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央静脉并发症的预防及其护理。方法:分析血肿、动静脉瘘、气胸、血胸、栓塞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提出护理要点。结果:股静脉成功率高(98.3%),中位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被认为是值得应用和推荐的方法。结论:各种方法均有利弊,应根据者技术和病人情况选择不同的

  • 标签: 中央静脉置管术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 简介:随着各种急、慢性肾衰病人不断增多,血液透析病人也随之增多,而股静脉对于血透病人血管通路建立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成功率高、病人痛苦小等优点,本研究旨在探讨股静脉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股静脉置管术 病人 临床应用价值 血管通路 血透 人血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具有操作简单、时间长、刺激小、使用方便等优点,是急救危重病人、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建立有效通路的重要途径。颈外静脉固定较困难。股静脉感染率高,易形成深静脉血栓,且限制了患者下肢活动,只适用于短期者。锁骨下静脉具有易固定,监测中心静脉压准,但易形成气胸、心律失常并发症,具有一定风险。因此,需从多方面、多环节分析选择穿刺部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中心静脉是建立快速、安全、有效的深静脉通道以抢救急危重病人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操作简单、时间长、容易护理等优点。

  • 标签: 中心静脉 置管 观察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中采用何种静脉输液方法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更低。方法:将手术的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上肢组选择上肢桡静脉留置针输液;下肢组选择下肢内踝静脉留置针输液,比较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上肢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下肢组(X^2=14.05,P〈0.01)。结论:中选用上肢桡静脉输液,是降低静脉炎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应加强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 标签: 上、下肢静脉 置管 静脉炎 护理
  • 简介:静脉管用于抢救危重病人、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具有许多优越性,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如果操作护理不当,将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正确掌握静脉操作技术,防治并发症非常重要。近年来尤其对防治并发症的研究较多。现就静脉管护理综述如下。

  • 标签: 静脉置管 护理进展 防治并发症 操作技术 危重病人 长期输液
  • 简介:锁骨下静脉是急诊常见操作,如何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仍是当前面临的一个课题.我们通过对2125例锁骨下静脉情况分析,认为前应对患者情况及护士技术进行评估,在有把握的情况下操作,才能提高成功率.

  • 标签: 急诊锁骨 置选择 锁骨静脉
  • 简介:目的探讨深静脉管口渗液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管口渗液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管口局部处理配合全身对症支持疗法效果满意。结论及时处理管口渗液,加强管道护理是保证深静脉输液顺利的关键。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置管口渗液 护理
  • 简介:目的:熟悉认识颈内静脉穿刺的局部解剖结构,提高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对99例住院病人(男56例、女43例),行颈内静脉穿刺.结果:颈内静脉穿刺,其中一次成功78例,占78.9%,(男39例,占50%;女39例,占50%),失败11例,占11.1%.(男7例,占63.6%;女4例,占36.4%).结论:颈内静脉穿刺难度较大,成功率稍低.

  • 标签: 颈内静脉 解剖学 穿刺置管术
  • 简介:静脉穿刺,能满足不同病种病人的长期大量输血、输液,以及多次化疗浅静脉的破坏,穿刺极度困难病人的多次输液;可以避免多次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恐惧感,有利于危重病人抢救。同时也可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2001年10月~2003年11月,我科共行股静脉穿刺1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穿刺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股静脉穿刺置管 护理 穿刺方法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目的建立并维持良好的静脉通路,保证各种药物及时准确输入,确保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抢救及中心静脉压(CVP)的准确监测。方法对120例长期静脉输液及监测中心静脉压的患者行中心静脉,并观察的临床效果。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导管堵塞率、感染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能确保中心静脉通畅,保证抢救药物及时准确输入,具有维护简单、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特点。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并发症 导管相关性感染 空气栓塞
  • 简介:血透患者颈内静脉因其穿刺部位暴露,血流量充足,活动不受限制等优点而被临床作为血管通道而广泛应用,但因有皮肤创口,易致皮肤感染、血行感染等,因此,如何做好术后护理工作成为临床上探讨的课题.本文就近3年对50例颈内静脉术后透析时间、血透前后处理、导管口消毒处理、导管留置时间、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护理 颈内静脉置管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中心静脉建立血管通路四种不同方式在临床应用特点。找出抢救病人的有利方法。方法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eralCatheter,PICC),对840例病人随机采取股静脉140例,锁骨下静脉20例,颈内静脉620例,PICC60例,评价四种方法穿刺所用导管,观察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带时间,相关并发症等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PICC成功率高,导管留置时间、带时间相对其它组有明显差异,相关并发症少。结论PICC操作简单,花费时间短,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易于护理,维护方便安全。

  • 标签: 4种中心静脉 置管方法 比较 护理
  • 简介:通过对198例经股静脉留置导管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探讨股静脉管过程中常见的失败原因。笔者体会到:正确的穿刺方法能提高成功率、减轻组织损伤:妥善固定、有效巡视及正确封是保持导管通畅的主要方法。

  • 标签: 股静脉置管 护理 对策 穿刺方法
  • 简介:静脉是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血管通路之一,它适用于血管条件差,动静脉内瘘未成熟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或中毒的患者,需进行短期血液净化,且无条件建立颈内静脉。我院血液透析室2003年11月至2005年11月为23例患者实施了股静脉血液净化。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股静脉置管 血液净化 护理体会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临时性血管通路
  • 简介:摘要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胃肠外营养、输血或血制品、标本采集等治疗时,需反复进行静脉穿刺,外周静脉易出现静脉炎,如输注不慎化疗药物外漏导致局部组织坏死。行深静脉穿刺,能有效地避免了外周静脉的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