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乳头细胞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诊疗及预后因素,提高对疾病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0例乳头细胞患者资料,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37~80岁;病变位于左34例,右肾26例。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44例,保留单位手术16例。用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病理结果均为乳头细胞,其中Ⅰ型35例,Ⅱ型25例。肿瘤平均直径5.0cm(1.9~12.0cm)。肿瘤TNM分期:pT1~T2期51例,pT3~T4期9例。Fuhrman分级:Ⅰ~Ⅱ级49例,Ⅲ~Ⅳ级11例。6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6例伴有栓,5例发生远处转移,6例死亡。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肿瘤病理分级、分型、是否有远处转移与患者生存时间相关(P<0.05)。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病理分级是乳头细胞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子(P<0.05)。结论乳头细胞细胞少见类型,Ⅱ型比Ⅰ型预后差,病理级别与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总体预后较好。

  • 标签: 肾肿瘤 乳头状瘤 乳头状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甲状腺乳头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最常采取的治疗措施就是手术治疗,再配合放射核素等辅助治疗。近年来甲状腺乳头的治疗更加的规范,更加的个体化,临床上也有很多关于甲状腺乳头的研究,多在寻求探索治疗甲状腺乳头的最佳方法。

  • 标签: 甲状腺癌 乳头状癌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状甲状腺乳头术后再手术的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其预防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14-2016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同一组医生收治的甲状腺乳头术后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集76例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62例,年龄18-60岁,两次手术时间间隔0.5月至21年,两次术后病理均为甲状腺乳头。入院时声音嘶哑的1例,经喉镜检查为一侧声带麻痹。再次手术术后,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永暂时性手术麻木9例,1例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结论甲状腺癌术后复发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难度较大,因此甲状腺乳头的准确诊断、术前准确的影像学检查、合理规范的手术方式,是有效避免二次手术的重要因素。再次手术时,手术难点在于对喉返神经及甲状腺旁腺的保护。

  • 标签: 甲状腺癌 复发 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甲状腺乳头微钙化诊断中,高频超声的应用方法及诊断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甲状腺乳头患者54例,以术后病理诊断为依据,对其术前高频超声与常规超声的诊断情况进行对比。结果54例患者(73个结节)中,无钙化结节患者24例(44.44%),31个结节(42.47%),有钙化结节的患者30例(55.56%),42个结节(57.53%);常规超声微钙化检出率为58.90%,高频超声微钙化检出率为7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敏感度为73.81%,特异度为61.29%,阳性预测值为72.09%,阴性预测值为63.33%;高频超声敏感度为97.62%,特异度为58.06%,阳性预测值为75.93%,阴性预测值为94.74%。结论高频超声在甲状腺乳头微钙化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能够更好的实现对微钙化结节的检出。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微钙化 高频超声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诊断中CT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院内自2018年1月~2018年12月止诊治的60例PTMC病人为回顾分析对象,分析CT检查在PTMC患者中的诊断效能并总结CT扫描时PTMC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CT在单发病灶、双发病灶、多发病灶以及总检出率方面均与手术病理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CT检查发现76枚,瘤体的直径为0.2~1.1cm,均值(0.57±0.16)cm。CT提示病灶均为结节状,且边缘较为光滑平整;CT检出的76枚病灶中62枚均呈现为低密度,12枚呈现为等密度,2枚呈现为斑片状钙化特征;除钙化病灶之外,其余病灶均表现为密度均匀且未提示囊变和坏死情况,瘤体的CT值为40~96HU之间,增强之后表现为均匀强化特征,且强化的程度<周边正常的甲状腺组织;12枚瘤体具有钙化情况,包括细颗粒状的钙化瘤体8枚,粗颗粒状或者斑片状的钙化瘤体4枚。结论PTMC患者的典型CT征象表现为平扫低密度、细颗粒钙化等,通过增强CT薄层重建有助于更好地显示上述征象,然而针对并发其他甲状腺疾病者以及瘤体直径小于0.3cm者则通过CT扫描难以发现,应引起注意。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诊断 CT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7月所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 2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冰冻切片有 200例( 92.6%)确诊 ,比石蜡切片中的 216例( 100%)的准确率要低。结论 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在甲状腺微小乳头诊断中非常重要,但需要临床医师必须规范切片制作的取材方式,对冰冻制片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也应掌握熟练,再仔细辨别图像。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冰冻病理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微小乳头应用彩超诊断的价值。方法155例(165个结节)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均采用ALOKA3500、EPIQ5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结节二维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分布特点及颈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155例(165个结节)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超声图像特征中A/T<16.06%、边界清晰21.21%、无微小钙化38.79%、内部回声均匀39.39%、周边回声有声晕为0少于A/T≥193.94%、边界模糊78.79%、有微小钙化61.21%、内部回声不均匀60.61%、周边无或不完整声晕100.00%的患者(P<0.05)。甲状腺微小乳头(PTMC)患者颈淋巴结转移阳性6.06%明显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93.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测二维图像特征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可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检出率。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彩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90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开放手术组与乳晕入路腔镜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肿瘤大小、肿瘤数目、甲状腺包膜侵犯数目、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腔镜组引流量多于开放组,腔镜组引流管拔除时间长于开放组,开放组手术时间短于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晕入路腔镜术式既可以最大程度的切除病灶,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安全且兼具美容效果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甲状腺 微小乳头状癌 临床特点 甲状腺术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54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癌病人,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施以完全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施以Miccoli手术治疗)各77例,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0级、Ⅰ级疼痛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比观察组长,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引流量与术中出血量比观察组多,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观察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施以Miccoli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手术情况与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腔镜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价值。 方法 :抽取自 2 01 7 年 1 月 -201 8 年 1 月 进修期间收集的疑似 甲状腺微小乳头 60 例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并以石蜡切片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在甲状腺微小乳头中的诊断价值。 结果:60 例 疑似 患者圴经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微小乳头者 23 例。 60 例 疑似 患者经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出甲状腺微小乳头 20 例。诊断符合率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与金标准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P>0.05 。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灵敏度 90.9% 、特异度 97.9% 。 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采用术中冰冻病理诊断,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为临床提供科学的指导作用,诊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术中冰冻病理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价值。方法抽取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进修期间收集的疑似甲状腺微小乳头60例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并以石蜡切片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在甲状腺微小乳头中的诊断价值。结果60例疑似患者圴经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微小乳头者23例。60例疑似患者经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出甲状腺微小乳头20例。诊断符合率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与金标准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灵敏度90.9%、特异度97.9%。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采用术中冰冻病理诊断,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为临床提供科学的指导作用,诊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术中冰冻病理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研究儿童甲状腺乳头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BRAF)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0—2015年儿童甲状腺乳头39例,对所有患儿进行BRAF基因突变检测,调查患儿的基本资料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BRAF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本组共发生BRAF基因突变患儿12例,突变率为30.77%。10~13岁患儿的BRAF基因突变率高于<10岁者(P<0.05)。腺外侵犯患儿的BRAF基因突变率低于未侵犯者(P<0.05)。T1期患儿BRAF基因突变率高于T4期患儿(P<0.05)。低危患儿BRAF基因突变率高于高危患儿(P<0.05)。结论儿童甲状腺乳头BRAF基因突变低于成人,低T分期及低甲状腺癌预后评分系统(AMES)分级患儿的BRAF基因突变率高于高T分期及高AMES分级患儿。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儿童 BRAF基因 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的疗效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5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肿瘤体积变化、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病灶体积缩小率分别为23.05%、58.67%、87.46%;对照组分别为22.14%、57.98%、88.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IL-6以及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IL-6以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及微波消融技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的效果相当,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会对机体的炎症反应较低。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超声 射频消融 微波消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的疗效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12月收治的 11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55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肿瘤体积变化、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 TNF-α、 IL-6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术后 1个月、 3个月、 6个月的病灶体积缩小率分别为 23.05%、 58.67%、 87.46%;对照组分别为 22.14%、 57.98%、 88.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 IL-6以及 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研究组 IL-6以及 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及微波消融技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的效果相当,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会对机体的炎症反应较低。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超声 射频消融 微波消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的疗效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5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肿瘤体积变化、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病灶体积缩小率分别为23.05%、58.67%、87.46%;对照组分别为22.14%、57.98%、88.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IL-6以及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IL-6以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及微波消融技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的效果相当,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会对机体的炎症反应较低。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超声 射频消融 微波消融 临床效果
  • 简介:作者复查52例经术中冷冻切片诊断为甲状腺隐匿性乳头的病例,  52例甲状腺微小乳头中,  复查52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的冷冻切片

  • 标签: 中冷冻 乳头状癌 冷冻切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特征,供临床借鉴。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接诊的甲状腺乳头癌病患35例为A组,另以同期接诊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病患40例为B组。分析两组镜检以及巨检病理特征,同时对各组的检查结果作出比较。结果A组巨检发现结节通常在甲状腺包膜附近,呈灰白色,中心部分明显纤维化,切面平整亦或者是凹陷,部分较大病灶为囊性;镜检发现多数结节无包膜,有中心性病灶,大部分乳头上皮核为毛玻璃样,且部分伴砂粒体。B组巨检发现结节大小以及数量均不等,镜检发现结节包膜厚薄以及滤泡大小均不等。A组的单发结节比例为85.71%、囊性病变病例为11.43%、多发结节比例为8.57%,同B组的20.0%、55.0%以及8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有包膜比例为5.71%,同B组的15.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乳头以及结节性甲状腺肿都存在比较明显的病理特征,通过分析这些病理特征,可为临床医师鉴别诊断甲状腺乳头以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提供重要指导。

  • 标签: 结节性甲状腺肿 囊性病变 甲状腺乳头状癌 单发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术中冰冻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的病理诊断的可行性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42例患者,术中提取的样本分别应用A组(术中冰冻病理)及B组(术中印片细胞病理)进行诊断,术后采用石蜡病理进行诊断,按照石蜡病理的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组术中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A组准确率(95.24%)和B组准确率(88.10%)比较统计学意义不明显P>0.05;A组特异度100.00%、敏感度83.33%、阳性预测值97.37%和阴性预测值100.00%均高于B组92.86%、71.43%、94.74%、50.00%。结论术中冰冻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的病理诊断中具有准确性高、检查效率高、预测性好、漏诊率低等重要的特点,可以为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故该种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术中冰冻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病理诊断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