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的CT影像诊断分析。方法对肝细胞患者40例CT诊断影像表现对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肝细胞Ⅰ型15例,Ⅱ型14例,Ⅲ型11例。肿瘤病灶大小为2.20~24.5cm,I型病灶为圆膨胀型,轮廓较为光滑规整边缘清晰,外部包围致密增强带,Ⅱ型病灶形状不规则,膨胀趋势。结论进展程度诊断在定位,定性诊断确定之后,要进一步对肝内病变全貌及肝外病变情况全面了解,从而,综合判断肿瘤的进展程度,以确定适宜的治疗措施。

  • 标签: 肝细胞癌 CT 影像表现
  • 简介:摘要肝细胞(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肿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癌症,常与慢性肝脏疾病相关联,特别是肝硬化,这使得治疗上变得复杂且具有挑战性。肝癌的治疗必须考虑肿瘤的部位、病理类型、范围以及结合病人的全身及心理状况。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移植、局部消融、化疗栓塞,射频消融和分子靶向治疗等,这些治疗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法来实现不同的目的。理想情况下,肝脏移植是治疗早期HCC最好的办法,因为它能移除可以导致HCC的肝肿瘤和慢性疾病,然而,这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却因肝脏捐赠者的稀缺而受限。一些专业人士,包括肠胃科、放射科医生和外科医生,都在致力寻找一个恰当的、多学科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多学科治疗方法的优势,劣势和其使用的理由提供一个全面的描述。

  • 标签: 肝细胞癌 综合治疗 局部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肝切除术 肝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肝细胞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1月,纳入肝细胞共63例,数字法分组。31例手术施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32例手术施行全面护理,为实验组。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更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肝细胞全面护理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肝细胞癌 手术 全面护理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肺肉瘤样为一种少见肿瘤,为和肉瘤样成分混合的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占肺部恶性肿瘤的0.3%~4.7%[1],可分为5个亚型,即多形性、梭形细胞、巨细胞肉瘤和肺母细胞瘤,国内学者[2]报道了原发性肺肉瘤样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11.1%,国外有学者[3]报道5年生存率为24.5%,有小标本概率研究[4]显示1年生存率62.3%,3年生存率35.4%,5年生存率16.3%。

  • 标签: 原发性肺肉瘤样癌 肝胆管细胞癌 同期双重原发性癌 预后差。
  • 简介: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原发性肝细胞(HCC)及肝血管瘤(H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3月-2014年3月在北大深圳医院做MSCT血管成像的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FNH19例(21个病灶)、HCC19例(21个病灶)和HA17例(22个病灶),采用MS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肿瘤血管进行3D重建,观察肿瘤供血动脉、动静脉瘘、门脉栓、引流静脉、供血动脉进入中心低密度及包膜影等影像学特征,并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NH、HCC和HA均多有供血动脉增粗表现,显示率分别为95.2%(20/21)、100.0%(21/21)、77.3%(17/22),3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A除了供血动脉增粗外,均未见包膜影、门脉栓及动静脉瘘影等特征性表现,包膜影多见于FNH(66.7%,14/21)和HC(71.4%,15/21)。FNH引流静脉、供血动脉进入中心低密度及低密度分隔影的显示率分别为61.9%(13/21)、38.1%(8/21)、61.9%(13/21),均明显高于HCC的9.5%(2/21)、0(0/21)、0(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548、7.560、18.828,P值均〈0.05);FNH中未见动静脉瘘和门脉栓,而HCC常见动静脉瘘(19.0%,4/21)和门脉栓(28.6%,6/21)。结论MSCT血管成像对于FNH、HCC和HA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有助于指导外科医生选择治疗方式。

  • 标签: 肝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局限性结节状增生 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MRI的影像学特点。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患者16例,回顾性分析MRI表现。结果16例胆囊中结节型5例,胆囊壁增厚型7例,肿块型4例,周围肝脏浸润11例,胆管受侵犯8例,淋巴结转移6例,合并胆囊结石13例。结论原发性胆囊为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MRI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胆囊癌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原发性是一种极为少见的恶性肿瘤。原发灶多见于生殖系统,如女性卵巢和男性睾丸。原发性恶性程度高,与妊娠性绒相似,发病率低,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不佳,预后较妊娠性绒差。

  • 标签: 〔〕原发性绒癌,误诊,卵巢
  • 简介:肝细胞(以下简称肝癌)是世界上髙发病率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前十位。肝癌常常伴有门静脉侵犯,并形成门脉栓,但肝癌伴有胆管栓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并且诊断上易与胆管结石、胆管、肝功能衰竭等疾病混淆.文献报道肝癌患者合并胆管栓的发生率仅为1.2%-9%。

  • 标签: 胆管癌栓 肝细胞癌 肝癌患者 科研 恶性肿瘤 门静脉侵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5年12月间手术切除胆囊标本确诊的原发性胆囊65例。全部标本使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规范病理取材,常规石蜡包埋,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65例原发性胆囊中男12例,女53例,平均年龄72.1岁,其中腺癌57例,鳞癌4例,腺鳞癌2例,未分化2例。结论原发性胆囊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其中胆囊结石、胆囊慢性炎症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术前B超、CT检查及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首选手术。预后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分级及发病部位有关。

  • 标签: 胆囊癌 原发性 临床 病理
  • 简介:目的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lymphomakinase,ALK)基因在肝细胞(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fluorescentinsituhybridization,FISH)检测ALK在213例HC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213例HCC中无ALK基因重排阳性,28例存在ALK基因拷贝数增加(ALKgenecopynumbergain,ALK-CNG)现象。ALK-CNG阳性表达与HCC患者年龄。性别。AJCC分期。Child-Pugh评分及复发情况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HCC患者预后相关(P=0.048),晚期患者中ALK-CNG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ALK-CNG阳性是HCC患者的独立预后预测指标(P=0.046)。结论HCC患者ALK基因重排阳性少见,但存在ALK基因拷贝数增加现象,且可能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

  • 标签: 肝肿瘤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 荧光原位杂交法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彩色超声对原发性胆囊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2009年以来45例原发性胆囊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及检查结果,并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了对照。结果45例胆囊中术前彩色超声诊断了35例,准确率77.8%,误诊10例,误诊率22.2%,根据彩色超声图像的特点将原发性胆囊分为5型。结论彩色超声为原发性胆囊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还应与其他检查相结合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 标签: 原发性胆囊癌 彩色超声 早期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原发性肾类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肾脏恶性肿瘤,目前国内外仅有百余例报道,关于这一类型肿瘤的发病机制及预后知之甚少。类主要发生在消化及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类不足1%,且主要发生于睾丸或卵巢[1]。我院收治了1例原发性肾类患者,现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这一疾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患者,男,66岁,因体检发现右侧"肾盂占位"2个月就诊我院。

  • 标签: 类癌 肾脏恶性肿瘤 泌尿生殖系统 腹部疼痛 肾盂肿瘤 根治性肾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细胞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分析和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51例肝细胞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28例采取腹腔镜治疗,对照组23例患者选择开腹手术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仅有1例患者肝脓肿,发生率为3.6%,对照组并发率为16.0%,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的并发率明显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胞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身体损伤,术中出血量,很少有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有助于身体恢复,可广泛推荐。

  • 标签: 肝细胞癌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原发性肺类(primarypulmonarycarcinoid,PPC)的临床表现及MSCT影像特点,旨在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整理收集2005年6月-2015年7月本院经病理证实且资料完整的22例原发性肺类患者的资料,回顾统计和分析该肿瘤不同临床表现及MS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上的表现。结果:临床有咳嗽、咳痰症状的患者10例(45.5%),咳血6例(27.3%),胸痛2例(9.1%),发烧2例(9.1%);无症状2例(9.1%)。CT平扫检查发现右肺14例,左肺8例,12例为类圆形,密度均匀;呈浅分叶状或不规则状10例,密度多不均匀;双期增强扫描病灶均强化明显。结论:虽然原发性肺类临床及CT表现多样,但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再结合临床表现,完全可以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符合率。

  • 标签: 肺类癌 临床 MSCT 双期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痛贴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肝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以WHO制定的三阶梯止痛疗法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期门穴贴敷痛贴和安慰剂。结果止痛效果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6.87%,优于对照组的75.76%(P<0.05);中医症候积分,治疗组总有效率96.8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21%(P<0.05);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的90.91%(P<0.05)。结论痛贴穴位贴敷联合吗啡治疗肝癌性疼痛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吗啡止痛治疗。

  • 标签: 癌痛贴 原发性肝癌 期门穴 癌性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引导肝细胞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9月我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总例数81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超声造影组406例和增强CT组406例.结果增强CT检查诊断肝细胞确诊病例为283例。超声造影引导肝穿刺活检术,取出标本后送病理检查,肝细胞确诊病例为400例,根据穿刺后的病理结果可知,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肝细胞的临床确诊率明显高于增强CT诊断,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细胞的临床确诊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细胞癌 穿刺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