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癌化疗行PICC中以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随机挑选100例肺癌化疗病例,均行PICC,分组后以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MUIS评分小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确定感会加重不良情绪,而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消除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不确定感,同时在PICC中的相关护理对患者日常生活的质量和自护水平均有提高作用。

  • 标签: 肺癌化疗 PICC置管 系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癌化疗行PICC中以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随机挑选100例肺癌化疗病例,均行PICC,分组后以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MUIS评分小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确定感会加重不良情绪,而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消除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不确定感,同时在PICC中的相关护理对患者日常生活的质量和自护水平均有提高作用。

  • 标签: 肺癌化疗 PICC置管 系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如何应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以及护理方法。 方 法: 以我院在 2018 年 4 到 2019 年 5 月之间收治的肿瘤患者为选择范围,随机抽取 90 名患者,根据使用输液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5 人。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留置静脉输液港方法,研究组患者应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 91.11% ,而对照组仅为 75.56% ,且两组患者相比,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 ( P < 0.05 )。 结论: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可以降低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减轻患者痛苦的作用,可以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

  • 标签: 外周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置管术 肿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重症加强监护病房应用静脉麻醉可降低 POWER PICC中导管异位的发生率,提高护理静疗质量。方法:选取符合留置 POWER PICC的重症患者 185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95例)和实验组 (n=90例 ),对照组在中应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实验组在管过程中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两组在中导管异位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中导管异位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重症加强病房留置 POWER PICC,应用静脉麻醉可降低中导管异位的发生率,值得在临产推广。

  • 标签: 重症加强监护病房 静脉麻醉 POWER PICC 丙泊酚 导管异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线超声引导在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无线超声组各60例。传统组的定位及穿刺等均采用解剖标志进行,无线超声组的定位及穿刺等均在无线超声引导下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困难数、平均穿刺时间、平均穿刺次数、一次穿刺成功率、二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困难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线超声组平均穿刺时间、平均穿刺次数、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线超声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二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线超声引导的颈内静脉更方便,更容易,更安全,更快速。对于具有困难(肥胖、颈内静脉史、体位无法配合、血管畸形、水肿)的患者更为安全有效。

  • 标签: 肾透析 穿刺术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泪小治疗泪小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泪小阻塞患者共90例,根据泪小阻塞长度分为≥5 mm组(A组)与<5 mm组(B组),每组各45例。均行改良泪小,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A组治愈29例(64.44%),有效10例(22.22%),无效6例(13.34%);B组治愈31例(68.89%),有效13例(28.89%),无效1例(2.22%),B组治疗效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 P=0.045)。结论改良泪小治疗泪小阻塞临床效果确切,对阻塞长度<5 mm者疗效优于阻塞≥5 mm患者。

  • 标签: 置管术,泪小管,改良 阻塞,泪小管 效果,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成人深静脉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到进行深静脉的成人患者共 80例,均于 2019年 5月至 2020年 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针对接受深静脉的患者可实施术后护理方案,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复。

  • 标签: 成人 深静脉置管术 护理
  • 简介:【 摘要 】在目前国内的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采用颈内静脉是最为常用的一种临时性血管通路方式,本次研究基于在颈内静脉的导管固定与防脱、感染预防与处理、控制血栓形成与导管堵塞、健康思想教育几个方面对于目前国内血液透析的颈内静脉管护理情况进行一系列的阐述,希望能够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的感染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治疗 颈内静脉置管 感染预防 导管护理 思想教育 控制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ICC并发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300例PICC患者。随机分为各150例的对照组(常规护理)及研究组(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ICC置管 静脉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逆行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和弊端。方法纳入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科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次发现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共213例,其中逆行溶栓(CDT)组(150例),单纯抗凝组(63例)。比较两组血栓清除率、6个月的髂股静脉通畅度、12个月PTS情况、静脉瓣膜反流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CDT组对于髂静脉血栓清除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抗凝(P=0.011),但对于股腘静脉血栓与单纯抗凝无差异(P>0.05)。逆行溶栓对于股总静脉血栓的效果在中央型优于混和型(P<0.0 001)。相应的,CDT组6个月的髂静脉通畅率高于单纯抗凝组(P=0.002),而股静脉通畅率两组间无差异(P>0.05)。CDT组PTS发生率以及重度PTS的发生率均低于抗凝组(P<0.0 001),但轻中度PTS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CDT组12个月的静脉瓣膜反流情况与抗凝组相似(P>0.05),但生活质量要高于抗凝组(P<0.0 001)。结论逆行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对于髂静脉血栓有一定优势,但由于困难、对静脉瓣膜损伤等原因,对于累及股腘静脉的血栓,如无特殊情况,建议将逆行溶栓作为次选方案。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置管溶栓 逆行置管 单纯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部位与成功率、出血量、静脉炎和导管相关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至12月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新生儿二科收治的1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新生儿分别采取上肢静脉PICC和下肢静脉PICC。比较两组新生儿成功率、出血量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下肢静脉组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导管异位率明显低于上肢静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下肢静脉组新生儿出血量明显低于上肢静脉组、留置时间明显高于上肢静脉组、操作耗时明显低于上肢静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穿刺时,下肢静脉组新生儿NIPS评分及心率明显低于上肢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后时间的增加,两组新生儿NIPS评分及心率均呈降低趋势,且后1 min、2 min、3 min、4 min、5 min,下肢静脉组新生儿NIPS评分及心率均明显低于上肢静脉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下肢静脉组新生儿送困难、置入过深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上肢静脉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下肢静脉组中未发生置入颈静脉、返折腋静脉等情况。下肢静脉组新生儿静脉炎、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上肢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生儿行上肢静脉PICC有利于提升成功率,减降低出血量以及静脉炎、导管相关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临床舒适度明显优于上肢静脉PICC

  • 标签: 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置管术 置管部位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血液透析颈内静脉并发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颈内静脉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颈内静脉留置时间、患者满意率以及相关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留置颈内静脉时间为(175.24±86.39)d显著低于观察组的(256.36±79.81)d,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结论对颈内静脉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可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减少感染发生,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颈内静脉置管 并发感染 预防性护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ICU患者锁骨下静脉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我院 ICU收治的 60例锁骨下静脉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例,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强化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0.00%,明显比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的 76.6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 PICC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 2015年 4月至 2016年 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54例新生儿,采用 PICC导管进行静脉输液。护理组患儿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普通组患儿采用正常护理措施,将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患儿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小于普通组,差异明显有意义 (p<0.05)。结论:探求在防治机械性静脉炎护理方法十分重要,正确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PICC 新生儿 机械性静脉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 NICU早产儿救治中脐静脉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9年 2月 ~2020年 3月,于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 80例早产儿展开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40)与观察组( n=40),对照组行外周静脉,观察组行脐静脉,比较两组早产儿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导管留置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早产儿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导管留置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均显著较短,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堵、渗血、肝功能异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NICU早产儿救治期间采用脐静脉的临床效果,不仅缩短了早产儿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导管留置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而且降低了患儿堵、渗血、肝功能异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脐静脉置管 NICU 早产儿 外周静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下腔静脉血栓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CDT治疗的下腔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21例患者均经静脉造影诊断为下腔静脉血栓,同时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向上延续导致的下腔静脉血栓18例,下腔静脉滤器导致的下腔静脉血栓3例。21例患者均在下腔静脉滤器的保护下成功进行CDT治疗,其中7例患者伴有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给予髂静脉支架治疗。随访3~48个月,1例肿瘤患者CDT术后2周再次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给予加强抗凝治疗后好转,其他患者无血栓复发,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和下腔静脉滤器均会导致下腔静脉血栓。在下腔静脉滤器的保护下,CDT治疗下腔静脉血栓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下腔静脉 血栓 尿激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颈部静脉阻断法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的价值比较,为临床护理操作方法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该院行PICC患者28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对照组患者在时采取传统偏头法同时助手可辅以指压法进行颈部静脉阻断,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按压器法阻断颈部静脉,比较两组患者时间、导管总异位率、颈部静脉异位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ICC总异位率及颈部静脉异位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按压器法阻断颈部静脉可显著降低PICC时导管异位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偏头法 按压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胃癌患者 PICC 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 方法: 随机抽取 90 例胃癌患者,利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使用常规护理以及综合护理)与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 经护理干预,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依从度分别为 95.56% 、 77.78% ,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综合护理模式 对胃癌患者 PICC 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改善效果明显,患者依从度显著提高,临床价值高。

  • 标签: 胃癌 PICC 置管 并发症 血栓性静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