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过滤器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心肺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二尖瓣或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病人5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动脉旁路上安装PallLG-6动脉白细胞过滤器;对照组仅用体外循环常规动脉过滤器.术后观察心律、血流动力学参数、机械辅助通气、动脉血气分析、循环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使用抗生素情况.结果①实验组术后恢复窦性心律较对照组高;②白细胞过滤可显著降低平均术后呼吸指数(respirationindex)和提高机械通气时的氧合指数(oxygenationindex);③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在术后所有观察时点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④两组病人术后静脉使用抗生素情况无差异.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使用白细胞过滤器可改善病人术后的心肺功能,对术后炎症反应并无减轻作用.

  • 标签: 白细胞过滤 心肺保护 炎症反应 体外循环 瓣膜置换术
  • 简介: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4例EH患者(EH组)不同等级间(其中男性30例、女性34例,按WHO/ISHⅣ高血压分级:1级35例,2级22例,3级7例)及治疗前后血清IL-17、IL-23水平及变化;以30名健康人(男、女各15名,均无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作对照.结果EH组血清IL-17及IL-23水平分别为(390±31)pg/ml和(501±69)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60±34)pg/ml和(193±43)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3级高血压患者血清IL-17及IL-23水平较1级患者明显增高.治疗后血清IL-17及IL-23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23与IL-17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2=0.5841,P<0.01).结论血清IL-23和IL-17可能参与EH的发病及病理变化过程,监测血清IL-23和IL-17水平可作为判断EH病情的指标.

  • 标签: 高血压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ASA)检测IL-18,心力衰竭116例,正常健康人31例做对照,分析心力衰竭患者IL-18水平变化。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浆IL—18水平高与对照组(F=6.68〉3.94,P〈0.01),心力衰竭治疗前后血浆IL-18水平显著下降(t=4.56,5.99,3.22,3.78,P〈0.01)。结论IL-18可能参与心力衰竭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 白细胞介素18
  • 简介: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性细胞、炎性因子介导的系统或局部的炎症反应导致AS斑块的形成。近年来促炎与抑炎之间的平衡失调导致粥样斑块病变的假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自细胞介素-10(IL-10)是近年来研究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抗炎因子,其有抑制粥样斑块形成、稳定斑块的作用。本文就IL-10的特点、生物学作用、与冠心病的关系、心血管保护的作用机理等作一综述。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0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慢性炎症性疾病 粥样斑块 自细胞介素
  • 简介:目的目前认为炎症可能在冠心病发病及恶化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测定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CD11b、CD18的表达,探讨炎症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54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5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29例.根据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将其按Braunwald分级分为三组:第一组(9例,BraunwaldⅠ级);第二组(8例BraunwaldⅡ级);第三组(12例BraunwaldⅢ级).选择12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CD18的表达.结果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CD11b、CD18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由第一组到第三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CD11b、CD18的表达是逐渐升高的,且第一组与第三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是激活的;随着不稳定心绞痛病情的加重,外周血白细胞活性也是增加的,白细胞活性状态与冠脉缺血的严重程度正相关.

  • 标签: 外周血 白细胞表面粘附分子 炎症 冠心病
  • 简介:血管性痴呆(VaD)是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是慢性的进行性疾病。尽管VaD的发病率低于阿尔茨海默病,但临床上,VaD可能较阿尔茨海默病更有预防和治疗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VaD的发病率、危险因素、病因机制、诊断及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分析Va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水平的变化,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 标签: 血清白细胞介素 血管性痴呆患者 临床意义 水平变化 阿尔茨海默病 进行性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外周白细胞(WBC)计数的变化。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脑梗死组),分别测定其发病后24h内、5、14天的血清MMP-9、外周WBC,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测空腹血清MMP-9和外周WBC,分析其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24h内血清MMP-9、WBC明显升高(P〈0.05),5天达高峰(P〈0.01),14天已明显下降,脑梗死组中大面积梗死表现最为明显;血清MMP-9、WBC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0.78(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及外周WBC明显升高,并与病灶大小呈正比;MMP-9与WBC在动态变化中呈正相关。

  • 标签: 脑梗塞 基质金属蛋白酶 白细胞计数 炎症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中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81例STEMI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浆IL-27等指标的浓度.应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结果STEMI组血浆IL-27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支病变组在入院当时,1d、2d和7d后血浆IL-27浓度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支病变组在入院时、2d和7d后血浆IL-27浓度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清肌钙蛋白Ⅰ、高敏C反应蛋白、IL-27浓度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中血浆IL-27浓度明显增高,而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 白细胞介素-27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非冠心病患者白细胞端粒长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住院治疗的患者138例,根据诊断分为非房颤组88例和阵发性房颤组50例。抽取外周血并提取DNA,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测量白细胞端粒长度,标化为端粒/单基因比值,记录并比较患者基线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与非房颤组比较,阵发性房颤组心力衰竭、体质量指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他汀类药物使用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0)。阵发性房颤组白细胞端粒较非房颤组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8(0.11,0.71)vs0.20(0.06,0.46),P=0.1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端粒长度与阵发性房颤无相关性(OR=1.498,95%CI:0.924~2.426,P=0.100),调整年龄、体质量指数、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等混杂变量后,白细胞端粒长度与阵发性房颤无相关性(OR=0.960,95%CI:0.124~7.404,P=0.970)。结论非冠心病患者白细胞端粒长度与阵发性房颤发病无相关性。

  • 标签: 冠心病 白细胞 端粒 心房颤动 聚合酶链反应 人体质量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ACS患者48例,其中急性心肌梗塞(AMI)1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1例,稳定性心绞痛(SAP)18例,健康对照者20例,以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酶联免疫吸附法钡4定IL-10水平,ACS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分析冠脉病变程度与血清hsCRP、IL-10水平的关系。结果: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SA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1),但AMI患者血清IL-10水平高于UAP患者(P〈0.05);ACS患者hscRP/IL-10比值(hsCRP/IL-10比值是一种表达斑块炎症及不稳定的准确指标)明显高于SA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1),AMI患者的高于UAP患者,UAP的又高于SAP(P均〈0.01);ACS患者hsCRP水平与IL-10水平成负相关(r=-0.52,P〈0.01),hsCRP和IL-10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均无相关性。结论: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二者比例失衡。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10
  • 简介:一项新的研究显示:降低尿酸治疗成年人痛风性关节的药物别嘌醇,还可以帮助青少年降低血压。然而,该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也强调,这项研究并不是提示这种具有明显副作用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青少年高血压。他开展这项研究,是为了验证一个假设:降低青少年的尿酸水平可导致其血压下降。

  • 标签: 尿酸水平 降低血压 青少年 痛风性关节 血压下降 别嘌醇
  • 简介: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受体(interleukin-6receptor,IL-6R)及含N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1(adisintegrinandmetalloproteasewiththrombospondintype1motifs,ADAMTS-1)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及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本实验共选取患者223例:心绞痛患者167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126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angina,SA)41例;对照组56例。依据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分为4个亚组(冠状动脉病变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亚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L-6R、ADAMTS-1浓度,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结果UA组IL-6R与ADAMTS-1浓度较SA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4个亚组中血清IL-6R、ADAMTS-1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IL-6R与ADAMTS-1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相关。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白细胞介素-6R 含N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1 冠状动脉狭窄 不稳定斑块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动态变化,探讨IL-6对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β-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予以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甙钠,在脑梗死后1、5、14d进行血清IL-6测定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组,清晨测定血清IL-6。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脑梗死后1、5、14dIL-6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脑梗死后14d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2.82ng/L)vs(15.25±4.65)ng/L,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脑梗死后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1、5d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脑梗死后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9.03±2.28)分vs(10.38±2.30)分,P〈0.05];脑梗死患者血清IL-6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888,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血清IL-6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密切相关,β-七叶皂甙钠可能通过抑制血清IL-6的增高而改善神经功能。

  • 标签: 脑梗死 白细胞介素6 神经系统疾病 七叶素
  • 简介:人们一直听说绿茶有抗癌功效,是否应该经常饮茶以从中获益呢?有一些证据表明,经常喝绿茶的人患有尤其是直肠癌结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和皮肤癌等几种癌症几率较低。绿茶还有其他的一些益处:可能会增强代谢,从而帮助减肥,并且它可以防止骨量减少。最后,绿茶可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 标签: 喝绿茶 风险 抗癌功效 前列腺癌 骨量减少 结肠癌
  • 简介:花生含有十分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每100克生花生中含蛋白质25克、脂肪44.3克、碳水化合物16克、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一般说到脂肪就会令人生畏,但是花生中含有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却对人体大有益处,能有效降低胆固醇。

  • 标签: 低胆固醇 生花生 不饱和脂肪酸 碳水化合物 多种维生素 蛋白质
  • 简介:<正>我今年58岁,患有高血脂症和糖尿病,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注意饮食。平日我都是按医生意见计算热量来进食,并严格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最近听说吃素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利于老年人健康,请问,这样的说法有科学根据吗?江苏读者黄昭你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限制脂肪与胆固醇摄入量对你的糖尿病和高血脂症是有益的,至于说到吃素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利于老

  • 标签: 血液黏稠度 黄昭 脂血症 有形成分 胞液 汗多
  • 简介:多项研究发现,喝绿茶有助预防癌症。然而绿茶抗癌机理方面的数据一直较为缺乏。美国《新陈代谢学》杂志最新报道,一项新研究揭示了绿茶中的活性成分改变癌细胞新陈代谢的机理。该物质有助于降低胰腺癌风险。新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绿茶提取物中的一种抗氧化物(EGCG)具有强抗氧化功效,可阻止肿瘤细胞代谢。EGCG可抑制胰腺癌细胞代谢中的一种至关重要乳酸脱氢酶(LDHA)的作用,进而干扰癌细胞代谢,防止胰腺癌癌变进程、发展及扩散。即EGCG可通过降低LDHA的活性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的代谢功能,

  • 标签: 胰腺癌细胞 喝绿茶 风险 肿瘤细胞代谢 美国加州大学 抗癌机理
  • 简介:运动、健康饮食、控制血压和血糖均能减少卒中几率。提到卒中,你或许大概知道一些明显的症状,如身体一侧突然麻木及说话困难。但有一些事件称为静息卒中,发作时无症状,但仍可能严重损害记忆力和大脑健康。

  • 标签: 无症状性 脑卒中 静息 风险 健康饮食 控制血压
  • 简介:心血管健康专家天天都在头痛怎样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虽然运动和饮食疗法已经成为公认的降低胆固醇的有效方法,但人们都会觉得天天运动、介掉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很有难度。那么,有没有容易操作而不容易被遗忘遗漏的方法呢?

  • 标签: 降低胆固醇 植物固醇 血浆胆固醇水平 橙汁 心血管健康 反式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