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乡镇卫生院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情绪劳动给医患关系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我院乡镇卫生院8名护理人员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把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各4名。两组护理人员分别管理50例患者。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情绪劳动情况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表层扮演、自然表现和深层扮演分别为(2.01±0.24)分、(2.68±0.45)分、(2.97±0.51)分,对照组表层扮演、自然表现和深层扮演分别为(2.95±0.32)分、(1.25±0.63)分、(2.13±0.42)分,组间相对比结果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医患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32.00%、76.00%,观察组医患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00%、94.00%,组间相对比结果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人员情绪劳动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中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医患关系,必须加强情绪管理,这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护理人员 情绪劳动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风患者发病因素和情绪之间关系,以便根据病因采用针对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脑病科接诊的 132 例 中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时间段为 2017年 2月到 2019年 2月,选择同一时间段 正常体检患 者 14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感受心理压力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中、大心理压力发生率为 78.03%,对照组中、大心理压力发生率为 35.13%,( 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患者出现中风病症和情绪变化有直接关系,患者感受到中、大心理压力能够诱导中风病症发生。

  • 标签: 中风 情绪 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风患者发病因素和情绪之间关系,以便根据病因采用针对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脑病科接诊的 132 例 中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时间段为 2017年 2月到 2019年 2月,选择同一时间段 正常体检患 者 14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感受心理压力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中、大心理压力发生率为 78.03%,对照组中、大心理压力发生率为 35.13%,( 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患者出现中风病症和情绪变化有直接关系,患者感受到中、大心理压力能够诱导中风病症发生。

  • 标签: 中风 情绪 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肾实质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72名患有肾实质高血压的患者和70名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昼夜之间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压和心电图监测,观察对比各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血压、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根据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发现,患有肾实质高血压的患者组血压值要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组(P<0.05);通过夜间观察发现该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要显著高于高血压患者组(P<0.05)。结论:通过对肾实质患者进行昼夜密切动态血压以及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发现患者血压节律变化以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可以起到提前预警的作用。

  • 标签: 动态血压 动态心电图 高血压
  • 简介:摘要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多种情绪,或积极,或消极,其中积极的情绪可以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人在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时,始终从正面去思考,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我们应当在日常的生活中对自身的情绪进行调整的和管理,使其向正面积极转化,激发自身的正能量,获得正面的情感体验,最终取得成功。

  • 标签: 情绪 管理 正能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护士情绪表达冲突及评价恐惧现状,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情绪表达冲突量表、 正面评价量表、负面评价量表对10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情绪表达冲突总分(97.37±23.23),均分(4.23±1.01);正面评价恐惧总分(28.67±14.56),负面评价恐惧总分(22.94±7.24)。情绪表达冲突得分与正面评价恐惧无相关(r=0.057,P>0.05),负面评价恐惧得分呈正相关(r=0.531,P<0.01)。结论 护士的情绪表达冲突处于中等水平,积极引导护士理性对待负面评价,以减轻情绪表达冲突,为护士情绪管理提供依据。

  • 标签: 护士  情绪表达冲突  正面评价恐惧  负面评价恐惧  相关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针对护理对反流食管炎患者生活和情绪的影响。方法:以我院 76例反流食管炎患者研究对象,用抽签法分成 A、 B两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联合针对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前,两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SF-36)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05);护理后, B组 SF-36评分显著高于 A组( P< 0.05)。较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 B组下降更明显( 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条件下,予以反流食管炎患者针对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生活质量,减轻其负面情绪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针对性护理 生活质量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职业慢性锰中毒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对策是否可真正起到积极作用,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其治愈信心等,并为医护人员后期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行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4月-2021年9月接诊的慢性职业锰中毒患者60例,并依照双盲法的原则作为划分依据,将全体患者划分为A组(对照)30例,需要依照我院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与流程来实施护理工作。B组(研究)30例,则需要从心理、饮食、行为、用药等几个重要项目为依据,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工作。结果:在A、B组两组接受了不同的护理干预后,期各项指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B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明显低于A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P<0.05。结论:围绕慢性职业锰中毒患者实施救治与护理干预工作时,需要医护人员围绕患者的心理、饮食、行为、用药等多方面来实施干预工作,如此,便可缓解其负面情绪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职业性 锰中毒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隐匿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患者175例,对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患者的ST段与T波改变的情况及心率变异性。根据出现ST段与T波改变时患者有无心绞痛的症状来判断其是否为隐匿冠心病,心率变异性定量评估心脏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张力。结果175例冠心病患者中,隐匿冠心病108例(61.71%);心绞痛型患者67例(38.29%)。两组患者的ST段与T波改变幅度差别不大,心率变异性均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隐匿冠心病患者的缺血持续时间更长,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能有效提高隐匿冠心病的检出率,及早对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在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有积极意义。

  • 标签: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隐匿性冠心病 心绞痛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及治疗依从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近一年时间内在我院采取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计100例,按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并发症护理及出院指导,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依从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6.0%(P<0.05)。结论对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并发症护理及出院指导,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临床治疗依从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不良情绪 治疗依从性 影响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持续护理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依从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中选择及分析的62例手足口病患者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当中进行了治疗的患者,实施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持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依从和护理前后焦虑情绪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依从高于对照组,组别数据对比之后有意义(P<0.05)。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对比没有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组别数据对比之后有意义(P<0.05)。结论 在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进行护理时,对患者使用持续护理可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 标签: 持续性护理 手足口病 治疗依从性 焦虑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持续护理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依从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中选择及分析的62例手足口病患者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当中进行了治疗的患者,实施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持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依从和护理前后焦虑情绪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依从高于对照组,组别数据对比之后有意义(P<0.05)。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对比没有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组别数据对比之后有意义(P<0.05)。结论 在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进行护理时,对患者使用持续护理可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 标签: 持续性护理 手足口病 治疗依从性 焦虑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血透患者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对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80例维持血透患者为观察对象,参考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情绪并无显著差别,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可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血透患者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可显著降低其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维持性血透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功能消化不良患者情绪的影响机制。方法:选择 2019.02-2020.02就诊本院的消化不良患者共计88例,盲法分设乙组(常规护理,例数=44),甲组(个性化护理,例数=44),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情绪指标变化。结果:甲组干预后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乙组同期及本组干预前,数据有比对价值(P<0.05)。结论:针对功能消化不良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护理 情绪 影响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就血液透析患者(维持)实时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后,患者情绪变化情况。方法:研究纳入群体为我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期间进行血透治疗的患者。以随机的原则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与两组不同护理措施,并对比实际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护理前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护理结束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情绪、护理满意度均有改善价值。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维持性血透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评估中应用动态血压与心电图同步检测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90例患者进行对比试验,其中45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45例高血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为观察组,均进行动态血压及心电图同步检测,对两组实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实验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白昼及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ST段下移幅度、ST段下移持续时间、心肌缺血阈变异性等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在诊疗期间对其血压、心电图予以同步动态监测能够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并为后期诊治工作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

  • 标签: 动态血压 动态心电图 高血压 无症状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常规护理干预服务加综合护理干预服务实行在接受无抽搐电休克 (MECT)治疗患者中对其焦虑情绪形成的影响意义。方法:对 2018年 03月 --2019年 11月本医院收入的 66例接受 MECT治疗患者予以对应指标内容调查,开展组别分组方式依据随机双盲方式,各个组别纳入人数依次有 33例,实验组选择常规护理干预服务加综合护理干预服务,参比组选择常规护理干预服务,统计有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护理干预服务之后焦虑情绪评估分数相比参比组和护理干预服务之前分析数据内容下降( P<0.05);实验组健康知识知晓整体合计数相比参比组分析数据内容上升( P<0.05)。结论:为接受 MECT治疗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服务加综合护理干预服务有助于缓解其焦虑情绪

  • 标签: 常规护理 综合性护理干预 MECT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和探讨 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维持血透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 方法 研究共计选择了来我院进行维持血透治疗的 58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来院治疗年限在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1 月之间。使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的患者分成了对照组 (n=29) 和观察组 (n=29)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患者使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护理工作完成之后对比两个组别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个组别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对比均不存在意义 (P>0.05) ,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高于观察组,两个组别间数据对比具备意义 (P < 0.05) 。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 两个组别间数据对比具备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护理维持血透患者期间,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可以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行改善,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