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气道问题导向的ICU气道专业小组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星"软件调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51名ICU护士气道相关临床问题,根据调查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分层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患者床头抬高≥30°、气囊测压无呛咳等气道管理指标的差异。结果培训后除床头抬高≥30°外,ICU患者各气道管理指标均较培训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气道小组培训的满意度较高。结论临床问题导向的气道小组培训,目的明确,既保证了培训效果又能够解决临床现存问题,提高了护士的气道管理胜任力。

  • 标签: 在职培训 重症监护病房 气道专业小组 临床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 剖宫产孕妇实施 问题导向健康教育的 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88 例剖宫产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孕妇 44 例。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孕妇采用以问题导向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的 SAS 、 SDS 评分,评价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 SAS 以及 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研究组干预后 SAS 以及 SDS 评分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剖宫产孕妇实施以问题导向健康教育措施效果显著,产妇的负性情绪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进行大力的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以问题为导向健康教育 剖宫产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药学实习生进行问题导向即 PBL教学的效果 。方法 将50名药学实习生纳入本次实验 ,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常规组25名(接受常规教学)和 PBL组 25名(接受 PBL教学),统计并比较两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实习成绩以及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结果 PBL组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实践能力成绩均高于常规组,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96.00%高于常规组的 76.00%,( P< 0.05) 。结论 在药学专业学生实习过程中,采用

  • 标签: 药学 实习生 PBL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在医院药学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至 2019年 在我院药学部实习的65例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 33例,对照组 32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以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对比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经教学后,观察组实习生的技能与专业知识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在医院药学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提高实习生的技能与专业知识成绩,增加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以问题为导向 教学方法 医院药学带教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问题导向的研讨式教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2级临床医学八年制64名学生,在医学影像学见习教学过程中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传统教学组(32人),另一组为问题导向的研讨式教学组(32人)。学期结束后由第三方机构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测试及阅片能力考核;通过SPSS 20.0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问题导向的研讨式教学组在理论测试中问答题及总成绩得分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13.71±2.16)vs.(11.50±2.59),P=0.002;(79.88±4.70)vs.(74.29±5.16),P=0.000 3];问题导向的研讨式教学组学生的阅片能力平均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87.92±8.46)vs.(80.83±6.86),P=0.003]。结论问题导向的研讨式教学较传统教学具有优势,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知识应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阅片思维能力。

  • 标签: 研讨式教学 医学影像学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普外科护理教学中采取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普外科护理实习生中抽选108名,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55名,采取问题导向的护理教学方法,对照组53名,采取常规教学法,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内容理解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注意力、知识记忆深刻、参与情况、师生交流、协作能力、知识灵活应用、自主思考、思维拓展、表达能力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和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普外科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问题导向的护理在胃癌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88 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 44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以问题导向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护能力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自我概念、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水平等评分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问题导向的护理模式可以促进胃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问题为导向 护理 胃癌手术 康复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问题导向的管理模式对提升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12月接收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的体检者566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12月接收的实施以问题导向管理模式的体检者566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体检效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体检时间及体检等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问题导向的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体检效率,提高体检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以问题为导向 护理管理 体检中心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在改进县级医院医疗服务、提升患者就医感受的作用。方法 我院医院坚持第三方评价存在问题导向,对存在问题进行分类,运用品管圈、 PDCA等质量工具,进行系统改进,推出一系列新制度、新流程、新服务模式。结果 患者在我院就医感受明显提升, 2015-2018年连续 4年获得国家卫计委“医疗服务创新示范医院”,在江苏省卫健委组织的全省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第三方满意度 调查排名逐年提升,取得较好的成绩。结论 通过第三方评价可真实、常态化获得影响患者满意度、就医获得感存在问题及因素,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改进,是提升患者就医感受有效方法,县级医院的患者大都为本地患者,提高其满意度,对与提高县域就诊率具有实际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第三方评价 就医感受 医院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问题导向的护理模式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健康信念、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8年 5 月 -2019年 12 月我院肝癌介入治疗患者 116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 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问题导向的护理模式。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 SAS量表、 SDS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记录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并通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自知力与态度问卷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信念进行评定。 结果:经过护理,患者的 SAS、 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其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态度均明显改善。结论:问题导向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健康信念、负性情绪。

  • 标签: 护理 肝癌 健康信念,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问题导向的临床医学教学方法应用在骨科护理带教中所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8年 3月 ~2019年 12月到我院骨科实习护生 72名进行研究分析,将护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6例,观察组采用以问题导向的临床医学教学方式,对照组应用常规带教模式,对比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和护生对带教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与实践成绩分数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差异;观察组护生满意率为 94.44%,对照组护生满意率为 75%,观察组满意率高。结论:在骨科护理带教中应用以问题导向的临床医学教学方法可显著提升护生的实习能力,带教质量高,值得应用。

  • 标签: 问题导向 启发式教学 骨科护理带教 教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问题导向学习法结合思维导图用于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来本院实习的护理专科生,应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护理专科生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实验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教学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以问题导向学习法结合思维导图护理教学模式。观察两组理论测试成绩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施教学后,实验组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分析题、总分分别为(25.36±3.56)分、(13.76±1.42)分、(14.38±1.41)分、(25.11±1.78)分、(28.25±3.56)分、(76.48±4.80)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学习意识、学习策略、学习行为、学习评价、人际关系技能、总分分别为(46.78±4.19)分、(47.76±3.42)分、(47.81±4.61)分、(48.66±4.18)分、(47.69±4.58)分、(229.37±15.4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问题导向学习法结合思维导图用于护理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对护理学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技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标签: 以问题为导向 思维导图 护理学教学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 体检中心应用以问题导向管理模式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体检中心在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期间体检对象 180 例,采用随机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90 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 90 例采用 问题导向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比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 沟通能力、健康教育、主动服务、护理礼仪等评分上均较对照组效果显著 P<0.05 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同时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评分上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0.05 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体检中心采用以问题导向的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不仅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体检对象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体检中心 问题为导向 管理模式 体检效率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问题导向"的交接班模式在急诊科床旁交接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2019年6月至11月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急诊科进行的304例次床旁交接班事件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其中男性155例,女性149例;年龄20~84岁,平均(50.13±5.12)岁。神经系统77例,消化系统58例,呼吸系统55例,心血管系统78例,外伤例36例。对比普通床旁交接班模式和"问题导向"的床旁交接班模式中,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患者/家属满意度、接班护士满意度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采用了"问题导向"的床旁交接班模式后,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度[(50.46±6.99)分比(38.98±4.76)分]、患者/家属满意度[(52.64±2.13)分比(40.77±3.26)分]、接班护士的满意度[(54.16±2.35)分比(44.22±2.12)分]均有所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所降低[0.16%(3/1 800)比2.66%(36/1 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问题导向"的床旁交接班模式对比普通床旁交接班,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度、患者/家属满意度、接班护士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所降低。

  • 标签: 问题导向 护理 床旁交接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问题基础教学法在 门诊护士 实习带教 中 应用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 8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接收的 40 名实习 护士 进行分组研究, 随机分 A 组和 B 组, A 组 护士实习生 ( n= 2 0 )行传统带教方法, B 组 护士实习生 ( n= 2 0 ) 采 用以问题基础教学法带教,对比两组 实习护士 最终 理论 成绩以及 技能 考核成绩 ;对比两组护士实习生的沟通能力与患者满意度。 结果: B 组实习 护士 带教后 理论 考试成绩明显好于 A 组, 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B 组实习 护士 带教后 技能 考试成绩明显好于 A 组, 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B 组实习 护士 带教后 的沟通能力与患者满意度 明显好于 A 组, 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在门诊护士 实习带教 中 应用以问题基础教学法的 教学 效果良好, 能过 1 个月的轮转后 最终带教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故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 门诊护理 实习带教
  • 简介:摘要:在实践中教学法作为一种常用教学方法已在临床教学中大量应用。从外科护理学方面,本文将实践教学法在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述,旨在准确把握实践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完善评价体系,探索出符合外科教育背景的护理学专业教学模式。外科护理学教学方法选择和应用中存在问题有多种原因,应根据外科护理学课程特点,结合学生特点及带教教师素质,优化实施各种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 标签: 护理 外科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腹膜透析临床护理教学应用以问题基础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护理实习成绩,增强个人能力。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1 月~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问题基础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神经内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问题基础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与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心内科在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期间内收教的实习护士生 80 例,采用抽签的随机分组办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 40 例,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和实验组( 40 例,采用以问题基础教学法)。对比两组心内科护理知识掌握成绩和教学满意度。 结果: 心内科护理知识掌握成绩和教学满意度两个指标中,实验组实习护士生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心内科临床护理当中应用以问题基础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实习护士生的 心内科护理知识掌握成绩和教学满意度,使用效果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心内科临床护理带教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 麻醉科见习医师 带教中应用以问题基础教学法的实际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7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接收的 2 0 名 见 习 医师 进行分组研究,对比组 见习医师 ( n= 1 0 )行传统带教方法,试验组 见习医师 ( n= 1 0 )利用以问题基础教学法带教,对比两组 见习医师 最终学习成绩以及 综合能力考核成绩 。 结果:试验组 见习医师 带教后考试成绩明显好于对比组, P < 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试验组 见习医师 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明显好于对比组, P < 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在 麻醉科见习医师 带教中应用以问题基础教学法的实际效果良好,最终带教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故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 麻醉科 见 习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