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应用在小儿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效果及对患儿感染的影响。方法:取本院2023年1月到2024年4月收集到的白血病患儿15例,均开展化疗治疗。信封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感染率和体液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IgA、IgG、IgM免疫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可以降低白血病化疗患儿感染概率,增强其免疫功能。

  • 标签: 静脉输注 丙种球蛋白 小儿 白血病 化疗 感染 免疫指标
  • 简介:丙种球蛋白(又称免疫球蛋白下简称丙球)之适应证是有限的,仅对几种疾病的防治有效。然而目前在临床实践中,丙球的滥用情况比较严重。这不但造成药物的浪费,甚至有的引起严重不良后果。因此,提高对丙球的认识从而做到合理使用非常重要。丙球之生物学特性丙球目前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g)。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质之不同,将其分为五大类即IgG、IgA、IgM、IgD和IgE。其中80%的成分是IgG。它们是体液免疫的抗体成分。

  • 标签: 丙种球蛋白合理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患有溶血的新生儿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治疗A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B组增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h、48h、72h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比较两组蓝光照射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48h、72h,治疗B组TBiL水平低于治疗前,且低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治疗A组TBi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蓝光照射及黄疸消退时间短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溶血的临床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有利于加快阻断溶血,早期控制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症 静脉注射 丙种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对其尿白蛋白(mALB)、免疫球蛋白G(IgG)、β2微球蛋白(β2MG)进行检验的影响。方法 从医院2021年10月-2023年10月诊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选择90例为对象,作为观察组,另选同一时期内于本院接受体检的9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mALB、IgG及β2MG水平检验。比较两组mALB、IgG及β2MG水平,同时应用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诊断价值效能。结果 观察组mALB、IgG及β2MG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经ROC曲线分析mALB、IgG及β2MG水平诊断老年糖尿病的效能良好(P<0.05)。结论 mALB、IgG及β2MG在老年糖尿病中呈高表达水平,且随着病情严重,上述指标表达水平越高,可为糖尿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 标签: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G β2微球蛋白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B组,6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A组,对其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指标检查,比较两组检查者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指标水平及检出率。结果:B组患者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水平均高于A组(P<0.05);B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检出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中实施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检验可提高患者疾病诊出率,有利于患者疾病诊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临床检验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G β2微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临床检测。方法:在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11月间就诊的糖尿病老年患者中选取68例,设为观察组,并于同期健康体检者中选取68例,设为对照组,清晨取受检者尿液,送至检验科进行尿检。受检者均行免疫球蛋白A1b、β2 mG、IgG检测,观察患者检验值。结果:组间A1b、β2 mG、IgG对比,P=0.000。阳性诊断率对比,P=0.000。A1b、β2 mG、IgG指标虽病程增加而改变,P=0.000。结论:尿A1b、IgG、β 2 mG可精准呈现糖尿病老年患者病症状态,具较高操作性,且疗效显著,可将及时有效依据提供给后续治疗。

  • 标签: 临床检验 老年糖尿病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G β2 微球蛋白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患者进行研究,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时段内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的检验水平。结果:实验组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β2微球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1年内病人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β2微球蛋白均小于2至3年内病人(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检测中,检测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β2微球蛋白指标情况,结果准确,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患者 糖尿病 临床检验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总结分析1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低蛋白患者的护理经验。其护理要点包括:积极进行的评估与监测;急救护理和胎儿监护;视物模糊的眼部护理;纠正低蛋白的护理;其他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低蛋白的患者,有指征地降压、利尿、纠正低蛋白,积极预防抽搐,预后较好。

  • 标签: 重度子痫前期 低蛋白血症 视物模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临床基于静脉滴注下予以败血患儿以丙种球蛋白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42例败血患儿(我院2020年9月-2021年10月收治)均分为人数相等的2组;1组为实施头孢他啶结合青霉素钠静滴治疗的参照组(n=21),1组为实施青霉素结合头孢他啶+丙种球蛋白静滴治疗的实验组(n=21);对比评价2组临床效果。结果 对比参照组,实验组病症改善时间显著较早,治疗后免疫功能显著更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

  • 标签: 败血症 丙种球蛋白 静脉滴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辅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的疗效。方法:于我院败血新生儿中随机抽取92例,以数字分配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与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下降时间、血培养转阴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辅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可提高治疗效果,尽快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 标签: 静脉注射 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 败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辅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的疗效。方法:于我院败血新生儿中随机抽取92例,以数字分配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与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下降时间、血培养转阴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辅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可提高治疗效果,尽快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 标签: 静脉注射 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 败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应用免疫球蛋白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 100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实验组,对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一组对照组,对患儿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为 94%,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为 80%,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为 96%,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为 78%。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患儿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提早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儿科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儿童乙型脑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乙型脑炎儿童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退热时间及抽搐症状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儿童乙型脑炎,临床疗效较好,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患儿的病情,提高患儿治愈率,利于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纳洛酮 乙型脑炎 儿童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小儿手足口病中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期间,选取62例研究对象,其中包括32例已经确诊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和32例健康小儿,分别纳入至观察组、对照组,而且均符合实验参与条件。同时,均对其进行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并进行数据比较。结果:从数据分析看,两组研究对象的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康小儿和已确诊手足口病的患儿在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检验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截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的研究对象,截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儿童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与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检验中,观察组儿童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免疫球蛋白相较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给予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能够保证诊断的准确性,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氨基酸胶囊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伴低蛋白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伴低蛋白患者,通过口服复方氨基酸胶囊(0.35g/粒)2粒,2次/天,连续3个疗程,总计服用12周,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血常规、血浆白蛋白、血浆总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血浆总蛋白分别为(55.91±11.92)、(67.24±15.92)(P<0.05);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分别为(30.18±4.45)、(36.25±6.82)g/L(P<0.05);治疗前、后血浆前白蛋白分别为(212.67±45.47)、(277.58±51.82)mg/L(P<0.05)。治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及多项电解质无显著变化,且服药过程中无患者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氨基酸胶囊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伴低蛋白安全、有效。

  • 标签: 复方氨基酸胶囊 慢性肾功能不全 低蛋白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丙种球蛋白对患有重症手足口病的婴幼儿实施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重症手足口病的婴幼儿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西医抗病毒方案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在常规西医抗病毒方案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重症手足口病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丙种球蛋白对患有重症手足口病的婴幼儿实施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重症手足口病 婴幼儿 治疗