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系统适用性试验是分析实验测定开始前,对分析系统(包括方法、操作和仪器)是否满足测定要求进行的验证操作,如果符合要求,则可继续进行测定且其结果可靠,如果不符合要求,则需对系统进行调整或改进以满足要求,保证后续实验结果可靠。本文论述将从多维角度讲述HPLC分析方法中系统适用性试验概念解析,以及试验评价参数,及如何确定系统适用性实验内容,如何选择计算方法等研究部分。

  • 标签: 系统适用性 评价参数 计算方法
  • 作者: 曾朝强 王晶 张小明 汤梦月 郭志伟 陈天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2年第07期
  • 机构: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影像科,南充 637000 医学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南充 637000,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影像科,南充 637000,医学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南充 637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参数MRI中子宫肌瘤患者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术后无再干预危险因素,建立无再干预概率列线图预测模型。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诊断为子宫肌瘤并行HIFU治疗的患者MRI影像资料及临床特征。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HIFU术后再干预治疗情况。使用Kaplan-Meier、Cox比例风险回归筛选出子宫肌瘤HIFU术后再干预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建立预测子宫肌瘤HIFU术后3年、5年的无再干预概率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性能。结果共纳入191例患者,术后再干预率为23.6%(45/19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肌瘤体积、T2WI信号类型、T1WI强化类型、标准表观扩散系数(standard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StandardADC)值、慢速表观扩散系数(SlowADC)值为潜在危险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2WI信号类型、T1WI强化类型、SlowADC值是子宫肌瘤HIFU术后的独立预后因素,依此建立的列线图C-index为0.745(95%置信区间为0.672~0.818)。3年和5年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833、0.749,校准曲线也证实模型与实际再干预情况的一致性较好。结论基于MRI多参数指标与临床特征可预测子宫肌瘤HIFU术后3年、5年的再干预情况,可为临床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再干预 子宫肌瘤 风险预测 列线图 磁共振成像 多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灌注缺损指数(PPDI)和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及右心功能参数对肺栓塞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嘉兴市第二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诊治的肺栓塞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肺栓塞严重程度分为高危组(n=25)、中危组(n=32)、低危组(n=51),观察PAOI、PPDI、右心室短轴最大径(RV)、左心室短轴最大径比值(LV)、右/左心室短轴最大径比值(RV/LV),分析PPDI、PAOI、右心功能参数与肺栓塞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评估PPDI、PAOI、RV、LV、RV/LV、5项联合预测肺栓塞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敏感度、特异度。结果高危组PPDI[(32.52±10.85)%]、PAOI[(45.01±15.02)%]、RV[(50.32±12.32)mm]、RV/LV(1.42±0.45)均高于低危组的(5.32±1.85)%、(12.52±3.25)%、(37.25±8.52)mm、(0.96±0.21),而LV[(35.14±10.52)mm]低于低危组的(44.02±15.21)mm(t=13.95、11.91、2.62、6.09、5.44,均P < 0.05);中危组PPDI[(18.62±6.02)%]、PAOI[(28.65±8.65)%]、RV[(45.85±10.02)mm]、RV/LV(1.20±0.32)均高于低危组(t=14.75、12.06、4.18、4.13,均P < 0.05)。中危组LV与低危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P >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PDI、PAOI、RV、RV/LV与肺栓塞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7、0.84、0.45、0.41,均P < 0.001);LV与肺栓塞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27,P < 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PPDI、PAOI、RV、LV、RV/LV、5项联合预测肺栓塞严重程度的AUC分别为0.941、0.911、0.721、0.693、0.726、0.951(均P < 0.001)。结论PPDI、PAOI、右心功能参数可作为动态监测肺栓塞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 标签: 脉栓塞指数 肺灌注缺损指数 右心室短轴最大径 左心室短轴最大径比值 右心功能 肺栓塞 高危 中危 低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随机森林的参数响应图(PRM)定量参数对肺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长征医院接受胸部三大疾病筛查的受试者615例。根据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分为正常组、高危组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小气道CT定量参数主要为PRM参数,包括全肺、左肺、右肺及5个肺叶的肺体积、功能小气道疾病体积(PRMVfSAD)、肺气肿体积(PRMVEmph)、正常部分肺体积(PRMVNormal)、未分类部分肺体积(PRMVUncategorized)及后四者体积占全肺的百分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3组间基本临床特征(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肺功能参数和小气道CT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检验评价PRM参数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最后构建基于PRM联合4个基本临床特征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预测肺功能。结果3组间全肺PRM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定量参数PRMVEmph、PRMVEmph%、PRMVNormal%与FEV1/FVC呈中度相关(P<0.001),全肺体积、PRMVNormal、PRMVUncategorized及PRMVUncategorized%与FVC呈强或中度正相关(P<0.001),余PRM参数与肺功能参数呈弱或极弱相关。基于以上参数建立预测FEV1/FVC的随机森林模型和预测FEV1%的随机森林模型。预测FEV1/FVC的随机森林模型预测FEV1/FVC与实际值在训练集中R2=0.864,验证集中R2=0.749;预测FEV1%的随机森林模型预测FEV1%与实际值在训练集中R2=0.888,验证集中R2=0.792。验证集中,随机森林FEV1%预测模型对正常组及高危组分类的灵敏度为0.85(34/40),特异度为0.90(65/72),准确度为0.88(99/112);随机森林FEV1/FVC预测模型对非COPD患者及COPD患者分类的灵敏度0.89(8/9),特异度1.00(112/112),准确度0.99(120/121);两个模型联合对COPD组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Ⅰ、GOLD Ⅱ、GOLD Ⅲ+Ⅳ]分类的准确度为0.44。结论小气道CT定量参数PRM可区分正常人群、高危及COPD人群;基于PRM参数结合临床特征的联合回归预测模型,对正常组及高危组、非COPD及COPD组的预测效果良好,进而实现一次CT扫描能够完成对功能小气道和肺功能的一次性评估。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肺功能检测 随机森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双参数磁共振(bpMRI)与多参数磁共振(mpMRI)对前列腺癌(PCa)及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的检出率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本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4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活检阳性率的影响。根据活检前的MR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bpMRI组(165例)与mpMRI组(237例),比较两组PCa及csPCa的检出率。对两组患者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前列腺体积(PV)和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评分进行分层分析,比较不同tPSA区间、不同PV及不同PI-RADS V2评分时,两组患者对PCa及csPCa的检出率差异。结果患者年龄越大,PCa阳性率越高(P<0.001);随着tPSA水平的升高,PCa阳性率越高(P<0.001);随着PV的增大,PCa阳性率反而降低(P<0.001);患者PI-RADS V2评分越高,PCa阳性率越高(P<0.001)。两组的PCa及csPCa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PSA 10~20 ng/mL区间内,mpMRI组的PCa检出率及csPCa检出率高于bpMRI组(58.1% vs. 31.7%, P=0.004;46.8% vs. 20.6%, 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其他tPSA区间(tPSA<4 ng/mL、4~10 ng/mL,20~100 ng/mL)、不同PV(≤30 mL、30~60 mL、>60 mL)及不同PI-RADS V2评分(3、4、5分)时,两组的PCa和csPCa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pMRI与mpMRI对PCa及csPCa的检出率相当,但是,在tPSA 10~20 ng/mL区间内,mpMRI对PCa及csPCa的检出率高于bpMRI。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特异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软骨综合鼻整形术中获取的鼻中隔软骨形态参数,为临床应用鼻中隔软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2014年3月至2021年6月,北京米扬丽格医疗美容门诊部行鼻中隔软骨综合鼻整形患者732例,男59例、女673例;年龄18~42(27±6)岁。术中保留12 mm的L形鼻中隔软骨支架获取移植用鼻中隔软骨,测量获取的鼻中隔软骨长度、宽度、面积和最大厚度、最小厚度,做记录分析。结果鼻中隔软骨综合鼻整形中获取的鼻中隔软骨长度1.2~3.5 cm,平均2.16 cm;宽度1~3 cm,平均1.84 cm;面积1.43~10.5 cm2,平均4.04 cm2;最大厚度0.5~3.0 mm,平均1.92 mm;最小厚度0.2~2.0 mm,平均0.92 mm。结论中国人鼻中隔软骨综合鼻整形中,保留12 mm的L形鼻中隔软骨支架较合适。

  • 标签: 鼻中隔软骨 鼻整形 移植 测量
  • 简介:摘要:慢性心衰为临床多发病,在老年人当中尤为多发。慢性心衰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预后差、病死率高。明确心衰级别,采取针对性救治可优化预后。超声诊断为慢性心衰主要诊断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慢性心衰患者为例,探究超声诊断参数价值。

  • 标签: 慢性心衰 超声诊断 参数
  • 简介:摘要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是一种用于眼部血管成像的新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视网膜、脉络膜以及视神经的血管成像。它既可以提供视网膜血管的形态信息,又可以提供眼底血管密度的定量测量。OCTA测量参数包括黄斑区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网(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密度、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网(deep capillary plexus,DCP)密度以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等。视网膜微血管系统是维持视功能的重要基础,视网膜血管密度是衡量视网膜微血管循环状态的指标。黄斑区SCP密度、DCP密度以及FAZ面积与许多眼部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如视网膜阻塞性疾病、黄斑裂孔、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以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应用OCTA观察眼底血流的早期改变以及探讨相关眼部疾病的发病机制、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1-16)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 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
  • 简介:摘要:科学开展风险评估是实施药用辅料风险管理的前提,由于辅料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缺乏具体的评估方法。本文在欧盟辅料风险评估指南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辅料属性参数的风险指数评分系统,用于总体评估辅料安全性、功能性和质量属性等与制剂质量相关的风险水平。该方法经过验证,具有普遍适用性,可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有效开展辅料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药用辅料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红细胞参数与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巨幼细胞贫血患者(MA)与溶血性贫血患者(HA)病情鉴定中的判定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和溶血性贫血患者(各35例)作为研究组,35例正常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员红细胞参数MCV、MCH、MCHC、RDW和网织红细胞参数RET%、IRF、HLR%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网织红细胞参数RET%、IRF、HLR%和RDW均高于对照组,且MA网织红细胞参数参数均低于HA(P

  • 标签: 红细胞参数与网织红细胞参数 MA患者 HA患者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参数与网织红细胞参数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我院40例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同期40例溶血性贫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对两组患者实施血液检验,对比所有观察对象红细胞参数、网织红细胞参数值。结果 巨幼组患者MCV、RDW-CV、MCH均显著高于溶血组,P<0.05;两组MCHC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组患者Ret、IRF、HFR、MFR、Ret-He显著高于巨幼组,LFR低于巨幼组,P<0.05。结论 分析红细胞参数与网织红细胞参数对鉴别诊断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巨幼细胞贫血 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参数 网织红细胞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型扫频源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仪CASIA 2与扫频源光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 700测量眼前段结构参数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4—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95例(95眼),分别采用CASIA 2和IOLMaster 700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角膜曲率陡峭轴(Ks)、角膜曲率平坦轴(Kf)。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2种仪器对CCT、ACD、LT、Ks、Kf测量结果的差异性;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各参数测量结果在2种仪器间的相关性;采用Bland-Altman法评价参数测量结果在2种仪器之间的一致性。结果:CASIA 2和IOLMaster 700测量CCT、ACD、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4,P<0.001;t=8.52,P<0.001;t=-2.97,P=0.004);测量Ks、K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种仪器间测量的CCT、ACD、LT、Ks、Kf均呈正相关(r=0.99、0.99、0.99、0.98、0.97,均P<0.001)。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显示,2种仪器测量CCT、ACD、LT差值的均数分别为-7.516 µm、0.043 mm、0.023 mm,95%一致性界限(LoA)分别为(-19.92,4.48)µm、(-0.055,0.139)mm、(-0.120,0.160)mm。2种仪器测量Ks、Kf差值的均数为0.028 D、0.061 D,95%LoA分别为(-0.65,0.77)D、(-0.52,0.58)D;在95%LoA外分别占了7.36%(7/95)、6.31%(6/95),一致性较差。结论:CASIA 2和IOL Master 700的眼前节参数测量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且一致性欠佳。

  • 标签: 眼前段参数 CASIA 2 IOLMaster 700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PT强脉冲光联合参数治疗唇部多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0月至2019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医疗美容科收集唇部多毛,接受OPT强脉冲光脱毛治疗的女性患者94例,年龄14~52(28±9)岁。分为单参数组22例,联合参数组72例;均为每个月治疗1次,共7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治疗次数增加,患者疗效逐渐显现。构成比比较,单参数组χ2=10.87,联合参数组χ2=10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次数间两两比较,单参数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联合参数组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次比3次,χ2=26.05;1次比7次χ2=73.3;3次比7次χ2=23.82,均P<0.017。两组构成比与显效率比较,治疗3次和7次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次显效率单参数组36.36%,联合参数组70.83%;治疗7次显效率为单参数组59.09%,联合参数组81.94%(P<0.05)。两组不良反应表现为一过性的红肿反应、局部瘙痒、皮疹情况。结论OPT强脉冲光联合参数治疗唇部多毛的脱毛效果优于单参数,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多毛 女性 OPT强脉冲光 脱毛
  • 简介:摘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乳腺疾病诊断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是乳腺功能成像在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中发挥重要价值。动态对比增强MRI可以提供乳腺肿瘤组织灌注等相关功能信息,提高了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扩散加权成像可以反映水分子的运动情况,研究表明扩散功能图如表观扩散系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峰度成像可以有效的提高诊断特异度。此外,还有MRI新型技术参数钠成像、磷光谱成像、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血氧水平依赖性MRI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MRI的混合成像等提供了特定元素含量信息。现有数据表明,使用不同的功能MRI可以提供有关癌症发展和进展的详细信息,并对乳腺癌的特异度诊断提供附加价值。本文将回顾乳腺MRI技术的当前和新兴功能参数的诊断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 磁共振波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扫描以及重建参数对放疗图像产生的影响。方法:探讨分析16排螺旋CT扫描过程中重建参数,对图像质量产生的影响,本文针对管电压、管电流以及重建图像等多方面指标进行评估,分析不同参数改变对放疗图像质量产生的影响。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管电压、扫描部位以及滤过器会对CT值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滤过器增强会增加图像噪声,扫描部位会对均匀性产生影响。结论:在进行CT扫描时,工作人员需要通过模体测试,针对CT扫描各项参数进行评估,精确设定放疗CT参数,保障精准放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放射医学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成像质量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血流超声参数结合心脏超声参数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诊断和转归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许昌市妇幼保健院2018月12月至2021年8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76例早产儿PDA患儿为PDA组,并抽取同期52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颅脑血流超声参数[大脑中动脉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收缩期峰值流速(Vs)、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心脏超声参数[肺动脉流速、左心室内径与主动脉根部内径比值(LV/AO)、左心房内径与主动脉根部内径比值(LA/A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各超声指标及联合检查对PDA的诊断价值;根据早产儿出生1年后动脉导管自然闭合情况将PDA组患儿分为自然闭合组及未闭合组,比较自然闭合组及未闭合组的超声指标,分析各超声指标对早产儿出生1年后动脉导管自然闭合的预测价值。结果PDA组的LV/AO、LA/AO、Vd值大于对照组,PI、RI值小于对照组(P<0.05);颅脑血流超声参数联合心脏超声参数诊断PDA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各单一参数(P<0.05);未闭合组的LV/AO、LA/AO、Vd值大于自然闭合组,PI、RI值小于自然闭合组(P<0.05);颅脑超声及心脏超声参数联合预测早产儿出生1年后动脉导管自然闭合的AUC大于各单一参数(P<0.05)。结论颅脑血流超声参数联合心脏超声参数对早产儿PDA有诊断价值,且对患儿出生1年后动脉导管自然闭合具有预测价值。

  • 标签: 早产儿 颅脑血流超声 心脏超声 动脉导管未闭
  • 简介:摘要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密切相关的老年综合征,其特点是伴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骨骼肌质量和强度进行性、全身性丧失。老年人发生肌少症不仅会导致跌倒、骨折、失能、运动能力下降,还会增加老年人的死亡风险和加重经济负担。目前国际上已有多个专业组织和机构先后发表了肌少症的评估和诊断共识,但纳入的参数不完全一致,本文就各个共识的诊断标准及其相关参数进行综述。

  • 标签: 肌少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不同瞳孔参数对伴老视的近视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1—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工人医院连续就诊的中度近视合并老视患者60例(120眼)。患者在中间视觉环境(1 cd/m2)按瞳孔大小分为3组:小瞳孔(SPG)组(≤5.5 mm)、中瞳孔(MPG)组(5.6~6.4 mm)和大瞳孔(LPG)组(≥6.5 mm)。各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均行视力、瞳孔反应以及像差检查,比较3组裸眼视力(UCVA)、近视力(UCNVA)、瞳孔反应以及像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瞳孔参数、视力、像差的变化,术前不同组间各瞳孔反射参数比较采用ANOVA方差分析。结果:术后3、6个月时MPG组和SPG组的UCVA高于LPG组(术后3个月:F=10.62,P<0.001;F=14.21,P<0.001;术后6个月:F=14.88,P<0.001;F=14.81,P<0.001);SPG组和MPG组的UCNVA均优于LPG组(术后3个月:F=37.62,P<0.001;F=25.62,P<0.001;术后6个月:F=37.60,P<0.001;F=38.11,P<0.001)。在术后6个月的随访中,MPG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LPG组和SPG组。术后1、3、6个月,MPG组和SPG组患者的收缩幅度、收缩速度和瞳孔收缩持续时间均优于LP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瞳孔扩张潜伏期MPG组和SPG组优于LP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张持续时间和扩张速度在3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垂直彗差(C7),水平彗差(C8)和球差(C12)均增加,LPG组患者增加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老视激光屈光手术后6个月,中、小瞳孔大小的患者均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

  • 标签: 瞳孔 老视 Q值调整 FS-LASIK 像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度散光儿童眼前节生物学参数的特征。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河南省儿童医院的散光患儿82例(82眼),其中高度散光患儿64例(散光≥2.00 DC),中低度散光患儿18例(散光<2.00 DC)。采用SIRIUS天狼星三维角膜地形图及眼前节分析系统测定患儿眼前节生物学参数,包括角膜参数和前房参数。角膜参数包括角膜最薄点厚度、角膜最薄点位置、中央角膜厚度、角膜体积、角膜前后表面K1、角膜前后表面K2、角膜前后表面球镜度、角膜前后表面柱镜度、光学区4 mm球镜度、光学区4 mm柱镜度;前房参数包括前房深度、水平虹膜直径、虹膜角膜夹角、前房直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眼前节各生物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度散光组儿童与中低度散光组相比,前房参数、角膜厚度和角膜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角膜最薄点位置分别有97%和89%位于颞下方,高度散光组角膜前、后表面K1值较低(t=-2.61, P=0.011; t=2.40, P=0.019),角膜前、后表面散光及光学区4 mm散光度数较大(t=-11.00, P<0.001; t=5.58, P<0.001; t=-10.25, P<0.001)。散光程度较高组,前房直径较大,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3, P=0.036)。高度散光组屈光状态转化为等效球镜度,等效球镜度越小,前房深度和房角越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12, P<0.001; F=5.07, P=0.009)。结论:高度散光组儿童的角膜前后表面散光及光学区4 mm散光较大,角膜最薄点位置大多位于颞下方,角膜前后表面K1值较低,散光程度较高组儿童,前房直径较大,高度散光组等效球镜度越小,前房深度和房角越大。

  • 标签: 高度散光 儿童 眼前节生物学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