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PTMC)的超声检查征象、特征与实用性,以提高术前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有病理诊断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的资料39例,对超声图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微小乳头早期筛查、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甲状腺 微小乳头状癌 高频超声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男性乳腺癌少见,男性乳腺囊内乳头更为罕见。现报道1例男性乳腺囊内乳头

  • 标签: 男性 乳腺肿瘤 囊内乳头状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乳头癌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进行研究讨论,以利于提高对甲状腺乳头的认识水平。方法对我院2005-2012年经病理证实的67例甲状腺乳头进行研究分析。结果67例甲状腺乳头中,男性13例,18-70岁,50岁以下男性11例,女性54例,21-77岁,50岁以下女性33例。结论甲状腺乳头具有乳头结构、毛玻璃样核、核内假包涵体、核沟、核重叠及砂粒体等特征。中青年女性较为常见。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临床特征 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微小乳头(PTMC)的诊断价值,以提高PTMC的术前超声检出率。方法2011-2012年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中,其中小于1.0cm的PTMC患者约为36例,该36例患者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通过对该36例PTMC患者的术前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PTMC的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特征。结果PTMC多表现为甲状腺内低回声肿块,边界不清,无明显包膜,L/T(纵横比)≥1,肿块内出现微小钙化及丰富血流信号,肿块后方回声衰减。结论高频超声是检诊PTMC的首选方法和最佳手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微小癌 乳头状 甲状腺 超声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的超声诊断方法以及与病理对照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通过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的患者共40例,对其超声诊断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比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结果4例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的患者,采用超声检查提示为PTMC共34例,疑似共5例,漏诊1例。34例超声检查确诊为PTMC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病变部位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低回声或等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无囊性变化、部分存在微小钙化等。结论采取超声对甲状腺微小乳头进行检查,具有可行性与科学性,且其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超声检查 手术病理检查 准确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的特点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行甲状腺全切除及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PTC221例。结果22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永久性医源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异位于甲状腺腺体内)。术后病理证实为双叶占31.2%(69/221)。甲状腺被膜浸润者占64.7%(143/221),其中双叶中被膜浸润占68.1%(47/69)。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占43.0%(95/221),其中双叶伴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46.4%(32/69),单侧伴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41.5%(63/152),浸润被膜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49.7%(71/143)。所有病例中被膜浸润或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占75.6%(167/221)。术后病理诊断为双侧叶PTC69例中术前仅发现甲状腺单侧叶有可疑灶42例,占60.9%。结论PTC中双叶都存在灶的比率很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比例较高,建议绝大多数PTC患者应行甲状腺全切及中央区淋巴结常规清扫,术后辅以^131I治疗及内分泌治疗。

  • 标签: 甲状腺癌 甲状腺切除术 颈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转移性淋巴结的特征性灰阶超声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12例甲状腺乳头患者,共发现483个淋巴结,采用灰阶超声评估其淋巴结的分区、形态、边界、淋巴门及内部回声。结果:①病理证实为转移性淋巴结217个,非转移性淋巴结266个;淋巴结转移率为31.3%。②217个转移性淋巴结经灰阶超声检查显示,143个淋巴结的最大径〉10mm,163个淋巴结纵横比(A/T)≤2,62个淋巴结边界不清;大部分淋巴门消失,其余偏心或狭窄;淋巴结内见微钙化的有56个,囊性变的有22个,内部高回声55个。③灰阶超声综合评价转移性淋巴结的灵敏度为65.0%,特异度为92.9%,微钙化、囊性变、高回声评估转移性淋巴结的灵敏度分别为25.8%、10.1%和25.3%,特异度分别为98.1%、99.2%和98.5%。④颈侧区与中央区淋巴结间的超声特征中微钙化、囊性变及高回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钙化、囊性变、高回声作为甲状腺乳头转移性淋巴结评估指标具有很高的特异性,颈侧区与中央区的转移性淋巴结灰阶超声特征间存在差异。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转移性淋巴结 灰阶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浆液性的临床特点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到2013年我院收治的20名子宫浆液性癌病人,分析比较其临床资料并对病理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并探究有效地治疗方法。结果UPSC是一种较特殊内膜,恶性度较高,分化差,容易向远处浸润、转移,确诊率较低,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放疗、化疗为辅。结论UPSC细胞分化差,易发生浸润、转移,预后较差,注重早诊断、早治疗,治疗以手术方式辅以放疗、化疗,当前没有更好治疗办法,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 标签: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 临床病理特点 合理疗法 UPSC
  • 简介:目的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肿瘤(ITPN)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肿瘤进行影像学、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胰腺导管内乳头肿瘤表现为扩张的导管内无粘液分泌的息肉状/结节状肿物;显微镜下可见管状乳头结构、背靠背小管呈腺泡样形态,核中—重度异型;粉刺样坏死、极个别导管内有粘液样分泌物。免疫组化CK7、CK19(+),MUC5AC、MUC2、Syn、CgA(—),KI67阳性率25%,PAS染色阴性。结论ITPN是一类有别于胰腺导管内乳头粘液性肿瘤的胰腺导管内病变,确定诊断依靠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治疗以手术切除加术后化疗为主,预后相对较好。

  • 标签: 胰腺导管 乳头状肿瘤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甲状腺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49例甲状腺乳头及5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30例正常甲状组织中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49例甲状腺乳头中Galectin-3蛋白阳性率97.9%,5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结节性甲状腺肿25例阳性率72%、甲状腺腺瘤25例阳性率80%。显示甲状腺乳头中的表达情况高于旁及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结论由于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中高表达,且与良性肿瘤的表达有显著差异,其可成为在甲状腺乳头诊断困难时加以应用的标记物。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Galectin-3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瘤癌变进行细胞学诊断与病理分析。方法从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所具有的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瘤并且细胞学资料完整的64例进行研究,均为女性病例。在穿刺之前,对于病史进行详细的调查与询问,并且对乳腺肿块大小、硬度以及活动度进行检查、涂片操作与HE染色。结果在64例导管内乳头瘤中,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诊断正确者34例(占53%),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正确者42例(66%),两者相结合细胞学诊断正确者54例(占84%),误诊6例(占9%),可疑者4例(6%)。结论采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溢液涂片,可以更加准确的对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瘤进行诊断,有效的提高了诊断的科学性。但是,诊断过程也要注重与其他相关疾病的鉴别。

  • 标签: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 细胞学诊断 病理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瘤(solidpseudopapillarytumorofpancreas,SPTP)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SPTP的CT资料,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例肿瘤位于胰腺体部,3例位于胰腺尾部,病灶体积较大,边缘光滑;4例以实性成分为主,1例以囊性成分为主;病灶不均匀中度强化,内见无强化坏死区,整体强化比正常胰腺组织低;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后,病灶与毗邻组织器官的解剖关系显示更加清楚。结论:SPTP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MPR,可在术前明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低钙血症是甲状腺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可以出现口周及手足麻木感、四肢痉挛性抽搐,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窒息死亡。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对血钙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而甲状腺癌手术切除范围大,损失甲状旁腺的机会大,引起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增加。本文就围手术期甲状腺旁腺激素与钙离子的变化与甲状腺乳头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的关系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旁腺激素 低钙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