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对可疑病例的密切关注,到对新发传染病的围追堵截;从实验研究的迷雾重重,到一种新病毒的发现;从蜱咬人致死的民众恐慌,到对这一疾病的准确认知和有序防控……回想刚刚过去的五年时间,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许汴利感触颇深。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新发传染病 可疑病例 实验研究 新病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治疗肝包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肝包病患者 58 例。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囊摘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 P<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 标签: 肝包虫病 外膜 内囊摘除术 外囊摘除术 复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凝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以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7-2015.3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450例,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正常化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4100单位,一日一次皮下注射,连续7天,然后微量阿司匹林肠溶片20㎎一日一次口服,连用3个月。监测其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并发症及总生存时间。结果1、治疗组治疗后的D-二聚体和Fib水平较观察组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低于观察组(P<0.01)。2、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7天后,仅3例患者出现牙龈出血,不影响治疗,1例在治疗第4天出现黑便,停用低分子肝素钙。3.治疗组OS(28.5月)较观察组(26.6月)延长,但P=0.9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恶性肿瘤 低分子肝素 高凝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采用不同剂型组胺药联合应用治疗常年变应鼻炎,分析临床改善成效。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常年变应鼻炎,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104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依巴斯汀片口服,观察组则为依巴斯汀片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分析患者鼻炎改善成效。结果从治疗上看,观察组患者的THSS评分为(5.4±1.6)分,对照组为(7.3±1.8)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病情改善有效率的对比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49/52),对照组则为88.5%(46/52),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结论采用依巴斯汀片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常年变应鼻炎的治疗效果好,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成果更令人满意,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发展,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同剂型 抗组胺药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在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短缺药品种数中的有效,以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通过调查现状,设定目标后分析要因,制定对策,明确效果,评价短缺药品的改善情况。结果:展开品管圈管理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短缺药品种数从以往的1207种数降低到10种,目标达成率120.7%。结论: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展开品管圈活动管理,可以明显降低短缺药品的种数,提高药师团队合作意识,并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使得医院药学服务质量得以提升。

  • 标签: 品管圈 静脉用药 调配中心 短缺药品
  • 简介:【摘要】在对畜禽养殖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寄生病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以及畜禽的健康,为了保证人们和畜禽的健康,确保我国畜牧业的良好发展,降低人畜共患寄生病的概率,文章对当下人畜共患寄生病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 标签: 寄生虫 人畜 诊断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香袋防治咬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10-2021.10本院收治的70例咬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和观察组(中药香袋防治),各3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VAS评分相比,观察组评分更低(P

  • 标签: 中药香袋 虫咬性皮炎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成功救治联菊·啶脒中毒关键急救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例联菊·啶脒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学习联菊·啶脒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探讨成功救治中毒的关键。结果: 联菊·啶脒是由烟碱类化合物啶脒和属于拟除虫菊类化合物联苯菊酯复配而成的杀虫剂,目前尚无无特效解毒药物,小剂量的阿托品首选治疗药物,确诊后需及早使用。对于重症患者维持呼吸功能为第一要务,必要时给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尽早的给予血液灌流及血液净化治疗,更有利于毒物的清除,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联菊·啶虫脒 中毒 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