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作为一名卓越班硕博连读在读中医人,即将成为中医博士的我,不断地提醒自己,我把中医学好了吗?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由来已久,思绪万千,然提笔之际,又无从下手,惟凑只言片语,仅从学好中医之难起首,再叙自认为可学好中医之三法,不揣浅陋,仅以明志,并献给在中医路上前进的同道。

  • 标签: 中医学习 中医博士 培养
  • 简介:摘要20世纪初是西方现代医学的发展初级阶段。系统分析现代科学及西医影响下的近现代中医发展对现代中医临床具有重要意义。王慧博士在“略论民国时期西方医学对中医的影响”、论近现代科学观的变迁与中医发展”等有关论文中,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中医方剂、中医病因病机等角度首次全面系统论述了近现代西方科学文化及西医影响下的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

  • 标签: 中西医 基础理论 病因病机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使用贝复舒眼凝胶联合博士伦纯视绷带镜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原发性单侧翼状胬肉患者40例40眼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眼),两组均实施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观察组术后配戴纯视绷带镜,对照组术后直接包扎术眼,两组术后1天均给予左氧氟沙星眼液4次/天防感染和贝复舒眼凝胶2次/天促进角膜修复,第三天改用典必殊及玻璃酸钠眼液4次/天,7天后取出绷带镜及拆除结膜缝线。观察比较翼状胬肉切除手术后患者的眼部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在术后各个观察时间点上均极显著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疼痛评分,眼部刺激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且持续时间缩短,术后角膜上皮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使用贝复舒眼凝胶联合博士伦纯视绷带镜,能明显减轻患者各种眼部刺激症状,促进缺损区角膜上皮修复;与传统处理方式比较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眼部舒适度,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 标签: 翼状胬肉 贝复舒眼凝胶 博士伦纯视绷带镜
  • 简介:摘要目的无菌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医院护理专业的发展,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对于无菌观念上存在一定侥幸心理,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常见无菌观念错误点的分析和探讨,从教师的上课和学生实际的学习两方面进行研究,同时还探讨了关于护理专业无菌技术的硬件建设,以期培养合格的护理专业人才。

  • 标签: 无菌技术 护理专业 无菌理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门诊采血护士素质是做好医疗护理工作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应从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穿刺技术、业务知识、观察力和应变能力等方面着手,适应医学模式和护理医学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减少医护患之间的矛盾,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医院整体工作质量。

  • 标签: 门诊采血室 护士 素质培养
  • 简介:摘要本文就国内航空救援中护士的实践研究、飞行护士培养的文献进行综合叙述。简单介绍航空救援中的护士的护理实践研究情况,从我国飞行护士入选标准、能力结构框架的构建、飞行护士培训课程需求调查与课程知识需求的影响因素、机上护理技术体系、飞行护士的培训内容与方法以及资格认证等研究信息进行叙述,展现了我国飞行护士培养有据可循、有模可依良好态势。

  • 标签: 飞行护士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医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方法在临床教学中多层次改进思维和方法,提高学生和各级医师的自学能力,创新和批判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提出临床教学中改进的方法和思维,应用于临床医学生和各级医师的培养中,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结论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医学教学的重点。

  • 标签: 学习方法 能力培养 临床教学 自学
  • 简介:摘要为促进临床实习护生能力培养,提高带教老师教学效果,培养实习护生的综合素质,从带教老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探讨,总结相关体会。

  • 标签: 护生 临床实习 能力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212份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1212份痰标本中阳性标本460例,阳性检出率为38%,460例阳性菌株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30株占50%,真菌198株占43%,革兰氏阳性菌32株占7.0%,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64株,占13.9%,大肠埃希氏菌42份,占9.1%,铜绿假单胞菌10份占2.2%,鲍曼不动杆菌13株占2.8%,阴沟肠杆菌8份占1.7%,嗜麦芽假单胞菌8份占1.7%,中间葡萄菌28份占6.1%,结论我院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真菌的检测率偏高,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病原菌的检查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耐药菌株的增多和菌群失调。

  • 标签: 痰培养 呼吸道感染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传统医学教学方式遏制了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分析、积极实践的动力。本人在理论教学上进行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改革,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很好。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教学改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实习是学生从学校学习走入社会实际工作的必由之路。积极探究学生临床实习常遇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是提高实习学生学业成绩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妇产科 实习 问题及对策
  • 简介:摘要老年护士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因为她们面对的病人群体是老人,老年人的身体情况本来就已经处于低迷状态,可以说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在出现衰老的情况,所以老年人的生病情况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护士不仅要做到解决老年人的生病问题,更要同时兼顾到老年人的心理问题。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呈快速发展的态势,另外,我国对于病理护理很重视,尤其是老年人,我国已经确实提出了十个重点任务,其中逐步建立一系列的完整的护理服务体系。从慢性病上进行老年人疾病的解决,并且我国已经提出了对于慢性病患者提出长期的护理服务,确保在医疗机构中对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做到最切实的保障。

  • 标签: 老年护士 综合素质 培养健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显色培养基和SS培养基检测水中沙门菌的效果,为快速而准确检测自来水管水样中沙门菌的分离鉴定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7个水样稀释10倍、100倍后,分别涂布于沙门显色培养基平板和SS平板,37℃培养48h后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对细菌进行初步分类并计数,对培养基中可疑菌落分离纯化后氧化酶试验和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凡氧化酶试验阴性,葡萄糖O-F试验为发酵型者即为可疑菌,采用肠杆科细菌生化鉴定系统,数码鉴定37℃48h后观察结果。结果共检测7份水样,2-7号(即除了1号样)的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中沙门菌菌落总数均大于SS培养基检测出的沙门菌菌落总数;其中2号样、3号样、7号样的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和SS培养基的沙门菌菌落总数﹤1.0×10CFU/mL。结论采用显色培养基分离沙门菌较易鉴别且直观,同时也可以克服因肉眼挑选带来的主观误差。本次试验显色培养基对沙门菌菌落数的检出率高于SS选择性培养基,说明显色培养基适于水样标本中沙门菌的检测。

  • 标签: 显色培养基 SS培养基 沙门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DBACTEC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检测1928份需氧血培养结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我院临床各科室送检的血培养标本1928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阳性、阴性、假阳性和假阴性检出情况和细菌种类。结果1928例血培养标本共有216例阳性,阳性率为11.2%,其中革兰阴性菌143株占66.2%,革兰阳性菌69例占31.9%,真菌4株占1.85%;假阳性率为2.31%,假阴性率为2.22%。结论需养血培养结果显示BDBACTEC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阳性检出率高,细菌检出种类多,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血培养 血培养仪 细菌 假阴性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我国百姓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健康的把握。目前,我国市场上对药学人才的需求较多,但是很多毕业生的素质能力却达不到标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教学太过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忽视了实践教学的意义,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不强,无法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之中。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各大高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新的教学办法,从而为社会培养出药学人才。

  • 标签: 实践教学 培养 药学人才 创新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痔疮科患者发生肛周脓肿的病原菌感染特点以及抗生素耐药情况,并针对不同病原菌的感染来讨论其与肛瘘、肛周脓肿的关联。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分析,采取细菌培养、品种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的方法来探究细菌菌种及其相关性。结果150例脓液标本中,检出需氧致病菌的百分率为90.0%,且以大肠埃希菌与克雷伯菌属为主,需氧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占90.0%,革兰阳性菌占10.0%。检出厌氧菌共10.0%,以消化链球菌与脆弱类杆菌为主。需氧菌对于万古霉素与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可达100.0%,而对于青霉素的敏感率为0.结论肛周脓肿主要存在混合菌感染与肠源性细菌感染,所有检测出的菌群均对万古霉素与亚胺培南敏感,青霉素不应作为治疗该疾病的常规药物。

  • 标签: 肛周脓肿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肛瘘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