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谈到当代德性伦理,麦金太尔思想是不可回避。他论证了规范伦理、情感主义伦理在道德问题上失败,对当代西方道德危机产生根源进行了深刻批判与反思。正是因为这些失败,才引发了当代社会道德危机。他主张以亚里士多德目的论体系为基础,从实践、个人整体性、传统三个方面向传统美德回归。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外在利益诱惑总是超过了美德诱惑。关于外在利益与内在利益的如何统一问题;个体德性与幸福统一问题;在不同文化传统引起冲突中,如何克服非理性因素,实现共同的人类之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扩展和探讨。

  • 标签: 麦金太尔 美德伦理学 情感主义 内在利益 非理性计算
  • 简介:在中国天主教发展史上,明代山西人韩霖《铎书》至关重要。《铎书》是一部裹着官方色彩宣传天主教义伦理著作。在《铎书》中,韩霖不着痕迹地把天主教伦理思想植入儒家伦理思想之中,为天主教在中国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铎书 天主教 儒家 伦理
  • 简介:改革实质是制度变革.深化改革亟需制度变革理论指导,而现有的理论无法满足这种需要.制度变革理论本土思想资源是儒家制度伦理,亦即"中国正义论".该理论基本内容是:从普遍仁爱精神(仁)和特定时代生活方式出发,根据正义原则(义),即作为制度建构价值尺度正当性原则和适宜性原则,进行社会规范及其制度(礼)变革.

  • 标签: 改革 制度 伦理学 中国正义论 儒家
  • 简介:麦金太尔是当代西方最重要伦理家之一,以美德、实践、传统、历史为四大支柱,解决当今社会道德无序状况伦理体系吸引了众多学者进行研究。其中,叙事作为其伦理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厘清叙事与麦金太尔伦理前提、内涵和合理性三个方面的关系,指明对麦金太尔伦理采用叙事方法进行研究可行性和重要性。

  • 标签: 麦金太尔 伦理学 叙事 研究综述
  • 简介:《斯通家史札记》是加拿大当代著名女作家卡罗尔·希尔兹代表作,以自传形式叙述了一位普通妇女黛西自出生至逝世主要经历,蕴藏了丰富伦理内涵。该作品揭示以黛西为代表广大西方妇女深受"男尊女卑"观念主导下父权制社会伦理环境压迫,展现她们伦理意识觉醒过程。论文从文学伦理批评角度分析和研读该作品,主要从伦理环境和伦理意识两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斯通家史札记》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环境 伦理意识
  • 简介:文学与伦理有着密切关联,从文学伦理视野去探究文学作品具有深远意蕴。中外文学作品中有大量“弑父”主题出现,尽管“弑父”动机和缘由大多属于心理学研究范畴,但其伦理意义以及主题学研究价值同样不可忽略。因此,从文学伦理角度来探究《无鼠之家》中“弑父”主题对于审视现当代文学具有启迪意义。

  • 标签: “弑父”主题 文学伦理学 《无鼠之家》 《哈姆雷特》
  • 简介:目的:分析思维导图在护理伦理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护理系2013级学生和2014级学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别抽取2013级学生120名作为对照组,2014级学生116名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法进行教学。结果:比较两组学生护理伦理考核成绩,实验组学生平均得分为(90.26±2.8)分,对照组学生平均得分为(84.62±4.0)分,两组之间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用于护理伦理教学,效果要强于常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并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护理伦理知识掌握和应用,值得学校护理系教学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思维导图 护理伦理 教学效果
  • 简介:主持人:聂珍钊(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A&HCI杂志主编,《世界文学研究论坛》ESCI杂志主编)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刘大杰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曾经在其专著《易卜生研究》中评价西方戏剧时把易卜生戏剧与古希腊戏剧和莎士比亚剧相提并论,体现了易卜生戏剧地位。易卜生这位现代戏剧之父承前启后,开启了现代生活戏剧先河,使得二十世纪欧美剧坛推陈出新,精彩纷呈。

  • 标签: 古希腊戏剧 二十世纪 文学伦理学批评 《易卜生研究》 欧美 《外国文学研究》
  • 简介:传统德育关注道德行为主体,而忽视了道德实践中承受者——他者。勒维纳斯他者伦理强调,伦理根源于他者。这一理论为学校德育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学校德育 勒维纳斯 他者 为他
  • 简介:本文旨在考察《尼各马克伦理》和《中庸》两书德性观,指出德性在中西两种伦理图景中相似性及差异。中西伦理对"德性"理解可以分为两种,即亚里士多德静态化德性和儒家动态化"德性"。所谓静态化德性,是指亚里士多德在理解"幸福"时,从践行德性出发,把德性本身处理为"中庸"(适中)。这种"中庸"参照物始终是人自身,这种试图依靠人理性来掌握最高善形式做法,称之为"德性"静态化。作为对比,儒家伦理在处理"道"时以率性来践行德性,率性以天命为向心轴,以诚为纽带,与天命形成良好互动。这一践行德性过程,称之为"德性"动态化。通过"礼"或习惯化,亚里士多德和儒家都重视对德性培育。

  • 标签: 德性 中庸 践行
  • 简介:文学伦理批评从伦理两极即善恶角度,将文学中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分为善恶分离、善恶交织、善恶逆转和成长完善四种类型。运用这一理论方法来判释《蝇王》中人物类型,体现文学教诲功能,让人们充分认识到社会发展要依靠人类善行和理性,只有不断完善社会外部环境、制度、教育以及文化环境,发挥优秀典型人物正能量示范引领作用,才能对身处于社会中个人施加良好、正态影响。

  • 标签: 文学伦理学批评 《蝇王》 人物类型 判释
  • 简介: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以一段不伦之恋为核心,细致呈现了亨伯特乱伦意识萌芽到转化再到质变过程,深刻揭示了由于乱伦意识泛滥带来悲剧性后果。少年时与安娜贝尔童恋夭折是亨伯特乱伦意识产生根源,经历了一个渐进发展过程,从与继女洛丽塔不伦之恋再到杀人犯罪发生,由此可见乱伦意识可诱发乱伦犯罪。亨伯特乱伦悲剧说明,乱伦意识一旦不受控制,不仅会造成自我毁灭,也会给他人带来不幸。不管人类文明怎样发展,遵守乱伦禁忌,维护伦理秩序都十分重要,伦理犯罪同样会遭受惩罚。

  • 标签: 纳博科夫 洛丽塔 伦理意识 伦理悲剧 文学伦理学批评
  • 简介:“乡土伦理”是在乡土社会自给自足生产方式和相对封闭生活方式基础上,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关系时应该遵循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随着时代变迁,传统“乡土伦理”逐步向现代转型,期间凸显农村基层行政伦理建设中主体素质较低、权力腐化和利益失衡、权力与责任双弱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基于“乡土伦理”束缚下农村基层行政人员道德自主性沉沦、“人情主义”过度增长以及制度设计缺失等原因提出了完善农村基层行政伦理建设相关对策,以促进农村基层行政伦理建设平稳发展。

  • 标签: 乡土伦理 农村基层 行政伦理 现代转型
  • 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儿童研究国际合作和跨文化研究日益增多,了解国外研究伦理审查机制运行及相关伦理准则已成为必要。美国是最早成立伦理审查委员会国家之一,具备较完善伦理审查制度。其伦理审查制度主要特点为:以保护人权为核心伦理准则、公正法律条款、规范审核程序与严格监管程序。对我国儿童研究伦理规范启示为:建立健全伦理审查制度、以保障儿童利益为核心、采用“以儿童为中心”研究方法。

  • 标签: 美国伦理审查制度 儿童研究 伦理规范
  • 简介:教学伦理是指教学中富有道德理想和伦理使命向善活动.它是指教学不仅要遵循科学标准,更要符合伦理原则.英国教育哲学家彼得斯在《伦理与教育》中提出教育两个标准:一是传授有价值东西;二是以合乎道德方式进行.明确提出符合伦理道德也是教学活动本质要求之一.

  • 标签: 教学伦理 数学 教学
  • 简介:伦理问题本来是指人与人关系,然而,人与人之间也通过一些中介关联着。比如吸烟,这似是自己个人事,可是,你放出烟雾影响到他人,这就不只是自己事了;尤其是在公众场合。还有随地吐痰,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在公共场所吸烟事,是由道德来管,还是由法律来管呢?抽烟危害,许多吸烟者自己也知道,为何还要抽呢?我两个儿子抽烟,他们也不是不知道危害,却偏要抽。

  • 标签: 公众场合 不知道 生态伦理 我自己 平民百姓 面朝黄土背朝天
  • 简介:作为人类文化范畴中精华,敦煌壁画因见诸视觉外在特征而极易被当作纯艺术产物,蕴藏其中兼具精神与世俗双重层面的本质因此而被忽略。事实上,"道德、伦理"作为"人类文化"核心,在敦煌壁画组成成分中占有不可或缺重要地位,对这个部分投以关注并加以探究,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特定区域伦理道德发展变迁,又可以一定限度地还原敦煌壁画作为敦煌学重要组成部分本来面目。

  • 标签: 敦煌壁画 佛教艺术 道德绘画 艺术伦理
  • 简介:文章以毕淑敏散文为分析对象,研究了毕淑敏散文对女性生命伦理思考。毕淑敏在散文中提倡女性应该拥有与男性平等地位,得到生理与心理方面的更多关怀。毕淑敏散文女性意识还体现在她对母性情怀抒写,对母爱歌颂,她理智婚姻爱情观,关于女性伴侣选择以及家庭相处之道,以及她独特生命与死亡意识。

  • 标签: 毕淑敏 散文 女性意识 生命伦理
  • 简介:我们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没有:对同一件事情看法,为什么世界上会有那么多观点,而且很多观点之间势同水火,各执一词,互相矛盾但也觉得各有道理?其实,我意思是,为什么别人说得那么精彩,而我们自己偏偏张口结舌,逻辑混乱,无法从事件现象深入到本质层面上去思考?

  • 标签: 伦理 教学 逻辑混乱 事件
  • 简介: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社会问题愈演愈烈,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且最棘手问题,触动着人类敏感神经.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生态文明智慧,可以为解决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提供重要启示.荀子作为先秦时期儒家学派集大成者,在孔孟等儒家学者思想基础上批判吸收了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生态伦理观.

  • 标签: 荀子 生态伦理思想 天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