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恢复期间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7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经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1.89%>72.97%)、创面愈合率(80.15±4.49)%>(61.02±5.28)相对更高(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5.41%<13.51%)、疼痛VAS评分(2.35±0.52)分<(4.66±0.84)分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1.05±2.12)分<(15.93±3.18)分相对更低(P<0.05),创面愈合时间(21.06±3.26)d<(33.14±4.19)d相对更低(P<0.05)。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综合护理对于伤情的治疗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大面积烧伤 护理方法 恢复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康复期护理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临床中的发展,烧伤后组织的修复过程中必然有瘢痕形成,特别是深2度以上烧伤,在创面愈合后,瘢痕生长易超限,表现为瘢痕增生、挛缩,乃至畸形,不仅改变了外观,影响了功能,还给病人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创伤,给生活自理、社会交往、恢复工作等各方面留下诸多后患。因此,应该对烧伤病人实施全面的康复治疗,现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期护理在临床中的发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大面积烧伤 康复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面积烧伤合并气道损伤患者伤情重,死亡率高,其中早期上呼吸道梗阻是直接威胁患者。患者一经确诊为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应立即在6h内水肿不明显时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后,由于呼吸道黏膜受到损伤,防御功能下降,从而增加感染的机会。因此,必须重视气道护理,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 标签: 大面积烧伤 气道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救治过程中输液渗漏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对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面积>60%TBSA)治疗中出现输液渗漏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加强护理、提高护理技能、充分稀释药物、使用静脉留置针等措施预防,配合局部冷敷、热敷及抗感染药物应用等对策。结果输液渗漏引起局部肿胀6例均于3d内好转,1周内恢复正常;局部组织坏死2例,通过手术、换药创面愈合。结论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中进行个体化防渗漏是可行的。

  • 标签: 大面积烧伤 输液渗漏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试纸与镜检应用在尿液检验中的效果,以便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 201 7 年 1 2 月 到 201 8 年 1 2 月 来 我院 进行尿液检验 的 患者 80 例,患者在选取的时候完全是依照随机性的原则进行的。将这 80 患者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人。参与到本次实验的患者均知情,并且已经签署了同意书。对照组采用试纸进行尿检,观察组采用镜检进行尿检。观察并记录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并对比分析。 结果: 采用 试纸白细胞阳性检出率 为 44.00 %,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 32 . 33 %,镜检的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 39 . 33 %,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 27 . 00 %,两种方法的白细胞、红细胞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在进行尿液检查时要求医务工作人员提高责任心,养成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检查前仔细核对患者资料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能力,尽可能的减少漏诊、误诊。临床上进行尿液检验时,通常建议采用试纸联合镜检,从而减少尿液检验的误差,提高准确性。 关键词: 尿液检验;试纸;镜检 效果分析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试纸与镜检应用在尿液检验中的效果,以便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80例,患者在选取的时候完全是依照随机性的原则进行的。将这80患者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参与到本次实验的患者均知情,并且已经签署了同意书。对照组采用试纸进行尿检,观察组采用镜检进行尿检。观察并记录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并对比分析。结果采用试纸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44.00%,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32.33%,镜检的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39.33%,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27.00%,两种方法的白细胞、红细胞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尿液检查时要求医务工作人员提高责任心,养成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检查前仔细核对患者资料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能力,尽可能的减少漏诊、误诊。临床上进行尿液检验时,通常建议采用试纸联合镜检,从而减少尿液检验的误差,提高准确性。

  • 标签: 尿液检验 试纸法 镜检法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为探究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随机抽取 2017 年 10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 110 例进行研究,分组为对照组( n =55 )和实验组( n =55 ),分别施加常规康复护理和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对照组、实验组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76.36% 、 95.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一般健康状态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 36.25±9.94 )分、( 28.21±8.16 )分、( 49.01±11.93 )分、( 61.07±14.88 )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 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大面积烧伤 生活质量 皮肤护理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仔细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ICU大面积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到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ICU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BI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对ICU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总体优势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ICU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究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110例进行研究,分组为对照组(n=55)和实验组(n=55),分别施加常规康复护理和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实验组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6.36%、9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一般健康状态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36.25±9.94)分、(28.21±8.16)分、(49.01±11.93)分、(61.07±14.88)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大面积烧伤 生活质量 皮肤护理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尿沉渣镜检与干化学试纸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到2018年4月进行尿常规检测的患者120例,均使用干化学法以及尿沉渣镜检。结果选取的患者中经过检测有92例患者检测中红细胞的两种检测结果相同。有100例患者经过检验白细胞的两种检测结果相同。干化学法检测与尿沉渣检测中,对于红细胞的符合率为76.67%,对于白细胞的符合率为83.3%。在红细胞的检测中,其中有6例患者出现假阴性,有24例患者出现假阳性。在白细胞的检测中,有3例患者出现假阴性,有15例患者出现假阳性。结论在检测中需要干化学法检测更加方便,但是具有较高的假阴性率,因此需要配合尿沉渣镜检进行。

  • 标签: 干化学试纸法 尿沉渣镜检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应用静脉采血、末梢采血为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为80例在我院做健康体检的受试者应用静脉采血、末梢采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中8项检验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与采用末梢采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相比,为本组受试者采用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检验获得的WBC指标较低,RBC、PLT、MCV、Hb、MCHC指标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采用末梢采血法相比,采用静脉采血为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获得的结果更准确,在诊断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更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采血法 末梢采血法 血常规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大面积脑栓塞患者中个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 方法:以我院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选取的 100 例大面积脑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是对照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是观察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前,对照组的肢体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与观察组无明显差异( P > 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 P < 0.05 )。 结论 :为 大面积脑栓塞患者 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

  • 标签: 大面积脑栓塞 个性化护理模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中小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手指中小面积皮肤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手臂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对比两组的住院治疗时间和治愈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治疗时间短,治愈率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中小面积皮肤缺损,有较高的治愈率,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有良好的康复状况,在手指小面积修复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场运用价值,应该广泛的推荐运用。

  • 标签: 臂外侧穿支皮瓣 皮瓣修复 手指小面积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聚凝胺和微柱凝胶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的同意开展交叉配血者268例的临床资料,收集其输血标本,经开展微柱凝胶、聚凝胺采取交叉配血试验,分析比较试验结果。结果行MGT时患者交叉配血成功率为91.42%,明显低于行MPT时的9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被选对象中,MPT阳性标本有9例,MGT阳性标本有21例,说明相比凝聚胺,微柱凝胶有较高的灵敏度。结论聚凝胺特点是快速,适用于急诊工作中;微柱凝胶特点是操作便捷、有较高宁敏度,适用于日常工作中。在临床工作中,将聚凝胺、微柱凝胶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交叉配血准确度和效率,保证临床血液安全性。

  • 标签: 聚凝胺法 微柱凝胶法 交叉配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96例 2017年 2月 -2018年 10月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低剂量甘露醇组采取低剂量甘露醇治疗,大剂量甘露醇组则采取大剂量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 50%的时间、住院日数;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生活能力;脑疝、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大剂量甘露醇组疾病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 50%的时间、住院日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生活能力相比较低剂量甘露醇组更好, P< 0.05。大剂量甘露醇组的脑疝发生率低于低剂量甘露醇组,而不良反应高于低剂量甘露醇组, P< 0.05。结论:大剂量甘露醇治疗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可有效减轻脑水肿和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脑疝风险,但不良反应也增加。

  • 标签: 不同剂量甘露醇 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我科6次应用足底皮片治愈1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并功能康复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此合并呼吸道烧伤的特重度烧伤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呼吸道护理,皮肤护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控制感染,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4次微粒植皮成活,创面愈合。半年后又两次成功利用足底刃厚邮票状皮片为其进行瘢痕畸形矫正术。结论对于足底做为供皮区应对供、受皮区渗出及创面、心理护理提出更高要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聚胺与微柱凝胶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需输血治疗的398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两组各有患者199例,A组应用微柱凝胶予以交叉配血试验检测,B组应用凝聚胺予以交叉配血试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A组患者交叉配血相合率是90.45%,不相合率是9.55%;B组患者交叉配血相合率是83.42%,不相合率是16.5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交叉配血中应用微柱凝胶的灵敏度要相对好于凝聚胺,值得优先选用或是联合应用。

  • 标签: 凝聚胺法 微柱凝胶法 交叉配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