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一1901年《清国留学生会馆第一次报告》中,载明陈独秀于是年10月到达东京,就读于“东京(专门)学校”。陈独秀这次在东京逗留的时间,仅四个月左右,翌年春又返回安庆。1902年9月陈再到东京时,没有继续去“东京(专门)学校”就读,在清国留学生会馆的第二次报告中的题名录上,填写的是“预备入校”字样。按当时赴日留学的情况分析,不可能存三四个月就读完,除非是短期训练班或补习班。中国学生赴日留学,必须经过哪些预备

  • 标签: 陈独秀 中国留学生 早稻田大学 高等师范学校 东京 中国学生
  • 简介:博物馆创新展览方式,用艺术的手法渲染展馆的环境,让展品自己讲述它的历史,博物馆吸引公众手段独特。对此,要研究审视博物馆的定义,探索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美学价值,以满足社会对欣赏美的更高需求。

  • 标签: 博物馆免 费开放 文物美学价值 艺术欣赏
  • 简介:本文以经学问为切入口,通过对吕思勉学术体系的研讨,以观察背后所反映出的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知识演进及学科转型问题。我们认为,在吕思勉的旧学系统中史学是主干,起点和支点是经学。经学虽拥有知识基础的地位,但指导性作用却被其知识结构中的新学所取代,循此理路,吕思勉在现代学术视野下,日渐由今文余绪走向了今古贯通,完成了经学的转型。这一学术路数的改变也使得吕氏的旧学日渐过渡到现代形态,并以历史主义的眼光,将经书放至历史情景中加以研求,把经学带入了史料学的现代学术轨道,从而在旧学基础上步入了现代学术的场域。

  • 标签: 吕思勉 学术体系 经学 知识结构 学术转型
  • 简介:学问的探讨是历史研究的组成部分。历史研究的过程,实质上是史家和史学工作者、爱好者对历史的再认识过程。任何认识都是价值观念的反映,不同的价值观念左右着史学家对历史的判断,影响着不同的历史问题的结论。

  • 标签: 历史研究 史学工作者 武王 史家 史学家 西周
  • 简介:与李零一起吃过饭的人都知道,他喜欢'软烂'的菜,比如豆腐、西红柿炒鸡蛋、面条等,如果吃舒服了,他会学用内蒙古临河农村老乡的话,道一声'如此.'(他曾在临河插队)。因为知道他爱吃西红柿炒鸡蛋,朋友请饭,有时要点两份西红柿炒鸡蛋,就是为了让他吃个够。桌上的菜很多,好菜不少,有时也会有名气很大的菜,但李零只是主吃西红柿炒鸡蛋、豆腐什么的。现在不少'美

  • 标签: 李零爱做 爱做学问
  • 简介:我终生敬爱的专业导师吴世昌先生辞世已经十六年了,可是在我的精神世界里,他老人家却一直活着,没有一天离开过我——我的工作间的书桌上方,一直悬挂着他的

  • 标签: 吴世昌 治学风格 教育事业 职业道德
  • 简介:鲁迅有诗:'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李零先生说:'这是读书的最高境界。'无疑,李零先生好读书,这从他的文字中可窥一斑。他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及当年下乡插队期间,'从北京到内蒙,从内蒙到山西,我一直带着书',虽'没上大学,但在乡下读了不少书'。先生说:'读书是为了消愁解闷,治病疗伤,疗我心中的伤。'显然,这是一种'没有功利,没有目的'的阅读方式,也是一种本着自己兴趣出发的阅读方式。因兴趣而生钻研的精神,'逐渐形成了一个路数,又升为一种志向',于是,从读书到治学,便也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了。

  • 标签: 不在学问 大事不在 学问之外
  • 简介:南朝刘宋范晔撰著的《后汉书》本纪和列传,配以西晋司马彪《续汉书》诸志,是研治东汉一朝史事最为重要的基本史料。惟研究西汉以及汉代以前各个时期的地理问题,范哗《后汉书》和包括《郡国志》在内的《续汉书》诸志,同样具有很多《汉书·地理志》以及《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所不具备的独特史料价值。

  • 标签: 后汉书 政区地理
  • 简介:公元二世纪罗马元首哈德良和马可.奥勒留统治时期,罗马人对哲学学问的追求风靡一时。不过,此时期有的学者对哲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仍保持着清醒的认识。罗马著名学者琉善在其《海尔摩提莫斯》一文中,通过吕奇诺斯与斯多葛学派虔诚的门徒海尔摩提莫斯的对话,表达了自己对此风气的看法。

  • 标签: 罗马人 哲学 学问 质疑 马可.奥勒留 著名学者
  • 简介:初识龚书铎同志是1978年在人民出版社召开的一次讨论近代史会议上,当时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科研处任职。此后,在中华书局李侃同志办公室与他多次相遇,成为熟人,但谈不上深交。1979年5月,在南京召开太平天国学术讨论会期间,得到他不少的指点,但真正合作共事是1981年夏天,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评选论文,从此以后,交往日多,

  • 标签: 国际学术讨论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脾气 学问 人民出版社 中华书局
  • 简介: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死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9),谥文成。祖籍余姚.青年时随父迁家至山阴(今绍兴),后在离越城10公里的宛委山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山人,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系明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 标签: 明代 王阳明 姚江王氏 浙江
  • 简介:大家都比较逐渐地认同,中国传统儒、道二家的哲学,都可称为“生命的学问”。这种“生命的学问”,在形而上层面上,可以以宇宙论或本源论支撑,亦可以由本体论确认。本文即致力於探讨儒、道两家在宇宙论上的差别,及由这种差别建构而成的“生命的学问”的不同路向。

  • 标签: 宇宙论 学问 生命 儒道 中国传统 形而上
  • 简介:书院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教育组织,它起源于唐而形成于宋,对中国古代的教育、文化和学术的发展,曾起过重要的作用。扬州书院创建较早,自宋代开始,历代均有兴废,而以清代书院最具规模。柳诒征《江苏书院志初稿》称:“江宁布政使所属各府之文化,以扬州称首”,“扬州之书院,与江宁省会相颉颃”,“其著者,有安定、梅花、广陵三书院。”这三所书院所以能闻名遐迩,主要得益于“两淮鹾利甲天下”。清代扬州为两淮盐运中心所在,书院划归盐务,“谕商捐修,并定每年经费,更新其制”。所以扬州书院的“廪之给,视他郡为优”。名师硕儒纷纷来院讲学,且“省内外人士,咸得肆业”。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湖南岳麓书院正课生员每人每月给银一两,

  • 标签: 清代 扬州书院 中国 历史发展 学术活动
  • 简介:清代江苏泰州文人俞楷与著名回儒学者刘智往来密切,通过作序、推介、点订、校雠等具体活动参与了刘智多部著述的出版。通过考述俞楷的生平,特别是其宗教信仰、文化活动与创作风貌,既有助于我们更多地了解这位古代文士,也可以借此管窥其时中国江南文人丰富多元的文化环境与独立自信的精神风貌。

  • 标签: 清代 “以儒诠经” 文化交融 俞楷
  • 简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陛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写作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那么,承载着写作教育的习作教学现状如何呢?一、农村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 标签: 写作能力 教学存在 农村小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语言文字 认识世界
  • 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艺术修养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性,音乐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钢琴这种来自西方的乐器,以其优雅的音质和高贵的气质被称为"乐器之王",得到了国人的青睐。就目前而言,国内钢琴学员的数量越来越多,钢琴教学在我国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 标签: 钢琴教学 问题 解决办法
  • 简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信息化技术紧密联系,以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为辅的教学模式开始在教学改革中广泛推广。该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网络信息化的优势,着力培养学生传统课堂外的自主学习习惯,从而和课堂所学知识有机结合。就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使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为辅助教学模式,探讨其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 标签: 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辅助教学 问题与对策
  • 简介:高职院校在我国尚属新兴院校,发展的时间不长,其主要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所以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很强。作为引导高职学生职业设计和规划的重要环节,职业指导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今众多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课存在出多问题,影响着学生以后的职业规划。本文从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问题入手,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高职院校 职业指导课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