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西汉“都吏”之称,沿用了先前的旧名;它是郡府掾、史等属吏的泛指或统称。当时郡府在行政运作过程中,太守属下不同职别的都吏,其使命与职责不同。其中有的负责文牍公文的起草、签署等日常事务;有的则被派遣巡行处置一些其他重大政务,包括巡行廉察、考核属县长吏,案狱覆治、逐捕逃犯,催督租赋、拘校财物,行塞边郡、检查戍务,迎送宾客和上级官员等,涉及范围较广。西汉的“都吏”与“督邮”,虽然皆为郡府属吏,但它们不可等同,二者不仅起、止时间有异,百余年中长期并存,而且其身份及执事部门、治所和职责也有区别。

  • 标签: 西汉 郡府属吏 都吏 督邮
  • 简介:一、宋湘自撰联本部分共88副:1、湘代师为外公书祝寿联:室如南山,如南山之上寿;姓同果老,似果老之长年。【简注】①此联分别见《宋湘研究文选》(广东省梅县市宋湘研究小组编印,1986年。以下简称“文选”)三辑第55页;另见《岭南才子宋湘》(宋绍青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以下简称“才子”)第68页。记述湘12岁那年,其母请湘的蒙师代拟祝寿联给湘舅。蒙师因事回家,当晚湘代师拟写此联。②“南山”:一名终南山,又名秦岭,千山万仞。古人常用高山比喻高寿。③“果老”:唐代方士,姓张名果,号果老。道家称果老仙师,传说他活到27,000千岁。

  • 标签: 宋湘 联语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遗存 对句 终南山
  • 简介:随着文学研究事业的深入,地域文学研究逐渐兴起,成为文学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文学史的内容。李惠玲博士《清代岭西词人群研究》是广西地域文化研究的新收获,清代词学史研究的新收获。

  • 标签: 清代 人群 地域文学研究 文学史研究 地域文化研究
  • 简介:元宪宗九年(1259),旭烈兀分地彰德路宣课使常德受命前往西亚觐见领主。归来後讲述其行程以及所见闻旭烈兀西征史事以及西域地理人情,由刘郁记录成《西使记》。笔者试图对此一重要历史文献作进一步全面、细致的研究,在文本校勘,常德生平及其行程,尤其是旭烈兀西征及其征服木刺夷、哈里发和西亚诸省区的相关人物、史事和地理,给出周详的注释,希望能对前贤的相关着作有所补充或订正。

  • 标签: 西域驿路 旭烈兀西征 木刺夷 哈里发
  • 简介:古希腊βáρβαρο一词,意为"所有说非希腊的民族",1中一般作蛮族。此词与另一个希腊语词βαρβαρóφωνων的涵义及其联系,自古以来就存在很多争议,其中涉及古希腊人蛮族观念的变化问题。本文拟辨析西方学者的有关论说,并且略陈管见。

  • 标签: 古希腊语 拉铁摩尔 《伊利亚特》 TONGUE 荷马史诗 卡里亚人
  • 简介:手杖,俗称“拐杖”,古时称为“扶老”。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在《归去来辞》中写道:“策扶老以流憩”。从古至今,手杖既是老年人行动的伴侣,又是旅行家出游的手足。在我国,手杖的制作历史非常悠久。古时因形式、取材的不同,分别被人们称为藜杖、鸠杖、龙凤杖、筇杖、拐子杖等。1974年,我国的考古专家在广西平乐县的一座西汉墓中就出土了一件鸠杖,它表明我国至少在汉代就已经有了手杖。

  • 标签: 诗人陶渊明 归去来辞 筇杖 藜杖 从古至今 平乐县
  • 简介:婺源,单是这名字听起来就是诗情画意的。它是一颗被镶嵌在皖、浙、赣交界处的明珠。小桥、青山、流水、青砖、粉墙、黛瓦、田园、小巷,让这个地方成为了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在婺源每一步都是景色,每一段时间都拥有它独特的景致,时光和地域的交替让它的美丰富多彩,时常给人惊喜。起伏的山林被薄薄的雾气弥漫,一排排粉墙黛瓦的小屋点缀在其中,潺潺流水从山谷流出蜿蜒环绕着村庄,炊烟袅袅升起,整体看起来像是陶渊明笔下描写的那个世外桃源,更像是一幅被岁月浸润的水墨丹青。每年人间四月天,当春风吹过婺源的时候,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在春日暖阳下绽放,站在山上极目远眺,金黄色的油菜花连成一片,生机勃勃仿佛只为这一春,而被它们依着的就是沉着淡雅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徽派民居,生命的长度与质感在这里体现得如此明显,却又如此和谐。

  • 标签: 婺源 诗情画意 世外桃源 百年历史 油菜花 交界处
  • 简介:"g(c)anga"是一个明清经济史和对外贸易史中经常会遇及的外文词汇。通过考察葡萄牙和西班牙语文献中对"g(c)anga"的记载,考其词源,可见它是吴语"江"的发音"kaon1",其音值近似于普通话的"gāng",因知"g(c)anga"即是松江一词中"江"的发音,借指松江布,即对本色土(棉)布的统称。从16世纪起,葡萄牙人便将其销往欧洲、美洲、非洲、日本、印度和东南亚地区。

  • 标签: 葡萄牙 g(c)anga Nan Keen 紫花布 松江布
  • 简介:民国时期宛西地方自治政府全面改造当地乡村社会的实践就是一场“地方”国家建设。换言之,宛西地方精英主动作为,完成国家无法在基层社会开展的各项建设事业。其结果,既惠泽地方,又裨益于国家建设。宛西的实践涉及社会控制、土地、经济、公益、教育和社会风气等方面。

  • 标签: 宛西 地方自治 国家建设 乡村建设
  • 简介:这期冬季卷,是本年的最后一期;但今年——2015年又是中国最值得重温、思考和总结的一年。这一年我刊是伴陪着我们尊敬的老中青作者们,亲爱的中外广大订户、读者们,共同在节奏紧促而又丰富多彩中追跑过来的。今年,是我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日新月异的一年。我刊定位空间里本含宁夏、新疆两自治区,但学术空间应必兼同属西部的内蒙与西藏两自治区。五大自治区的多样文化,丰厚资源,又是一个多久光彩夺目的世界!

  • 标签: 卷头 学术空间 官年 民族工作会议 中国各族人民 互利共赢
  • 简介:西塔诺让人印象深刻。它是一个梦乡:你在时,它不是很真切;当你离开后,它变得栩栩如生。——斯坦贝克(美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涂抹成不同颜色的房屋层层叠叠,错落地分布在郁郁葱葱的山间悬崖上。顺着弯弯曲曲的小巷台阶一路向下,便来到了蔚蓝色的地中海旁。这世间最明艳纯净的色彩肆意泼洒着,

  • 标签: 斯坦贝克 诺贝尔文学奖 艳遇 《奥德赛》 提拉米苏 就这样
  • 简介:西铭村志》是“山西省重点乡镇村志系列丛书”之一,共设15编41章51余万字。该志横排竖写,综合运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索引等体裁,全面系统记地述了西铭村的历史与现状。在笔者见到的诸多村志中,《西铭村志》可称之为一部良志佳作,对编纂村志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反复阅读后,笔者认为该志具有以下特点。

  • 标签: 村志 佳作 系列丛书 综合运用 示范效应 山西省
  • 简介:恋上捷克是从恋上波西米亚开始的。波西米亚玩偶,波西米亚饰品,波西米亚生活方式,波西米亚风格。15世纪爱自由的吉普赛人迁居于这片土地,将世界各国的文明都融入捷克文化中。因为嗜爱这种style,捷克就自然成为计划中魂牵梦萦的目的地了。

  • 标签: 捷克 生活方式 吉普赛人 15世纪 目的地
  • 简介:前言从政治角度看,1912到1955年的40多年间,中国完成了“规范语言的政权交替”。这个交替过程包括脱离以文言文为核心的语文教育、创造更加贴近口语的书面、制定以北京话话音为基础的汉字发音“标准”以及延续汉字的使用等。这一过程同时也意味着萌发于中国东南部的各地方语言书面化进程的终止。现在诸多汉语方言中,只有在相对独特的政治、文化空间存在的香港粤语以及台湾闽南的书面趋近成熟。

  • 标签: 地方话 客语 书写 政治角度 汉字发音 书面语
  • 简介:新疆阿勒泰地区影视译制工作在新的发展时期,迎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但它对于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平等,对保障新疆,特别是阿勒泰地区社会的长治久安,对于推动阿勒泰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加快阿勒泰地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在新的历史时期哈萨克影视作品的作用将显现和发挥出更大的威力,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 标签: 阿勒泰地区 影视作品 译制 现状 收获
  • 简介:本报告以曾经流行于古梅城攀桂坊的下市话为调查对象,从校正目前大众的错误认识为出发点,就下市话的别称、性质、作用、反切规则、价值等分别作了阐释,并说明了《客话本字》《叶音字类》并不是记载下市话的文献资料。基于调查研究所得的结果,本报告还提出了保护和传承下市话的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下市话 反切语 反切 保密 保护和传承
  • 简介:JoseCarlosFernandesDeAndrade(若泽·卡洛斯·费尔南德斯·德·安德拉德),1950年3月10日生于葡萄牙,联合国摄影家协会前主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成员,奥地利摄影联盟执委会成员。

  • 标签: 摄影家协会 联合国 卡洛斯 专访 热情 激发
  • 简介:李映福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1期上发表文章,认为藏彝走廊川西高原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聚落遗址及墓地的考古发现,特别是直接反映生业经济形态的动植物遗骸和不同质地、不同器形的生产、生活工具的大量出土,清楚地表明川西高原区自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早期铁器时代就已形成了旱作农业、狩猎一畜牧、半农半牧三种成熟的生业经济类型。

  • 标签: 早期铁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川西高原 经济形态 考古学 人文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