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糖尿病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例糖尿病伴轻中度抑郁障碍分为治疗组(甲)和对照组(乙),于治疗1、3个月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进行测试FPG、2hPG、HbA1c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时,甲组HAMD-17(10.06±0.25)分,乙组(9.92±0.22)分,甲组其他指标下降数值大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甲组HAMD-17(16.16±0.35)分,乙组(16.02±1.18)分,甲组其他指标下降数值大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

  • 标签: 糖尿病 抑郁 心理干预
  • 简介:从众多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80%~90%糖尿病患者伴随不同程度的性功能下降,其中男性多表现为勃起障碍(ED),女性多表现为性欲冷淡。有些患者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糖尿病带来的危害,也不好意思告诉医生,最终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患 性功能障碍 性功能下降 统计资料 勃起障碍 生活质量
  • 简介:1心理社会因素与糖尿病1.1心理社会因素在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流行病学和回顾性研究均发现,糖尿病的发生与生活事件应激有一定关系。急性应激可使正常人在饱餐后血糖反应峰值延迟。心理应激后糖尿病病人和正常人可出现短暂性血糖增高反应。有报道在地震(Kohnert等,1999)、重大火灾(Armenian等,1998)后糖尿病的发生率较灾前明显增加。Wales等(1995)对动物的研究表明:应激可使有糖尿病倾向的动物发生糖尿病。近几年,长期的和前瞻性研究逐渐增多,

  • 标签: 糖尿病病人 精神医学 心理社会因素 生活事件应激 血糖反应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探究对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2年6月―2015年6月期间,使用数字抽取法将这60例患者平均分成各有30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在服药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糖尿病 脑血栓 吞咽功能障碍
  • 简介:1代谢综合征及其流行趋势代谢综合征(MS)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包括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等,这些危险因素常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体,其病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引发的多代谢症候群。MS人群患2型糖尿病和早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极高,因此控制MS的流行是当今全社会都在关注的重点课题。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内皮功能障碍 2型糖尿病 代谢症候群 胰岛素抵抗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58例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施行人性化护理治疗能明显增强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较为满意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并发脑血栓 吞咽功能障碍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当代社会,慢性病已经成为了几乎所有国家成年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目前,中国慢性病占全部死因的75%以上,是世界上最为严重的9个国家之一。据预测,目前中国由慢性病引起的失能调整生命年损失已达70%,特别是以高血压、糖尿病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严重危害了居民的健康,

  • 标签: 失能调整生命年 防治政策 意愿调查 慢性病防治 职业人群 医疗管理人员
  • 简介:目的观察并探究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电脑抽取该院肾内科2016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视做观察对象,尊重患者本人的护理意愿将64例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n=37),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n=37);记录并对比两组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SF-36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为78.3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护理效果的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肾内科 糖尿病肾病 心理护理 SF-36评分 应用效果
  • 简介:对1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人院后采取多种宣教形式,实施干预措施,出院前进行相应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对比。结果:干预后的患者熟悉糖尿病基本知识及胰岛素的使用知识,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干预前。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应对其及时、准确的进行心理指导,确保母婴平安健康。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心理干预
  • 简介:2型糖尿病病人140例,空腹血糖在10mmol/L以上,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观察组实行常规治疗加心理支持,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依从性与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结论:心理支持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有明显的影响。

  • 标签: 糖尿病 心理支持 依从性 血糖
  • 简介:糖尿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如压抑、焦虑、精神紧张、悲观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引起血糖的波动,所以了解糖尿病患者心理需要,观察心理变化,收集心理信息,及时解决心理问题,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 标签: 糖尿病患 心理疗法 治疗 心理因素 精神紧张 心理需要
  • 简介:目的:进一步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中的心理特点并对其护理对策加以总结。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组研究对象,通过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加以总结。为患者试行针对性护理,将护理措施进行归纳和整理。结果125例患者中有75例(60%)患者存在着对自身疾病的不确定和怀疑心理甚至对疾病治疗的态度非常悲观;84例(67.2%)患者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心理焦虑、抑郁、紧张等负面情绪;67例(53.6%)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内疚心理、孤独心理;41例(32.8%)患者对该次治疗的态度较为积极,依从性较高。另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有效性。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中的心理特点比较复杂,对治疗效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护理人员需要中分明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老年糖尿病患者 临床心理特点 护理对策
  • 简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16例自愿病人进行调查并评定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症的几率明显高于非2型糖尿病患者,同样合并抑郁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亦明显困难于非合并抑郁症者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情绪,影响血糖的平稳控制,应进行合理的干预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抑郁 分析 干预
  • 简介:选择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39例,予睡前甘精胰岛素联合诺和灵R三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2周。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下降(P〈0.01);发生3次低血糖。结论:对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联合诺和灵R能安全、有效、平稳控制血糖,不失为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控制血糖的良好方法。

  • 标签: 精神病 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 诺和灵R
  • 简介:2009年至2013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都定为“糖尿病预防与教育”。人常说“治病不如防病”、“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足见预防和教育的重要性,这对于糖尿病来说更是如此。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危害巨大,可能导致肾衰、失明、足部疾病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并引起高死亡率。由于糖尿病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21世纪的灾难。

  • 标签: 糖尿病 教育 预防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 足部疾病
  • 简介:我科自1998年建科以来在糖尿病教育与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总结如下。1医护人员的培训建科初我科三名医师已进修过内分泌专业,经过正规化培训,目前7名医师有3名在中日友好医院进修过,1名在华西医科大附属医院进修过,1名在解放军总医院进修过,有2名护士在北京第一医院学习过。科室医护人员寻找各种机会参加各种糖尿病学习班及会议,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技术,

  • 标签: 糖尿病教育 管理 医护人员 中日友好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 经济效益
  • 简介:随机调查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教育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同期组问及组内教育前,教育后3个月、6个月的有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教育组在受教育后3个月、6个月自控能力、糖尿病知识积分(DKN)、胰岛素治疗顺应性、依从性明显提高,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精神症状白评积分(简称sc190)的9组症状群积分电明显下降(P〈0.01)。结论:糖尿病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和接受科学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教育 效果 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运用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

  • 标签: 临床路径 糖尿病 健康教育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