买卖合同。最近几年,担保型买卖合同类案件在审判实践中不断出现,但是因立法的欠缺,造成许多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损害了司法权威。同时由于司法解释的模糊,同类及相似案件的事实难以认定,导致担保型买卖合同成为理论与审判实务中的热点。为适应司法实践需求,本文将对担保型买卖合同的性质进行剖析。

  • 标签: 担保型,买卖合同,性质。
  • 简介:内容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逐渐发展,以及网络信息媒体技术的不断延伸,相关音乐教育也逐步受到更多的社会上的学者所注重。音乐教材作为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它能够将理论的音乐方面相关知识不断进行传播与拓展,逐渐规范音乐教育的相关教学内容,从而科学的指导学生对于音乐的修养以及涵养的培养。本文将针对小学音乐教材与儿童成长协同性的相互关系进行充分的探究,并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及成长需要,对小学音乐教材与儿童成长的协同性提出适当改进的建议。

  • 标签: 音乐教材 儿童成长 协同性
  • 简介: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做好土地整治工作十分重要。近些年,我国提倡生态发展理念,土地整治工作也朝着生态化发展。在土地整治工作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阻碍。在土地整治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土地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推动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

  • 标签: 土地整治工程 生态化 思考 
  • 简介: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自主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就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应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及“做”数学的无穷乐趣。

  • 标签: 数学课堂 兴趣 使用价值
  • 简介:摘要:高中历史这门学科和语文学科之间的连接关系十分的紧密,二者学科知识上存在着较强的协同性特征。本文主要就高中历史与语文学科的协同性学习进行探究,对教学实践的特征进行分析,融合学科的内涵,进一步的提高总体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

  • 标签: 高中历史 语文学科 协同性 学习
  • 简介:摘要: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与既有线调度指挥系统作为铁路运输生产的神经中枢,将各部门、各单位、各工种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对协调指挥列车运行和铁路运输各部门的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与既有线调度指挥系统存在显著差异,这对系统之间的协同化作业实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探究调度指挥系统对寻找制约系统间协同化作业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有着指向性的作用。

  • 标签: 高速铁路 既有线 调度指挥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性别视角分析我国高龄老年人衰弱患病率的差异,为缩小高龄老年人衰弱的性别差异、促进健康公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库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Fairlie分解法,分析男、女性高龄老年人衰弱患病率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女性高龄老年人衰弱患病率为52.8%(860/1 628)、男性高龄老年人衰弱患病率为35.0%(460/1 314),不同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22,P<0.001)。Fairlie分解结果显示,54.3%(0.097/0.178)的差异是可解释的,45.7%(0.081/0.178)的差异是不可解释的,不可解释的差异表明男性和女性高龄老年人的性别差异与男性和女性高龄老年人衰弱水平的差异相关。结论男性高龄老年人的衰弱患病率显著低于女性高龄老年人,婚姻状况、生活方式与高龄老年人衰弱患病率的性别差异显著相关。

  • 标签: 衰弱 性别因素
  • 简介:【摘要】物行为是指儿童对某种特定物品的依恋,在这种特定物品的陪伴下,儿童能获得安全感和慰藉,而一旦离开它,儿童容易哭闹,严重会导致儿童失眠、拒食。而过度依恋是通过反复的体验让我们产生情绪上的依赖,最终发展为一种心理障碍。本文本文以真实案例入手,分析阐述了一种用于幼儿过度依恋心理情绪的方法,该方法从教师引领、绘本助力、同伴帮助、家园助推四个角度立体化共同作用,为幼儿教师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参考。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阶段的实施策略。

  • 标签: 恋物行为 习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不同性质医疗机构新生儿死亡情况及死因分布。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河南省18个地市共计62家不同性质医疗机构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比较妇幼保健院与综合医院新生儿病死率、死亡日龄和死亡原因的异同。结果(1)62家医院共收治新生儿80 780例,死亡311例,整体病死率为3.85‰。24家妇幼保健院共收治患儿33 339例,死亡102例,病死率为3.06‰;其中早产儿54例(52.9%),足月儿48例(47.1%)。38家综合医院共收治患儿47 441例,死亡209例,病死率4.41‰;其中早产儿111例(53.1%),足月儿98例(46.9%)。综合医院新生儿病死率高于妇幼保健院(P<0.05)。(2)新生儿死亡主要发生在生后1周内,尤其在生后1 d内。24家妇幼保健院1 d内死亡67例(65.7%),其中足月儿34例(50.7%),早产儿33例(49.3%);38家综合医院1 d内死亡87例(41.6%),其中早产儿50例(57.5%),足月儿37例(42.5%)。妇幼保健院新生儿1 d内死亡比例高于综合医院(P<0.05)。(3)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均为肺部非感染性疾病(128例,41.2%),其次为出生窒息(73例,23.5%)和感染(51例,16.4%),但妇幼保健院与综合医院死因顺位略有不同。(4)对早期死亡(生后1周内)的新生儿,综合医院与妇幼保健院足月儿主要死因均为出生窒息,早产儿主要死因均为肺部疾病(主要是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生窒息;对晚期死亡(生后2~4周)的新生儿,综合医院无论是足月儿还是早产儿,主要死亡原因均为感染;妇幼保健院足月儿主要死因为感染,早产儿主要死因为肺部疾病(主要是肺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妇幼保健院与综合医院在新生儿病死率、生后1 d内病死率、死因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性质医疗机构新生儿加强相应软硬件建设,以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 标签: 新生儿 病死率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Ⅲ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ACE)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自身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接受常规斜视矫正术的Ⅲ型ACCE患者31例,年龄14~39岁。收集患者发病时间、双眼的屈光度、每日近距离用眼时间及术中测得的内直肌附着点、术前与术后的斜视度、融合范围、远近立体视等资料,随访时间6~12(7.4±2.6)个月。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患者手术前后斜视度、融合范围的差异,采用传统配对卡方检验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远立体视的变化,采用增强配对卡方检验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近立体视锐度的变化。结果:31例Ⅲ型AACE患者中,高度近视3例(10%),中度近视25例(81%),低度近视2例(6%),正视1例(3%)。所有患者每日近距离用眼时间为(6~10) (7.8±1.1)h,内直肌附着点距离角膜缘的平均距离为(4.9±0.1)mm。术前患者看近(33 cm)的斜视度的中位数为35 PD,看远(6 m)的斜视度的中位数为40 PD,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36,P=0.002)。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最后一次随访结束时,术后患者看近与看远的斜视度的中位数均为0 PD;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看近、看远的斜视度均比术前明显减小,手术前后斜视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Z=-4.865,均P<0.001)。患者术前融合范围的中位数为14°,术后融合范围的中位数为1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49,P=0.002)。与术前相比,术后有16例(84%)患者恢复了远立体视,19例(95%)患者恢复了近立体视功能,术前与术后的远立体视功能(χ2=14.063,P<0.001)、近立体视功能(χ2=24.000,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内直肌附着点靠前、中度近视可能是Ⅲ型ACCE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按照常规手术量行斜视矫正术能有效改善Ⅲ型ACCE患者的斜视度、融合范围和远近立体视。

  • 标签: Ⅲ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手术 融合功能 立体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层次肋软骨在生物力学性能上的差异,为临床上使用肋软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入选标准从四川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住院部和门诊部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需通过采取肋软骨进行耳廓再造,或需利用肋软骨进行支撑治疗的患者。将软骨支架雕刻后剩余的第7肋软骨中央层和边缘层制成不同规格的软骨块,分别进行拉伸强度试验、压缩试验(包括蠕变试验和应力松弛试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进行描述,统计推断组间差异用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收集28例患者,其中男性16例,年龄12~24岁,女性12例,年龄12~18岁。共制作方形软骨块112块、长方形软骨块56块。拉伸强度试验中,男性肋软骨中央层拉伸断裂率为87.5%(14/16),边缘层为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肋软骨中央层拉伸断裂率为83.3%(10/12),边缘层为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蠕变试验中,男性肋软骨中央层与边缘层在0.5 min至2 min之间的蠕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9、P=0.171),女性中央层与边缘层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731、P=0.480)。应力松弛试验中,男性肋软骨中央层应力松弛量与边缘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53、P=0.058);女性肋软骨中央层应力松弛量为(0.006±0.003)%,边缘层为(0.011±0.004)%,显著高于中央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2、P=0.007)。结论少年及青年群体中男性和女性肋软骨中央层在抗拉伸强度上较边缘层差,且其中的钙化点明显减弱了肋软骨的抗拉伸能力,临床上应针对不同部位及用途,根据软骨的钙化情况选择合适的层次。

  • 标签: 肋软骨 生物力学 层次 性别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肌电图引导直视下球结膜小切口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收治急性共同性内斜视41例(71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内直肌肉毒素注射术,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术前内斜视度数为43.54△±13.63△,术后3个月34例(82.93%)眼位正位,复视消失,6例(14.63%)斜视明显好转,1例(2.43%)无效。术后2周3例(7.31%)出现上睑下垂,3例(7.31%)出现过矫,术后1个月上睑下垂和过矫均恢复。结论无肌电图引导直视下球结膜小切口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内斜视,共同性,急性 肉毒毒素,A型,注射,非肌电图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鼻侧遮盖法辅助治疗儿童共同性内斜视的效果。方法:前瞻临床研究。纳入2019年1─7月期间在厦门市儿童医院经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连续配戴远视全矫眼镜6~9个月后仍有+20△以上内斜视的3~10岁非调节内斜视或部分调节内斜视患儿21例。给予双鼻侧遮盖辅助治疗。每个月定期复查观察患儿视力及斜视度的矫正情况。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分析。结果:遮盖前斜视度为(+33±13)△;遮盖3个月后斜视度为(+21±15)△,其中矫正显效3例,有效11例,无效7例;遮盖6个月后斜视度为(+18±12)△,其中矫正显效5例,有效13例,无效3例。3个时间点斜视度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16,P=0.001)。结论:双鼻侧遮盖法可以有效地辅助治疗儿童共同性内斜视。

  • 标签: 双鼻侧遮盖 辅助治疗 共同性内斜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性别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骨密度情况及骨折早期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变化特点及差异。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髋部骨折病房住院的1 161例患者临床资料、骨密度检查结果以及血清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25羟基维生素D3[25-(OH)VD3]、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血清骨钙素(OC)、甲状旁腺激素(PTH)等进行回顾研究。结果共纳入女831例,男330例,其中(1)腰椎及髋部总体骨密度显示:T≥-1.0 SD分别为30.4%(353/1 161)、6.8%(79/1 161);-2.5 SD<T<-1.0 SD分别为36.6%(425/1 161)、44.7%(519/1 161);T≤-2.5 SD分别为33.0%(383/1 161)、48.5%(563/1 161)。其中髋部骨密度T值敏感性优于腰椎,女骨密度值低于男,与增龄明显相关的骨密度值,男为股骨颈、总髋T值(股骨颈优于总髋),女为髋部各项骨密度值其中以总髋T值相关最强(均P<0.05);(2)老年髋部骨折早期25-(OH)VD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骨吸收及骨形成指标总体未见明显升高;女性tP1NP、β-CTX、OC、PTH水平均高于男性,25-(OH)VD3水平低于男性(均P<0.05);随骨密度T值降低,β-CTX、OC升高,25-(OH)VD3则降低(均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男、女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密度T值均呈下降趋势,但女性下降更快、更早。总体骨密度T值诊断老年骨质疏松或预测老年髋部骨折不够敏感,尤其对男性敏感性更差。骨折早期患者骨转换代谢标志物存在不同程度变化,总体呈现骨吸收与骨形成双向减低的特点,OC、β-CTX及VD水平提示早期骨代谢异常方面的作用需要关注。

  • 标签: 骨质疏松 髋骨折 骨密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刮痧联合宣肺止嗽汤治疗感染后咳嗽风寒肺证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筛选的80例感染后咳嗽风寒肺证患者,均于2019年5月-2020年4月就诊,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以宣肺止嗽汤治疗,观察组联合刮痧治疗。对比治疗成效。结果 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日间、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LCQ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感染后咳嗽 风寒恋肺证 宣肺止嗽汤 刮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患者肱动脉脉压升高与冠心病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2月至2017年6月疑似稳定型冠心病住院患者5 116例,依据冠脉CT血管造影分2组:冠心病组(n=3 694)和非冠心病组(n=1 422)。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分别建立不同性别冠心病患病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高血压病、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和脉压升高的患病率,冠心病组较非冠心病组高(均P<0.05)。男性、女性组的脉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40、0.612,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50、60 mmHg(1 mmHg=0.133 kPa)。Logistic回归发现:除经典危险因素,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缺血性脑卒中、吸烟外,脉压升高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男性组:脉压升高与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的致病风险相似;女性组:脉压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病的致病风险相似(均P<0.05)。对比分析:女性脉压升高的致病风险较男性高,OR值1.741比1.284(P<0.05)。结论男性脉压≥50 mmHg、女性脉压≥60 mmHg可能是冠心病患病新的危险因素之一,且女性的致病风险高于男性。

  • 标签: 脉压 冠心病 危险因素 诊断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