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像科资料数字化管理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关于影像科资料数字化管理的应用体会

李永超詹孔才

李永超詹孔才(四川省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放射科643020)

【摘要】目的利用计算机系统通过对影像学资料的储存和处理进行数字化管理。方法整理和积累影像科数字X线成像系统即CR进行检查的病人案例资料,使用现代计算机功能对病人案例资料按分类进行处理以及储存刻录。结果通过采取数字化处理后的影像科资料比较全面和清晰,能够在较短时间里查阅和便捷调出进行使用[1]。在科学研究、医学教学和临床急诊的使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像科资料数字化管理将会不断得到运用,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为信息数字化的管理做好了铺垫。

【关键词】影像科资料数字化管理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5-0368-02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科学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时代,计算机的运用更是得到普遍的推广。世界各国大部分大型医院都采用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进行科学医疗事业。特别进口computedradiographyCR即计算机放射摄影系统以及digitalradiographyDR即直接数字化放射摄影系统。目前很多大型医院的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系统、radiologyinformationsystems系统及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s系统的日益建设与全面发展,以后都将采用数字化、网络化和无底片化放射医学,而一般放射医学将逐渐被取代。所以,放射摄影以及影像资料数字化管理,将在未来的医疗事业使用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1资料与方法

整理和积累本院引进AGFA数字X线computedradiographyCR对患者进行影像资料的储存分类处理。利用影像科现成的计算机系统即一般PC机等,对全部资料进行关键字的特定命名,根据患者的放射ID号来储存处理,再将其刻成特级光盘,作为资料来存档,按照初始资料储存,以便到时候临床需要对其检查和调出使用。一般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就可将阳性资料进行系统整理调出来,把主要标本做好,把此资料刻录为一级光盘,以便用于科学研究以及医院会诊。要对有病理的阳性患者资料采取分类刻录信息的方法,以便进行定期的随访,根据系统刻录为资料光盘,用于科学教研[3]。

2结果

通过储存及整理过后的患者资料,变得系统全面,在使用过程中的查看非常便捷,可在同一时间进行对放射号、患者姓名、所患疾病、确诊结果等的查阅和调出使用。而不会造成对患者资料的遗失,况且患者资料还可得到更加完善的整理,还可印成胶片,以便医院会诊时需要。因为光盘内存大,轻便,为资料的储存缩小了很多空间和不必要的花费,更是便于资料的整理统计。

3讨论

一般鉴于大型的机构完善医院,出于各方面不同的原因所致成X线片遗失率为10.2%-20.1%间,与此同时因传统影像图片像素较低,不能够使用计算机系统通过数字化管理,也无法收集整理好其资料。因此,传统影像资料是不能够适用于现代影像数字化管理的发展要求,则数字化放射科已远远超越传统的发射。

传统的放射摄影图像以及放射工作,延续使用胶片即整感屏系统,其成像以后需要进行胶片记录,还要通过在暗室冲洗、晾干等繁琐工作才能够出图像,图像的像素不高,一经X线摄影后,就不能够对图像进行后期处理。因为以前技术比较落后,经常需要重新摄影才能进行后期处理,这对人力资源利用和胶片成本等造成很大的浪费,严重时还将会造成紧迫的医患关系。因此放射科不得不空出一个足够大的空间来储存胶片,以便保证胶片的完整和使用,传统制作胶片以及胶片管理在一般情况下都为人工进行操作的,所以不可避免胶片受到损坏、发生化学变质、胶片缺失等现象的发生,导致影像科资料管理的难度加剧[4]。

影像科资料通过数字化管理过后,全部的影像资料都可使用数字化方法来储存及传输。而且还逐渐实行了无胶片化的整理和管理收集,将逐步推广无胶片管理,进而不再采用胶片资料的整理方法,节约财力、物力,降低胶片使用成本。经过数字化管理的图像具有永久使用性重要价值作用,可随时调出使用,其能够保持原始图像,像素超高不用担心其会失真。在临床医疗确诊和科学教研过程中使用数字化管理,可快速、完整、准确的储存其图像并分好档,图像资料得到永久保存和使用。这在本质上对传统医学的胶片手工整理工作上进行重大的改革,逐步改善医学图像胶片管理,采用先进科学的数字化管理有效的提升了医学管理的作业效率。

当前computedradiographyCR系统的运用,主要将传统的X线图像通过数字化来实现转变。采用imagingplate作为承接载体,可实现数字化影像,也可运用于各个系统进行部位的摄影检查。因其具备后期处理的特征,即避免了图像重摄及图像损坏,使其得到的数字资料能够按分类储存到介质中。并且保存的时间得到延长,可直接输入网络系统完成资料的输送以及资源共享。本院使用的放射性科学数字化信息在原来的基础上完善管理和储存,合理利用现成的设施资源,为以后的PACS、RIS和HIS系统做好铺垫,务必让影像科的运用普及到每个医院。总而言之,医疗服务及改革必须采用先进的科学数字化信息化,这将成为以后医疗界的发展趋势[5]。完善数字化放射科资料管理,可提升医疗诊断质量水平,推进医院科学教研发展和管理,为医疗界创造福利。

参考文献

[1]马秀岩.职业健康体检工作计算机管理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10,(05):96-98.

[2]李琳.数字化医疗设备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的维护[J].医疗装备,2010,(06):123-125.

[3]缪競陶.区域影像医疗建设:PACS之外,还需要什么?[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0,(12):39-40.

[4]孙清荣,王文献,张冬,戴书华.关于影像科青年医师教员的培养[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1,(02):104-106.

[5]周学军,俞凯君.基于无线网络的影像机房温湿度监测系统[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1,(03):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