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因为基督徒的信仰是信赖上帝,基督教的信仰是上帝与人交接的恩赐,信仰就是人类使自己与上帝发生关系

  • 标签: 基督宗教信仰
  • 简介:林语堂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产儿、近代化进程中中国知识人的一个典型.他虽非专职的宗教界人士,但作为第三代基督徒,其家庭成员、教育背景以及早年的生长环境,均与中国近代的基督教传教事业有着相当密切的关联.尤其是这位享誉世界文坛的人物,有三十年之久以异教徒自居,晚年又重新皈依了自童年起就信仰的基督教.个中原因根源何在?本文以林语堂对基督教的接受为中心,力图阐明林语堂与中国闽南基督教之间的历史关联,进而探讨这一历史人物是如何在中西文化融通的背景下"从基督徒到异教徒再成为基督徒"的复杂成因.

  • 标签: 通才学人 文化融通 信仰之旅
  • 简介:研究沈从文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应该注意一个颇有文化意味的研究视角,即沈从文作为一个湘西人,眼中的基督教文化与处于汉民族文化中心地带的其他现代作家对基督教文化的体认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某种不同。沈从文以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人格批判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人格即是巫傩、佛道与基督精神的融合体。

  • 标签: 沈从文 湘西 基督教文化
  • 简介:本文通过对郭沫若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的“个案”考察发现,基督教作为一种有神论西方文化.很难在中国“扎根”;甚至往往被“误读”。特别是它从希腊思想“基因”派生出来的睥睨世俗王权的独立自我观念,尤其难以整合进中国知识分子心灵中。但是.由于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主义和源远流长的游民文化的存在.中世纪基督教剿灭异端、抹煞人欲的非理性流毒,却很容易因为中西文化的局部同构对应关系而发生强烈的“共鸣”“共震”效应。

  • 标签: 郭沫若 基督教 文化精神 误读 共鸣 共振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07
  • 简介:信仰上帝之言成为了肉身的耶稣和耶稣的肉身成为了被传言的基督,上帝让历史的肉身的耶稣从死里复活为信仰的肉身变现的基督,即历史上的耶稣的灵生、爱道、受死与信仰的基督的复活、升天、再来、审判言述基督教的内涵

  • 标签: 基督教艺术 艺术边界 详细内容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信仰上帝之言成为了肉身的耶稣和耶稣的肉身成为了被传言的基督,上帝让历史的肉身的耶稣从死里复活为信仰的肉身变现的基督,即历史上的耶稣的灵生、爱道、受死与信仰的基督的复活、升天、再来、审判言述基督教的内涵

  • 标签: 基督教艺术 艺术边界 详细内容
  • 简介:颜色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最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从而成为承栽人类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工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象征主义文学中,颜色更成为众多象征主义作家和诗人的主要象征对象。具有时代特点的红白黑三色成为最鲜艳的象征颜色,它们在梅列日科夫斯基的象征主义小说《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中具有强烈的对比意义,成为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象征手段。

  • 标签: 红色 白色 黑色 基督反基督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在世界各大宗教中神学思想最发达的基督教之传入,麦奎利的神学不论从哲学方面看如何接近海德格尔和蒂里希的思想,对麦奎利的神学方法即所谓

  • 标签: 基督教神学 神学原理 麦奎利基督教
  • 简介:摘要冰心是我国现代文坛杰出的散文家、小说家,也是优秀的儿童文学家和诗人。她的作品总散发着“爱”的光芒,让人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情和光环。本文将从冰心的教育环境、“爱的哲学”、写作主题、叙事结构方面来分析基督教对冰心创作的影响。

  • 标签: 教育环境 爱的哲学 主题 叙事结构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09
  • 简介:在世界各大宗教中神学思想最发达的基督教之传入,麦奎利的神学不论从哲学方面看如何接近海德格尔和蒂里希的思想,麦奎利与《基督教神学原理》

  • 标签: 基督教神学 神学原理 麦奎利基督教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17
  • 简介:    穆旦诗歌中的基督教话语    穆旦诗歌里出现的基督教的上帝,我们发现穆旦诗歌里的上帝的形象是十分复杂的,    根据穆旦诗歌里有关"神"的分析

  • 标签: 中的基督教 基督教话语 穆旦诗歌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12
  • 简介:在世界各大宗教中神学思想最发达的基督教之传入,对麦奎利的神学方法即所谓,麦奎利的神学不论从哲学方面看如何接近海德格尔和蒂里希的思想

  • 标签: 基督教神学 神学原理 麦奎利基督教
  • 简介:<正>《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于1847年发表的作品,被称为一部天才之作。自发表之日起,评论分析的文章层出不穷。在国内,人们往往会从我们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及意识形态下来分析小说中体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不论社会形态如何,人类社会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共同的,但是在分析理解其他的意识形态下产生的作品时,如果把作品还原到作者本身的思想意识形态和背景中去理解、分析,我们就能更充分地领会到作品所要表达的全部意义。小说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从小就和她的家人生活在英

  • 标签: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基督教信仰 思想意识形态 罗切斯特 彭斯
  • 简介: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人在追求物质之时常常面对精神的缺失,丢失感知幸福的能力。本文再次解读梳理基督教教义中所阐释的"仁爱"和"救赎",或许能让我们重新审视内心,思考我们与环境的关系,让人有所领悟。

  • 标签: 基督教教义 现实意义 博爱
  • 简介:“真正伟大的作品是约翰启示录”。①也许,《日瓦戈医生》正是这样一部具有启示录性质的作品。在这部凝聚了帕斯捷尔纳克一生对人类、社会及个体生命的全部体验的作品中,《圣经》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者曾宣称,要使《日瓦戈医生》成为表现其“对艺术、对圣经、...

  • 标签: 《日瓦戈医生》 《圣经》 基督教 帕斯捷尔纳克 耶稣基督 生命与死亡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我们这个时代的神学伦理……又必须评判基督教传统、及其它世界宗教的信仰和实践模式」,「后现代性」的神学意义、「后现代关于宗教即是参与的诠释」,42「上帝与全球化」的主导意志及「后现代神学」的意义当代基督教相对艰难地自我诠释

  • 标签: 全球化基督教 基督教诠释
  • 简介:不管是可被认为早期基督教最高文学成就的《新约全书》,或者犹太教经典《旧约全书》,还是合《旧约》与《新约》于一处的《圣经》,均是以大篇幅文字的形式出现,书中的特定时间与地点贯穿着各神祇的遭遇,组成了各篇各章的神话故事。如果可以将"文学"简单地理解为是关于语言和文字的学问或者是艺术形式的话,假如不借助其它形式的演绎,通常的形式就是书本,即便语言幸而获得了具

  • 标签: 早期基督教 文学作品 艺术形式 宗教故事 素描 插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汉语基督思想尚只有教会神学形态,对基督教社会主义思想的神学批判和拓展神学的社会批判定向是汉语基督神学的重要课题,而是基督性的汉语文化现象

  • 标签: 基督徒现象 文化基督徒 现象社会学
  • 简介: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教从英殖民地缅甸传入中国德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碰撞和交融,基督教已经在德宏景颇族群众中扎根并完成了初步的民族化变迁。对景颇族基督教信仰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德宏 景颇族 基督教 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