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分析 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 的临床效用。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肿瘤病症,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法对 68 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病情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观察组则为 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分析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对疼痛度、操作情况均做以对比。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为 94.1% ( 32/34 ) ,对照组为 85.3% ( 29/34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操作时间、术中渗血量以及疼痛评分中均以观察组用时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安全性高,用时短,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外周静脉置入 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慢性肾衰竭病人留置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4 月 ~2018 年 11 月期间采取经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 126 例纳入本文实验,将 126 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意义, P 〈 0.05 表示。实验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具有差异, P 〈 0.05 表示。 结论: 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留置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常见的包括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营养液污染、技术较差、进针角度较大或深,封管方法不正确等,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癌化疗行PICC置管中以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随机挑选100例肺癌化疗病例,均行PICC置管,分组后以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MUIS评分小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确定感会加重不良情绪,而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消除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不确定感,同时在PICC置管中的相关护理对患者日常生活的质量和自护水平均有提高作用。

  • 标签: 肺癌化疗 PICC置管 系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癌化疗行PICC置管中以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随机挑选100例肺癌化疗病例,均行PICC置管,分组后以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MUIS评分小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确定感会加重不良情绪,而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消除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不确定感,同时在PICC置管中的相关护理对患者日常生活的质量和自护水平均有提高作用。

  • 标签: 肺癌化疗 PICC置管 系统化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介入法在难置型中心静脉中的应用。首先,本文强调了难置型中心静脉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血管解剖的异常、瘢痕组织的存在以及其他解剖障碍,使中心静脉导管的插入过程更加具有挑战性。接着,本文详细介绍了介入法的应用步骤,包括患者评估、影像学引导、无菌操作和并发症管理。这些步骤关键地影响了中心静脉导管放置的成功率和患者安全性。最后,本文强调了术后密切监测的重要性,以确保导管的功能正常并维护患者的安全。通过精心执行这些步骤,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支持。

  • 标签: 介入法 难置型 外周中心静脉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护理对策,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手术治疗,对术后并发症发生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出现者3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38%。并发症对症护理后,34例治愈,2例患者因胆道感染、出血等多种并发症的影响而死亡。结论 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胆道感染、胆汁漏、胆道出血、导管堵塞和脱位等问题,患者整体功能恢复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支架置入术 并发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9月 ~2019年 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9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均进行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并利用抽签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 49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价值。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更高,患者满意度更高,与参照组检验( 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对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时,在其中运用优质护理,效果十分显著,此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恶性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 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集束化管理应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从2022年1月-2022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重症患者纳入研究,共计218例,通过计算机系统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纳入109例。对照组依托常规管理进行治疗,观察组依托集束化管理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管理满意度。结果 统计,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7.4%,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满意度96.3%、对照组管理满意度77.1%,组间满意度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重症患者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中的安全性,可减少不良事件产生,确保患者安全的同时,促进导管留置时间延长,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一项值得推广的管理方案。

  • 标签: 集束化管理 中心静脉导管 重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异常的声像图特点,分析产前超声的临床检查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6 月确诊为胎儿静脉导管异常(缺失或行走异常) 11 例进行研究分析,分析产前超声图像特点和临床诊断价值。 结果: 产前超声检查结果提示 8 例诊断为胎儿静脉导管缺失; 3 例诊断为胎儿静脉导管走行异常,其中 2 例汇入肝静脉, 1 例汇入冠状静脉窦。 结论: 采用产前超声检查可诊断胎儿静脉导管异常,根据其畸形严重程度和染色体等相关检查可评估胎儿预后,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

  • 标签: 胎儿静脉导管 异常 产前检查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旁B超定位在新生儿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50例新生儿做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体外测量技术进行盲穿,在置管成功后采用B超定位、X片及时佐证,在导管留置过程中及时采用B超监测定位,发现异常时及时采用X线定位佐证其是否异位。结果:床旁B超定位能有效监测PICC导管尖端的位置是否正确,能及时发现导管是否异位,本次纳入标准的450例新生儿,置于上腔静脉的121例患儿中,置管时和后期使用过程中的B超定位成功率均≥90%,置于下腔静脉的326例患儿,B超定位成功率均为100%。结论:应用B超进行导管尖端定位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PICC置管时可以准确的协助导管尖端定位,在后期使用过程中能及早发现有无异位,床旁B超联合X线定位更增加尖端定位的准确性,利于减少置管并发症,也为导管后期使用及维护起到关键作用。

  • 标签: 新生儿PICC置管 B超定位 X线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行动静脉内瘘穿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血管穿刺图干预对其穿刺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动静脉内瘘穿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随机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n=40)、研究组(n=40)。对照组采取绳梯穿刺干预,研究组采取血管穿刺图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穿刺效果、并发症率。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中度及以上疼痛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动静脉内瘘穿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血管穿刺图干预,可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同时,还可减轻穿刺疼痛感,降低并发症风险。

  • 标签: 动静脉内瘘穿刺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管穿刺图 绳梯穿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胃镜下鼻空肠管置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52例需要肠内营养的患者为对象,所有的患者实施的是鼻胃镜引导下鼻空肠置管,最后对结果分析和总结。结果:52例患者中48例患者显效,2例患者有效,总有效几率是96.2%。操作时间在10-35min平均操作时间在10.25±0.25min,操作时间短。本次研究中52例患者中感觉舒适的案例是23例,舒适度是88.6%。结论:鼻胃镜引导下鼻空肠置管方式有重要的作用,简单可行,成功几率比较高,可作为临床首选方案。

  • 标签: 鼻胃镜 空肠置管 肠内营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对金黄散在预防静脉穿刺静脉炎之中的效用进行探究分析。方法:以我院近年接治的 60例静脉穿刺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 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于此基础上使用金黄散外敷,并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金黄散外敷在静脉穿刺静脉炎的预防之中,具有较为积极的效果,同时能显著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可于临床之中予以推广。

  • 标签: 金黄散 静脉穿刺 静脉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小儿烧伤是小儿常见的意外事故,相比成人更容易发生脱水、酸中毒、休克等并发症,因此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尤为重要。小儿烧伤后静脉穿刺尤为困难,技术要求更高,护理人员应该提高小儿烧伤后静脉穿刺技术,减轻患儿痛苦。

  • 标签: 小儿 烧伤后 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作为确保患者麻醉以及后续手术能够按照预期开展的关键举措,科学合理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工作也是保障手术患者生命安全不受影响,最终治疗康复能够达标的必要条件,一旦出现穿刺失败或者穿刺困难等问题,必然会对患者安全及整个手术进程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分析造成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困难的各种原因,并做好针对性的方案对策布控便显得极为必要。

  • 标签: 手术 静脉留置针 穿刺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血液透析中,区域穿刺法与绳梯式穿刺法对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 基于对照实验形式下,纳入40例血液透析患者(收治时间:2022年5月-2022年9月)为观察对象;按时组间均衡匹配法分为人数相等的2组,1组为传统组(n=20,行区域穿刺法),1组为研究组(n=20,行绳梯式穿刺法);观察、比较2组穿刺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比传统组,研究组在穿刺后渗血、疼痛、皮下血肿三项指标方面显著更优,在穿刺5个月后血管瘤、内瘘闭塞、血栓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较低(P

  • 标签: 血液透析 区域穿刺法 绳梯式穿刺法 动静脉内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