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茯芪颗粒中黄芪含量的方法。方法用HPLC法定量分析处方中的黄芪。色谱柱:VP-ODS(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0:6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流速:0.5ml·min^-1。结果黄芪在0.37-2.4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1.6340X+3.3251,r=0.9996(n=5)。平均回收率为100.14%,RSD为1.37%(n=6)。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 标签: 茯芪颗粒 黄芪甲苷 HPLC
  • 简介: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复方黄芪口服液中黄芪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EclipseXDB—C18柱(150mm×3.9mm,5μm),乙腈-0.1%磷酸溶液(1:2)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05nm。结果黄芪浓度在(0.01~2)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8%,RSD为2.36%。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黄芪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黄芪 分析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口服液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有效成分黄芪对铅染毒孕小鼠子代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影响。方法:运用醋酸铅通过自由饮水的方式构建铅暴露小鼠动物模型,给予黄芪进行药物干预,分光光度法检测子代小鼠脑组织 SOD活性。结果: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海马组织中 SOD活性增加( p< 0.05)。结论:黄芪可提高脑组织内源性抗氧化酶活力,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增强铅中毒小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进而对铅诱导小鼠神经发育毒性具有抑制作用。

  • 标签: [ ] 黄芪甲苷 铅毒性 神经发育氧化应激
  • 简介:目的放射性核素氚为军民两用的核材料,其化学性质极为活泼,装检人员易受到辐射危害,因此氚的防护是目前的热点和难点。本课题通过对纯中药制剂排氚片的水提取、喷雾干燥及片剂成型制备工艺的系统研究,以期为体内排氚提供有效药物。方法以黄芪提取量和干膏量为评价指标,用正交试验优化水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水提取液的喷雾干燥条件及片剂成型的制备工艺。结果黄芪浸膏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12倍量,提取2次,每次1.5h;黄芪干浸膏的喷雾干燥条件为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进风口温度160℃、出风口温度80℃;排氚片以黄芪干浸膏粉、MCC和乳糖15∶1.8∶1.2的比例投料、95%的乙醇制粒压片。结论本文建立的喷雾干燥法制备黄芪干浸膏及排氚片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能够保证该制剂的质量。

  • 标签: 排氚片 正交试验 喷雾干燥 黄芪甲苷
  • 简介:目的建立薄层扫描法,测定益元口服液中黄芪的含量.方法自制硅胶G薄层板,以氯仿-甲醇-水(13∶6∶2)10℃以下放置过夜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检测波长为510nm.结果黄芪在0.63~3.1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21%,RSD为1.0%.结论本法用于益元口服液中黄芪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

  • 标签: 薄层扫描法 益元口服液 黄芪甲苷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甘露消渴胶囊中黄芪所含有的黄芪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1.0ml/min;柱温:30℃;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量:2.5L/min。结果每粒甘露消渴胶囊中含黄芪的量为0.0155mg。结论该实验方法简便、可靠、灵敏、易行,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之一。

  • 标签: 甘露消渴胶囊 黄芪甲苷 HPLC-ELSD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行黄芪颗粒+匹多莫德口服溶液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48例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74例。常规组行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黄芪颗粒+匹多莫德口服溶液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免疫学的检查结果。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68例(91.89%)显著高于常规组56例(75.68%),联合组的各项免疫学检查结果均优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行黄芪颗粒+匹多莫德口服溶液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水平,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黄芪颗粒 匹多莫德口服溶液 儿科 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黄芪对铅暴露后小鼠海马组织中核因子红细胞 2相关因子 (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 -1(HO-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运用醋酸铅通过自由饮水的方式构建铅暴露小鼠动物模型,给予黄芪进行药物干预。运用 RT-PCR技术检测 Nrf2、 HO-1 mRNA表达。结果 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海马组织中 Nrf2、 HO-1 mRNA的表达均显著上升。结论 黄芪通过上调 Nrf2和 HO-1mRNA表达对铅暴露后小鼠神经发育毒性可能产生抑制作用。

  • 标签: 黄芪甲苷 铅毒性 神经发育毒性 Nrf2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建立藏药螃蟹中8-乙酰氧基山栀子酯的HPLC测定方法,为进一步控制螃蟹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色谱柱为Symmetry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6:94),HAe调pH=4.50,流速0.8mL/min,柱温20℃,检测波长234nm。结果8.乙酰氧基山栀子酯浓度在0.787~14.76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9.21%(RSO=1.68%)。螃蟹药材中8-乙酰氧基山栀子酯平均含量为(0.62±0.19)mg·g^-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螃蟹药材中8-乙酰氧基山栀子酯的含量测定。

  • 标签: 螃蟹甲 HPLC 8-乙酰氧基山栀子苷甲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汤在气虚血瘀型慢性功能便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气虚血瘀型慢性功能便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n=40)使用黄芪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每周排便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为5.72±2.71分,对照组为11.39±4.19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每周排便2.27±0.36次,对照组为1.59±0.62次,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汤可有效提高气虚血瘀型慢性功能便秘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便秘症状,增加每周排便次数均具有积极作用,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黄芪汤 气虚血瘀 慢性 功能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葛根汤结合二双胍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服用盐酸二双胍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葛根汤。观察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空腹胰岛素(FINS),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结果:实验组FBG、P2hBG、FIN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葛根汤结合二双胍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身体状况,缓解不良症状。

  • 标签: 黄芪葛根汤 二甲双胍 老年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瘢痕妊娠患者行氨蝶呤不同给药方式与宫腔镜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瘢痕妊娠患者进行研究,以给药方式差异将所选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各34例,Ⅰ组患者行肌肉注射氨蝶呤与腹腔镜联合治疗,Ⅱ组患者行囊内注射氨蝶呤与腹腔镜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Ⅱ组血HCG值降低到1000u/L的时间、氨蝶呤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Ⅰ组(P<0.05);Ⅱ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对瘢痕妊娠患者行囊内注射氨蝶呤与宫腔镜联合治疗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甲氨蝶呤 给药方式 宫腔镜 瘢痕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肛裂患者应用复方亚溶液辅助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的作用。方法:实验对象为我院急性肛裂病人,共80名,分成两组进行相关指标对比分析,实验时间为2018年到2023年,并予以不同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每组病人人数为40名,治疗手段为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以及复方亚溶液辅助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调查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肛裂患者实施复方亚溶液局部注射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复方亚甲蓝溶液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急性肛裂
  • 简介:【摘要】 黄芪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归属于豆科类,具有敛疮解毒、脓液排出、升阳补气、敛汗固表等作用,其药理作用丰富,而黄芪多糖作为干燥根(黄芪)的提取物,含有黄芪的有效天然成分,也具有大分子活性,在微生态系统、血糖、病毒、疲劳、衰老等方面均有调节控制作用,但是其合格率是关键。本文主要对黄芪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并分析鉴别黄芪多糖产品的方法。

  • 标签: 黄芪 黄芪多糖 药理作用 鉴别
  • 简介:摘要:黄芪的炮制方法不同,其功效主治、氨基酸、皂类、糖类以及黄酮类的药效成分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对黄芪炮制方法进行综述,总结了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芪有效成分造成的影响。

  • 标签: 黄芪 化学成分 炮制
  • 简介:摘要: 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黄芪为扶正固本的中药,自古就有很多重要应用,在《中国药典》中也记录了很多关于黄芪的功能。黄芪中所含的有效成份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对机体免疫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种系统具有营养、调节和保护作用。

  • 标签: 黄芪 药理作用 功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