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1引言先天性脊柱侧凸是在胚胎期脊柱生长发育过程中,脊椎分节不全或/和形成不良所致的一种先天性畸形,由于脊柱两侧的生长发育不平衡而出现侧凸.国内报道先天性脊柱侧凸发病率占脊柱侧凸的3.1%~5.19%.文献统计约25%的病人合并有脊髓异常,30%的存在泌尿、生殖系畸形,10%的有先天性心脏病[1].

  • 标签: 先天性脊柱侧凸 治疗 临床进展 分类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切开复位、chiari骨盆截骨术及股骨粗隆下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6.5~13岁患儿12例.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2~5年,平均2.5年,优良率为83.3%.结论:该术式虽然不是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首选方式,但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手术治疗 大龄儿童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复位 截骨术 先天性畸形
  • 简介:本研究目的是探讨三维CT对脊柱畸形的形态观察,并利用该技术了解畸形的椎体间及其与邻近椎体的解剖关系。普通X线片是一种观察脊柱畸形形态的简易方法。虽然三维CT最近已有报道,但这些报道仅描述了三维CT可比X线片更详细地评价脊柱畸形。本研究应用三维CT不但能反映脊柱后结构的畸形,

  • 标签: 脊柱畸形 脊柱后结构 先天性脊柱侧弯 三维分析 普通X线片 三维CT
  • 简介: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常见的足畸形,发病率1‰~3‰。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在婴幼儿期采用反复多次的手法矫正,然后用石膏或Denis-Broun氏夹板固定,以维持矫正位置,但这种方法时间长,疗程至少1年以上,并且复发率高(40%~80%)。有学者采用足后内侧广泛软组织剥离松解术,克氏针内固定,以期纠正畸形,

  • 标签: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治疗观察 婴幼儿期 内固定 骨骼发育异常 手术效果
  • 简介:在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简称马国),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根据陆裕朴分析的病理解剖及发病学理论,矫形以在尚能耐受全麻和手术的前提下尽早矫治为佳,手法矫治为辅,手术矫治为主,石膏保持为续,负重受力发育最终矫正畸形。马国首都塔那那利佛地区尚未开展动力肌平衡术来治疗这一畸形。自2004年11月至2007年9月我们应用和推广这一术式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87例163足,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平衡术 动力肌 治疗 先天性畸形 手法矫治
  • 简介:天性脊柱畸形是椎体先天发育异常引起脊柱在冠状面上的不平衡生长而导致的脊柱畸形[1]。而半椎体畸形作为椎体形成障碍中的一种,是先天性脊柱侧凸最常见的原因,约占先天性脊柱侧凸的46%[2]。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关于半椎体导致的先天性脊柱畸形的手术治疗的报道[3-7],但以单发半椎体畸形居多,多发半椎体畸形的手术治疗报道相对较少。本院于2015年8月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先天性多发半椎体畸形脊柱侧凸1例,现将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 标签: 脊柱侧凸 骨疾病 发育性 矫形外科手术
  • 简介:此疾患也称先天性指间关节连接症或遗传性多发性强直性关节病。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手指指间关节的发育畸形,有明显的家庭遗传关系。常累及近侧指间关节,恒为对称发病,拇指不受累。我院于95年6月曾接诊一例外伤性指骨骨折的病人,检查中发现患者先天性指间关节强直。而后进行踉踪随访其系18人,其中有13例患者有本病。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一家系四代共18例,男10例,

  • 标签: 近侧指间关节 先天性 指骨骨折 发病数 家系 先症者
  • 简介:天性脊柱畸形是由于脊柱发育缺陷导致的脊柱形态及结构功能异常,在婴儿中其发生率约为1/1000[1]。颈椎半椎体畸形是先天性脊柱畸形的一种,常见于Klippel-Feil综合征,与胸腰椎畸形相比,此类畸形在临床上更为罕见。Deburge等[2]和Winter等[3]分别于1981年首次报道颈椎半椎体畸形及其治疗方法,Ruf等[1]在2005年对其进行详细阐述。近年来,临床报道了多例颈椎半椎体畸形病例,治疗方法各有不同[4-6]。本院2015年收治C5半椎体畸形并上胸椎重度脊柱侧凸1例,现将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 标签: 颈椎 胸椎 骨疾病 发育性 脊柱侧凸 矫形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报告使用透视下及无线主动式红外诱导计算机导航引导下进行颈椎椎弓根钉固定手术的经验,分析手术成功的要素.方法自2001年10月至2002年12月共行颈椎椎弓根螺钉-AXIS钛板内固定29例,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26岁~76岁,平均年龄49.4岁.使用C形臂X线透视下螺钉置入25例,无线主动式红外诱导计算机导航下椎弓根内固定4例.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74枚.结果174枚螺钉中有155枚(89%)位置正确.19枚螺钉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均为内倾不够,1例出现一过性神经根合并症.计算机导航置入螺钉24枚,位置正确率100%.术前颈椎后凸者固定节段曲度平均-12.1°术后平均-0.6°,明显得到纠正.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随诊,颈椎曲度和固定节段椎体高度均维持,没有出现内固定物松动,螺钉断裂等情况.结论颈椎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是颈椎获得牢周固定的方法,为颈椎后路手术提供了更广的操作空间,免去部分同时前路手术的需要,而且可以用于颈椎后凸的矫正.但是结构的复杂性和变异性及周围的神经血管使手术难度加大,在透视下可以比较安全地置入螺钉,更好的方法是使用计算机导航技术.这一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颈椎 椎弓根螺钉固定 计算机导航
  • 简介:目的观察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后脊柱侧方成角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至2008年1月经前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并获得随访的患者172例,测量术前、术后、随访时冠状面Cobb角。随访时进行JOA下腰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调查、满意度调查、生活质量评价(SF-36问卷调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结果本组随访时间6~49个月,平均39个月。所有病例术后与术前的冠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与随访冠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小(P=0.141)。随访时冠状面Cobb角0°~5°组、5°~10°组、10°以上组三组间的JOA下腰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满意度、VAS疼痛评分及SF-36八个维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后患者腰痛、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均与术后侧凸大小无关。

  • 标签: 胸椎 腰椎 骨折 并发症 冠状面Cobb角 侧方成角
  • 简介:宁波市第六医院骨科拟于2007年7月26~29日举办第五届脊柱外科新技术学习班,届时将有著名脊柱外科专家贾连顺、王岩、胡永成、李明、徐荣明、陈其昕、马维虎等教授授课。

  • 标签: 脊柱外科专家 技术学习班 第六医院 宁波市 贾连顺
  • 简介:由宁波市第六医院主办的"脊柱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新技术学习班"[项目编号:2015-04-07-149(国)]将于2015年9月10~12日在宁波举行。本院已成功举办10届脊柱外科学习班,并不断总结往届学习班存在问题,借鉴国内、外学术会议的经验,努力打造品牌学术会议。参与者将授予国家级Ⅰ类医学继续教育学分10分。本次学习班内容包含近年脊柱外科的热点话题,将以脊柱微创、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创伤等几大专题分类进行交流,具体内容包括:OLIF在腰椎椎疾病的应用与前景、新型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临床应用、

  • 标签: 技术学习班 脊柱外科 椎弓根螺钉固定 医学继续教育 宁波市第六医院 脊柱微创
  • 简介:由宁波市第六医院主办的国家继续教育项目“脊柱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新技术学习班”[项目编号:2014-04-07-007(国)],将于2014年9月25日至27日在宁波举行。我院已成功举办九届脊柱外科学习班,并不断总结往届学习班存在问题,借鉴国内、外学术会议的经验,努力打造品牌学术会议。

  • 标签: 技术学习班 脊柱外科 临床研究 继续教育项目 宁波市 会议
  • 简介:由宁波市第六医院主办的脊柱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新技术学习班[项目编号:2015-04-07-149(国)]将于2015年10月29~31日在宁波举行。本院已成功举办10届脊柱外科学习班,并不断总结往届学习班存在问题,借鉴国内、外学术会议的经验,努力打造品牌学术会议。参与者将授予国家级Ⅰ类医学继续教育学分10分。

  • 标签: 技术学习班 脊柱外科 医学继续教育 宁波市第六医院 脊柱微创 学术会议
  • 简介:继2007年8月及2008年9月成功举办第一、二届“脊柱脊髓复合性损伤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脊柱外科)定于2009年9月25日~27日再次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三届“脊柱脊髓复合性损伤治疗新进展学习班”(项目编号:2009-04—07—037)。学习班将邀请国内著名脊柱外科、创伤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

  • 标签: 复合性损伤 脊柱外科 学习班 治疗 脊髓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