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4 个结果
  • 简介:基于原型理论,本研究以语料库检索和语言测试作为研究手段,调查英语母语者习得方位词“上”“里”多个义项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习得“上”“里”多个义项时遵循与汉语母语者大致相同的习得顺序;二语习得过程明显受词义典型性制约,同时还受到母语语义迁移的影响。

  • 标签: 方位词“上”和“里” 一词多义 二语习得 词义典型性
  • 简介:摘要原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最重要的范畴理论之一,它兼容了经典范畴和家族相似性范畴观的优点。本文在介绍原型理论的形成及其基本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原型理论的基本特征,探讨原型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 标签: 认知语言学 原型范畴理论 英语词汇教学
  • 简介: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认为人类概念的形成依靠人的身体和心智的体验,依靠人与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据此,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入手,探讨体验哲学对原型概念的建构过程和原型意义的扩展过程所具有的解释力,从而为语言哲学中的体验观提供有力的证据。

  • 标签: 体验哲学 认知语言学 原型理论
  • 简介:本研究比较了三种一词多义教学方法对学生记忆单词各义项的影响。两种基于原型理论,一种是传统教学法。结果表明:1)应用原型理论,教学成效明显:各义项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效果显著提高,尤其是辅以语义网络图后,效果更佳。2)核心义项促进了其他引申义项的习得。3)核心义项习得效果最好,引申义离核心义项越远,效果越差。

  • 标签: 一词多义 原型范畴理论 课堂教学 实验
  • 简介:范畴化是语言学界,乃至哲学界和心理学界一直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范畴理论的不断更新也对语言研究的范式产生了诸多影响。国外的范畴理论较多,而国内相关研究较少;让更多语言研究者了解各种范畴理论,并为汉语研究服务,这是本文翻译的初衷。总的说来,范畴化研究经历了传统观点、传统观点批判、梯度结构批判和范畴理论等4个阶段。随着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发展,以事件为基础的新范畴化阶段已经出现。文章逐一介绍了不同的范畴理论的核心观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批判,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范畴化 传统观点 原型 梯度结构批判 理论之理论 事件
  • 简介:“模因”是由Dawkins首次提出,认为它是可以解释语言的产生与消亡的必要因素。这可使语言研究者们以模因为新的切合点,从全新角度出发,完善语言学理论。本文简要介绍了模因论的研究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并以模因论为基础封作为认知语言学重要理论之一的原型理论追行了新的解析,提出了模因是原型理论的认知根源,并利用模因论解释了原型理论的认知特点。本文认为原型是一种模因,非原型或和这个原型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边缘成员则是这种模因的模质。

  • 标签: 模因 原型理论 模质
  • 简介: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运用范畴化来解释语言可以使他们的经验知识趋于结构化和系统化,让学习者能以较少的认知付出获得尽可能多的语言信息。然而,基于经典范畴原型的释义研究和实践都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探索新的方法来为词典释义提供理论支撑。文章从图式范畴的性质特点、原型范畴图式-示例关系和认知域与范畴网络图式的构建等方面,阐明了图式范畴释义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后提出基于图式-示例关系的释同与解异模式。

  • 标签: 范畴化释义 意象图式 图式-示例关系 汉语词典
  • 简介:本文从原型理论对多义词的分析入手,通过分析多义词所涉及的范畴层次,证明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并不能以词义为标准划为一个范畴。在此基础上,通过确定人类范畴化过程中涉及的不同层次,论证了原型理论范畴化过程中所处的层次只涉及"平面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原型理论划分范畴时,以"家族相似性"和"原型"为标准,最终会导致像对多义词那样的错误分析,即把不属于一个范畴的事物划为一个范畴

  • 标签: 原型理论 多义词 平面关系 上下关系
  • 简介:词语意义的分项与归纳不妨借助原型来作为实现的理论支撑。义项的多少一般取决于原型意义的多少,所有围绕着原型意义的其他各类用法都应该纳入到同一义项中。不同类型的工具书也可以根据自身规模的大小对此作出调整,将围绕着原型意义的其他用法再作下一层次乃至于下两个或更多层次的分列,从而显示出差别。

  • 标签: 义项 原型 辞书
  • 简介:他超群的破案能力令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人着迷不已,他破案依据的是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对法医学的谙熟,更别提他还精通乔装改扮,对下层社会罪犯了如指掌。(2)但这位侦探不是夏洛克·福尔摩斯,而是一名真实的侦探杰尔姆·卡米纳达。新研究表明,正是卡米纳达启发阿瑟·柯南道尔爵士塑造了广为人知的大侦探福尔摩斯。

  • 标签: 福尔摩斯 原型 维多利亚时期 破案能力 逻辑推理 下层社会
  • 简介:意外范畴不同于示证范畴、情态范畴、反预期范畴和语气范畴,应看成一个独立的语法范畴。意外范畴有"突然发现或突然意识到""惊异""不备的大脑知识""反预期"以及"新信息"五类语义类型。不同语言中的意外范畴在实现形式上各具特点。现代汉语主要是利用"附加特定语气""选取评注性副词""采用话语标记"和"依托具体构式"这四种典型且常见的非形态手段来实现意外范畴

  • 标签: 意外范畴 现代汉语 实现形式 非形态手段
  • 简介:“工具”是语言表达中经常涉及的一个语义范畴,朝汉语里都有格标出现在工具成分的前后。本文主要考察朝鲜语里的“”和汉语里的“用”在介引工具、材料成分时表现出的异同,并描写了“”和“用”由可带具体成分到可带抽象成分的隐喻过程。

  • 标签: 工具 材料 隐喻
  • 简介:从词源学的角度看,“怪诞”一词的产生并不是为着用在美学上的。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到抽象概念与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桅僪怪,道通为一。”那意思是:细小的草茎与巨大的木柱,丑陋的人和美貌的西施以及形形色色、神奇古怪的事情,从道的角度看都是一

  • 标签: 庄子 角度 审美范畴 词源学 抽象概念 齐物论
  • 简介:文章介绍了南部方言龙溪话动词人称范畴的特点和用法.与羌语南部方言桃坪话和蒲溪话一样,龙溪羌语的人称也有不同的形式;与桃坪话和蒲溪话的人称范畴不同的是,龙溪话的人称标记除了与体有关以外,还与实然和非实然有关.文章从这个角度,分析龙溪羌语中不同形式的人称标记.另外,与其他接触汉语的羌语方言相比较,龙溪羌语仍然保留了人称的单数,并且没有消失的迹象.

  • 标签: 人称范畴 实然 非实然 龙溪羌语
  • 简介:满语动词的式是谓语结束句子的主要形式,表示说话人对行为动作的态度。满语动词的式可以分为两种,即陈述式与祈使式。陈述式具有时间范畴,祈使式没有人称范畴

  • 标签: 满语 动词 式范畴
  • 简介:古汉语度量范畴包括长度、高度、宽度、厚度、深度、面积、体积、粗细、数目、重量、价值等。文章就以上11项分别阐述了它们在古汉语中的全部词语表达形式,详列出各种句型公式。这些表达形式又概括为两大类:A)数量表述法;B)比况表述法。

  • 标签: 度量范畴 数量表述法 比况表述法 标志性词语
  • 简介: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在《女勇士》中以独特的女性视角,生动记载了华裔妇女对身份的追寻。从内心的沉默到反抗她们压抑的状态到最后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不仅是女性精神成长的历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的重新整合的体现。本文采用弗莱原型分析理论,从人物、结构、象征和主旨四个方面分析了女勇士中的神话原型。探讨了华裔女性在社会中所面临的身份危机,从而进一步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融合的重要性。

  • 标签: 神话原型 身份 精神历程
  • 简介:荣格和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中心观点认为,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是对远古神话故事的模仿、再现和重新组合,现代文学艺术深受特定民族血脉相承的神话传说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新的解读与表述,以达到借古喻今、使神话呈现出新的具有时代风貌的特色。以该理论为依托探析《人鼠之间》,不难发现约翰·斯坦贝克在创作小说时借用了亚瑟王传奇中的人物、情节与主题,将之改名换姓放在了20世纪2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农场中,从而加深了作品的思想深度,使作品更加耐人寻味。

  • 标签: 约翰·斯坦贝克 《人鼠之间》 亚瑟王传奇 相似性 原型
  • 简介:摘要哈萨克语数范畴中有单数、复数两种具体语法意义。在意义上,复数一般可以通过三种手段来表示,即词法手段,指名词后加-LAr;句法手段。指通过与数词组成词组或与双部词连用构成复数,词汇手段。指词汇意义本社就表示复数概念,主要是不可数名词。

  • 标签: 名词 现代哈萨克语 数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