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67例临床病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甲状腺乳头状癌67例临床病理研究

孙龙

孙龙

(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启东226200)

【摘要】目的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进行研究讨论,以利于提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认识水平。方法对我院2005-2012年经病理证实的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研究分析。结果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男性13例,18-70岁,50岁以下男性11例,女性54例,21-77岁,50岁以下女性33例。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乳头状结构、毛玻璃样核、核内假包涵体、核沟、核重叠及砂粒体等特征。中青年女性较为常见。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特征病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R7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007-01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75%以上,据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外科统计,占90.3%,以中青年女性为多见[1]。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认识甲状腺乳头状癌,现将我们医院2005-2012年病理诊断的67例病例收集起来,对它们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7例病例中,男性13例,年龄18-70岁,其中20岁以下2例,分别只有18、19岁,20-30岁有2例,31-50岁有7例,50岁以上有2例;女性54例,年龄21-77岁,其中21-30岁有3例,31-50岁有30例,50岁以上有21例。在行淋巴结清扫的15例病例中有淋巴结转移的为10例。微小乳头状癌共10例,其中6例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另有一例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

1.2方法

标本经常规固定、取材、制片,经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

2结果

2.1临床特征

女性54例明显多于男性13例,男女之比为1:4.15。30岁及以下的年轻患者差不多,而30岁以上的患者,女性则明显多于男性。

2.2病理特点

肿瘤大小不等,直径小于等于1cm有10例,1.1-4cm有47例,4cm以上有10例,大体上肿瘤境界不清,无包膜,向周围组织不规则生长,切面灰白色,质地硬脆,部分病例有砂粒感。显微镜下52例可见到真性乳头状结构,67例肿瘤细胞有毛玻璃样核、重叠核、出现核沟等特点,16例可见核内假包涵体,10例于间质中见到砂粒体。

3讨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滤泡上皮来源的常见恶性肿瘤,它一般境界不甚清楚,呈浸润性生长,间质纤维化、胶原化,甚至有钙化、骨化。真性乳头状结构及毛玻璃样核、核沟、核重叠是显微镜下显著的特点。真性乳头状结构要与假乳头相鉴别,真性乳头具有纤维血管轴心,有时可见到砂粒体,被覆上皮排列紊乱,核增大、拥挤、呈毛玻璃样,可见核沟、核内假包涵体,一般见不到明显核仁,胞浆嗜酸或者淡染,乳头分支结构复杂。而假乳头在所谓的乳头内见到的常常是甲状腺滤泡结构或胶质,缺乏纤维血管轴心,分支短、少,不超过二级,被覆的上皮细胞排列整齐,呈扁平、立方或低柱状,细胞核染色均匀一致,无明显异型性,见不到毛玻璃样核、核沟、核内假包涵体以及砂粒体等,不呈浸润性生长。假乳头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易见,常从滤泡上皮向滤泡腔内生长。有时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的中央部分细胞核似乎也呈毛玻璃样,但缺乏乳头状癌的其它特征,这可能与标本没有及时切开固定、标本中央接触固定液较晚导致固定不佳有关,千万不要与乳头状癌混淆。肿瘤周围甲状腺组织中有时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症细胞,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或者干脆就是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本组有一例这样的病例。

甲状腺乳头状癌有以下特殊亚型:微小乳头状癌、滤泡型乳头状癌、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乳头状癌、弥漫硬化型、实性型、包膜内型、透明细胞型、嗜酸细胞型、伴有脂肪瘤样间质的乳头状癌、伴有筋膜炎样间质的乳头状癌、粘液型、筛状型[2]。其中微小乳头状癌、滤泡型乳头状癌、弥漫硬化型相对常见,其余均少见。

乳头状癌直径等于或小于1cm时称为微小乳头状癌[3],Yang[4]等报道其占甲状腺癌的比例为6%-35%。本组病例中微小乳头状癌共10例,占15%。10例中6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占微小乳头状癌病例的60%,比例相当高。对于临床考虑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例,我们病理医生取材时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把每个结节都切开,一定要每隔3毫米左右切一个面,尽可能多切面,这样有助于微灶癌的发现,避免漏诊。对于微小的钙化灶也不能漏掉,一定要取材脱钙,因为这些微小的钙化灶,有时你会发现镜下是乳头状癌。

在滤泡性乳头状癌中,大部分肿瘤边缘不清,呈浸润性生长,间质纤维化,虽然主要由滤泡结构组成,乳头状结构可以不明显,甚至不出现,但是乳头状癌细胞核的一些特征如毛玻璃样核、核重叠、核沟、核内假包涵体常可见到,有助于诊断。

弥漫硬化型乳头状癌通常是甲状腺腺叶的弥漫性病变,一般没有明确的肿块。它常有明显的纤维性间质、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多量的砂粒体,肿瘤细胞具有一般乳头状癌的特征。此型要注意与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鉴别,后者缺乏乳头状癌的特征。

甲状腺乳头状癌生长缓慢,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但局部淋巴结转移较早[5]。在本组病例中,行淋巴结清扫的共有15例,其中10例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转移,占66.7%。虽然淋巴结转移早,但这一特征对长期预后并不产生不利影响[6]。但在临床上,还是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好,因为一旦出现淋巴结转移,至少会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甲状腺乳头状癌好发于中青年,尤其是中青年女性。本组病例中女性54例,占80.6%,男性13例,占19.4%,女性远远多于男性。在女性患者中,50岁以下女性有33例,占女性患者的比例为61.1%。至于男性患者,虽然只有13例,50岁以下却有11例,占84.6%,并且出现了非常年轻的2例(分别只有18岁、19岁),20-30岁也有2例,31-50岁有7例。中青年男性不应该被忽视,应同中青年女性一样,一旦出现有关甲状腺部位的症状、体征,一定要及时就医,及时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较好,90.0%术后存活可达10年以上[7]。在本组能随访到的36例病例中,除4例有复发外,其余都生存良好。影响预后的因素有侵犯血管、核异型性、肿瘤大、肿瘤侵至甲状腺外以及老年人[8]。在本组复发的4例病例中,年龄均在50岁以上,3男1女,肿瘤体积均大于4cm,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2例为弥漫硬化型,2例为滤泡型乳头状癌。

希望以上的一些资料、论述能给患者及临床病理医生带来帮助,也希望病人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延长生存期。

参考文献

[1]陈忠年,沈铭昌,郭慕依.实用外科病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684

[2]回允中.诊断外科病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540-542

[3]回允中.外科病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536

[4]YangGc,LiVolsiVA,BalochZW.Thyroidmicrocarcinoma:fine-needleaspirationdiagnosisandhistologicfollow-up[J].IntJSurgPathol,2002,10(2):133-139

[5]阮航,秦翠杰,李玉华,等.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6):119-120

[6]NoguchiS,NoguchiA,MurakamiN.PapillarycarcinomaofthethyroidII.Valueofprophylacticlymphnodedissection.Cancer1970;26:1061-1064

[7]李涛,杨举伦,蔡学敏,等.3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03,13(4):391

[8]刘彤华.诊断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