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验证PVC袋及软包装氯化钠注射液质量。方法:参照企业标准和卫生部部颁标准,对PVC袋的pH,重金属,易氧化物,细菌内毒素,微粒等进行质量验证。参照《中国药典》对软包装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质量全检。结果:除PVC袋的水蒸气透气性在被检测的5个样品中,3个超出标准外,其他各项检查均符合标准。但≥5μm的微粒经揉搓翻转20次后明显增多。7批PVC袋装氯化钠注射液质量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应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PVC袋装输液的质量。

  • 标签: PVC袋 PVC袋装输液 质量验证
  • 简介:目的考察市售维U颠茄铝胶囊的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分别考察药品的性状、鉴别、含量三个方面,其中鉴别以鉴别氯甲基蛋氨酸和碘甲基蛋氨酸为考察指标。含量以颠茄提取物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性状考察的结果均合格;鉴别考察的结果有6批不合格,占总考察批次的55%;含量考察的结果有4批低于国家标准,占总考察批次的30%。结论市售维U颠茄铝胶囊质量状况不客乐观,应加强监督管理,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 标签: 维U颠茄铝胶囊 质量考察 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U”型鸟巢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工作展开,主要选用了2020年4月-2021年4月时间段内收治的120例新生儿,按照入院日期单双日均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并使用小毛巾作为护理材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小毛巾替换为“U”型鸟巢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护理指标。结果: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各项护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的临床护理中,充分将“U”型鸟巢合理方案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对于新生儿的各项生理护理指标的优化都具有促进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U”型鸟巢 新生儿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PVC)的有效性。方法 对2022年1月-2023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PVC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组,各34例。对照组:支撑喉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手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临床症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手术治疗的实施,使得PVC患者的各种症状的恢复速度加快,减少住院时间,可以保证整体治疗效果。

  • 标签: 鼻内镜 支撑喉镜手术 PVC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u4治疗耻骨联合分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耻骨联合分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PHENIXUSB4神经肌肉刺激治疗组(u4治疗组,n=40)和常规骨盆矫正带治疗组(常规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u4治疗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90.0%(36/40)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72.5%(29/4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5%(1/40)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12.5%(5/40)(P<0.05)。结论u4治疗耻骨联合分离效果较常规骨盆矫正带治疗好。

  • 标签: u4 耻骨联合分离 效果
  • 简介:目的构建一种核酸适配体(aptamer,Apt)标记的阿霉素(doxorubicin,DOX)靶向药物Apt-DOX,并研究其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阳性的人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阿霉素连接核酸适配体前后紫外线特征吸收峰位置的变化;CCK-8法检测Apt、DOX和Apt-DOX对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以EGFR阴性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为对照组;AnnexinV-FITC/PI双染法对DOX和Apt-DOX处理的U251和MDA-MB-231细胞进行染色,然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pt的连接对DOX的紫外吸收峰位置没有产生影响,DOX对U251和MDA-MB-231细胞均有一定的杀伤效果,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而与DOX相同浓度的Apt对U251和MDA-MB-231细胞的活性均没有产生明显影响,Apt-DOX相比单独的DOX更加明显抑制U251细胞的活性(P〈0.01),而Apt-DOX对MDA-MB-231细胞活性的影响与DO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式双染结果显示Apt-DOX对MDAMB-231细胞的凋亡率与DOX的相似,分别为14.6%和13.5%,而Apt-DOX对U251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DOX,为42.7%。结论Apt-DOX可以显著靶向EGFR阳性U251细胞。相对单独的DOX,Apt-DOX对U251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活性抑制效果,并诱导其凋亡。

  • 标签: 核酸适配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阿霉素 凋亡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休克期行倒U形气管切开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98例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休克期采取倒U形气管切开术,总结有效护理经验。结果:本组98例患者经过倒U形气管切开术,休克期无窒息发生,有2例分别在吸入性损伤第36小时、37小时发生皮下气管导管脱出,均在短时间内重新成功置管,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98例均治愈出院。结论: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采用倒U形气管切开术,配合有效护理,能解除气道梗阻,特别对于部分气管导管脱出患者,极大的提高导管重置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倒U形气管切开术 中重度吸入性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I3K/AKT信号通路在ADAM17调控U87MG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U87MG胶质瘤细胞,并建立ADAM17过表达组、ADAM17低表达组与抑制组,WesternBloting检测各组ADAM17、pPI3K、pAKT蛋白的变化,采用MTT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各组U87MG胶质瘤细胞增殖情况和侵袭能力。结果ADAM17过表达组与抑制组的ADAM17水平明显高于ADAM17低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pPI3K和pAKT蛋白水平比较ADAM17高表达组最高,ADAM17低表达组次之,抑制组最低(P<0.01);各组U87MG胶质瘤细胞增殖情况比较ADAM17高表达组最快,抑制组次之,ADAM17低表达组最慢(P<0.05)。各组U87MG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比较ADAM17高表达组最高,抑制组次之,ADAM17低表达组最低(P<0.05)。结论ADAM17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U87MG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 标签: ADAM17 U87MG胶质瘤细胞 侵袭 PI3K/AKT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U形空肠袋间置方案对改善近侧胃切除、食管胃吻合消化道重建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随机对48例胃上1/3的早期及较小的限局型肿瘤患者,行近侧胃切除手术治疗.其中22例做单纯食管胃吻合术(esophagogastrostomy,EGP组),26例做U形空肠袋间置的消化道重建手术(jejunalpouchinterposition,JPI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排空结果、反流性食管炎(RE)的发病率、术后体重变化、血清学营养指标及Visick指数值.结果术后1个月时,JPI组与EGP组核素胃排空参数T1/2为(66.4±7.2)min比(58.8±8.9)min,60min时胃内核素残留率(RR1)分别为(53.8±5.2)%比(47.1±3.1)%,两组比较,P均<0.01.术后6个月时检测体重增加值、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JPI组与EGP组分别为(4.43±0.53)kg比(2.49±0.71)kg,(9.65±1.16)g/L比(8.34±1.29)g/L,(65.77±4.67)g/L比(59.14±5.91)g/L和(32.08±3.42)g/L比(28.73±2.78)g/L;两组比较,P均<0.001;JPI组RE的发病率为23.1%(6/26),EGP组为54.5%(12/22),两组比较P=0.0247;Visick指数评分值(Ⅰ、Ⅱ、Ⅲ~Ⅳ)构成比,JPI明显优于EGP,P=0.0045.结论U形空肠袋间置法能有效预防近侧胃切除术后RE的发生,对提高患者术后体重、改善营养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益.

  • 标签: U形空肠袋间置法 近侧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手术治疗 营养 生活质量
  • 简介:本研究构建Bmi-1基因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U266-li稳定细胞株,为下一步Bmi-1的功能研究及应用RNAi技术治疗打下基础。设计、合成1对针对Bmi-1mRNA的shRNA序列,退火后连接到pLVTHM干扰载体上,与psPAX2、PMD2G共转染HEK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颗粒并测定病毒滴度,感染U266细胞,建立稳定细胞株;应用实时PCR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U266稳定细胞中Bmi-1及P14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针对Bmi-1基因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病毒滴度为5×107TU/ml;建立稳定转染的U266细胞株。有效干扰验证显示,shBmi-1能明显降低Bmi-1的mRNA及蛋白水平,而P14的mRNA及蛋白水平则都上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Bmi-1基因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干扰Bmi-1表达的U266细胞株。

  • 标签: BMI-1基因 RNA干扰 U266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冬季输注甘露醇时使用输液加温器对外周静脉炎发生及PVC维护时间的影响及后续的护理。方法于2016年11月-2017年3月,2017年12月-2018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该80例患者在被选取时接受的治疗方法均为静脉输注125ml的20%甘露醇,且每8h进行一次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输液加温器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外周静脉炎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利用输液加温器在冬季输注甘露醇可使外周静脉炎发生率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延长,减轻静脉损伤,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输液加温器 甘露醇 外周静脉炎
  • 简介:本研究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在体外对骨髓瘤细胞系U266的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用M1Tr法观察As20,对U266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DNA凝胶电泳法分析As2O3对U266细胞凋亡的影响,以RT—PCR法检测2μmol/LAs2O3不同处理时间对U266细胞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催化亚单位(hTERT)mRNA的表达变化,用Westernblot法检测As2O3不同处理时间对U266细胞procaspase-3、bcl-2及hTERT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As2O3能明显抑制U266细胞增殖,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μmol/L;As2O3能诱导U266细胞凋亡,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μmol/LAs2O3不同时间处理U266细胞后procaspase-3蛋白及hTERTmRNA、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降低,而bcl-2蛋白表达未发生变化。结论:As2O3通过改变线粒体跨膜电位,触发了U266细胞的线粒体凋亡途径,导致了caspase-3的活化,最终诱导U266细胞凋亡;hTERT表达下调也是As20,诱导U266细胞凋亡的重要作用机制。

  • 标签: AS2O3 骨髓瘤 U266细胞 细胞凋亡 caspase-3 HTER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瘀气滞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经活血展筋膏联合踝关节U型石膏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于2020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踝关节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共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前者行改良RICE法(即休息、冰敷、云南白药膏、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治疗,后者给予联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踝关节功能等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踝关节踝周径长均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Kofoed评分与治疗前、对照组相比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展筋膏联合踝关节U型石膏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特别是血瘀气滞型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活血展筋膏 踝关节U型石膏 急性踝关节扭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和尿微量白蛋白(U-mALB)联合检测对Ⅱ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的诊断价值。方法将Ⅱ糖尿病患者82例分为微血管病变组和无微血管病变组,与68例健康对照者同时进行血清Hcy、CRP和U-mALB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Hcy、CRP和U-m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伴微血管病变组此三项检测结果亦高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P<0.05)。糖尿病伴微血管病变组血清Hcy、CRP和U-mALB单项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0.5%、72.8%和81.6%,联合检测阳性率达90.4%。结论血清CRP、Hcy及U-mALB在Ⅱ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三项联合检测可提高Ⅱ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早期检出率。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 简介:目的:本研究探讨Akt激酶抑制剂MK2206对U937及RS4;1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MK2206处理U937及RS4;11细胞24、48h,用CCK-8法绘制细胞增殖曲线;AnnexinV/7-氨基放线菌素D(7-AAD)双标记法分析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Bax、Bcl-2、XIAP、CDK1、caspase-3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MK2206对U937及RS4;11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呈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U937细胞24、48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48±0.15)和(0.09±0.01)μmol/L,RS4;11细胞24、48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91±0.02)和(0.68±0.11)μmol/L。0.5μmol/LMK2206作用于U937细胞及1.0μmol/LMK2206作用于RS4;11细胞24h、48h,AnnexinV/7-AAD标记的阳性细胞升高,U937细胞组24h细胞凋亡率为(4.18±0.70)%,48h细胞凋亡率为(22.53±4.67)%,均高于对照组的(1.35±0.34)%(P〈0.05),且48h细胞凋亡率较24h更为明显(P〈0.05);RS4;11细胞组24h和48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74±0.58)%和(10.07±1.24)%,均高于对照组的(1.32±0.31)%(P〈0.05),且48h细胞凋亡率较24h更为明显(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U937细胞组G2/M期细胞比例为(96.78±9.11)%,高于对照组的(9.64±0.91)%(P〈0.05);RS4;11细胞组G2/M期细胞比例为(14.19±3.82)%,高于对照组的(5.75±1.28)%(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示,两种细胞中Bax、caspase-3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而Bcl-2、XIAP表达水平降低,同时伴CDK1mRNA水平的减少,与各自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K2206能有效抑制U937及RS4;11细胞增殖及促进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其促凋亡机制与上调Bax与caspase-3基因表达、下调Bcl-2与XIAP基因表达有关,细胞周期G2/M期阻滞与CDK1基因表达水平下降有关。

  • 标签: MK2206 白血病 U937细胞 RS4 11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尿微量白蛋白(U-mAlb)的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血清cys-c、Hcy和u-mAlb的差异性,探讨探讨肾小球滤过率(GFR)与血清cys-c、Hcy和u-mAlb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ys-c、Hcy和u-mAlb的检测水平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在GFR与cys-c、Hcy和u-mAlb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中,GFR与cys-c、Hcy和u-mAlb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1.865、-1.569、-1.357,P<0.05)。结论血清cys-c、Hcy和u-mAl检测水平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显著上升,联合检测有利于为临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提供依据。

  • 标签: 早期糖尿病肾病 胱抑素 同型半胱氨酸 尿微量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