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症状性冠心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效果。方法:挑选2020年5月-2021年5月此阶段我院诊治的无症状性冠心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40例)和研究组(n=40例),对照组行常规性心电图诊断,研究组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检出率和ST段下移动次数、维持时间及幅度。结果:研究组无症状性冠心病检出率是9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T段下移发生次数是(65.74± 14.23)、下移幅度是(0.16± 0.01)、维持时间是(19.16± 2.98),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常规性心电图检测诊断,对无症状性冠心病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能够有效提升其疾病检出率,综合性的监测患者各项指标变化状况,进而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检出率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冠心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丽艳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10-19
  • 出处:《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1年3期第15卷
  • 机构:宁江吉林油田江北医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和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2月-2021年1月收治91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均予以动态心电图监测,同时为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者临床指标和护理效果。结果:91例患者中65例发生心肌缺血,发病率71.43%。结论:为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同步监测在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未发生卒中的患者共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同步监测。对比2组夜间血压异常、心律失常、ST段改变、T波改变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夜间血压异常、心律失常、ST段改变、T波改变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同步监测用于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动态血压 同步监测 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病人的动态心电图监测情况及护理效果。方法:针对60名接受了动态心电图监测的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病人进行研究,并以随机的方式分到研究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分别有3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统计所有病人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和检出率。同时对比护理期间,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出现率和生活质量。结果:在24h的动态心电图监测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最少3次,最多15次,平均(8.1±1.6)次。每回持续时间最短10min、最长18min,平均(14.2±2.7)min;在所有病人中,心肌缺血发作45例,发作率为75%。总发作次数为329次。而心肌缺血发作率最高的时间段是在00:60-12:00。同时在护理期间,研究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监测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实施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能差异。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对全体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诊断,将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列为动态组,将常规心电图检测结果列为常规组。比较两组诊断方式对于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率以及心率失常阳性结果准确率。结果: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动摇组的心肌缺血诊断准确率98.10%与心率失常诊断准确率95.19%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的心肌缺血诊断确诊率60.00%及心率失常诊断准确率74.04%,差异较大(P<0.05);动态组的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成对及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及二三联律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P<0.05);而房性早搏单发与房室传导阻滞差异较小(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实施动态心电图具有理想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心源性晕厥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疑诊心源性晕厥的老年患者110例,其中男62例、女48例,年龄(76.07±6.15)岁,均行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2种检查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心源性晕厥阳性、阴性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110例疑诊老年心源性晕厥患者中最终确诊88例(80.00%)为阳性,22例(20.00%)为阴性。在对疑诊老年心源性晕厥患者检查诊断中,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91%(100/110)、93.18%(82/88)、81.82%(18/22),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63.64%(70/110)、72.73%(64/88)、27.27%(6/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老年心源性晕厥心律失常类型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老年心源性晕厥诊断中,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较常规心电图更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更加精准且效率更高,临床诊断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老年心源性晕厥 动态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小儿心律失常的价值进行研究和对比。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了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在我院当中进行了小儿心律失常治疗的45例患者为对象,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患者异常检出概率以及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关系。结果 动态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比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异常检出率更高,数据进行对比后有意义(P<0.05)。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非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对比之后存在显著的差异,数据进行对比后有意义(P<0.05)。结论 在对小儿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诊断期间,对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方式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科学的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诊断 小儿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病人动态心电图ST-T异常监测对预防心律失常发生的作用。方法:观察样本选择我院于2020年4月到2022年1月接收的冠心病病人共96例,将存在心律失常的病人分为失常组,没有存在心律失常的病人分为参考组,对所有病人均进行动态心动图检查。观察动态心电图ST-T异常对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结果:失常组年龄>60、病程>10、有合并基础病症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心肌梗死、以及ST-T有异常的病人数量均明显高于参考组,组间区别明显(P<0.05),但两组病人的性别和家族史之间没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ST-T段能准确对冠心病病人是否出现心律失常进行反映,所以,临床对其进行异常监测,能较好预防病人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可将其当做预防心律失常的监测指标。

  • 标签: ST-T异常监测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采取冠脉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本院2020年8至2021年8月疑似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冠脉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冠脉造影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心电图与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冠脉造影检查阳性概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别使用常规、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诊断的价值比较。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50例疑似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不仅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还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认阳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66例冠心病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其对心律失常检出情况。结果:①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检出阳性率分别为78.79%、5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DCG)与常规心电图(ECG)运用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率。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期间医院接诊且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50例CHD患者,进行ECG检查、DCG检查,对组间诊断准确率、ST段检出情况、ST段检出部位、心律失常类型展开分析。结果(1)DCG检查心肌缺血检出率、心律失常检出率均高于ECG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CG检查ST段压低检出率、ST段抬高检出率均高于ECG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前间壁、前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G检查下壁检出率、侧壁检出率均高于ECG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DCG检查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阻滞(38.00%)、左束支阻滞、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检出率均高于ECG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价值高于常规心电图,可提高阳性率及心律失常各指标检出率,同时室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早发检出率可为心律失常提供及早诊断依据。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本中心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疗养员患者30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实验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检出率更高。结论: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影响。结果: 100名病人有明显的心肌缺血32人,无症状心肌缺血的68人。动态心电图监测测出68例无症状心肌缺血,达到100%无症状心肌缺血测出率,常规心电图仅测出44例无症状心肌缺血,占比64.71%,P<0.05。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技术可准确地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情况,并可实时监测24小时心肌缺血的变化和持续时间。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无症状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共计150例。入组患者均需分别接受常规心电图诊断,与动态心电图诊断。比较两者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且室性早搏二联/三联、房性早搏二联/三联、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方面,均为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更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检出率较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利于后续治疗工作开展。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