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将聚丙烯酰胺水解的方式合成了类似于无规共聚丙烯酰胺-丙烯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并合成了无规共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P(NIPAM-co-AA))。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两种二元共聚在水溶液中聚集体的形貌。为了考察含丙烯的二元共聚的抗硬水性能,测定了其钙皂分散力及钙离子稳定性,并与聚丙烯(PAA)比较。实验表明,P(NIPAM-co-AA)在水中形成稳定的囊泡状聚集体,并具有更强的钙皂分散力。

  • 标签: 丙烯酸 二元共聚物 钙皂分散力 钙离子稳定性 丙烯酰胺 N-异丙基丙烯酰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聚甲基丙烯酸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64名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并随机将这64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我院骨科传统治疗,观察组采用聚甲基丙烯酸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聚甲基丙烯酸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好,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的治疗率。

  • 标签: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骨水泥 椎体成形术 压缩性骨折
  • 简介: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开发的环氧大豆油丙烯合成方法日前获得专利授权。该专利是将大豆油、甲酸和溶剂在室温下混合均匀,滴加过氧化氢与催化剂的混合,静置分层后对油层进行处理即可得到环氧大豆油,其环氧值5~8,酸值〈1,

  • 标签: 环氧大豆油 丙烯酸酯 酯合成 专利授权 合成方法 混合均匀
  • 简介:本文介绍了高盟的一款醇溶丙烯油墨连接料,使用该连接料的白墨在BOPP上印刷后,油墨综合性能好,性价比高,可以和多种类型胶水匹配,并且能达到理想的复合强度,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尤其是与水性丙烯复膜胶复合后其复合强度达到1.5N/15mm以上。

  • 标签: 油墨连接料 水性丙烯酸 复合强度 匹配性 胶水 环保
  • 简介:将氰基乙酸乙、二硫化碳、硫酸二甲在乙醇钠作用下反应制备中间体2-氰基-3,3-二甲硫基丙烯(1),中间体1经过β-苯乙胺胺化反应得到2-氰基-3-甲硫基-3-(β-苯乙胺基)丙烯(2),最后,中间体2与乙醇胺、正丁胺和环己胺等进行反应,合成了2-氰基-3-取代氨基-3-(β-苯乙胺基)丙烯乙酯类化合(3),化合结构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氢谱、碳谱等进行了表征。

  • 标签: 2-氰基丙烯酸乙酯类化合物 合成 方法 结构
  • 简介:以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以DMSO/叔丁醇有机溶剂为反应体系,在室温条件下催化合成蔗糖。研究表明:月桂与蔗糖的摩尔比为大于8,反应温度为30℃,脂肪酶用量为0.3g,缓冲液的pH值为7.5,反应6h时,酯化反应的相对转化率较高。反应产物的薄层色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证实所合成的产物为蔗糖月桂

  • 标签: 固定化脂肪酶 酯化反应 蔗糖月桂酸酯
  • 简介: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丁酮和乙醇为混合溶剂,采用沉淀聚合和饥饿滴加投料的方式合成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无规共聚。考察了偶氮二异丁腈添加量和混合溶剂体积比对共聚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收率的影响,滴加时间与共聚均质度的关系以及母液循环使用情况。使用凝胶渗透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示差扫描量热法和热重法对共聚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05%,混合溶剂中丁酮与乙醇的体积比为7:3,滴加时间为5h时,所合成的共聚收率98%,重均相对分子质量达到1.3×10^5,均质度高,热性能良好。在上述工艺条件下进行母液循环使用,实验结果基本上保持一致。

  • 标签: 沉淀聚合 饥饿滴加 混合溶剂 均质度
  • 简介:将来自嗜酸乳杆菌K1的胞外阿魏酶应用于糖化过程,以释放游离酚进入到麦汁中.该酶在生物反应器中制成,并部分纯化从而获得单酶.在52℃时,游离阿魏和香草酸释放到麦汁中(糖化醪中酶的用量为4.09-14.60U/L),在62℃能检测到阿魏(酶的添加量为14.60个单位/L).在26℃时,酶的任一浓度都能使游离P-羟基安息香和丁香得到有效释放;在52-74℃,游离的P-羟基安息香也能释放(酶使用量为14.60U/L);在26-52℃时,游离儿茶也能被酶制剂(酶用量为8.75U/L和14.60U/L)有效水解;起源于绿原的游离咖啡在26-62℃也能有效释放.在糖化过程中,虽有细菌酶的活性,但没有P-香豆释放出来.而由于其较低的热稳定性,在62℃或74℃时,嗜酸乳杆菌K1的阿魏酶不能释放酚.综上所述,嗜酸乳杆菌K1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产生阿魏酶的来源物质,在糖化初期可用于抗氧化酚的释放.

  • 标签: 抗氧化剂 细菌 阿魏酸 阿魏酸酯酶 乳酸糖化 嗜酸乳杆菌
  • 简介:在如火的夏天,晚上吃点啥好呢?拌个黄瓜丝儿,加点白酷可以提味儿,弄个海蜇皮,加点老醋更加鲜美,喝点杨梅酒,汁味美,冰镇果汁,爽可人。说到底,都是这种神奇的味道给夏天带来了特别的感觉。而到了冬天,北方的同学们会品尝到一种美味——酸菜,酸菜在南方一些地方也有不同版本,吃到嘴里虽然都是酸溜溜,风味却大相径庭。

  • 标签: 味道 夏天 同学
  • 简介:生长了一种新配比的铒掺杂铌铟铅-铌镁铅-钛铅单晶(25PIN-44PMN-31PT-0.02Er2O3),并对晶体做了完整的冷加工和极化,得到了沿〈001〉方向极化的晶体样品.在室温下利用椭圆偏振仪测量了晶体的折射率谱,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晶体的赛尔迈耶尔方程各参数.其中Eo=5.471eV;Ed=22.56eV;k=227nm;So=0.8002×10^14m-2.利用紫外-可见-红外分光光度计获得了晶体透射率谱,晶体紫外吸收边为400nm.同时通过计算得到了样品的禁带宽度为2.94eV.

  • 标签: 铒掺杂铌铟镁酸铅-钛酸铅晶体 折射率 塞尔迈耶尔光学系数 禁带宽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芬那膏治疗冬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冬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外涂氟芬那软膏,每天2次;对照组外涂炉甘石洗剂,每天3~6次。两组患者均口服左西替利嗪胶囊(5mg),每天1次,赛庚啶片(4mg),每晚2片。治疗组好转或痊愈后,巩固外涂氟芬那每周2次,疗程为2周。治疗结束后评价有效率。治疗结束2个月后评价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24例,好转8例,无效0例,有效率84.00%;对照组46例,痊愈8例,显效18,好转17例,无效3例,有效率56.5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6,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跟踪随访2个月,治疗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10例,两组复发率分别为6.00%、21.74%(P<0.05)。结论氟芬那膏治疗冬令瘙痒症疗效优于炉甘石洗剂,且能显著降低复发率。

  • 标签: 氟芬那酸丁酯膏 冬令瘙痒症 治疗
  • 简介:汤鱼不是酸菜鱼。汤鱼源于贵州,酸菜鱼源于四川。多少人因为这一字之差而稀里糊涂以为都是四川的名菜呢。汤鱼可是贵州酸菜中的经典名菜。

  • 标签: 酸汤鱼 贵州 四川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芬那软膏联合中药痤疮饮治疗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中药痤疮饮,外用氟芬那软膏;对照组40例口服中药痤疮饮。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有效率为77.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氟芬那软膏联合中药痤疮饮治疗重度痤疮疗效显著,优于口服中药。

  • 标签: 重度痤疮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 痤疮饮
  • 简介:硅烷化玻璃复合(silanolhyaluronatecompound,SHAC)是一种透明质衍生物。类人胶原和肌肽是当前市场上主流的抗皱成分。本研究将SHAC用于皮肤抗皱剂中,研究其对成纤维细胞的影响。SHAC分别与类人胶原和肌肽复配,作用于体外培养的L929细胞,检测正常细胞的增殖活性和UVB损伤细胞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1)肌肽能促进L929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UVB照射细胞引起的氧化损伤的能力。类人胶原蛋白没有明显效果。(2)SHAC分别与类人胶原、肌肽制备复配制剂,均能够显著促进细胞的增殖,抑制UVB照射引起的细胞损伤。SHAC能增强类人胶原和肌肽的功效,在开发皮肤抗皱功能的产品领域前景良好。

  • 标签: 硅烷化玻璃酸酯(SHAC) 类人胶原 肌肽 复配 增殖活性 紫外损伤
  • 简介:根据调查可知柳州市早餐食品塑料袋使用的大多为三无产品,且使用量巨大,平均一家早餐店一年使用量达数十万个。而邻苯二甲酸在塑料中作为增塑剂大量存在,通过溶出性试验可知,非食品级早餐塑料袋中检出的浓度为DEHP9.35±0.28mg/kg,DBP1.62±0.28mg/kg,远大于食品级保鲜袋中的含量。

  • 标签: 酞酸酯 早餐塑料袋 溶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