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古代疾病》是中国首部考证中医病名、证的专著,著者余云岫对《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广雅》及《十三经》中的病名、证作了精密翔实的训诂考证,堪称中医病证考释的经典之作。是书自序阐述了著者采撷文史古籍中的涉医资料,整理旧医书,“除死方休”之愿望,从侧面反映了余氏晚年对中医的态度。

  • 标签: 古代疾病名候疏义 余云岫 中医病名 中医证候
  • 简介:“通”是《尔雅》阐明字词之间音形义关系的常用术语之一,有“通”、“通作”、“通用”、“(古)字通”、“通借”五类具体表述形式。根据“通”在《》中的分布情况,归纳出其通声韵、通词义、通语源、通字形四种功能。“通”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多种功能的模糊术语。

  • 标签: 《尔雅义疏》 “通” 术语
  • 简介:本文根据语法语义特征对新兴疾病称进行分类,结合模因论、隐喻理论对疾病称的跨域使用情况进行梳理,讨论这类新名称的生成、理解机制,兼论疾病称的规范问题。

  • 标签: 新兴疾病名称 鼠标手 自拍病 隐喻 语言接触
  • 简介:现当代出土的简帛中,包含着许多古老的病名。简帛病名资料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可借此了解当时的疾病流行状况;通过病名命名特点及病名类别的分析,可窥见当时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角度和深度,进而评价当时的医学发展水平。周家台秦简为存世最早的医药简帛,目前研究较少。试就周家台秦简《病方》的疾病展开初步研究,分析其病名类型、机理,从而对其中的早期病名有更深的认识。

  • 标签: 简帛医书 周家台 病方 疾病名
  • 简介:《尔雅》增附式释义误略说李亚明《尔雅》,清郝懿行撰,属《尔雅》整理著作中较精善者,一直为世所推重。郝书的最大优点,一是以音声为本,二是注重目验。其误之处,王念孙在手批《尔雅》写本(即节本)①刊误案语中、肖璋在《王石删订(尔雅)声韵...

  • 标签: 《尔雅义疏》 增附式释义 《释诂》 《尔雅》 《说文解字》 限定词
  • 简介:<正>郝懿行《尔雅》(以下简称《》)有学海堂本与家刻本两种行世,世称前者曾经王念孙删节,后者乃为足本。黄季刚先生曾手批《》足本,其工程之大,令人惊叹,功力之深,令人折服。郝书黄批不但为《尔雅》的研究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材材,而且显示出黄先生研究学问的精神和方法,实在是训诂研究中极其宝贵的财富。王怀祖与黄季刚先生,一位是乾嘉小学巨匠,一位是民初国学大师,将他们对郝书的处理加以比较,可以从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全面地比较、分析王、黄两位大师对《》的处理,是一项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这里只拟就其显然易见者,主要着眼于其相异之处略加分析,目的在于说明黄先生治学的一些特点。譬如管窥蠡测,仅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 标签: 《尔雅义疏》 《尔雅》研究 删节本 《说文》 同字 王念孙
  • 简介:郝懿行作《尔雅》,常引方言证古语。这是该书的一大特点。其所引登莱方言约有95条,类似于登莱方言小词典。我们今天考察这些方言词语,与今方言相合者65条,今方言还说但意义已不同者10条,今方言不说或暂不可考者20条。这可以看出二百年来登莱方言变化的情况。

  • 标签: 方言词语 词典 百年 意义 情况 疏证
  • 简介:《中庸》一书引“子日”处甚多,“道不远人”章①即其例。此章论君子之道,内及“忠恕”,与《论语》颇可映证。然细加推绎,又可见其说已非“忠恕”所能范围。深人研究此章,既有利我们看清《中庸》作者对孔子“忠恕”思想之发展,同时,对我们认识《中庸》所引“子曰”之特点亦不无裨益。据文意,全章可分五节。

  • 标签: “忠恕”之道 《中庸》 义疏 《论语》 “子曰” 君子
  • 简介:帝得,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日:“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日:“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明史·海瑞传》,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第5930页。

  • 标签: 公文写作 杂谈 趣闻 古代 中华书局 妻子
  • 简介:摘要本文从粉刺病名入手,整理历代关于粉刺的文献,通过西医痤疮表现和古籍文献关于粉刺的描述,对其表现与不同时期的病名进行论述,以期发现中西医病名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粉刺病名虽多,但有一定规律性,“粉刺”与“皰”是其分界线,但“粉刺”亦有非粉刺病,“皰”亦有非痤病的表现形式。

  • 标签:
  • 简介:我在这里提供的对《逻辑哲学论》的解读方式介于传统解读和治疗性解读之间。一方面,对于语言不存在比语言更为基础的本质,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谈论语言的本质来关注语言。换言之,既不能简单地说语言没有本质,也不能简单说对于语言来说存在本质

  • 标签: 《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 语言的本质 文本 解读方式
  • 简介:女性配偶异称是亲属称谓的典型场之一.本文按贵族之妻和庶人之妻两个子场分类,获得了130个词位.通过词频调查,确定了"妻"为古汉语中此场的核心词,并对诸多词位进行了词频、出处、流变的考察,涉及了子场之间的互动描写、古今汉语的传承描写,分析了词位丰富的原因,为同义词典的编纂提供了一个较为详尽的词条.在解释的层面上,将聚合场和组合场互为参照,从女性主义视角切入,观察这组镜像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内涵.

  • 标签: 词位 词频 核心词 异称 汉语 同义词
  • 简介:本文主要论述了韩国汉文小说《倡善感录》的版本情况,指出系统一和系统二的主要不同,同时比较了该书与《谢氏南征记》的异同,并概述了儒家“孝悌”思想在书中的表现,最后论述了该书对韩国后世汉文小说的重要影响。

  • 标签: 《倡善感义录》 版本 《谢氏南征记》 思想倾向
  • 简介:摘要“君子不器”是《论语·为政》中的一章,而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从古至今都有众多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笔者通过整理《无求备斋论语集成》系列丛书,其中所收录的魏晋至明清时期有关论语的不同集解,发现朱熹对这句话的注解对后世影响深远,而明末清初学者逐渐摆脱朱熹注解“一才一艺”的束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初专门之学的兴起。

  • 标签: 君子不器明清思想家专门之学职业化
  • 简介:<正>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其用字很常见,但其冷僻的含义却鲜为人知。后人在解释这些词时,多曲为之说,一般字辞典也很少收录这些义项。我们觉得应加强对古代汉语僻词的研究,这种研究对训诂学、汉语词汇学的研究都很有用。

  • 标签: 古代汉语 中华书局 庄子 汉语词汇学 孟子 义项
  • 简介: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九死一生”、“九牛一毛”、“九霄云外”、“三生有幸”等带有“三”和“九”的词语。

  • 标签: “九” “三” 古代诗文 日常生活
  • 简介:复词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的一个另类.它是指两个意义相近、相对、相反或相关的语素合成的复音词.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义,另一个只起陪衬作用.本文探讨了它的构成途径、另类特点和消长原因.

  • 标签: 偏义复词 临时性 随机性 合理性 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