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我院利用实习生初次来院的机会,在1周内每天对其进行一次“陌生环境”体验活动。具体做法:将实习生分为3人或4人1组,按预先设定好的不同路线,依次找到相应的科室。并以相应科室主任或护士长签字为据,最后返回到出发地,同时记录时间。如急诊科→CT室→门诊检验科→骨科病区→手术室→病区药房→住院结算处等,各小组要完成2条或3务不同的路线。

  • 标签: 实习生 环境 科室主任 住院结算处 记录时间 病区药房
  • 简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是当今社会人性化服务的一种理念。人文关怀是体现这一理念的具体内涵。“人文关怀”是对平等的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命与生存质量的关注,是对人的应有的人格、尊严和需求的肯定,以及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它集中表现为对人文精神价值的弘扬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系。Watson认为人文关怀是文化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护士将获取的知识内化后,自觉的给予病人的情感付出,关爱:意为关心、照顾、爱护、帮助等,可以理解为行为,也可解释为情感或态度。然而,目前社会现状和课堂教学中人文关怀教育的比例较小,导致学生进入临床后,不能充分理解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缺乏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对病人的心理问题和社会支持缺乏应有的关注;与外界沟通能力欠缺等。因此,对在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关爱精神,从而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病人的护理需要。

  • 标签: 护理专业学生 人文关怀教育 人性化服务 WATSON 人道主义精神 人文关爱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人文服务技能训练的途径,为强化护理本科生人文服务水平提供信息平台.方法采取理论授课与测评、临床示范与观摩、典型教育及角色扮演等方法强化护理本科生人文服务技能.如:以21世纪21种医院文化为导向,强化人文服务意识;以护理业务工作为结合点,优化临床带教模式及护理操作流程,提高护理人文服务技能.结果连续2届护理本科实习生(30名)中90%具备较扎实、较全面的人文服务知识和实践技能,病人对本科护生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大力渲染优秀医院文化是强化护理本科生人文服务意识的关键;优化护理技能操作流程,加大操作流程中人文分值比重,是培养21世纪实用新型高素质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护理 教育 人文服务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实践教学和营造良好氛围等措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为他们未来成为具备高度人文关怀素养的护理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 标签: 中职护理   人文关怀  品质培养 
  • 简介:目的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构成要素,为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构成要素及指标;选取200名医学生和50名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因子分析确定人文素质构成要素的因子。结果通过2轮专家咨询,确立了由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人文素质构成要素。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6个公因子,分别为社科类知识、伦理道德规范、理性思维能力、民族意识、社会角色特征、个人认知趋向。结论构建的医学生人文素质由6个公因子组成,可从这些要素入手设定人文课程、人文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等内容,从而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 标签: 学生 护理 人文素养 构成因素 德尔菲技术
  • 简介:摘 要

  • 标签:
  • 简介:软性环境指学生在社会化实践中所接触的医疗、护理、服务、人际、文化、情感等多重环境的影响及其互动关系,让学生置身于人文关怀的情境之中,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文化得以熏陶,最终成为具有较高人文实践素养的合格护理人才[1]。环境可以给人以压力,也可以给人以舒适[2]。从学生跨入医院的那刻起,护理部主任及护士长、

  • 标签: 人文科学 学生 护理 环境
  • 简介:目的对高职护生人文素质现状进行描述,为高职护理专业人文教育改革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对用人单位和高职护生实施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专业思想稳定;具有良好的护理礼仪和与人合作的能力;有一定的人文关怀意识。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心理素质问题突出;工作中缺乏责任感、慎独精神及法律意识;沟通能力与发现、解决问题能力欠佳;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人文知识贫乏,写作能力较差;对职业规划的认识较为肤浅。结论更新教育理念、明确高职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目标、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强化责任意识、培养敬业精神、实施全程式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可以提升护生的人文素质和就业能力。

  • 标签: 人文素质 就业能力 护理 高职教育 问卷调查
  • 简介:护理院校必须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兼具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护理人才,以适应社会进步和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对人文教育的满意度及需求状况,对护理院校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鉴此,笔者对初进入临床实习的部分护生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描述和分析不同层次护生人文素质教育需求情况,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护理专业学生 人文教育 需求状况 人文素质教育 不同层次护生 护理学科发展
  • 简介:近年来,在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中,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前,护理专业未开设人文社会科学(以下简称人文社科)的课程,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落实,人文社科的课程逐渐增多,到目前为止已开设了6门学科:“三理”即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同时还开设了护理美学、人际沟通学、卫生法规学。人文社科的开设对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无疑是必要的。为了解其开设10多年来的教学现状,我们于2007年4-5月进行了1次调查,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人文学科 教学现状 高职护生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高等护理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本科学生人格状况,为护理本科学生人格教育与培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样,选取中南大学护理学院2000~2004级本科护理学生共200人为研究样本,采用16PF人格因素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60名护理本科学生中H敢为性、E兴奋性、Q4紧张性评分7分以上者占40%以上,G有恒性、L怀疑性、C稳定性评分低于4分者达30%以上。结论护理本科学生整体人格特征呈高敢为性、高兴奋性、高紧张性、低有恒性、低怀疑性、低稳定性的趋势。

  • 标签: 人格 人格特质 护理本科学生
  • 简介:目的加强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方法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培养细则、修订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巧用授课方法对护生加强培养.结果训练后护生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增强(P<0.05).结论加强护生语言、体态语言及情商的培养,可提高其人际沟通能力.

  • 标签: 护生 人际沟通 能力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同步式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 2016级 2个护理本科班随机分为实验班( 48人)和对照班( 48人),实验班 开展同步式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比较两班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班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均高于对照班(P< 0.05),析因分析结果显示,两班人文关怀能力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两者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护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级护理学专业的2个班82名同学为观察组,组建微信群,进行基于微信的人文素质教育;选择同一年级的另2个班90名同学为对照组,进行学校常规人文教育,比较两组护生的人文素质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生人文素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微信平台对护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可提高教育效果。

  • 标签: 微信 人文素质教育 护生 应用 效果
  • 简介:在护理领域中,人文关怀是指护理人员将汲取的人文知识内化发展为个体素养后,自觉赋予患者的情感、精神和行为[1-2]。护理专业学生是未来的护理工作人员,其人文关怀素质对于确保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是提升护理人员储备质量、优化护理人员结构的重要途径[3]。本文基于对国内外人文关怀相关的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对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及培养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学生 护理 人文关怀 培养 综述文献
  • 简介:医疗质量是医院的核心工作,护理工作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履行职责、沟通能力、医德医风与人文关怀等)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质量。护士的综合素质与护患纠纷有一定关系[1],当前护患纠纷占医疗纠纷案件的10%~15%[2]。护理人员要面对复杂的医疗环境,其高水平的人际容纳素质既有助于护士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助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 标签: 高职护理 人际容纳 单考单招生 普高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步式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6级2个护理本科班随机分为实验班(48人)和对照班(48人),实验班开展同步式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比较两班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班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均高于对照班(P<0.05),析因分析结果显示,两班人文关怀能力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两者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式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 标签: 同步式教学法 人文关怀能力 护理本科
  • 简介:[目的]调查高职3+2护生的人格特征和生活满意度的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对153名高职3+2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在人格7个维度的T分主要集中在中上段,其中护生在爽直、重情、随和3个维度的分值高于常模,在坚韧、利他2个维度的分值低于常模,在活跃和严谨2个维度分值与常模无明显差异;绝大多数护生对生活基本满意;活跃、坚韧、随和3个维度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坚韧和活跃维度对生活满意度的解释量为16.8%。[结论]护生人格中的坚韧和活跃维度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塑造积极人格,有助于提高护生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职护生 人格 生活满意度 3+2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助产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中的应用效果予以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产房实习的42名助产实习生,对其进行排序,将21名单号实习生纳入对比组并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纳入实验组的21名双号实习生则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不同教学模式对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结果:就关怀能力评分相比,实验组评分相对较高(P

  • 标签: 混合式教学 助产 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