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人类疾病模型小鼠的可遗传生物学特性,建立品系的标准维持方法.方法选用FVB/TgN、MRL/Mpj和SAMP1/Ka三个疾病模型小鼠品系作为代表性实验对象,通过测定生长曲线、RAPD同工、酶电泳、行为学试验等方法,找出三个品系相对于各自对照品系的不同特征,并建立了标准检测指标作为维持方法的依据.结果MRL/Mpj的生长曲线相对于对照品系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FVB/TgN、MRL/Mpj、SAMP1/Ka等三个品系的RAPD图谱在阳性引物及扩增出的条带方面均不一致;同工酶电泳的结果表明不同品系的个体之间表型不完全相同;行为学试验更从多方面直观地显示了各品系的不同特征.结论人类疾病模型小鼠除了用常规检测方法外,还应建立各品系在生长曲线、RAPD、同工酶电泳、行为学试验等方面的特殊检测方法,及时检测模型小鼠品系的独特性状并作为保种依据,以避免遗传漂变的发生.

  • 标签: 疾病模型 标准化 人类 同工酶电泳 生长曲线 RAPD图谱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大肠埃希菌内毒素(LPS),实验室的温湿度、动物的固定方法和动物的生理机能状态对兔发热反应的影响.方法实验在能控制温湿度的实验室内进行,静脉注射不同剂量(0.5?ng/kg\,2?ng/kg\,20?ng/kg\,100?ng/kg\,200?ng/kg\,2000?ng/kg)大肠埃希菌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发兔发热反应.结果随LPS注射剂量的增加兔发热反应增强.表现在发热潜伏期逐渐缩短;发热高峰值逐渐增加;发热时程逐渐延长;体温反应指数逐渐加大.另外LPS注射剂量不同,动物发热曲线的峰型亦不相同,小剂量LPS(0.5?ng/kg及2?ng/kg)可诱发单峰型发热反应;用量增加到20?ng/kg以上时,呈双峰型发热反应.静脉注射剂量为100~200?ng/kg时兔发热反应呈典型的双峰热,且发热反应均一,是造模的适宜剂量.实验结果证明实验室的温度为25℃左右动物以颈部固定方法为宜.

  • 标签: 发热反应 LPS 内毒素 不同剂量 大肠埃希菌 诱发
  • 简介:目的:探究标准患者模拟结合案例情景对普外科见习教学的运用。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本科见习生120例进行随机分组,模拟组、案例组及联合组各40例,分别采用标准患者模拟、案例情景及标准患者模拟结合案例情景进行教学,对比三组见习生的学习效果,分析联合教学的运用方法。结果:联合组学生见习结束后学习兴趣、知识掌握情况及讲师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其课堂气氛活跃情况明显优于案例组(P〈0.05);三组学生传统试题错题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学生病例分析错题数明显低于案例组及模拟组(P〈0.05);见习结束时,联合组知识掌握程度及病历书写能力均显著优于模拟组及案例组,三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标准患者模拟结合案例情景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见习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活跃度及学习效果,使其知识掌握情况和病历书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是一种效果优秀的教学方式,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标准化患者模拟 案例情景 普外科 见习 教学
  • 简介:目的:通过客观评价肝病护理应用个性护理模式的效果,寻找提升肝病患者预后效果的护理方案.方法:以随机法选择本院2013年07月-2015年07月接收的40例肝病患者(实验组),应用个性护理模式;同期选择40例肝病患者(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模式,在对所有入选患者的护理情况深入观察的基础上,客观对比各项临床数据.结果:上述入选患者中,实验组入选患者满意率97.50%,对照组75.00%;实验组入选患者生活质量分数(54.02±5.28)分,对照组(40.57±4.69)分,2组满意率及生活质量分数对比有差距(P〈0.05).结论:肝病护理应用个性护理模式效果突出,已成为提升患者满意率以及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可推广.

  • 标签: 肝病护理 个性化护理模式 一般护理模式 生活质量分数 满意率
  • 简介:本文通过对设备维修管理的探索,形成适合企业设备特点的可靠性维修模式,把设备保养体系、点检管理、设备状态检测、寿命周期管理、故障缺陷管理及设备信息化分析应用等流程进行有效集成,实施主动维修、预测维修和预防维修,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设备劣化 可靠性 维修 探讨
  • 简介:大豆分枝与株型及其产量关系密切。大豆品种资源分枝数的表型鉴定对提高其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了探索黑龙江大豆品种在北京异地种植条件下的分枝数.本研究以来源于我国东北生态区的49份大豆品种为材料.于2011年和2012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在45cm行距条件下,株距分别设置25cm、15cm和5cm.研究品种的分枝数及对种植密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分枝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并且各品种对种植密度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据分枝数目将参试品种分为少分枝、中等分枝和多分枝3类;根据分枝数与种植密度的相关系数将参试品种分为不敏感、低度敏感、中等敏感和高度敏感4类。本研究为参试材料在不同株型优良品种培育中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大豆种质表型鉴定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大豆 种植密度 分枝特性 密度敏感性
  • 简介:目前芒属植物被视为最有前景的木质纤维素能源作物,在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利用。但截至目前依然没有统一的芒属植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信息的共享与交流。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开展芒属植物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制定技术标准研究,旨在为芒属能源作物品种的选育、审定与推广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本文论述了芒属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数据标准与数据质量控制规范的制定原则、方法与内容,对于促进整合全国芒属种质资源,规范芒属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芒属 种质资源 描述规范 数据标准 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 简介: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是生物化学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现状,探讨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模块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提出了合理的实验成绩考核方法.

  • 标签: 生物化学综合性 实验设计性 实验多元化考核体系
  • 简介:实时荧光定量PCR是目前基因表达量差异分析的首选方法之一。虽然其操作简单,但如何保证其定量结果的可信度一直是个难题,特别是针对只有20多个碱基的miRNA的定量分析。本研究以水稻miR408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为实例,系统地优化和阐述了有关荧光定量的新标准及要求。结果表明,引物的浓度对于荧光定量PCR体系的优化至关重要。

  • 标签: 基因表达量分析 MIQE标准 MIRNA 荧光定量PCR
  • 简介:目的检测巨噬细胞对新生隐球菌活力的影响。方法新生隐球菌标准株B3501与小鼠巨噬细胞系J774细胞共孵育后,检测其出芽率,并通过电镜观察B3501在J774细胞内的超微结构。结果被吞噬的B3501超微结构完好,J774细胞对B3501菌株的吞噬指数在5.67%±1.29%-8.76%±3.09%,而B3501菌在J774细胞内的出芽率较高,可达46.85%±6.63%,出芽率随共孵育时间延长而下降,但4hrs组和8hrs组无明显差别(P〉0.05)。超微结构观察显示细胞内的新生隐球菌细胞壁完整。结论虽然巨噬细胞存在着胞内和胞外的抗隐球菌活性,但新生隐球菌仍可在其细胞内外存活并繁殖。

  • 标签: 新生隐球菌 巨噬细胞 毒性因子 凋亡
  • 简介:由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天津市科委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主办,中科院微生物所、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筹)和天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联合承办的“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高峰论坛2008”4月18日上午在天津港保税区开幕。来自海内外30余家企业、60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届论坛活动。

  • 标签: 工业生物技术 生产模式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中科院 天津市
  • 简介:建立健全高素质高水平临床医疗队伍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改善医疗质量的关键。医院医学教学是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充分结合,是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当前医院医学教学正面临着国际发展趋势的巨大挑战,加快医学教育模式改革进程,从医学认知教育培养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进一步接近国际标准,以培养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医学人才是当前医院医学教学的重大目标。本文就当前医院医学教育利弊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完善医学教学模式的设想,以期为医院医学教学提供参考。

  • 标签: 医院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
  • 简介:您想知道在研发实验室中如何进行基因测试吗?您是否想过在器官移值之前,确保捐赠者和接受者的DNA相容性测试的复杂性?

  • 标签: 实验室 生物领域 光技术 紫外 标准 分子
  • 简介:目的:分析物种间miRNA序列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为后续miRNA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miRBase数据库下载8种模式生物,即智人、小鼠、大鼠、果蝇、线虫、拟南芥、水稻、玉米的全部miRNA,通过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及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各物种成熟miRNA序列长度均约为22nt,植物miRNA长度分布范围较动物更集中;而pre-miRNA则相反,植物pre-miRNA的长度变异远大于动物;各物种miRNA序列第一个碱基倾向于U,而其他位点的碱基在不同物种间变异较大;miRNA的保守性有一定的范围,不存在在所有物种中均保守的miRNA。结论:找到了miRNA间的一些共同点及差异点,可为后续miRNA鉴定注释提供借鉴。

  • 标签: MIRNA PRE-MIRNA 保守性 GC含量 碱基偏好性
  • 简介:通过历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分析,探讨退耕还林模式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成功的造林模式,以达到山地的综合利用,对扶贫开发进程、更好的解决民生问题,确保退耕还林工程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以顺利实施国家的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程.

  • 标签: 退耕现状 造林模式 泸水县
  • 简介:在实践中,力求从建构教学模式的角度构建一个四阶段的对话教学模式,以便将对话教学的理论具体化为教学实践中的可操作之物,增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性,避免教学实践中的盲目无序。本文首先对高中语文对话教学的现状分析,最后阐述了语文对话教学模式的实现策略。当然,语文对话教学模式的开展还需要很多条件,最主要的是: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水平:优化教学环境,力促学生主动参加。

  • 标签: 语文教学 对话教学 课堂模式 高中语文
  • 简介:为探讨大球盖菇的交配型,以鲜大球盖菇为材料,经担孢子弹射,稀释分离法获得22个单孢菌株。经单孢出菇验证其性遗传模式为异宗结合。再经单孢配对试验,得到4种不同交配型的单孢菌株,单孢的极性比为4:4:11:3。经异核体菌株出菇试验,证实大球盖菇的性遗传模式为四极性异宗结合。

  • 标签: 大球盖菇 极性 性遗传模式
  • 简介:以抗旱玉米自交系旱21为材料,克隆获得玉米分子伴侣基因ZmBiP1,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ZmBiP1基因的表达模式,并将ZmBiP1基因转入拟南芥中研究其功能。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ZmBiP1基因在玉米自交系旱21的不同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且在子房中表达量最高。ZmBiP1基因受甘露醇胁迫诱导上调表达,受盐胁迫诱导下调表达。转基因拟南芥功能验证结果表明,过表达ZmBiP1基因导致拟南芥在种子萌发时期对盐和甘露醇胁迫的耐受能力减弱。这些结果表明ZmBiP1基因可能是逆境反应信号传递途径的负调节因子。

  • 标签: 玉米 分子伴侣 ZmBiP1 拟南芥 逆境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