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后骨折法医临床鉴定方法。方法:外伤骨折案件116例进行研究,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X线检查,实验组实施CT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度、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实验组的诊断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实施X线联合CT检查的诊断准确度高于X线检查结果,两组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诊断误诊率和漏诊率对比具有差异,P〈0.05表示具有统计意义。结论:为外伤后骨折患者实施法医临床鉴定时,通过CT诊断的手段,根据CT检查结果作为鉴定依据,能够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度,因此CT诊断联合X线检查在外伤后骨折法医临床鉴定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外伤后骨折 法医临床学鉴定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失血性休克在人身伤害的案件中属于常见损伤类型,不过休克的发生发展复杂多变,病理生理机制是由于机体中的器官血液灌注量减少,造成细胞损伤、代谢障碍以及凝血功能出现损伤,从而会引发心力衰竭、急性肾衰竭等脏器功能障碍。在实施法医鉴定的时候,必须考虑损伤的病理基础、被鉴定人的临床症状以及诊疗过程等内容。被鉴定人是否能够达到法医临床鉴定标准,就要分析休克的程度,当然这也是法医临床鉴定中非常困难的问题,需要针对其实施研究。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法医学 鉴定分析
  • 简介:摘要: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加重或诱发全身疾病的主要口腔疾病,是人类重点防治的非传染病之一。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资料显示,全球恒牙龋患病率居所有疾病首位,发病率居第二位,乳牙龋发病率位居第五位[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龋病的发病机制、早期预测、群体防治、临床诊疗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生命周期龋病管理新理念的提出更将龋病纳入全身慢性病防治体系,有望从患龋个体的精准治疗和高危人群的重点防治层面,推动龋病有效防治水平的整体提升。

  • 标签: 龋病 病因学 防治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CT和MRI影像技术诊断脊柱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到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共计74例。所有患者先后进行CT、MRI检查,对比单独CT、MRI检查与联合检查的检出率。结果:CT联合MRI检查检出率较单一检测检出率明显提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脊柱结核时采用CT联合MRI联合检查检出率显著增高,可有效降低误诊或漏诊的几率,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脊柱结核 CT MRI 检出率 联合检查
  • 简介:摘要:受到核磁共振(NMR)与质谱分析技术大量应用的影响,催生出代谢组(Metabonomics),此学科定量和定性分析某一生物(或细胞)全部低相对分子质量(RMM)代谢产物,目前诸多领域都开始大量应用此学科,在诸多疾病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肾脏、肝脏、心脏等疾病。代谢组集合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其发展于后基因组学时代,用来分析生命体受到外部因素刺激后,所发生生理病理变化与自身基因变化等引起的机体内部代谢方面的多元动态反应。经由众多实验研究证实,在各种肾脏疾病患者的血液内都有1类或多类代谢产物具备生物标志物价值,在数据层面为相关肾脏病变的临床诊断与预后提供了科学指导。此项研究系统分析了各类肾脏病变研究方面血液代谢组的应用。

  • 标签: 血的代谢组学 肾脏疾病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应用微生物检验的价值做分析。方法:试验整体执行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取220例患者参与此次试验,随机分组参照组110例、研究组11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根据临床经验,参照组正常用药治疗,研究组需依照微生物检验结果取合适药物治疗。观察分析不良情况和感染情况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不良情况和感染情况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借助微生物检验结果,及时指出耐药菌、病原菌,并对患者合理用药治疗提供良好依据,可可适当降低不良情况和感染情况。

  • 标签: 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合理用药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PV分型检测运用在宫颈细胞阴性HPV阳性妇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90例宫颈细胞阴性HPV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HPV分型检测,并且根据阴道镜检查结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与HPV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的190例患者中,35例为CIN Ⅱ+,占18.42%,其中3例为HPV31型、4例为HPV33型、5例为HPV52型、7例为HPV58型、16例为HPV16型;同时,82例为HPV16型感染,其中55例为宫颈炎症,占67.07%,16例为CIN Ⅱ+型,占19.51%,11例为CIN I型,占13.41%;经相关性分析,与非同型感染患者相比,同型感染者出现病理高级别进展的风险是14.89倍(OR值为2.589,P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细胞学检查 人乳头瘤病毒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血细胞形态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的2月至10月,研究对象为就诊于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的120例发热疾病患者,将其划分为观察组,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1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以对比分析的方法总结血细胞形态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内患者的血细胞阳性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HCT、MCV、RDW-SD、MCHC等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较高,数据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发热疾病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针对影像检查中进行增强扫描中出现造影剂外渗的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患者实施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对比和探讨。方法:将在2021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影像检查增强扫描的200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甲组和乙组,这些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水疱等临床症状。甲组的100位患者接受以普通的常规性护理为基础的干预性护理措施,这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并发症护理。乙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结果:甲组患者的总满意率(96%)要明显的高出乙组(88%)的总满意率,两组患者在数据对比中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 护理干预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食品卫生微生物检测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案。方法:数据取自2019年5月-2020年5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取的100份食品样品,均行菌落总数试片、平板菌落计数及TTC培养基法检测,分析3种方式的最终检测结果。结果:菌落总数测试片的合格率为90.00%,不合格率为10.00%;平板菌落计数的合格率为91%,不合格率为9.00%;TTC培养基的合格率为92.00%,不合格率为8.00%,3种检测方式的合格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菌落总数试片、平板菌落计数及TTC培养基法用于食品卫生微生物中,测定菌落总数的效果相当,检测时需结合实际合理选择方案、可保证人们食品卫生,效果较理想。

  • 标签: 食品卫生 微生物学检测 菌落总数 测定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临床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0年2月至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始终秉承着全员、全程及全方位育人的教学方式,将爱国情怀、敬畏生命、科学精神培养等思政思维融入组织胚胎教学中,与“三全育人”的完美结合,传授学生医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医护工作者。基于此,本研究着重分析课程思政在组织胚胎中的重要作用及教学思路,以供参考。

  • 标签: 课程思政 组织胚胎学 教学
  • 简介:摘要:临床实习是医学专业学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必要途径,有助于加强人际沟通与交往,促使解决问题能力有效提高。要求医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且具有解决问题能力与分析能力。因此,我国医学教学中更加重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理念。传统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采用讲授式教学法,无法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如PBL教学法等,取得显著效果。本文将重点分析以案例为基础的PBL教学法在临床肿瘤教学中的应用。

  • 标签: 以案例为基础 PBL教学法 肿瘤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团队学习教学方法在肾脏病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68例肾脏病见习实习生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分为参照组34例与研究组3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教学,研究组实施基于团队学习教学方法,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对于理论成绩、实践成绩,研究组更高,与参照组比较,差异P

  • 标签: 基于团队学习教学方法 肾脏病学 见习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中实施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至5月期间在我院实施宫颈癌筛查的患者资料,筛选其中76例疑似宫颈癌患者纳入本研究,视采用检测技术的不同将76例患者均分为HPV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与TCT组(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各38例,以阴道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组的检测准确率。结果:HPV组检查结果显示阳性3例、阴性35例,与病理检查结果(阳性8例、阴性30例)对比检测准确率为73.68%(28/38),误诊率26.32%(10/38);TCT组检查结果显示阳性8例、阴性30例,与病理检查结果(阳性10例、阴性28例)对比检测准确率为89.47%(34/38),10.53%(4/38),显然HPV组检测准确率低于TCT组,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宫颈癌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 检测准确率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的互联网发生巨大变化,而各行业也随之改变,教育形式也应当相应转变。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理念,各大高校相继开展线上教学。本研究重点分析肿瘤研究生教育中融入思政的应用价值,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互联网 线上教学 停课不停学 肿瘤学 研究生教育 思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3年-2020年流行腮腺炎的病特征,预测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短期发病。方法:对2013年3月-2020年3月全国疾控系统中统计的10000例对象进行研究。结果:2018年-2020年的流行腮腺炎发病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趋势,18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群体。结论:流行腮腺炎患者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主要呈现季节性以及儿童多发的特点,拟合的SARIMA模型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短期发病预测效果较好。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 短期发病预测
  • 简介:摘要:《针灸》是高职高专中医学、中医骨伤专业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必考科目,基层中医适宜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实训教学实践中有些许心得,试做总结。

  • 标签: 高职高专 针灸学实训 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