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疗效。方法选择注意力缺陷型、多动-冲动型及复合型学龄前ADHD患儿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措施前瞻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心理行为组、生物反馈组和综合组,治疗4个月后评估注意力集中时间及Conners父母量表(PSQ量表)的冲动-多动、多动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心理行为组、生物反馈组和综合组中,三种类型患儿注意力集中时间均明显增加(P<0.05)。对于三种类型的患儿,采用生物反馈及综合治疗均可降低冲动-多动评分(P<0.05);注意力缺陷型及复合型患儿采用心理行为及综合治疗可降低多动指数评分,多动-冲动型患儿采用心理行为、生物反馈及综合治疗均可降低多动指数评分(均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提高ADHD患儿注意力集中水平,改善冲动-多动及多动的行为症状,不同ADHD类型患儿治疗效果略有不同。

  •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心理行为干预 生物反馈 学龄前儿童
  • 简介:郑毅教授今天很高兴和丁宗一教授一起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美国国家儿童医疗中心儿科和精神科Chatoor教授讨论婴幼儿喂养障碍问题。Chatoor教授是美国著名婴幼儿精神病学专家,曾任美国精神病学会婴幼儿精神医学委员会主席,2006年获美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协会杰出导师奖,Chatoor教授长期从事婴幼儿喂养障碍的研究,提出的婴幼儿喂养障碍的诊断分类标准目前已被婴儿或儿童早期精神和发育性障碍诊断分类标准采用。

  • 标签: 婴幼儿喂养 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 儿童医疗中心 精神病学专家 诊断分类标准 华盛顿大学
  • 简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首选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单纯服药不能有效解决时应考虑行为矫治等非药物治疗。行为矫治需要患儿有良好的领悟性,方法要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见效性及个体化。行为矫治需分阶段进行,长期坚持,由明确靶行为、行为矫正、行为强化、行为固定等步骤循序渐进。

  • 标签: 轻微脑损伤综合征/治疗 行为矫治 儿童
  • 简介:1936年的柏林,希特勒对12万观众宣布奥运会开始。他要借世人瞩目的奥运会,证明雅利安人种的优越。

  • 标签: 精神 奥运会 希特勒
  • 简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尤其是学龄期儿童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也是学龄期儿童患病率最高的慢性健康问题。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性为特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正在探索中,致病因素是多源性的,是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形成的疾病模型。文献报道ADHD患病率差别很大,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报道的患病率各不相同,主要原因与过去20年间曾对ADHD诊断标准多次修订有关,另外与对诊断标准的掌握尺度有关。全球范围患病率为3%~10%,男女比例为4~9:1,在西方国家儿童中的患病率为3%~5%,国内调查的患病率为3%~10%。对ADHD的治疗始于20世纪30年代,目前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40%~50%的患儿可延续至成人期。ADHD共患其他精神障碍的危险度很高,因此对该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对ADHD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共患疾病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临床研究 生物-心理-社会 ADHD 学龄期儿童 注意力不集中
  • 简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早期诊断及正确的治疗对于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其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对其治疗目前强调综合干预,药物治疗是基础,行为治疗及必要的心理治疗也很重要。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中枢兴奋剂类和非兴奋剂类药物。行为治疗包括正性强化法、反应代价法等。

  • 标签: 轻微脑损伤综合征/诊断 轻微脑损伤综合征/治疗 儿童
  • 简介:申昆玲教授非常高兴受《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编辑部的邀请,与英国Leicester大学感染和免疫系国家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rimaryciliarydyskinesia,PCD)诊断服务中心(简称诊断中心)ChristopherLiamO'Callaghan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徐保平主任医师及郎志奇副主任医师共同就“儿童PCD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北京儿童医院 纤毛运动障碍 原发性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 服务中心
  • 简介:放手让孩子自己走,要想让鸟儿飞得高,就要让鸟儿自由地飞翔。很多父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唯恐孩子累了、病了、苦了、烦了。这样的孩子就会成为“温室里的花唯有灿烂,鸟笼里的乌难以高飞”。过分的关爱,会束缚孩子追求成功的理想,会限制孩子追求成功的步伐。北京的一位13岁男孩对记者采访有关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的回答是这样的:“爸爸送我上一个好学校,由于姥姥家离学校近,让我住在姥姥家。姥姥有“三不准”:刀不让动,电不让动,火不让动。

  • 标签: 孩子 精神 培养 记者采访 夏令营 学校
  • 简介:小儿多动症又称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目前由于多方面原因,ADHD的发病有所增加,已经引起了儿童家长们的广泛重视。ADHD是指儿童时期起病,表现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伴或不伴明显的注意力不能集中、不分场合地点的过度活动、行为冲动的一种综合征。多见于6~10岁儿童,智力大多正常范围内,病程长或严重时可出现轻度的认知障碍或学习困难。当小儿出现多动、注意力涣散或情绪冲动时应首先注意其病因,判断是否为生理性多动,然后再进行ADHD的诊断、智商测定等,最后寻找其伴发的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继发性ADHD其实并不少见,尤其是对于那些早产、母孕期异常、出生后患过各种脑膜炎、颅脑外伤、热性惊厥、癫痫、脑出血、药物或食物中毒、营养不良或过剩等或就诊时存在发育落后、语言障碍、学习困难、代谢异常等的儿童。诊断ADHD时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十分必要。

  • 标签: 轻微脑损伤综合征/病因学 儿童行为障碍 鉴别诊断 儿童
  • 简介: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为一类广泛性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以社会交往及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刻板与重复行为为主要特点。目前ASD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早期合理的个性化综合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预后。由于ASD的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特效药,主要以行为与教育干预为主;对ASD的伴发症状,如易激惹、自伤行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睡眠问题等,合理应用一些药物,可改善ASD患儿的行为干预效果。随着AS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布美他尼、催产素、维生素D及高压氧治疗,可有望改善ASD核心症状。该文对目前针对ASD的行为与发展干预及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行为与发展干预 药物治疗 高压氧治疗
  • 简介:920222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发育规律/蔡方成…∥中华儿科杂志。-1991,29(5)。-272~274采用丹麦D、N2000C型神经电位仪对272例31孕周~14岁正常儿和23例健康青年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进行测定,在120分贝刺激下,31周孕龄、(CA)时的早产儿已显Ⅰ、Ⅲ、Ⅴ主要波形,33周CA可见Ⅰ~Ⅵ6个波,足月儿的Ⅰ、Ⅲ、Ⅴ波出波率已选89.4~100%。说明围产期和婴儿期是BAEP发育最

  • 标签: 精神疾病 中华儿科杂志 BAEP 神经电位 小运动发作 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