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研究当代媒介文化现象时,威廉斯提出了一系列概念,这些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洞见,体现了威廉斯的文化政治理想,对后来的文化研究产生了久远的影响。本文以重要概念为焦点,在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整体中分析其媒介文化理论的基本精神和理论要旨。

  • 标签: 情感结构 神奇体系 流动藏私 流程
  • 简介:最近的若干趋势看起来导致了视觉艺术中社会因素的消失和文化理论的衰退。这篇论文首先通过援引学者们的观点来考察"图像力量"的争论,以此有充分的理由把焦点集中到图像以何种方式与它们的阐释相排斥。只有在这种力量看上去具有自身的自律性,以及当它在社会历史关系中的源起被忽略或遮蔽的时候,问题才会出现。同样的,最近针对社会和文化理论重要纠偏的批评在一种依靠经验的观念指导下,走得太远,这是一种未经语言、阅历和社会生活为中介调节的经验。具体而言,这篇论文谈到现象学的复兴迹象、情感理论、后人类和神经美学理论。所有这些理论确切记录了美感经验中的直觉,但是错误地下结论说这种"在场"实际上不是通过许多中介方式调节,瞬间的遭遇必定是不可见的。本文回顾了文化理论的历史性缺失,为它们的新的发展趋势寻找存在的理由,认同他们的研究的合理性,但最终还是拒绝接受他们对直觉观点的夸大论述。

  • 标签: 情感 文化理论 神经美学 现象学 后人类 图像力量
  • 简介:原来德法大陆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式微,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研究重心已经转向英美。对于伊格尔顿和詹姆逊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遗产是文化批判理论。他们最初都使文学批评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从文学批评走向文化批判,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政治学。正是这些可比性,促成了一场以伊格尔顿和詹姆逊为代表的英美文化理论的当代对话。

  • 标签: 詹姆逊 伊格尔顿 西方马克思主义 文化理论
  • 简介:<正>今年5月29日至30日,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社科联、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文联、天津作协联合召开了“天津市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理论讨论会”。与会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一、当前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意义1.现实意义。有些学者认为:弘扬民族优秀

  • 标签: 民族优秀文化 理论讨论 天津市 中华民族文化 民族虚无主义 毛泽东
  • 简介:<正>一20世纪后半叶,随着信息技术和跨国资本的发展,资本主义进入了被西方学者称之为"跨国资本"的阶段,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特征越来越明显。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对文化领域产生巨大的冲击,其中一个重要表征就是各国各民族文化通过世界性的交流,打破了原来闭关自守的狭隘界限而走向开放和多元,形成一种"世界文化"的新格局。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

  • 标签: 马克思主义文化 后现代主义文化 经济全球化 詹姆逊 文化工业 跨国资本
  • 简介:<正>文化观念随着它们所反映的世界而改变。如果它们坚持认为,也如其一直所做的那样,需要进入到历史的语境中才能看清楚事物的话,那么这一原则也必须运用于他们自身。甚至那些最抽象的理论也在历史的现实里面有其根源。例如解释学这门科学或者是阐释的艺术。一般都认为解释学的奠基人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但施莱尔马赫对阐释艺术的兴趣是因为被邀请去翻译一本名为《新南威尔士英国殖民地报道》才引发出来的,这就不那么为人们广泛所知了。该书记载了作者与澳大利亚土著的相遇,但施莱尔马赫考虑的是,我们怎样才能理

  • 标签: 施莱尔马赫 弗里德里希 英国殖民地 解释学 政治解放 后结构主义
  • 简介:不同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中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需要认真研究,以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建立在唯物主义实践认识论基础上的文化本质观、建立在文明主体思想基础上的文化主体观以及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文化政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三个层次。中国化、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是文化自觉的理论基石和文明发展的科学指南,也为现时提供了文化批判的理性维度和文化交往的伦理原则。

  • 标签: 文化认识论 文化本质论 文化发展论 文化理论体系
  • 简介:西方有着两千多年的听觉文化理论资源,其发展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古希腊时期逐渐形成的通过“看”来认识世界的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为视觉中心主义奠定基础;其次是德国古典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比较重视理性,将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形而上学体系建设得近乎完善,继承古希腊时期用“看”,而不是“听”的方式认知,以哲学的角度而非艺术美学的角度建构理论体系;在此之后的现代时期,尼采、海德格尔等人反思传统形而上学的危害性,欲将人类从传统的视觉至上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用听觉来影响、平衡或者是替代视觉中心.

  • 标签: 听觉文化 音乐 形而上学
  • 简介:<正>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中,阿多尔诺被视为仅次于卢卡契的当代美学大师。他以社会批判理论著称于世,而文化工业作为他那个时期日趋泛滥的文化现象,自然就构成他艺术社会理论的重要研究对象。早在1938年,阿多尔诺就写出《论音乐的偶像性和欣赏力的退化》,开

  • 标签: 阿多尔诺 文化工业 西方马克思主义 社会批判理论 当代美学 论音乐
  • 简介:7月27—30日在山东青岛召开,由中国伦理学会和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共同主办,中共青岛市黄岛区委党校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院校和党校系统的1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万俊人指出,对于当代世界和中国所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我们需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要建立清晰、完备、长远、科学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在观念上实现变革;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将生态文明的基本制度安排切实转化为政府的政治责任和整个社会的基本义务;三是要全社会成员自觉行动起来,参与到“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去。

  • 标签: 中国伦理 生态伦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 精神文明建设 清华大学 党校系统
  • 简介:作为一种生态文化理论生态文明理论,可依据环境政治分析的不同视角而划分为三个亚向度或层面:一种“绿色左翼”的政党意识形态话语、一种综合性的环境政治社会理论、一种明显带有中国传统或古典色彩的有机性思维方式与哲学。相应的,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无论是作为一个学理性概念还是一种系统性的生态文化理论,都蕴涵着深刻的绿色变革指向或要求。当然,这种生态文明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现有的绿色认知与实践水平的反映——我们这种认知与实践的先进性和普遍性都是有限的,我们将已有认知与不断改进的认知付诸实践的潜能也不是可以自动实现的,而是有条件的,而且有些条件并不取决于我们自己。

  • 标签: 生态文明理论 绿色变革 绿色左翼 环境政治 中国
  • 简介:毛泽东的文化革命理论是一个充满歧见的论域。化解歧见,需要细致的知识性研究。毛泽东的文化革命理论包括三个基本的维度:文化革命与政治革命、经济革命,文化革命与伦理革命,文化革命与阶级革命。毛泽东对文化革命、政治革命、经济革命三者的关系坚持辩证论,摒弃了经济决定论,承认文化文化革命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成为决定的因素;将伦理革命视为文化革命的重要主题,将立场转换视为文化革命的先导条件,突出文化革命与知识分子阶级立场转换的关系;认为文化革命是阶级革命的特殊组成部分,突出文化革命的特殊性。1949年前,毛泽东的文化革命理论在实践上取得了明显成果。但毛泽东文化革命理论本身的不完善性、潜藏的不确定性和特定情况下的偏向性,是使其产生理论和政策偏差、导向"文化大革命"的重要条件。

  • 标签: 毛泽东 文化革命 内在理路
  • 简介:《启蒙辩证法》的主旨在于反思启蒙如何倒退为神话,以及如此与神话纠缠的启蒙是否还能通过对自身倒退为神话的环节进行反思从而找到拯救自身的出路.《文化工业》一文则表明以真理样态出现的意识形态早已将自己构造出来的系统伪装为'自然',引诱大众深陷其中.对于生活在技术,更进一步说,是技术背后的权力为他们打造的完美世界之中的大众来说,在这个华美的牢笼中反思启蒙的可能已经微乎其微.但文化工业理论本身的面世似乎向世人表明事实不尽然如此.于是,挖掘启蒙拯救自身的可能就变得非常必要.

  • 标签: 启蒙 神话 理性 权力
  • 简介:民族文化有共同的形上根源,价值根源平等,有独特的文化内容。复兴传统文化,要有理性认识。.以柏拉图“理型论”和宋儒“理一分殊”观安置人类文化,形成“文化三层论”的文化思想模型,可以确立复兴中国文化理论基础。

  • 标签: 传统文化 理论模型 文化三层论 中国 民族文化
  • 简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统一起来,政治建设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文化建设要融入生态文明要素,社会建设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社会基础,在实践上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实践,提出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考核制度、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以及多方参与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

  • 标签: 习近平 生态文明 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
  • 简介:人类在解决了经济学意义上的生存问题的同时却带来了生态学意义上的生存危机。原因何在?乐观的人们会认为是由于我们的经济和技术还不够发达。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当然还有些较清醒的人看到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不平衡和社会的非正义也是原因之一,因为这种不平衡和非正义影响

  • 标签: 《启蒙之后》 卢风 生态环境 文化内涵 自然主义
  • 简介:周秦时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当时频繁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使当时统治者在生态治理上形成了特有的治理文化和方式,并对中国古代及后世生态伦理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生存危机,周秦优秀传统生态伦理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现代价值:优秀的学术传承、独具特色的生存智慧、普适的文化价值取向、处理生态关系的合理维度、超越与整合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认识思路及新的治理理念和制度参考。

  • 标签: 周秦时期 生态伦理文化 生态治理 生态文明
  • 简介:太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与发展,大多与晋商文化息息相关,后太谷诸多文化要素均围绕着晋商文化组成了文化有机体,形成了完整的地方文化生态区域。以太谷晋商文化为核心的地方文化,承载它的载体是太谷的古城,是大宅院、古民居,是那些林立于乡间的寺庙建筑,丰富的文化与建筑空间相融合,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调查显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保护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由于操作上的需要,将原本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文化生态人为地加以切割,分段、分区、分对象地施以"保护",这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化和碎片化,其结果往往顾此失彼。

  • 标签: 太谷 非物质文化 遗产 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