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介入治疗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介入治疗疗效评价

张宪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四川达州635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介入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自2016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对象,对照组60例患者应用临床经外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应用综合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临床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给予综合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效果好,临床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介入;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5-0021-02

Efficacyevaluationofcomprehensiveinterventionaltherapyforacutelowerextremitydeepvenousthrombosis

ZhangXian

DepartmentofRadiology,DazhouHospit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Dazhou,Sichuan63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icacyofcomprehensiveinterventionaltherapyforacutedeepvenousthrombosisoflowerextremities.MethodsAtotalof120patientswithacutedeepvenousthrombosisofthelowerextremitywhowereadmittedtoourhospitalfromMarch2016toAugust1818wereenrolledinthestudy.60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withclinicalperipheralthrombolytictherapy,and60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treatedwithcomprehensiveintervention.Catheterthrombolysis.Thetherapeuticeffectsofthetwogroupsofpatientswereanalyzed.ResultsTheclinicaltreatmenteffectofthecontrolgroupwaslowerthanthatof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comprehensiveinterventionalcatheterthrombolysisiseffectiveinpatientswithacutelowerextremitydeepvenousthrombosis.Theeffectisgoodandtheclinicaladversereactionsaresmall.Itisworthyof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Deepvenousthrombosisoflowerextremity;Comprehensiveintervention;Therapeuticeffect

临床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患者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官腔内出现异常情况,阻塞静脉官腔,从而导致了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出现障碍,而引发的临床疾病表现。而临床患者的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或是肿胀,若是不能够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患者可能会导致下肢致死性肺栓塞或是深度静脉血栓综合症,严重的患者会直接导致丧失行走能力[1]。现如今随着我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为该疾病提供了新型的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自2016年3月—2018年8月收取的12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临床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患者有40例,女患者有20例,患者的年龄为40~60岁,平均年龄为(50.32±2.35)岁;观察组男患者有41例,女患者有19例,患者的年龄为41~59岁,平均年龄为(50.37±2.7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纳入标准:血凝患者常规检查没有明显变化,经下肢静脉造影或是彩超将其患者确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

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存在溶栓剂或是造影剂过敏者;有严重的肝肾心脏功能障碍的患者;生病时间超过半个月以上的患者。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医护人员需要叮嘱患者采取卧床休息,并且将患者的下肢抬高,对其实施消毒和溶栓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注射,每天实施一次,连续进行7天的注射,之后给与患者皮下注射0.4剂量的速避凝,每天2次,连续一周。

观察组:临床护士要指导患者采取仰卧的姿势,在患者下肢脚踝上方进行止血带操作,以此来对下肢静脉管径和形态来分析是否形成血栓。给与患者局部性麻醉,应用7F导管鞘经健侧股静脉置入,进行下腔静脉造影,针对下腔静脉的直径来分析,将患者的肾静脉位置标记好。其次,在指导患者变成仰卧姿势,经过静脉或者股静脉进行穿刺,此外,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将患者的下肢抬高,对其进行抗凝治疗,待患者出院之后,还需要服用药物,时间为半年左右,具体情况由患者的恢复情况来定。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以及生活质量,其中包括社会功能、心里功能、家庭功能、行动功能。

1.4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各项研究数据准确的录入SPSS16.0统计学软件,平均年龄等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

表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组成是临床中常见性的周围血管疾病,也是因为受到了外界某种因素影响之后,产生的静脉异常血液凝结,对静脉管腔形成严重阻塞,促使静脉血液回流产生了很大的障碍,患者下肢会形成严重的疼痛或是肿胀的临床表现,并且若是长时间得不到正确的医治,会出现很多的综合症发生。其次,患者需要进行综合介入溶栓治疗,在治疗后还需要坚持服用药物。

综上所述,对临床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给予综合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孟繁玲.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护理干预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疗效评价[J].中国药业,2017,26(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