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简化OGTT试验(两)与传统OGTT试验(五)结果对血糖异常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我院141例疑有血糖异常而无明显糖尿病症状的患者,均进行OGTT试验五血糖检测,均用西门子生化仪检测血糖。将结果汇总进行两与五数据的比较。结果对本次141例患者的OGTT试验血糖水平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传统五血糖的诊断标准,正常者6例,占4.26%,异常者135例,占95.74%,其中糖耐量异常者75例,占53.19%,糖尿病者60例,占42.55%。结论对于疑有血糖异常而无明显糖尿病症状的患者,建议行传统OGTT五次血糖检测,尽量避免漏诊,以便及早预防、治疗、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OGTT试验 血糖值 糖耐量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骨折患者。对患者实施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5.87±3.45)分钟,平均住院时间(7.48±1.09)天;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66.76±5.54)分,术后5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0.76±7.43)分,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6.87±8.54)分。结论在关节镜下进行缝线固定对前交叉韧带胫骨止骨折治疗效果理想,可降低机体损伤程度,而且操作简单,固定效果理想。

  • 标签: 缝线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 固定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献血者和患者ABO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和差别。方法运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140例送检ABO正反定型不符献血者67例(47.86%),患者73例(52.14%)进行检查。结果IgM特异性抗体41例(29.29%),其中献血者31例(22.14%)、患者10例(7.15%);自身冷抗体40例(28.57%),其中献血者8例(5.71%)、患者32例(22.86%);自身抗体9例全部为患者(6.43%);高效价抗-A(B)9例(6.43%),其中献血者1例(0.72%)、患者8例(5.71%);A(B)亚型28例(20.00%),其中献血者22例(15.71%)、患者6例(4.29%);弱抗-A(B)抗体13例(9.29%),其中献血者5例(3.57%)、患者8例(5.72%)。结论引起献血者和患者ABO正反定型不符的各项原因均有明显差别。

  • 标签: ABO 正反定型 特异性抗体 自身冷抗体 自身抗体 A(B)亚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34例可吸收钉固定治疗单纯前交叉韧带胫骨止撕脱骨折疗效分析,评价手术可吸收钉固定治疗的可靠性。方法34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撕脱骨折全部采用膝前内侧切口,到达撕脱骨折块,进行复位后可吸收钉固定,术后随访4年34例。结果按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1,优27例,良6例,中1例。结论应用可吸收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撕脱骨折,手术简单,疗效确定,值得推广。

  • 标签: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 骨折固定 可吸收钉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一些少见病案的报告,以助对一些临床与影像学不符的脑梗死的诊治。

  • 标签: 脑梗死 影像学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用正反定型测定婴幼儿ABO血型不符的原因的探讨。方法用ABO正反定型试剂鉴定血型;盐水介质法测定血清中IGM抗-A,IGM抗-B。结果婴幼儿随着天数与月龄的增长,正反定型相符例数增加,抗体检出率逐渐增加,并且血清抗体效价也逐渐增高。结论出生在3月内的婴幼儿不要做反定型。

  • 标签: 血型 正反定型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为防止由于免疫性抗体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通过对IgG导致ABO血型定型时定型困难导致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解决方法;方法对受检人员进行ABO血型、Rh血型及免疫血清学检测,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交叉配血试验、ABO血型、Rh血型、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血型为AB型Rh(D)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不规则抗体为IgG抗E抗体。结论IgG抗E抗体是引起的ABO血型定型困难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ABO血型定型 免疫学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具体原因,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法。方法随机选择了2012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的82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患者的血液标本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的血型进行分析和鉴定可以发现,导致82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原因主要包括患者的抗体减弱(36.59%)、不规则冷抗体干扰(25.61%)、冷自身抗体干扰(17.07%),同时21例不规则冷抗体干扰中,抗-M抗体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不规则冷抗体,其次还有抗-N抗体、抗-Lea抗体,此外14例冷自身抗体干扰中,抗-HI是最常见的抗体,其次为抗-I、抗-H、抗-H。结论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应该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表现型的具体情况来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血清学试验,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并为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法,以确保血型检查的准确性与安全性,为患者的病情诊断和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ABO血型 正反定型不符 原因 解决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引导下小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撕脱骨折手术疗效。方法选择我院48例单纯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患者,均施行关节镜引导下小切口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撕脱骨折手术,术后配合功能锻炼,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经随访8个月~1年,根据患者疼痛症状,膝关节功能和体征检查来评定治疗效果,48例患者,优40例,良8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关节镜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 标签: 膝关节 后交叉韧带 撕脱骨折 关节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解剖单束重建和传统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剖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和传统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患者,比较两组手术技术术后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IKDC分级和Lysholm评分)、稳定性评估(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和KT1000测量)结果。结果术后随访时,两组患者的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稳定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解剖单束重建组轴移试验的结果有优于传统单束重建组的趋势。结论解剖单束重建与传统单束重建相比,在临床评分和前后向稳定性上均无明显优势,但解剖单束重建可以更好地控制膝关节的旋转稳定性。

  • 标签: 解剖重建 前交叉韧带 轴移试验 旋转稳定性
  • 简介:摘要病原体对某种药物耐药后,对于结构近似或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也可显示耐药性,称之为交叉耐药。随着抗菌药物的应用日益广泛,细菌对一些常用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于那些应用时间越长,使用范围越广的药物,细菌的耐药性往往越严重。所以抗菌药物交叉耐药性应该引起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高度重视。

  • 标签: 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 细菌耐药 交叉耐药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半膜肌重建前交叉韧带,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半膜肌重建ACL。手术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16—51岁,平均34岁。所有患者均采取自体半腱肌、半膜肌。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随访14月。结果术前抽屈试验21例为(+);Lachman试验术前21例阳性,术后全部为阴性,膝前痛4例,术后2例患者出现膝关节屈曲功能受限。按照美国膝关节协会(theAmericankneesociety,AKS)优18例,良3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达91.3%。结论术中准确定位,胫骨止采取挤压螺钉及锚钉双重固定是重建的关键,关节镜下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予以康复指导,是ACL重建的好方法。

  • 标签: 前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镜 自体半腱肌 半膜肌
  • 简介:摘要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传播,肺结核感染到发病,潜伏期较长,很难鉴定是院内感染还是社区感染,作为综合医院,如何有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是医院防控的重要内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管理至关重要,针对三要素做好防控,既可以保证患者安全,也保证医务人员安全。本文重点介绍综合性医院对肺结核的院内防控措施与有效手段,医务人员合理指引、安排患者就诊,同时使用专业的防护设备,对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有效消毒工作,多部门协助,做好院内肺结核的交叉感染防控工作。

  • 标签: 综合医院 肺结核 院内感染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血交叉试验时输血前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交叉配血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合现象,找到交叉不合的原因就极为重要了。只有找到原因,才能找到处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1年至2013年,总共689例交叉配血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89例交叉配血试验中,其中21例为血液透析病人,输注洗涤红细胞可避免配血不合现象,56例为冷凝剂所致的不合,将交叉试管置37℃水浴箱后凝集消失,另有3例检测到不完全抗体,主、次管均凝集不散。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原因分析,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门诊换药8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预防措施。结果未有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结论通过对门诊换药室环境的控制、保持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洁、对医护人员严格管理等措施的执行,能有效预防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现象发生。

  • 标签: 门诊换药室 交叉感染 无菌原则 医源性感染
  • 简介:摘要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重建术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首选手术方式,已被广泛接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虽然ACL重建术在过去几十年里有了很大发展,技术不断成熟完善,但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争议,比如手术时机、移植物的选择、移植物的固定方法、手术技巧、术后的康复和治疗等。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 移植 固定装置 肌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应用可吸收锚钉和空心钉分别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撕脱性骨折(Knee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vulsionfracture,KACLAF)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KACLAF36例,关节镜下分别用可吸收锚钉和空心钉进行微创治疗,将两组撕脱骨块大小、VAS评分、AKSS评分作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8个月,平均14.6个月。结果可吸收锚钉组固定撕脱骨块小于空心钉组,临床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5.0%和93.8%。结论关节镜下可吸收锚钉与可吸收钉微创技术治疗KACLAF临床疗效相当,但可吸收锚钉可用于空心钉不能固定的前交叉韧带止小撕脱骨块或粉碎性骨折的固定,而且无须二次取出手术,体现出可吸收锚钉一定的临床优势。

  • 标签: 可吸收锚钉 空心钉 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 关节镜微创技术
  • 简介:摘要检验结果出现危急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因此若危急出现,就必须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否则将会出现难以挽回的损失。所以对危急的项目及报告制度的规范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检验结果 危急值 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