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AngioJet机械偶联药物清除急性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济南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应用AngioJet机械药物偶联清除的28例急性亚急性期DVT患者资料,评价术后血栓的清除率、患肢的消肿率、术后1年静脉管腔的通畅性及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Villalta评分。结果手术成功率为89.29%,临床成功率为100%。血栓清除率为(81.7±18.29)%;大腿的消肿率为(72.75±19.95)%;小腿的消肿率为(51.96±16.64)%,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有3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有4例患者出现胸闷及憋喘,怀疑一过性肺栓塞。无颅脑及腹膜后大出血病例;无肾功能损伤患者;无患者死亡及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1年随访,Villalta评分为(2.75±2.29)分,其中3例患者有轻度PTS,1例有中度PTS,PTS的发生率为14.29%。管腔通畅患者有24例,通畅率为85.71%。结论AngioJet机械偶联药物清除急性期、亚急性期下肢DVT的近期及中期疗效令人满意。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经皮机械取栓 置管溶栓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介入治疗、抗凝治疗对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抗凝治疗,研究组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65%;其PTS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上介入治疗比抗凝治疗疗效更加显著。

  • 标签: 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 介入治疗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在急性血栓形成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研究资料共 90例,均为本院于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2月 期间收治的急性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组各 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评价两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改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运动能力及神经功能均较差,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运动能力及神经功能改善且优于对照组,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急性血栓形成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明显改善,获得良好康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急性脑血栓形成 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 作者: 邓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中江县人民医院四川中江6181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86-011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亚急性甲状腺炎会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此种现象应该获得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时,现今此病症的发病人数逐年上升,临床变化情况也十分复杂,容易造成误诊与漏诊的情况,病人的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现今众多患者经过治疗后都能治愈,如果季节、病毒流行特点发生变化,人群发病特点也将会存在差异性,在通常情况下,认为此种病症与病毒感染具有关联,发病早期患者存在上呼吸道感染是,发病情况将会由于季节而进行变动。患者血中会存在病毒抗体,如腺病毒抗体等,但是现今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为病毒尚缺乏科学的依据。2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此种病症多发生在中年妇女中,发病将会存在季节性的特点,夏季是该病症的高发时期,患者产生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当受到病毒感染后,1-3周会发病,患病过程将会划分成三个时期。早期时,患者起病较急,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患者甲状腺部位出现疼痛与压痛症状是最显著的表现,并会向耳后等部位延伸,患者吞咽时的症状会持续加重。此外,病变范围不具有一致性,每名患者的身体状况也存在差异,临床表现的轻重便会不同,临床医师应详细分析每名患者的身体症状,对其运用对症性的治疗手段,确保治疗方案呈现积极性的趋势。同时,病人还可能产生甲状腺机能亢进的表现,当病情到中期阶段时,患者的病情会发生转变,产生其他的病症,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可能会转变成甲减,病人的身心状态将会不佳,产生严重的后果。当患者处于恢复期,身体的不适症状会显著好转,生活质量提高,众多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正常,也有一部分患者存有小结节,日后进行逐渐吸收。如果病人在最佳时间接受治疗,病情将会获得有效治愈,患者应具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理念,当甲状腺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最终,疼痛与压痛感轻微,不会发热,未出现甲亢与甲减的表现。每名患者的病情长短将会有差异性,一些人的病程是一个星期,部分人的病程达到数个月,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存在复发的可能性。3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患者起病较急,产生发热等全身的症状,甲状腺疼痛、肿大,且质地较为坚硬,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甲状腺摄碘率降低双向分离、ESR显著增快,都可以成为该病的诊断手段。临床医生应该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丰富自身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介入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自2016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对象,对照组60例患者应用临床经外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应用综合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临床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给予综合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效果好,临床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综合介入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介入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自2016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对象,对照组60例患者应用临床经外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应用综合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临床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给予综合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效果好,临床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综合介入 治疗疗效
  • 作者: 曾凡祎余朝文陈世远朱颖慧张志祥高涌(通讯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蚌埠  233004)  【摘  要】目的:研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置管溶栓治疗(CDT)与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对2015年2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管溶栓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静脉彩超和造影术对血栓的溶解率进行计算,并对手术早期的疗效进行评价。通过对患者进行静脉彩超和造影术的0.5-2年的随访,对患者深静脉通畅率进行评价。结果:100例患者的溶栓溶解率为88%;通过对患者术后3、6、12和24个月的随访,其DVT的通畅率分别为94%、91%、85%和83%,12个月PTS的发生率为14%,24个月后发生率为17%。结论:CDT是一种有效的治疗DVT的手段,安全性较高,使用该种方式患者PTS的发生率较低,因而值得推广使用。  【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急性血栓患者护理之中所取得临床效果,探究早期康复护理营养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血栓患者60例纳入研究范围之内,第一组30例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第二组30例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治疗效果展开分析和对比。结果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中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第一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血栓患者的护理之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的保障患者的护理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脑血栓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急性血栓患者护理之中所取得临床效果,探究早期康复护理营养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 2016年 11月 -2018年 11月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血栓患者 60例纳入研究范围之内,第一组 30例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第二组 30例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 对治疗效果展开分析和对比。结果: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中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第一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 0.05)。 结论:在急性血栓患者的护理之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的保障患者的护理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脑血栓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急性血栓患者护理之中所取得临床效果,探究早期康复护理营养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 2016年 11月 -2018年 11月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血栓患者 60例纳入研究范围之内,第一组 30例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第二组 30例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 对治疗效果展开分析和对比。结果: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中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第一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 0.05)。 结论:在急性血栓患者的护理之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的保障患者的护理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脑血栓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急性血栓患者护理之中所取得临床效果,探究早期康复护理营养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 2016年 11月 -2018年 11月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血栓患者 60例纳入研究范围之内,第一组 30例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第二组 30例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 对治疗效果展开分析和对比。结果: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中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第一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 0.05)。 结论:在急性血栓患者的护理之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的保障患者的护理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脑血栓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采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出血、穿刺点感染、淋巴漏、肺栓塞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6±4)d,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1)d,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比研究组较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583,P=0.0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c2=11.915,P=0.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患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

  • 标签: 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 形成溶栓 综合性护理
  • 简介:目前我国匮乏大样本、正规的VT及PE的流行病学资料,VT是PE发生的标识,曾有研究否认了阿司匹林对VT的预防作用

  • 标签: 形成研究 研究动向 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仔细比较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血栓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的肢体功能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系统化的分析得知,急性血栓患者可以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促进患者的身体更快恢复,值得临床大力宣传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脑血栓 应用效果
  • 简介:16例患者予消炎痛治疗,2例患者在门诊以消炎痛治疗后5~7天后颈部疼痛无明显好转而在住院后改以强的松治疗,其余24例以强的松治疗

  • 标签: 临床分析 亚急性甲状腺炎 例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脾除湿止痒汤治疗亚急性湿疹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58例亚急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选用健脾除湿止痒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本研究中所得总有效率数值93.10%高于对照组在本研究中所得数值75.86%,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健脾除湿止痒汤治疗亚急性湿疹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健脾除湿止痒汤 亚急性湿疹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核医学分析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5月42例医院收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血清激素以及核医学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患者血清T3平均水平为(3.6±0.5)nmol/L,T4平均水平为(256.8±26.7)nmol/L,TSH平均水平为(0.86±0.07)mu/L;24h碘131I吸收率为(8.5±2.6)%;42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甲状腺双叶不显像或稀疏;8例单叶不显像或稀疏;4例为冷结节;32例唾液腺放射性高于甲状腺,10例显像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也就是临床触诊发现双叶重大,但显像显示单叶不显像或稀疏;单叶重大显像为双叶不显像或稀疏。结论核医学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亚急性甲状腺炎 临床核医学检查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脾除湿止痒汤治疗亚急性湿疹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9月 -2018年 9月我院 58例亚急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选用健脾除湿止痒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本研究中所得总有效率数值 93.10%高于对照组在本研究中所得数值 75.86%,统计学有意义( P< 0.05)。结论:健脾除湿止痒汤治疗亚急性湿疹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健脾除湿止痒汤 亚急性湿疹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